风动潜水泵:唐王朝七次盛大迎请佛指舍利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7:20
唐王朝七次盛大迎请佛指舍利

第三次迎请佛指舍利 

这次迎奉舍利是在武则天称帝之时,为她革唐命,建大周的最后一年,也就是武周长安四年(公元七○四年)。距上次显庆五年的迎奉已隔四十四年之久。这两次奉佛似乎非常奇特,它们都同武则天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紧紧连在一起。 

想当初,高宗患病,作为大唐皇后,雄心勃勃的武则天,初揽大权,显庆年的奉佛,吹响了她登上政坛的号角,揭开了她弘佛扬法的序幕。四十四年后的今朝,虽是威风凛凛的大周皇帝,但已值耄耋之年,身患沉疾,行将就木。迎奉佛骨,将给她即将结束的政治生命涂上一层辉煌的色彩,也是她一生众多崇佛活动的完满总结。惟因如此,也就决定了这次迎送佛骨的规模之大、等级之高。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六四九年),唐太宗近驾崩之时,突然想起太史李淳风“三十年后,有女主昌”、“女主武氏,诛唐宗室殆尽”之类的话,立刻在床榻口述了一道圣旨:后宫武姓妃嫔,一律迁出宫内,削发为尼。这样,作为曾侍奉过太宗的才人武则天,也被送入感业寺诵经侍佛。也许是她的真情感动了李治,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高宗李治把她接回宫中,从此开始了武则天曲折、辉煌的政治生命。 

在武则天的一生中,可以罗列一长串崇佛弘法、施舍供养的史实。如显庆五年(公元六六○年),施奉所寝衣帐、直绢一千匹,咸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至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赠二万贯脂粉钱资助凿造闻名于世的洛阳龙门奉先寺,据说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奉先寺主尊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丰颐秀目丽姿的摹写;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前后,净土宗创立者善导法师的塔庙香积寺建成,武则天“倾海国之名珍,舍河宫之秘宝”奉施供养;垂拱元年(公元六八五年),敕令重建白马寺,封僧怀义作住持;垂拱四年,拆毁洛阳皇宫的干元殿,在原地建成明堂,还在明堂北又构天堂,堂中的夹贮大佛像小指中就可容纳数人,可见天堂的宏伟壮观。武则天一生崇佛施舍的事迹,繁多缛杂。不胜枚举。 

武则天最重视、也可说利用佛教的集大成之作,即是颁布《大云经》之事。《大云经》亦称《大方等无想经》,此经是大乘教的经典,后凉时已由比丘昙无谶译出。经中有“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服天下”等等现受女身,当王国土,普化众生的故事。载初元年七月(公元六九○年),僧怀义和法明等比丘十人为迎合武则天,献《大云经》四卷,其中对经文又作了注解和发挥,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世,李唐气数已尽,武则天应代之为阎浮提(人世)主。武则天阅后,即马上把《大云经》颁布天下,又敕令两京和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座,寺内均藏《大云经》一部。由寺僧向士民大众宣讲经文。就在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年已六十七岁的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正式登基作了皇帝,改为“天授”。 

如果说武则天统治早期,登基以前,崇佛弘法是处于祈福、利用这类较多功利性的考虑,那么在她统治后期,称帝以后,随着年迈垂暮,更多的是对佛的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仍不惜耗费巨资,搞了两次盛大的奉佛举措,其一是久视元年(公元七○○年)募钱十七万贯凿造洛阳北邙山白司马大像,另一件就是长安四年(公元七○四年)的迎寨法门寺佛指舍利。 

长安四年正月十五日,武则天身心护净,头面尽虔,诏请高僧法藏捧持佛指舍利,普为善祷。 

武则天诏见法藏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当法藏说起法门寺之事,她立刻就敕令迎取舍利。正月十五日佛指迎入宫中明堂供奉,她没有如显庆年那样施舍大量财物,而是“身心护净,头面尽虔”,全身心投入地做了一次佛祖真容前的祈祷,了却了平生最后一桩心愿。这年的十一月,她就在宫中驾崩归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