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医学院校区:江阴峭岐由江阴最富到最穷的秘史——邓斌老太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5:58
弥天大谎的破灭
                        ——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查处始末

                    作者:马东伟

                       第一章  罪恶之源

                           邓斌其人

    12年前,无锡市惠山区盛岸派出所处理了一起小小的经济纠纷案。

    事件的中心人物叫邓斌,48岁,无锡市变压器厂退休女工,现为惠山区商业公
司下属盛岸街道服务部承包经理。几天前,有人到派出所告状,说她以代买彩电为
由骗钱。

    这个邓斌,身材肥胖,举止轻柔。尽管已年近半百,但皮肤保养得却挺好。看
她一副端庄、持重的神态,很难相信她还是个有过前科的“小骗子”。她在工厂当
绕线工时,就曾因骗钱而被厂方给予开除留用的处分。当时她到处炫耀自己的丈夫
是海员,有路子能买到自行车等紧俏货。许多人纷纷求她帮忙,她满口答应。钱收
下了,却又久拖不办,其实她根本买不来这么多紧俏货。实在逼急了,便玩起了一
个鬼把戏,将别人的钱贴上,到市面上高价买些货物以作应付。如此一来,不明底
细的人都认为邓斌的确不简单,路子野,她的虚荣心也从中得到极大满足。但这个
鬼把戏最终还是露了馅。

    1982年,在厂里混不下去了的邓斌借口身体不好,提前退了休。但由于与丈夫
感情不和,在家里闲着又百无聊赖,她跑到街道服务部的小商店里帮忙做事。最终
又耐不住想出风头,承包了服务部,做了几笔小生意后,又开始到处包揽代买彩电
之类的紧俏货,并故伎重演,再次玩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这不,人们又告到
了派出所。

    盛岸派出所决定给予邓斌具结悔过处理,警告她以后不许再犯,邓斌作了保证
回家去了。

    这次事件只是当时派出所处理的许多纠纷中不起眼的一个。然而谁会想到,相
同的人,相同的手法,会在十年以后酿成一场使千万当地人深受其害的灾难!

    这两次碰壁反而激发了邓斌潜意识里的一种疯狂的欲念,从而在她的人生历程
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985年,邓斌跟别人一起跑到深圳找熟人、托关系联系三合板生意,结果生意
未做成,却由此而开始了她充满投机性、赌博性与阴谋的后半生。

    在那里,邓斌碰到一个正在倒霉的老乡,无锡县金城湾开发总公司下属金城湾
工贸公司经理朱喜春(后任金城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当时,朱等人正为做生
意被骗而焦头烂额。邓斌心知这个老乡的价值,便凑在一起帮着出出主意,还借了
点钱给他们。果然,朱喜春回无锡后,便向他的后台老板——时任无锡县金城湾开
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的倪品良(后任总经理)大力推荐邓斌。

    倪品良认识邓斌后,对这个大方、热心的女人颇为欣赏。不久,便聘用她为金
城湾工贸公司副经理,后又改聘为金城湾开发总公司业务部经理。并决定金城湾工
贸公司与盛岸街道服务部联营。从此,邓斌算是正儿八经地步入商海了。

                                始作俑者

    路子一打开,机遇便接踵而至。

    1988年下半年,邓斌又随倪品良等人到深圳,与深圳中兴公司洽谈合作,在那
里,她又结识了一位对她后半生起了关键性作用的人物,中兴公司总经理李允若。
有人向邓斌等人介绍说李总原是国务院某部的副部级干部,这下使邓斌对他奉若伸
明,跑前跑后围着转。在她的眼里,这位头发稀疏,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李总”,
显然比土老板倪品良的“档次”要高出许多。

    后来,中兴公司与金城湾开发总公司联合做成了一笔生意,李允若合出2万元要
奖励一直跑前跑后出了不少力的邓斌,精明的邓斌故作大文,分文不取,目的自然
是想博得李的好感。李允若于是对这位能说会道、做事利索、善解人意的女人开始
另眼看待。李允若的中兴公司在无锡本设有个联络处,但一直经营不力。他见邓斌
有意与自己套近乎,就与倪品良商量请邓兼任这个联络处的负责人,好为两家以后
继续合作牵线搭桥。倪欣然同意,邓斌更是求之不得。自此,邓老太身兼三职,两
头牵线,成了倪、李眼中的红人。

    李允若为了达到利用邓斌为自己在富庶的江献开辟财源的目的,亲自向邓斌传
授了一个发财的高招:借鸡生蛋,也就是以合作经营某种商品的名义,用高利吸引
别人投资。为使邓斌放心大胆地干,他还信口吹嘘自己手头有许多外贸生意,每笔
都能赚40%以上的利润。用别人的钱使自己发财,邓斌何乐不为!金城湾方面对这种
无本买卖表示了极大兴趣。在一次酒席桌上,觥等交错之间,李允若、邓斌和朱喜
春等人信口将投资分利为每期(45天)11%。邓斌的能耐只是动动嘴、跑跑腿,至于
什么联营、合作业务,则一窍不通。为了将愚蠢的邓斌引上路,李允若亲自为她起
草了一份“联营协议”,并吩咐她以后尽可以照猎画虎,依样办理。

    这是一道充满邪恶魔力的咒符。它使邓斌一步登天,却使千万人沉入深渊。

    1989年8月23日,在李允若的一手操办下,邓斌以金城湾工贸工司的名义与深圳
四维电脑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一份协议书。协议规定,由这家公司出资152万元,
交与邓斌经营2000台空调压缩机生意,期限为27天,到期返还利161万元(折合年利
率为78.96%)

    自此以后,李允若又到处谎称生产出口一次性注射器、医用手套、丝素膏等产
品赢利很大,连续拉来了数笔共几千万元的资金,邓斌也全部依样办理,与人签订
了协议,每笔资金规定的年利率都在60%以上。

    这些生意都纯属子虚乌有。老奸巨滑的李允若因为介绍资金而从中得到分利900
多万元,但在生意经营方面却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且在签订协议时,他还特意吩咐
邓斌,不许以中兴公司的名义,只以金城湾开发总公司的名义签。

    邓斌也根本没本事去经营什么产品。她只有再次耍弄起当年的鬼把戏,用后家
的钱贴补给前家。这样应付了几笔之后,她逐渐醒悟到,高额利息的幌子比“代买
彩电”之类的借口高明多了!买彩电的人终究有限,而想获得高利的人却源源不断。
只要把这面招牌打下去,就能不断引来越来越多的资金,自己手中就总有花不完的
钱!

    然而她也非常明白,自己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旦集资亏欠的窟窿不能及时
弥补上,就会被烧成灰烬,沉入地狱。于是她摽上了李允若这棵她眼中的大树,决
心靠着他贿下去,哪怕万劫不复。

    李允若为了更多地利用邓斌的集资,吩咐邓斌不要把集资款全打到金城湾的帐
户上,可以想法从集体小企业借用一个帐户,把钱周转到中兴公司去。邓斌认为这
样也便于自己掌握集资款,就通过关系到无锡县杨市机电设备服务公司借了一个帐
户,答应每年交些“利润”,为了名正言顺还挂名担任了这家公司的副经理。通过
这个周转站,邓斌又私下以金城湾开发总公司的名义,签订了一些集资协议,并将
其中一部分资金打到了中兴公司李允若手上。

    这件事后来被倪品良发现,他气极败坏,声称要到检察院去告她。但转念一想,
邓斌也为自己的公司拉来了一些资金,这才作罢。自此倪、邓间貌合神离,相互提
防。

    恰在此时,深圳的李允若出了事。原来,中兴公司在一项生意中被人骗走了大
笔资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为此撤销了李允若的职务,将他扫地出门。新上任的总
经理又撤销了中兴公司驻无锡联络处,邓斌与李允若一起成了丧家之犬。此时邓斌
虽早已知道李允若不是什么副部级干部,但唯利是图、骗子赌徒的共性,以及拆东
墙补西墙造成的集资窟窿,已经使他们走到了同一条道上。不久,李允若又同北京
市A机关挂上了钩,并受命委托亲信承包了深圳江山实业总公司综合部,同时负责筹
建新公司。他仍聘任邓斌为江山综合部副经理兼驻无锡联络处负责人。在此期间,
邓斌为了填补集资窟窿,继续与人签订集资协议。

