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工地大门标语:韩石山:往后要出国学大师,戛戛乎难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1:24
编辑怡爽文/韩石山
往后要出国学大师,戛戛乎难哉——答半岛都市报记者秦绪芳问
韩石山
1、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学界大师的离世引发了人们对大师的讨论,您认为现在我们还有大师吗?
答:虽然我不知道谁是大师,但我以为,中国肯定是有大师存在的。这样的大师需要社会的认同,这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气量的。
2、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呢?您心目中,哪些人(包括故去的)是真正的大师?
答:西方有公共知识分子的说法,萨特的一个例证最能说明这一类知识分子的特质,他说:一位原子能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时,他不是个知识分子,只有当他在反对核武器的抗议信上签名,才是个知识分子。也就是说,你得关心社会的进步,民众的福祉,才能担得起知识分子的名分。实际上,在中国过去的时代,士为四民之首,知识分子(士)无论自期还是自许,他律还是自律,都跟这差不了多少。凡真正的读书人,其最高的理想,莫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孟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身在江湖而心系魏阙。只是到了近世,“皮毛”之说大行,思想改造无已,才弄得知识分子灰头土脸,没了脾气。只要唤起知识分子自主自强的意识,不难出现大师级的人物。据此可以说,凡是那些在自己专业领域有独特贡献,关心社会进步,关心民众福祉,有良知,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就可以称之为大师。我接触的领域不多,我觉得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去世不久的王元化先生,足可称之为大师。他的学问就不说了,关键是他对过去时代文化方面诸问题,都有足够的反思与批判。这在他那一辈人里,是很了不起的。
3、大师也不一定是国学、文史、文化方面的,科技方面的大师,您能否列举几个?
答:对科技方面的事,我知之甚少。有成就的人很多,有没有担当就不知道了。整体感觉,中国科技界的知识分子,享有尊荣的多,有担当的不多。或许黄万里先生是个例外。他绝对是个大师级的人物。留美归来,一生献身中国的水利事业。三门峡大坝要建的时候,他以带罪之身(右派),数次据理力争,如同螳臂挡车,直到上书国家领导人,仍无效果。多年后,祸患俱来,只有按照他所指陈的一一补救。其处逆境而抗争不息的精神,足为万世师表,堪称一代大师。
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于中国的文化学术界来说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为什么那个时代产生那么多的大师?
答:我想你是说,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师吧?这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们求学的时期,正是国学尚未泯灭,西学又正昌盛的时期,而这些人,多是在国内接受了完备的旧学的教育,出国留学时,又选择名校,投师名门,接受的是当时最前沿的学科的教育,别说学业优异者,就是普通者,一回国便成为这方面的开山人物。二是他们学成归来的那个时期,正是中国向社会求新求变的时期,纵然社会有动荡不安的时期(比如北洋政府时期),但在学术方面仍享有自由,得到全社会的推崇。这样的自身条件,这样的社会环境,一个优秀人才成为大师、巨擘,也就不足为奇。后世看去,灿若星汉,也就是当然的景观了。
4、大师的产生要预备什么样的因素,现在的文化环境为什么难以产生大师?
答:自由,开放,富足。现在的文化环境为什么难以产生大师?总是在这三项上有所欠缺。
5、现在仍建在的学界大家,有哪些人最接近大师的标准呢?
答:我认为一些学有专长,敢于担当的中年学人,最接近大师的标准。老的不行了,要成为大师早就该成了。
6、大师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时代和环境能诞生大师?
答:大师是要有胸怀的。社会的胸怀与文化人的胸怀,无论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都必须有才能说得上。时代有多大的气量,它的出产物才会有多大的气量。当然,不能一味责怪时代与社会。从历史上看,治世出过大师的,不乏其例,乱世出过大师的,亦不乏其例,不治不乱的温吞之世出过大师的,亦非无例可寻。于此可见,个人的禀赋与努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昨天傍晚我外出散步,路过一处正在改造的街道,封闭三个月,旧人行道的砖缝里,居然长出了翠绿的青草,以草比人,该有几分相似吧?
7、现在兴起一股国学热,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培养出未来的国学大师吗?
答:我实在看不出现在怎么就兴起了国学热。是小学校都开了经学的课程吗,还是中学都增加了经学的时间?中国旧时的童蒙教育所以成功,是在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时期),给以经学的教育,具体就是读经书读史书,一次性地完成了识字教育、品德教育、儒家经典教育。有了这样深厚而精湛的学问基础,以后就看自个的禀赋、器识与机遇了,那些禀赋高的,器识大的,机遇好的,假以时日,不难成为一时巨擘或是一代大师。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年轻人,不算幼儿园,从上小学一年级算起,起早摸黑十二年,跌死撞活一头扑进大学之门,力气差不多快耗尽了。往后几年,能缓过气来,还是有见识的,应付到毕业,才是另一场征战的开始,怎敢不文恬武嬉养精蓄锐以待于来日?这样的教育体制不敢变,要培养几个国学小师怕都戛戛乎难哉,更别说什么国学大师了。我一直认为,那些早年出国留学,学成之后,及时回国效力的人里,或许将来会出现几个大师级的人物。这也是我看现代文化史里那些人的成长之路悟出来的,跟前面第四题的看法相仿。
200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