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幸福谷第三季:登马石山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03:18
登马石山记

 

      周日,同事马古打来电话,相邀去爬马石山。

      四家人、三辆车驶往西溪革命基点村赤寨。赤寨有一条小溪,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奔流。我们一行人沿着小溪北侧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艰难地上山。路面尽是沟壑纵横的黄泥土,因两天前一直下雨的缘故,路面还有些湿滑。走了约一千米以后,才隐约在杂草掩映下依稀辨出路的原貌,原来竟是一条石阶古道,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肩挑手抬时代从赤寨通往邻近两个乡镇的必经之路。如今,再也没有人通过此道走亲串戚了。村民们亦很少走这条道,村里人口本来就不多,再说,他们早已不再把山上的木柴、铁芒基当作燃料。

      马石山仅是在当地小有名气,且未被开发,路面杂草丛生,湿漉漉的还长了青苔,道窄难行。幸好,两位小女生不算娇气,一路上十一人的小分队说说笑笑。开始的一段路坡度较大,累得满头大汗,中间路段大部分是缓坡,上坡又下坡,一会儿进入密林,像是进入了阴凉的冰箱,一会儿又从密林里钻出来,让一片暖阳晒得舒舒服服的。一路上,大家差点儿把尖果杜子当着尖果莲子来拣拾。(尖果杜子与莲子的学名没查着,不知怎么叫的)杜子的外壳较软,内壳呈深褐色,与莲子相似;莲子的外壳很硬,带刺,像板栗的外壳,不小心时极易被刺伤。

      许多活动的乐趣都在于其过程,登山活动也一样。

      就这样说说走走停停,一会儿拥抱柔软的冬阳,一会儿进“冰箱”,冷得直打颤,一会儿拣尖果-----杜子、莲子,一会儿摘桃金娘、早禾子、乌鸡子等山果。如早禾子、乌鸡子,农历十月成熟,成熟的早禾子色如紫葡萄,味香甜酸,无籽易消化,吃起来面面的,可以一把一把地嚼烂吞咽。这些自然地勾起我对孩童时期山野生活的记忆。童真童趣总是驻足在那些过往的山野生活的记忆里,那些记忆想必也将继续伴随我的生命轨迹。小路下面两步之遥的山坡上长有一棵杯口大的桃金娘树,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寒冬十月了,沉甸甸的果实竟然没被风干,也没掉一粒。阿美乐得不顾踩空的危险扑了上去,摘了两捧比较肥美的桃金娘上来,让我保管。

      正午时分,走在最前面的阿美首先发现了一座寺庙,简陋破旧的寺庙。她向仍在山下慢行的队友们大声喊着:“到了,到了~~,我们到山顶了!!这里有一座庵堂。”

      听到阿美的喊声,大家像是被注射了兴奋剂,人群里开始沸腾起来:啊!终于到山顶了。

      这是一座无人居住的寺庙,很冷清。我们想在寺庙的前院歇脚充饥,以补充体能,却没有找到水。最后,在寺庙西南侧墙角挂着的一块木牌上发现了一行黑体字:“吃水方向由此去→”。按箭头所指,走下几个土坡坎,往前直走,右转弯,再向前直走,再右转弯,再向下走几个土台阶,果然找到了吃水的地方。那是一个用水泥沙浆新砌成的水池,旁边的一只水桶正接着来自一条白色塑料管子从远处引来的水,洗了洗手,掬一棒水吸了几口,清甜、凉爽。为什么寺庙吃水要从山那边引过来?从水管走的路线看,还是新接的呢?是否因干旱造成寺庙用水源枯竭?没人知道个中缘由。

      原来寺庙所处位置并非山顶,而是半山腰。简单地吃了些水和干粮,休息半个小时后,留下带幼童的夫妻俩及三个小孩,我们继续从寺庙的西北角方向向山顶攀登。

      剩下的路更陡,完全是上山砍柴的山路,也再没出现石阶老路的影子。也许我们走的是上山的另一条道。我累得气喘吁吁,自我感觉呼吸声很大,不知她们是否也如此?

      沿路又有新的发现,一丛丛箬竹子就长在山路两旁,被砍下的箬竹叶子已被风干变黄。显然,山路上的荆棘杂草是最近几天才被村民割除的,并拓宽了山路,黄泥还是新鲜的。一片片翠绿的箬竹叶子,大大的,向前伸展着,诱惑着我。我这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箬竹叶,那不正是端午节时包粽子用的吗?市场上卖的是一块钱二十片,今年端午节时我买回来的箬竹叶比这要小而短。还真想摘呢。

      再难攀爬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要是时间追溯到二十五年前,再陡再难走的山路也走过,那时丝毫也不觉得路难行。

      快到山顶时坡度平缓了许多,回望被甩在身后的路,眺望远处的丘陵山地,柔和的阳光分布参差不齐,有了明显的层次感。一种久违的感觉,赶紧取出相机,拍下几张,以示记忆。

      马石山的山顶马石恰好处在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的交汇处。先行到达的他们惊喜地欢呼着:太好看了,快来看呀!

      我收起相机,跑步前进。其实,我的脚抬得老高老高的,是跳跃式地慢跑,毕竟山路不平坦,障碍物多,稍不注意,则容易被绊倒。

      云雾缭绕马石山,当云雾缓缓地轻轻柔柔地飘过山岭时,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幽幽地改变方向,飘了回来。我说这雾不是雾,像大气,像云,雾气飘过时有湿漉漉的水气留下,而它则没有。

      正当陶醉时,他们提醒拍照,这才想起应该拍一节视频发到我的博客上。

      比前祖国的名山来,这不算什么,但在我的眼里,云雾缭绕马石山是非常美的,如天生丽质的少女的自然美,怎么看也看不够。

      恋恋不舍地下山了,走在最后的我与小温并没忘记摘箬竹叶,摘了几百片箬竹叶,都说,不能再摘了,以免他们久等。于是,不再摘,尽管箬竹大大的宽宽的叶子向我们招展着,漂亮极了,诱惑着我们。

     下山了,下山啰~~,我们沿着来时的蜿蜒曲折的小路下山,一路花香鸟语。

                                                   200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