    1990年11月,由李允若筹建的北京市A机关下属深圳中光实业总公司成立,李允
若又当上了总经理,并聘任死心塌地追随他的邓斌为总经理助理,兼该公司驻无锡
办事处主任。

    拥有了新头衔的邓斌,特意飞到深圳参加中光公司的开业庆典。这次使她大开
眼界,见到了北京市A机关的头头脑脑,对A机关的派头和实力大为折服,心中还不
由得暗暗庆幸自己能与他们拉上关系。

    东山再起的李允若己不把小小的“金城湾”看在眼里,况且李、倪之间本来就
因分利不匀而存在矛盾。李允若便让邓斌与金城湾开发总公司脱钩,倪品良倒也干
脆,把所有邓斌签订的协议全推了出来,却把资金留了下来。这样,邓斌背着儿千
万元的集资窟窿,一头栽到了李允若怀里。

    但此时邓斌自认为中光公司有A机关的背景,自己的腰板也比以前硬了许多。她
有恃无恐地到处以中光公司的名义拉集资。然而,李允若决不想把集资的鬼火引到
自己头上。当他得知邓斌在无锡以中光公司的名义与人签订集资协议时,不禁大为
光火,亲自飞往无锡找邓斌算帐。看到邓老太已背了一屁股债,他意识到,如果继
续与这个胆大妄为、不知深浅的女人拉扯下去,自己也终会受到拖累。于是他一不
做,二不休,向自己上司、A机关的领导们告了邓斌一状,称她的资金有问题,有可
能携款外逃。

    北京市A机关的领导们接到李允若的汇报后,决定对作为下属企业聘用于部的邓
斌进行“考察”。

                               罪恶的结合

    1991年2月22日,两位京城“特派员”驾临无锡。

    李明、韩万隆,北京市A机关副处长、科长。奉上级指派,根据李允若的反映,
打算重点对邓斌私自以中光公司名义向江阴、南通等地的一些企业集资700多万元,
并打算携款外逃等问题进行调查。邓斌得知消息后一阵惶恐,但同时也激起了她内
心深处与生俱来的本能,直觉告诉她,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两位大驾一降临,便被急忙迎进高级宾馆。稍事休整,邓老太便开始了表演,
通天花乱坠的溜须拍马,尔后是诚惶诚恐地汇报工作,接着鼻涕眼泪地诉说“开展
业务”时的辛苦。

    邓老太的卑躬屈膝使李、韩彻底抛掉了戒心。随后而来的安排,更使他们舒心、
欢畅。当地最豪华的美丽都大酒店里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高档夜总会里的狂歌
劲舞、灯红酒绿,此外,邓斌还给每人的兜里又塞进了10000元“小意思”。

    在邓老太的一番苦心下,一场原本该严肃认真的调查,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罪恶
的结合。

    其实李、韩此行还另有意图。

    二位胡乱翻了一通邓老太提供的帐册,定论;邓斌的生意没有问题。

    他们又装模作样到北塘区盛岸街道了解情况。几年来,邓斌用集资款交给了区
里和街道不少“利润”,为此多次受到表彰。有关方面向前来“调查”的李、韩提
供了摞宣传表彰邓老太的文章、材料。至于几年前邓斌曾在派出所具结悔过一事,
李、韩经过“了解”后认定:是有人陷害邓斌。

    调查就这样不了了之。

    邓斌终于平稳渡过了她人生的一个紧要关头。更为重要的是,两位“特派员”
临走时甩下一句话:以后再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向北京汇报!邓老太心中油然而生
一阵难以遏制的激动与喜悦。直觉告诉她,自己正面临一个更灿烂的转机。果然,
李、韩回京后大力向上级领导宣扬:无锡发现了一个“借鸡生蛋”的女能人。在书
面报告中,他们称:邓斌向一些单位借的钱均已还清;没有发现邓有其他问题;邓
做生意的办法是可行的。

    1991年3月25日,邓斌坐上了进京的飞机。此行是应李、韩之召,专程拜见上级
领导。

    可以想象,飞机上的邓斌鸟瞰着脚下群山、湖泊,该是如何地浮想联翩、感慨
万千。邓斌的北京之行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A机关一些主要领导都接见了她,这使她受宠若惊。更加使他激动不已的,
是不久后又得知,在李明、韩万隆、李允若的建议下,A机关领导们同意在无锡建立
新公司,总经理的人选就是她。

    1991年8月8日,一个刻意挑选的“吉祥”日子,由邓斌任总经理的无锡新兴工
贸联合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都由邓斌用集资款提供给注册双方)。公
司章程中规定每年向中光公司、惠山商业综合公司上交一定利润。但狡猾的李允若
又一次耍了个心眼,在章程中特意注明,新兴工贸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将自
己与邓斌的集资生意划清了界线,将来“新兴”的生意出了问题,与中兴公司无涉。

    此时,邓斌已累计集资达3.86亿元,造成亏欠数千万元。然而,她陶醉在荣耀
与光彩之中。开业典礼上,她站在北京来的贵宾与当地的头头脑脑之中,握手、鼓
掌、微笑、发言,得意的春风荡漾在脸上。在她的眼里,A机关就是天,有无穷神通。
只要把李明、韩万隆等人抱牢靠实,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填不上的洞。

    她像供菩萨一样把李明、韩万隆“供”了起来。

    新兴公司成立后,李、韩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无锡指导工作。每次邓斌都亲自作
精心安排。住则当地一流豪华大酒店,食则遍选山珍海味、名点佳肴。邓斌对主子
们的供奉力求尽善尽美。

    李明每次过生日时,邓斌都要赶到身边,为他大摆宴席。李明属牛,喜好收集
各种“牛”的艺术品,邓斌每看到较好的,便不论价钱,一律买下送给他。

    李明、韩万隆不管走到哪里,邓斌就拎着“钱袋”跟到哪里,唯恐不及时。

    由于李明、韩万隆等人经常去香港,邓斌特意用集资款兑换成美元,打到兴隆
公司在香港的企业,设了个小金库,随时为领导提供“活动经费”。

                                沆瀣一气

    1992年8月,北京市A机关成立了北京兴隆实业总公司(以下简称兴隆公司),
负责对下属各企业实施管理,李明任总经理(正处级),韩万隆当上了副总经理
(副处级)。机关“少壮派”,年轻的副厅级干部李敏出任董事长。

    对这位新任“太上皇”,邓斌趋之若鹜。

    一次,邓斌宴请新上任的李敏和李明、韩万隆等人。邓老太特意蹭到李敏身边,
塞给他一只鼓鼓囊囊的信封。韩万隆瞅见后,不无醋意地对李明说:“别看咱们领
导平时正儿八经的,原来也和咱们一样。”

    李敏相貌堂堂,身材魁梧,邓斌便投其所好,先后送给他两件价值数千元的高
档名牌皮衣。李敏穿在身上,自是得意洋洋。

    供奉好了庙里的大小“神仙”,买通了各路关节,邓斌进而要为自己谋个一官
半职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新兴公司成立的当年,她便上缴了1000万所谓
“利润”。三年来,在新兴公司从未开展正当业务、毫无利润的情况下,她共向北
京市A机关、兴隆公司上缴“利润”3300多万元。

    邓斌的“贡献”赢得了兴隆公司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北京市A机关领导们的一致好
评。对于这样的“能人”,自然要嘉奖,要给予优厚待遇。

    1992年、1993年北京市A机关两次授予邓斌“先进工作者”称号,奖励人民币6
0万元。

    1992年8月,兴隆公司与无锡市信达商业公司(原北塘区惠山商业综合公司)签
订协议,将原惠山商业综合公司占有的新兴工贸联合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兴隆公司。
兴隆公司增加投资至1080万元(增加的资金仍由邓斌从新兴公司集资款中提供),
改国营、集体联营为全民性质,为兴隆公司直属企业。1993年1月,新兴工贸联合公
司正式改名为新兴实业总公司,李明兼任董事长,邓斌仍任总经理。

    邓斌原来只是北京市A机关下属企业的聘用干部,1991年12月,经A机关领导批
准,韩万隆为邓斌办理了北京市A机关的工作证。新兴实业总公司成立前夕,李明又
亲自向邓斌颁发了北京市A机关正处级工作证。

    想起当年在工厂里,她一心想转干,几次都因政审不合格而未办成。现在连一
次政审也未进行,她却一下子成了堂堂的正处级干部!

    看着手中盖着大红印章、打着钢印的正处级工作证,邓斌心里不由得又一阵窃
喜。

    现在集资的魔咒并不仅仅套在她邓老太一人头上了,与她在一条船上的,有李
明、韩万隆、李敏,还有兴隆公司……

    新兴公司成立不久,李明就以北京市A机关处长的身份,带着邓斌四处游说,亲
自拉集资。并到处宣扬“新兴公司是我们A机关的企业,到那里投资保险没问题”。
他们还亲自从北京等地拉来了巨额资金参加集资。

    至于那位年轻的董事长李敏,更是拍胸脯保证:“只要共产党不垮,新兴公司
就不会垮。”

    新兴公司日渐热闹起来。四层楼顶竖贯至一楼的公司招牌金光闪闪,引诱得慕
名而来的集资者们心跳加快,热血沸腾。

    1992年6月,邓斌曾在上海肿瘤医院住院动手术。前去探望者几乎踏破了医院的
门槛。后来,邓斌为了表白自己,假惺惺地向李明上缴了探望者送来的“红包”共
21万多元。

    然而被她鲸吞的财富又何止数倍于此!邓斌以收人不入帐的手法先后共贪污集
资款28万多元。在她的眼里,新兴公司的,就是她个人的!   

    她在无锡、深圳有五处住房。在无锡常住的地方有7室4厅,里里外外浸透了集
资者的血汗。

    且看“邓斌住宅财物一览表”:

    1.常住处7室4厅,装修费45.43万元,其中高档灯具8件,价值12.4万元;
    2.暂扣现金:人民币45.74万元,美元3.8万元,港币30.82万元,证券18万
元;
    3.金器珠宝:215件,价值93.72万元;
    4.红木家具:80件/11套,价值19.57万元;
    5.家用电器:94件,价值18.06万元;
    6.各类工艺品:94件,价值6.16万元;
    7.四季服装:364件,价值8.21万元;
    8.高级滋补品:294件,价值6.72万元;
    9.日用杂品:206件,价值15.72万元;
    总价值:351.82万元。

    这些数字里还有许多惊人的细节。

    7室4厅共装了9台空调;一只手镯价值21万多元,一枚钻戒价值7万多元,一只
被她随便用来托暖瓶的金盘子价值3万多元;

    她提包里从来都塞着数万元现金,认干女儿、给小孩压岁钱绝不下千元;

    她坐的高级奔驰车价值80多万,还以重金买了“8888”的车牌以示显赫;

    她动用巨额集资款遍访香港、欧洲、东南亚……

    邓斌终于用金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

    为了沽名钓誉,捞取资本,邓斌还格外热心于各种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抗
洪救灾”、“拥军优属”、“东方文化研究”、“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乃至“癌
症康复俱乐部”、儿童杂志社记者站等等,邓斌用集资款赞助的项目五花八门。为
了“留芳千古”,她向当地的吴文化公园捐赠30万元,为自己在园中谋得了一块石
碑;为了灵魂的“超度”、死后能“升天”,她向开元寺施缘10万元,把自己和家
人的名字铸在了铜钟上。

    金钱,是邓斌精神的寄托,是她灵魂所在,是她人生意义的体现。在她看来,
只有金钱才能改变自己身世的卑微,只有金钱才能使她脱胎换骨。

    她把这个世界当成了一座大商场,什么道德信仰,什么伦理纲常,什么法纪原
则,在这个疯狂的购买者眼里,全被打上了标价,沦为可供买卖的商品!

    据统计,几年来新兴公司共计赞助、捐赠167笔,合计人民币854.63万元。

    邓斌如愿以偿了,在金钱铺平的道路上,她买到了想要的一切!

    几年来,先后有二十多个机关单位聘请她为顾问、担任荣誉职务,十几个单位
给她颁发了各种奖状和荣誉证书。

    然而几年来,新兴公司只做过几笔小本买卖,而且大都赔了本。1991年至1994
年7月,新兴公司销售收入共计11691.94万元(包括下属非独立核算的歌厅、饭店、
商社的销售收入1034.23万元);其他收入295.6万元;扣除成本1470.87万元,
费用3251.73万元,共计亏损3178.28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邓斌却耍了个手腕,编造虚假销售利润,故意多缴税款。

    1991年9月至1994年5月,新兴公司多缴税款368.5万元。

    邓老太的帐算得着实精明。多付区区300多万元税款算得了什么,它所造成的新
兴公司效益好的假象却能带来何止十倍于此的集资款!

    邓斌一伙大肆开展非法集资活动之时,正值全国经济的高潮。他们抛出的高利
率、短周期的集资把戏,正迎合了一些人“火箭式”发展、一夜暴富的梦想。无锡
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由于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这里集合着
巨大的经济总量也积蓄着丰富的资金,邓斌一伙营造骗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条件。

    据统计,至1994年5月,非法集资总额累计达32.15亿元,直接与新兴公司签订
集资协议的一级集资者共有7个省、市的368个单位,31名个人(包括债权、债务关
系)。至于二级、三级……集资者不计其数。比如江阴市某城镇共向新兴公司集资
3900万元,其中2700万元为个人集资款,涉及3000多户近4800人,占全镇总户数一
半以上。

    这是多么可悲的一幕,梦想一夜暴富、火箭式发展的人们,怎么想得到他们筹
以巨资换来的,是一纸通向悬崖的“通行证”,他们眼巴巴企盼的,竟是血本无归
的惨痛局面。

    1992年底至1993年上半年,非法集资狂潮达到了最高峰。平均每个月都有8000
万元以上直至1亿多元的资金涌入新兴公司开设或借用的9个银行帐户。



                第二章  “中介人”及其后台老板


                               “中介人”

    邓斌的发迹,“靠山”的作用最为关键。而她能攀上非法集资的金字塔尖,另
外一股势力的作用亦至关重要,他们便是集资“中介人”。

    邓斌维持骗局的关键,在于新集资要数倍于到期集资,窟窿能及时填补上。32
亿,几乎是个无可比拟的天文数字,邓斌一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拉不来这么多资金。
事实上,为邓斌维持骗局出了大力的,当数108个“中介人”,他们共介绍来集资1
4.73亿元。

    集资初期,邓斌通过亲戚、朋友、同事等到处为她拉资金,并从中分些好处给
他们,这便是早期的中介人。后来集资者蜂拥而至,一心想发财的人千方百计想与
邓斌和新兴公司拉上关系,甚至出现了到新兴公司投资要通过几个关系转几个弯才
行的局面。中介人就此走红起来,队伍也迅速扩大。邓老太的新老同事、朋友、亲
戚,因其地位、身份能对邓斌施加影响的人,乃至仅仅是与其打过交道的人,或认
识邓斌身边人的人……他们忽然间都发现自己与邓斌和新兴公司之间的某种联系,
竟然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由于中介人在非法集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得利多少和应负的责任也不
同。据统计,在108名中介人中,单位中介人12人,个人中介人96人。其中有一半是
党员干部,仅其中7名县处级干部为介绍、组织集资近2亿元。这些人不仅直接给国
家集体造成了巨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他们的身份、地位,向群众作了极坏的
反面示范,造成恶劣影响,为非法集资狂潮起了严重的推波助澜作用。

    中介人得利的形式和途径五花八门。一由集资单位(新兴公司)支付,这主要
出现在早期。再者,由出资单位支付,这是主要的,其形式有三种:一是中介人要
求出资人以所得利息按比例分成,有的签定合同(协议)加以明确;有的则达成口
头协议;二是中介人分别与出资人、集资人订立合同或隐瞒两头采取高进低出获取
利息差;三是采取各种名义获取好处费;四是几种形式兼有。

    中介人通过以上途径获取的好处,通称为中介费。据统计,108个中介人共获中
介费5340.17万元。个人获取中介费10万元以下的45人;10万元—20万元的5人;2
0—30万元的9人;30—40万元的3人;50—100万元的7人;100—1000万元的2人;1
000万元以上的1人(未得中介费的30人)。

    新兴公司集资是非法的,中介人所得的中介费当然均属非法的。然而,正如同
列宁所概括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有百分
之三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正是在利欲之心的驱动下,这“一百单八将”各
逞手段,纷纷上阵。有的开起了“夫妻店”,有的姐妹弟仨人组成了“子弟兵”,
还有的则专门成立了公司、承包经营部,当上了专门介绍集资的“专业户”。

    其中影响大、“本事大”的,当推“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  ”

    姚静漪,无锡县电子公司出纳会计。此人已年逾半百,中等身材,长相文静清
秀,衣着朴素,举止端庄,表情腼腆,一副淑女状。但她能够成为“四大名旦”之
首,靠的却是工于心计,精明狡诈。

    她的算盘早在1991年经人介绍认识邓斌后,就拨得噼啪响了。

    在她眼里,邓老太就是棵摇钱树。她的单位与新兴公司只隔一条马路,平时有
事没事,就往新兴公司遛达一圈,一来加深些感情,二来也多打探点消息。邓斌生
病,她立即送去1万元慰问费,邓斌装修住房,她又马上送去26件红木家具;逢年过
节,乃至季节更换,她都要及时给邓斌乃至新兴公司全体职工送慰问品,一次春节
前,她一下子就给新兴公司送去了30多只火腿。就这样,精明的姚静漪把新兴公司
上上下下打点得“清清爽爽”,新兴公司的大门向她彻底敞开了,她介绍的集资进
出新兴畅通无阻,有时甚至都不用向邓老太打招呼。

    姚静漪因此而财源滚滚。她想方设法通过关系借用了别的单位的4个银行帐户;
为了筹资金,她几乎找遍了自己可以用得上的朋友、同事、同学、亲戚。

    姚静漪在二年多时间里共介绍集资1.157亿元,从中非法获利1240.8万元。

    认识邓斌时,黄桂芬还是个农民临时工。然而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她却摇身一
变成了千万富婆!黄桂芬发家的秘诀是侍候好邓老太。

    还是在新兴公司成立前,邓斌曾到江阴市南阐乡木材加工厂联系纤维板生意,
认识了仓库保管员黄桂芬。黄格外听话、殷勤,博得了邓的欢心。后来邓斌的集资
生意越做越红火,黄桂芬便紧紧追随在她周围。邓斌每逢生病或外出,总让她随从
服侍,上下车要搀着,浴后睡前要按摩、捶腿。终于有一天,邓老太对她说:“以
后你好好侍候我,搞些钱放在我这里集资,我不会亏待你的。”从此黄桂芬飞黄腾
达!至案发前,黄桂芬共介绍集资1.047亿元,非法获利1500多万元!

    金惠珍的丈夫是原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金本人做过小学教师,在机关
干过人事工作,退休前系无锡市公安局预审股预审员。

    1991年深秋时节,金随丈夫应邀参加一个宴会,席间认识了邓斌。两人一见如
故,格外亲热。邓斌对这位“官太太”自然另眼看待,金惠珍对这位“女能人”也
自有打算。

    她与邓斌拉关系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她早已忍受不了干部家庭的清贫生活,
眼看着丈夫行将退休,便立下宏愿,要在丈夫手中权力“过期作废”之前,挣下一
幢小洋楼、一辆小汽车,再存上二三十万积蓄,保证自己何去何从舒舒服服度过晚
年。她把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寄托到了邓斌和新兴公司的非法集资活动中。她调动
起了全家的力量,狂热地投入到非法集资活动中。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金惠珍共组织、介绍非法集资1828万元,获利99.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金惠珍疯狂地敛财捞钱的同时,她的丈夫高振家也在大肆
收受贿赂。尽管他们感情不和,但在贪财上却是共同的。两人由此也便互相包容了。

    戴宝珍原本是一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丈夫升任江阴市委书记后,她才农
转非随丈夫进了城,这时她还在自家院子里开出一块地,种种菜,养养鸡。然而,
渐渐地,“第一夫人”的称号开始使她懵懂地意识到自己身份的某种“价值”。

    邓斌到江阴活动,非常注意结交当地“名人”。尽管戴宝珍的丈夫已调任外地
当书记,但影响仍在。邓斌于是专程登门拜访,后来,又请她游历了一番东南亚,
这下使戴宝珍大开眼界,心中那种本就蠢蠢欲动的欲望,终于活泛起来。

    一些人听说了她与邓之间的交往,纷纷登门求助,她开始有求必应,拿到好处,
尝到甜头后,便开始四处奔走,热衷此道。

    与前三大“名旦”相比,戴宝珍算不上精明,她捞取不义之财的方法也更为笨
拙,更加直接、赤裸裸。她经常公开向集资单位讨要乃至勒索好处费。在介绍桐岐
镇工业公司的1800万元集资时,她索要了名贵钻戒、镶翡翠戒指各一只,价值5.0
4万元。后来又以给邓斌送礼为名,索要了价值5.38万元的红木家具两套。

    就这样,这位书记夫人如同她当年养鸡攒蛋一样,先后介绍、组织非法集资1亿
多元。从中非法获利53.25万元,非法收入29万多元。

    “四大名旦”之流的粉墨登场,是整个非法集资闹剧中的丑恶一幕。她们“唱
腔”不同,各有特色,然而贪婪却是她们共同的基调。

    案发后,当身陷高墙、被困铁网时,她们又齐声高骂邓斌这个妖精骗了她们。
然而,当初集资正狂时,她们无一不竭力与邓斌拉关系、套近乎,纷纷向邓老太行
贿送礼。邓斌是个“害人精”,就在于她在欲火自焚的同时,也为像姚、黄、金、
戴一样的人打开了放纵欲念的阀门,共同上演了一出自我毁灭的闹剧。

                           “名旦”背后的老板

    “四大名旦”之首姚静漪,在非法集资活动中以介绍组织集资款1.154亿元独
占鳌头。她之所以一鸣惊人,与其背后的两大靠山分不开。

    一位就是原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他们是亲戚,姚能在当地网络那么多
关系,拆借来那么多资金,此背景有直接作用。

    另一位,是原中国纺织总会厅级干部,华诚纺织联合公司总经理周涵春。

    周与姚均为无锡县张泾镇人,周的弟弟与姚是老同学,关系很好。姚在投身非
法集资活动之初,便想到这位在京当大官的老朋友。1992年6月,她特地跑到北京,
以老乡之情求他“为家乡建设出力”。这位周老板甚是乐意在家乡人面前展现一下
气派,慨然应诺。先小试身手,一笔给搞了450万元贷款,随后又打电话、批条子,
东拨西调,从北京、广东等地的下属企业筹集了2900万元,陆续打到姚专为集资开
设的黑帐户上。姚静漪靠这些资金从新兴公司共得利息数百万元。

    看到姚静漪发了大财,周涵春当初“为家乡帮忙”的想法,渐渐转变成了不甘
心白白让别人赚钱发财的念头。想想自己也快退休了,手中的“大权”不久就要作
废了,以后哪里还会有这样好的发财机会?于是他几次打电话给姚静漪,称自己的
单位也要搞些福利,儿子上学还要交赞助等等。姚静漪当然心领神会。1992年底,
她带着20万元巨款与弟弟姚××一起飞往北京。时值周涵春出国考察,走前曾给姚
留下话,有东西就请他在单位的亲信代转。于是,姚将19.5万元人民币以周和他两
个儿子的名义存入银行,又将存折与5000元现金放在一个信封里,交给了周涵春指
定的人。周出国回来后,接过信封看了看,心满意足地放进了办公桌的抽屉里。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默契,周、姚间的合作愈来愈频繁、顺利。

    周又以华诚纺织联合公司的名义,从北京中信某信托投资公司贷款950万元。并
将此款汇给姚静漪投入新兴公司。集资到期后,他指使姚将此款中的500万元汇到他
外甥俞伟的吴江市横扇供销社,然后又让该社将此500万元贷款利息付汇至北京新华
丰染织发展有限公司。如此这番手脚之后,他采用“飞过海”的手法,两次从“新
华丰”公司帐上提取到利息差31666.35元人民币,据为己有。

    周、姚之间就这样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周涵春这位大老板的“资
助”,姚静漪不会成为“四大名旦”之首。而姚的“一举成名”,更为周带来了巨
大实惠。

                        谈根发和他的“高官”朋友

    新兴公司成立不久,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找到邓斌,说有一个叫谈根发
的人打算去深圳,想借新兴公司在深圳法华宾馆的包房住宿。不久,高检察长的夫
人金惠珍也找到邓斌,说谈根发想到新兴公司来集资,请多关照。后来,又有原市
委宣传部长的夫人提出要多关照此人。

    本人还未亮相,锣鼓先敲得山响,而且捧场的又全都是有身份的“贵人”。这
个谈根发引起了邓斌的特别关注。

    后来,谈果然到新兴公司参加了集资,邓斌这才认识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无锡市
效区山北乡会龙村村长兼会龙实业总公司总经理。

    这位谈老板身材肥胖,大腹便便,腮边长着两块肥肉,一双小眼睛滴溜乱转。
别看他其貌不扬,只是小小的一村之长,但却是远近闻名的“混世魔头”。他贪污
公款人民币45.2182万元,港币3.1万元,受贿17.7万元,挪用公款39万元。他还
养情妇,搞赌博,压乡里,五毒俱全……

    谈根发最得意的一笔杰作,要算他对原无锡市副市长丁浩兴的“投资”。

    丁浩兴在当郊区区委书记时,收到过反映谈根发问题的人民群众来信。1990年
初,山北乡党委、政府换届时,丁浩兴还特意向书记、乡长交待,要注意谈根发这
个人。

    然而没过多久,丁浩兴本人对谈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会龙村在争取一
项合资项目时,请丁浩兴出面协调。其间,丁对谈根发“豪爽”、“热情”的性格
和精明的头脑有了好感。谈根发也早就想靠上他这棵大树,打算下大本钱。但又恐
一次搞得过猛,不接受。想来想去想了个妙招。

    一日,丁被谈请去会龙公司小憩,谈讲:“我公司正在搞集资做生意,利蛮高
的,你也参加吧。”丁浩兴两手一摊:“我哪儿有那么多钱投给你们。”谈根发一
拍胸脯:“不要你出铜钿(钱)。”丁浩兴闻听,笑了笑,未置可否。谈根发察言
观色,有门!当即提笔在一张便笺上写下:现收到集资款35000元。签上名字日期后,
随后撕下来递给了丁浩兴。丁接过条子看了看,像是想说什么,谈根发手一挥:
“只管到期来我公司领利息就是了。”丁浩兴把白条带走了。

    以无本集资的方式行贿,可谓谈根发集十余年行贿经验之一大发明。既达到目
的,又不是现金交易,形式更加隐蔽,而且吊得丁浩兴又痒又馋。

    1993年2月,丁浩兴升任无锡市副市长。不久,他又来到谈根发的会龙公司,原
来,“集资”期限到了。

    谈根发果然痛快,当即让会计开出10500元现金交给丁浩兴,算是第一期利息。
丁拿到钱后却随后抽出5000元,神态自若地说:“与35000元本一起凑成个整数,再
继续在你公司集资吧!”这下轮到谈根发恍然大悟了,原来丁副市长胃口还挺大!
他马上又让会计开出一张集资40000元的正式收据,交给丁浩兴。在集资表上,则编
了个“王丽菊”的名字。

    后来,这笔4万元集资到期后,丁副市长又如法炮制,将12000元利息再次转为
集资本金,又拿到了一张会龙公司的集资收据。

    堂堂副市长竟然人格沦丧到如此地步!更不用再提党性、原则性。当谈根发以公
司资金紧张为由向丁借款时,他大笔一挥,前后几次将市政府“菜篮子”基金款共
1050万元私自借贷给了谈。而谈却将其中的300万元投入了新兴公司,结果有去无回,
人民的利益被打了水漂!

    谈根发还有一个铁杆哥们——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高不仅将谈引荐给
邓斌,还为他办理了检察助理员的工作证,使谈得以到处招摇、炫耀。

    这种“交情”仍然是建立在权钱交易的基础之上。

    高振家曾任无锡县公安局长、县政法委书记,取得过斐然成绩,在下属中威信
很高。当上市检察院检察长后,他骄气日横,渐渐开始听不进不同意见,远离了当
年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战友和敢于直言的同事,做事独断专行。尤其是临近退休,他
的思想慢慢地蜕变了。他想,“奉献”了几十年很少考虑自己的生活,眼看手中的
权力将“过期作废”,他打算为以后的生活打个基础。便开始与一些小老板打得火
热,从他们那里捞些好处。他不仅对妻子金惠珍组织非法集资视而不见、未劝阻,
而且还亲自向邓斌打招呼,为别人参加集资牵线、搭桥。新兴公司每有庆典活动,
他必到场。

    精明的谈根发“乘虚而入”,投其所好。

    一次,谈来到高的办公室。高低头看见他穿了双名牌新皮鞋,赞不绝口。谈根
发乜着眼看着检察长:“喜欢吗?”高振家坦言:“喜欢。”“那就跟我走。”高
振家当真跟着谈来到街上精品店,让谈掏钱给买了一双

    这位检察长就这样穿上了高档皮鞋,却步入了犯罪泥淖。

    谈、丁、高间的权钱交易,只是非法集资浊流中的几滴脏水。案发后,谈根发
一次交待出的行贿送礼名单上就有90多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   

                          倪品良和他的“事业”

    邓斌的奇迹般崛起,一时间引起了多少商海中的“弄潮儿”艳羡、妒忌。她的
第一任“靠山”倪品良就是其中一位。

    想当初是他赐给了邓斌步入商海的机会,也是在他这棵大树庇荫下,邓斌才开
始了“集资生涯”。如今,他为能从邓斌那里求得一杯羹,还要反过头去巴结、讨
好邓老太,以所谓的“业务费”、“出差补贴”等等,向她“进贡”。这难免会引
起倪老板心中的某种不平衡。其实这种不平衡在倪品良心中积蕴已非一日了。

    自1985年1月,倪担任无锡县金城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后被任命为总经理)
起,他率领众人艰苦创业,在这种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了钢材市场、商业大厦以及
写字楼、居民开发小区、宾馆、休养所等等共5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群。斐然
政绩使他一次一次成为新闻人物,为此他还特意命人搜集所有宣传他的文章,整理
出版了一本厚厚的书——《倪品良和他的事业》。

    然而,眼看着社会上的一些小老板、厂长、经理暴富起来,相比之下倪总觉得
自己有些吃亏。尽管他的头上戴着“改革家”、“省劳模”、“十佳新闻人物”等
等桂冠,位居无锡县政协副主席之位,但荣誉和职位终究是虚的,眼看再过几年就
要退休,到那时也许连车都用不上了。他想为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做好准备,积蓄
一些钱,买辆车。于是,这位当年带领农民改革创新时曾理直气壮地说“我一不为
做官,二不为发财,唯一的信念是想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的倪品良,此时却信奉
起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的黑话,
终于背弃了自己恪守了大半辈子的信条,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这次“创业”的基本思路是“权钱交易”。

    满腔热情投入第二次“创业”的倪品良,当年曾不断闪现出改革、创新“火花”
的头脑,如今却成了一个贪婪的“黑洞”;敏捷的反应、睿智的思维,反成了他攫
取不义之财的本钱。

    几乎是与邓斌非法集资活动同步,倪品良在他的“新事业”的道路上也越走越
远,越来越疯狂。他几乎成了一个见钱眼开的“敛财奴”。

    现在他与邓斌可算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最终确定为“互
利互惠”的利益同盟。由于在新兴公司有集资,倪用公款时常给邓好处费,共计18
万元之巨。而邓斌为了与倪继续保持“良好关系”,利用金城湾响当当的招牌为集
资扩大影响,也先后用集资款给他送去1万元现金、1万元港币及金砖2块、钻戒一枚。
此外,倪的儿子生病,倪本人做寿,邓也不忘送去礼金,计3万多元。

    在倪品良全身心的投入下,他的第二次“创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后
来查证,倪共受贿人民币31.95万元、港币1万元、美金5500元,及彩电、冰箱、金
器等物品价值人民币50493.53元;贪污公款15.569万余元;非法所得人民币1716
93.6元,金砖一块,珍珠塔一座,红木家具13件。

    然而这次“创业”却最终导致了倪品良的“人生悲剧”。因为这是一场出卖党
性、出卖灵魂、出卖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的罪恶!

    案发后,倪品良说:“我有光辉的历程,也有悲惨的结局。”“我的一生留下
了两笔财富。一是改革的经验与金城湾的成就,这是事实;二者就是我的堕落的过
程,这是一个反面教材,也是事实。”

    红与黑的反差,功与罪的对比,就这样浓缩在一段短暂的生命演出中。只可叹,
这出自编、自导、自演的“人生悲剧”竟收场于一个弥天大谎的破灭中……

                              第三章  幻灭


                                覆灭之路

    社会上不利于邓斌和新兴公司的说法渐渐增多。尤其是北京长城公司非法集资
10亿元大案暴露以后,有人从新兴繁荣的背后,敏锐地感觉到了令人不安的阴影。

    1993年6月,无锡市政协的一位老同志向当时的无锡市委主要领导写了一封信。
全文如下:市委领导及×××同志:

    最近,《解放日报》、《人民日报》连续报道了建国以来两起特大金融诈骗案:
一起是四川省荣昌县农妇余万珍以高利诱饵诈骗得1000多万元;一起是北京长城公
司沈太福以高利集资诈骗资金10亿元。两起同一性质和手法的大案见报以后,许多
人很自然地把它与我市闻名的女老板邓斌联系在一起。据多方信息反映,三四年前,
邓斌就开始在无锡县部分乡镇搞集资活动,年利一般在30—60%,由于利率特高,
且按期付息,市区及周围市县投资者蜂拥而至,找关系、托人情,甚至不惜借贷,
把大量资金投向邓斌。据江阴估计,邓斌在江阴范围内集资约3亿元左右,无锡县市
数额也不会小。邓斌集中这巨额资金去干什么?投资者始终是个谜。从表面看,她
也办了一些企业,如本市的金曼夜总会等,但投资规模并不大,并且效益预测也难
以偿付这高额利息。然而邓斌的出手却很大,今春一企业开张,请客1300多人,仅
礼金一项开支10多万元。因此,社会上广为流传,邓斌是在与××部门做军火、走
私生意。为获取高利,当前仍有许多人千方百计把钱投给邓斌。这种现象值得引起
重视。目前至少可以这样看:一是这种活动扰乱了金融秩序;二是损害了国家机关
声誉;三是不利于我市集中资金搞地方建设。为整顿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
建议市委组织工商、人民银行组成调查组,对邓斌的集资活动作一次全面了解,以
防止上述两案在我市重演。

    ×××1993年6月26日

    然而,这封信并未引起当时无锡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某些领导的迟钝、麻木、
缺乏政治敏锐性的状况,客观上再次为邓斌一伙维持骗局、继续作案提供了机会。

    面对越来越多的指责与揭发,邓斌、李明一伙惊恐万分。他们深知这弥天大谎
仅仅维系于一张薄薄的纸片,一旦戳破,便招致灭顶之灾。

    为了继续骗取人们的信任,邓斌故伎重演,又匆忙拼凑了刚建成的十家企业一
起举办开业典礼,在这个典礼上她声称,新兴公司是“一家初具规模、工贸技合一、
拥有国际国内二个市场的大中型企业”。“公司参与投资机械制造、电子、制药、
高科技产品、丝绸印染、冶金、皮革、陶瓷……”“今年,公司走出国门,分别在
匈牙利、美国、泰国、香港等地区投资举办了5家境外企业……”她还信誓旦旦地保
证这些企业“产品起点高、质量好、市场俏,绝大多数企业已初见效益,并处于良
性循环之中……”

    一通吹嘘之后,邓斌话锋一转,“回顾新兴实业总公司二年来的创业路程,来
之不易,公司由小到大,从弱变强,本人从中领略到了创业之艰难,道路曲折、坎
坷;社会上不时对我公司和本人传来这样那样的看法和猜测,个别人甚至造谣、诬
陷、诽谤,干扰我公司的发展。”

    邓老太说着说着口气逐渐硬了起来。“针对这些流言蜚语,我们将依靠组织、
借助于国家法律去解决。我们坚信,这些人必将被绳之以法。”

    邓老太的话听起来底气十足。此刻,她根深蒂固的赌徒的本性、独特强烈的求
生潜能又被激发了起来,决心再进行一次生命的赌博。

    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行信贷规模,整顿金融秩序,投入新兴的
资金急剧减少。1993年4月的集资额为9060.25万元,5月降至4345万元,7月又降到
1450万元,8月一下子猛跌至450万元。集资的金字塔岌岌可危,新兴公司还本付息
已经难以维持下去。到新兴公司讨债的人逐渐增多,已经有人打算要去法院告邓斌!
当邓斌讲到要将“造谣”的人绳之以法时,她自己心中却一阵阵胆寒。

    10月,江阴市有关方面根据上级指示,曾对新兴公司在江阴进行集资的情况作
过外围了解。然而,这次调查一开始便遇到重重阻力。

    一些集资单位和个人担心一旦对新兴公司的问题进行调查,便会影响他们获得
高利、收回本金。有人直接找到市领导,以各种借口阻挠调查。

    邓斌很快得知了消息。她迅速向北京的后台老板们作了汇报,李明等人马上做
出反应。一天晚上,江阴市一位领导干部的家里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位自称是北京
李局长的人说,新兴公司是他们的企业,没有什么问题。

    谎言只能蒙蔽一时,不久新兴公司集资金字塔倒塌了!

    10月份,只有30万元进帐。还本付息已基本停止。

    讨债的人越来越多地聚集在新兴公司门前和邓斌家里。最多时,从邓斌住的四
楼一直排到底层。

    大批集资者讨钱无望,终于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竟是血本无归的惨痛局面,这时
才想起了人民政府,想到法律,于是纷纷到法院告状。自1993年12月8日,无锡市中
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起诉新兴公司“借款”不还纠纷案件起,到1994年7月江苏省委
派驻工作组,江苏省各级法院共受理此类案件62件,涉案资金达2.5亿元。

    省高法在受理诉讼后,曾派人到无锡冻结了新兴公司的三个帐户,却发现帐上
只有2万多元。

    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引起了无锡市委的重视,有关领导指示,限制邓斌出国,防
止其外逃。并决定由法院出面与北京兴隆公司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办法。

    连续三年表彰邓斌的北京兴隆公司上级主管机关,却没有哪位领导能搞清新兴
公司到底欠别人多少钱。

    邓斌生怕吓跑了支持者,对他们声称公司债务只4亿元,但仍拥有6亿元的债权,
资大于债。

    直接负责下属企业工作的李敏一手遮天,向上级汇报说:关于新兴公司向社会
集资一事根本不存在,只是合作经营;利润过高的说法也站不住脚;新兴公司资不
抵债的说法是错误的。

    7月份,兴隆公司上级部门的一位领导率领李明等人到无锡,亲自与当地有关领
导协商新兴公司还款之事,并表示“一定对新兴公司之事负责,砸锅卖铁也要还钱”。
然而,当无锡市法院的同志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告诉他们新兴公司欠款已达10亿
元时,这位领导脸色陡变,扭头看着随从的李明,李明强作镇静,坚持说没欠这么
多,只有5或6亿元。他们只在无锡停留了一天便匆匆走了。

    随后,邓斌为了躲债也以催讨欠债为名溜到了深圳,躲起来了。这个作孽多端
的害人精留下的,是深重的灾难……

                                光明之桥

    乌云终究阻挡不住阳光的照射;正义,永远是我们社会的主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邓斌一伙掀起的非法集资浊浪尽管来势汹汹,但它终究不
能阻挡社会大潮的前进。就在其最猖狂时期,无锡市仍同全国的形势一样,政治、
经济主流都沿着党中央方针指引的轨道发展、前进。尤其使人欣慰的是,在非法集
资狂潮的冲击下,无锡市一大批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经受住了考验,没有一家卷入
这股污泥。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一个样板。邓斌当然
知道,若能将华西拉到集资行列中来,定会给新兴公司的骗局罩上新的光环。于是,
她不惜“屈尊”四访华西游说,许以高利之外又作出投资承诺。然而,华西村党委
书记吴仁宝每次都予以断然拒绝,他说:“华西人想发财,但不想发横财。”邓斌
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自我解嘲说:“华西人太骄傲自满。”事后,华西集团
总经理吴协东对笔者说,邓斌的图谋在华西不能得逞并不奇怪,因为华西有“守法、
守约、守信”的经营方针和多年形成的一整套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制度作保证。

    无锡县前洲镇西塘村,早就富名在外,去年产值高达8亿多元。它自然也是犯罪
分子觊觎的对象。谈根发凭借着与该村党委书记唐涌祥比较熟悉的关系,四次找上
门来,竭力动员西塘村参加集资。唐涌祥说:“我们村拿个把亿资金没有问题,但
我不上那个当。新兴公司作什么生意能赚那么多钱?现在搞实业,年利10%就非常
好了,邓斌给60%利,说是效益好,拿经济头脑来分析分析,这是绝对不可能,万
万不可能的!”正是出于对经济规律的把握,唐涌祥不仅坚持不出资,还一语道破
邓斌一伙的用心:“你想她的利息,她想你的本钱!”

    金城湾开发总公司是邓斌的发迹地之一,作为“金城湾”所在地的领导,无锡
县东绛镇大桥村党支部书记侯宏志同邓斌及无锡县政协副主席、“金城湾”总经理
倪品良接触的机会当然很多。邓斌等案发后,许多老朋友都担心侯宏志和大桥村会
卷进去,谁知“近水楼台”就是没“得月”,倒不是邓斌、倪品良“兔子不吃窝边
草”,几年中他们的游说不计其数。但正因为靠得近、接触得多,侯宏志对邓、倪
的真实为人比较了解,不仅不同这种信不过的人做生意,还一步步地疏远了他们。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是因为正义永远占据着社会的主流,我们才会拥有一个走向明天的“光明之
桥”。这一切,更预示着邓斌一伙必遭正义的惩罚,必走向他们自己挖掘的坟墓。


                   第四章  正义之战拉开帷幕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看到省纪委信访室报来的第六期《信
访情况》后,大吃了一惊。他揉了揉由于长时间批阅文件累酸的双眼,又重新仔细
阅读了一遍。

    这位纪委书记人称“反腐败斗争的勇士”,瘦削的身材、有神的双眼、利索的
举止表现出一种敏睿、果断的魄力和气质。在他直接负责和领导下,江苏省纪检监
察机关近年来接连查处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要案,并在全省反
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得到中央纪委、江苏省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他本人也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中拥有非常高的威望。

    此刻,他紧蹙的双眉又表示发现了重大情况。

    时值盛夏,火炉一般的南京城,热浪一阵高过一阵,烤得人从心里往外冒汗。
窗外的蝉鸣一声紧似一声,催得人心躁。然而此时曹书记的耳边,却好像响起了另
外一个更加催动人心的呼救声。

    呼声来自摆在面前的《信访情况》。上面报告,6月21日信访室收到一封署名
“江阴市深受其害的单位”的举报信,反映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总经理邓斌,在其
后台老板、北京兴隆公司的支持下,在无锡、江阴等地招摇撞骗进行集资,仅江阴
市就有26家单位巨额集资款到期未还,金额高达10多亿元,给当地造成严重后果。
信中还列举了江阴市24家单位向新兴公司集资的详细情况。看着看着,曹克明同志
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怒火。信中反映金额之巨、情况之紧急,引起了这位嫉恶如仇、
执法公正的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省纪委正在抓紧查处另外几起大要案,工作压力大,办案
人员紧张。然而,这封信中显然隐含着更为严重的事实,如若情况属实,拖延一天
都意味着危害扩大一步。

    刻不容缓!他马上挥动手中的笔,在《信访情况》上指示:请奎顺同志迅速安
排一室了解一下,如属实,立即向省委汇报。时为1994年6月23日。

    曹书记批示中的“奎顺同志”,是指分管案件检查工作的省纪委常委季奎顺
(1994年12月任省纪委副书记)。这位同样果断利索、雷厉风行的“办案专家”看
到批示后,当即找到分管无锡片的案件检查一室的负责人研究,马上抽派2位同志赴
无锡,对信中反映情况进行初步核实。

    6月29日,核查人员抵达无锡。一个星期后,两位同志风尘仆仆赶回南京汇报:
举报基本属实。

    经过对举报信中提到的江阴市16家单位的筹资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发现总金额
已达4.68亿元,与举报数字相差无几。另据进一步了解,新兴公司还在无锡县、张
家港市、南通市、淮阴市乃至省外筹集资金,初步估计在10亿元左右。

    更加严重的是,新兴公司已无偿还能力。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此类诉讼
案39起,对其中24起作了调解处理。按调解规定该公司在4、5、6月应履行归还金额
2900万元,而该公司目前只履行了450万元!

    当地有关方面曾向北京兴隆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交涉,要求新兴公司提供有关帐
务,以便查清集资金额,解决欠款纠纷。然而,该公司却致公函说,“新兴公司除
完成经济工作外,还要完成局交办的业务工作,不便提供公司帐务细目”。后来,
兴隆公司董事长李敏等3个来无锡,答应调1亿元资金过来,但一直未见踪影。

    新兴公司的集资款到哪里去了?有人说被兴隆公司调走了,有人说被邓斌搞到
国外去了。众说纷纭,尚不能断定。但由此而引起的严重后果是,参加集资的单位、
个人都面临着灾难!

    曹克明和省纪委其他领导同志听到汇报后,再次感到了这起事件的严重性。决
定立即向省委报告。

    7月13日,第209次江苏省委常委会听取了省纪委的汇报,决定由省纪委、监察
厅牵头,组织公检法机关的同志,会合当地有关部门,进一步把情况调查清楚,然
后向中央汇报。当天晚上,曹克明、季奎顺同志共同研究了调查方案,并召集检察
院、公安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向他们通报了省委决定。

    7月14日,由省纪委、监察厅、检察院、法院的7名同志组成的调查小组成立,
由季奎顺同志负责。第二天,7名同志分乘两辆小轿车离开南京,直奔无锡。一场激
烈的战斗打响了。

                                果断出击

    季奎顺同志带领调查组到达无锡后,与现任市委书记洪锦淦等无锡市有关负责
同志交换了意见,迅速展开了调查。他们找来许多集资者和一些对邓斌不满的新兴
公司内部职员,初步掌握了新兴公司和邓斌的背景情况。

    新兴公司财务帐册,是了解集资真相的关键凭证。然而,当调查组通知新兴公
司提供帐册资料时,其一位负责人却面露难色:邓总不在家,我们作不了主,必须
请示北京领导和邓总同意之后才能提供。

    其实,已经有人向正在深圳躲债的邓斌通知了省委调查组进驻无锡的消息。兴
隆公司总经理李明、副总经理韩万隆等人已到深圳与其会合,与留在无锡的爪牙们
保持热线联系,遥控指挥,对抗调查。

    7月19日上午,省委调查组成员、省纪委一室副主任巫之学再次找到新兴公司有
关负责人,要求提供帐册。然而这次他却得知,帐册已被兴隆公司来人偷偷拿到他
们下榻的南洋大酒店去了,并准备当天带回北京。

    巫之学得知情况立即赶回调查组驻地,向正在与集资者谈话的季奎顺汇报了情
况。

    怎么办?兴隆公司背景特殊,向省委汇报又来不及,如果帐册被转移,此案将
变成一团无从理起的乱麻!

    “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季奎顺当机立断,马上
派巫之学等人到法院办理法律文书,查封新兴公司帐册!

    随后他与曹克明同志取得联系,汇报了情况,曹书记大力支持:“如果他们已
经上路,就通知边防、公安连人带帐一块扣!”

    此时,巫之学等人正和当地公安干警直扑南洋大酒店。

    兴隆公司的人拿到帐册后,正紧张地收拾行李,准备尽快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然而未等他们离开房间,调查人员却走了进来。已被捆好的满满4大纸箱帐册,被截
获了。关键证据在手,就等于初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调查组在无锡市纪委等有
关方面的配合下,立即组织人员对帐册进行初步清查。

    酷暑热浪中,位于无锡闹市区的梁溪饭店,院落深处的几间平房日夜门窗紧闭,
灯火彻夜不熄。这里是调查组住地,也是当时全城最为机密的地方。对新兴公司帐
册的清查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着。季奎顺等人白天进行外围调查,晚上也与查帐人
员一起加班。他们焦急地等待着“谜底”的揭穿……

    正值此时,又一个重要情况出现了:千万集资者到处寻找、调查组密切关注的
对象,新兴公司总经理邓斌,在无锡露面了。

    原来,邓斌在深圳得知帐册被调查组截获后,原本对李明等后台老板所抱的热
切期望,顿时凉了半截。尤其是当她在电话里听到公司会计报告集资已达十六亿,
远远超出她自己估计的数目时,这个只知挥霍无度、从不顾后果的“赌徒”,被吓
了个半死。她自感罪责难逃,便买了两瓶安眠药,想一死了之,后被旁人发现劝阻。
李明等人也不打算让她死掉,因为关键时还可以把她当“替罪羊”抛出来。便好言
相劝,使她重新燃起了对主子们的信赖。她决定回无锡走一趟。一来摆出个不怕调
查、不心虚的姿态,二来也打探些消息、作些安排。

    邓老太一在无锡露面,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关注”。

    恨不得上天入地找到她的集资者们摩拳擦掌,要讨回“血债”。有人还扬言要
卸她的四肢、买她的命。

    调查组也同样在关注着这个老太婆的行动。她是全案最关键的人物,一旦死掉,
就等于断了调查的主线。所以特意安排公安便衣严密监视,确保不发生意外。

    刚刚回来一天的邓斌敏感地嗅出了火药味。她实在壮不起胆子再多待下去,便
匆匆做了些准备,打算于7月29日取道上海飞往武汉,对外宣称是去催讨新兴公司在
武汉钢铁厂购买的一批钢材。

    调查组又一次面临抉择。放她走,指望她讨回货物,冲抵一部分欠款?希望不
大,而且相对新兴公司众多的债务,也是杯水车薪。然而,一旦“黄鹤一去不复返”,
脱离了调查组视线,全案就将失去主攻目标,会给查清问题增加许多曲折和困难。
关键时刻,曹克明同志于28日下午赶到了无锡,听取案情汇报后,果断拍板:立即
控制邓斌!

    接到任务的公安干警根据调查组领导的指示,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案……

    28日晚上9点多,邓斌还躲在办公室里不敢出门。接连几个讨债、恐吓电话已吓
得她心悸胆虚,六神无主。这时,两个身着便装的小伙子推门走了进来:“邓总,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奉命来保护你的安全,请跟我们走吧。”邓斌一听,简直像见
到了救命神。顾不得多想,一溜小跑下得楼来,出了门扭头四处看看,见公司周围
朦朦胧胧有几个人影在晃动,以为是要讨她命的集资者,慌忙低头钻人了公安局的
警车里。

    警车一路鸣笛疾驰出去,邓斌这才舒了一口气。然而她哪里想得到,从此她再
也逃不脱法律的“手掌心”!

    公安干警遵照调查组的指示,将邓斌“安置”在太湖边上一个僻静的宾馆里,
抽派了几名女公安对邓实行严密的“监护”。

    这时,查帐也有了初步结果。

    一连9个日日夜夜,查帐人员对新兴公司本部的100多本帐册、370本凭证,一连
核查了两遍。最后的数字令调查组和无锡市委的领导们大为震惊:累计集资额26亿
元,亏欠总数16亿元!

    由于兴隆公司一些人趁调查组尚未掌握全面情况时,又偷偷把邓斌借用的在杨
市机电设备公司的帐册带回了北京,调查组核查的初步结果,只是全部集资的80%。
就是说,实际集资数额还远远不止此数。

    即使如此,其非法集资金额也已大大超过了一年前刚刚查处的北京长城公司非
法集资10亿元的大案。

    弥天大谎初现端倪。

    鉴于此案金额巨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江苏省委指示调查组迅速赶写出向
中央报告的材料。

    7月30日上午,曹克明代表江苏省委给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打电话,紧急请求
召集中央各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案情汇报,指导办案。请求马上有了答复,中央有关
方面将共同听取案情报告,时间定在8月1日。

                               正义的号角

    1994年8月1日下午2时,北京,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办公大楼401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一个特殊的、高规格的“协调会”正在召开。

    中央纪委副书记王德瑛主持会议,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北京市纪委的有关领导或代表参加。

    当天上午刚刚赶到北京的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首先介绍了对
新兴公司非法集资问题的初步调查情况。与他同时到会的还有省公、检、法机关和
无锡市委、省委调查组的负责同志。

    室外骄阳似火,暑气逼人,室内气氛严肃,空气凝重。“呼呼”作响的空调机
喷散着冷气,却降不下与会者心头升起的愤怒之火。

    “这是一起比‘沈太福’还‘沈太福’的案件!沈太福(北京长城公司案主犯)
的利率只有24%,而这个案件的集资利率竟然高达60%,真是丧心病狂!”听罢介
绍,王德瑛同志气愤异常。他随后指出,这起案件以江苏省为主查处,中央各有关
单位、北京市要全力支持、协助。江苏省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参加办案,做好稳定
工作,严惩罪犯。他还强调说:“这么大的问题,不会只是一个邓斌的责任,还要
找其他直接责任人,不管涉及到哪里,该抓的都要抓!”

    “确实是个大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登举表示赞同,“现在要把盖
子先揭开,其中政治、经济问题都会有。我们全力支持江苏省办好此案!”

    到会的其他代表也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江苏省彻查此案;对邓斌等犯罪分子
应该立即绳之以法。

    这次会议时间不长,但却具有着特殊意义。它确定了“以江苏省为主、中纪委
牵头协调中央各方面给予指导、支持、配合”的办案格局;它初步形成了办案的指
导精神和思路;它以与会人员的高级别,表现了中央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巨大决心和
力度。总之,这次“协调会”,直接拉开了查处建国以来最大的非法集资案的帷幕!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案查处期间,像这样的会议前后共开了7次,参加人员最多
时,有党中央、国务院13个委、部的高级领导和代表。由于每次都是由中央纪委召
集,所以被通称为“中纪委协调会”。7次协调会都是在案件查处的关键时刻,解决
一些关键和原则问题,如对一些重要案犯的处置、集资款清退原则,涉案地区间的
协调、配合等等。这在共和国反腐败斗争史上,实在是不多见的。

    8月1日第一次协调会后,有关方面将江苏省委调查组的“情况汇报”报给了中
央最高领导层。发生在太湖之滨的这起大案,引起了日理万机的领导者们的关注。

    8月16日,朱rong基同志看到材料后,当即批示:“此案的严重性已超过沈太福
案,尤其严重的是沈案以后仍我行我素,倚仗隶属北京××局的关系,性质恶劣,
必须彻查,请李鹏、锦涛同志批示。”

    不久,李鹏总理亦亲自批示:“……此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不能姑息纵容,
必须一查到底,依法惩处……

    胡锦涛、尉健行、任建新、罗干等中央领导也都先后做出了重要批示。

    特别是在案件查办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两次亲自听取了案情汇报,
并指示,一定要彻查全案,不管涉及到哪里,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
惩处。

    中央精神迅速传达到了南京、无锡。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阵地上,响起了正义的
嘹亮号角……

    一场大战正在长江南岸、太湖之滨未雨绸缪。

    曹克明、季奎顺等同志回宁后,立即着手拟定了《关于协同解决北京××局所
属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等有关问题的工作实施意见》。

    8月4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听取了曹克明同志关
于中纪委第一次协调会的情况通报,讨论通过了省纪委提出的“工作实施意见”。
并议定:以无锡市为主查处此案,省委加强领导,由曹克明同志总负责,具体工作
由省纪委常委季奎顺同志牵头。成立工作班子,班子成员要纯洁,省里有关部门派
人参加,检查督促当地办好此案。会议决定,对邓斌等罪大恶极的主犯立即采取强
制性法律措施。同时还对处理债务、社会稳定、保密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陈焕友书记满怀期望地看着即将带队奔赴无锡的季奎顺同志,拍着他的肩膀鼓
励道:“老季,放心大胆干,一切责任由省委担着!”

    决战在即,兵贵神速。

    第二天上午,由省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公安人员15人组成的省委工作组,
在组长季奎顺的带领下,进驻无锡。

    8月8日起,无锡市委工作组120多人陆续进入“阵地”——天乐园宾馆,集体办
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委工作组成立之时,无锡市委及省委调查组的负责同志
们充分考虑了人员素质,既要是各方面的业务骨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又要在政
治上过硬,与邓斌的非法集资活动没有牵连。像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等人,
由于群众反映强烈,尽管位居要害职位,也被排斥在外。

    无锡市委副书记缪根宝任市委工作组组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锦贤任副
组长。省、市委工作组合并办公,下设联络、专案、群工、审计、追款、清退、清
产核资7个组。随着案情的不断深入,人员力量也不断补充加强,由最初的100多人,
到最高潮时包括外围人员在内共达1500多人,来自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公安、
司法、审计、工商、人民银行、信访、税务、财政等12个部门。

    省纪委常委黄树贤、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吴汝信、原省公安厅副厅长戴根渠先后
从南京开赴无锡前线,投入战斗。

    正义之师,精兵强将,云集无锡。

    一场反腐败大决战开始了……

                               扬眉剑出鞘

    8月的无锡,热浪逼人。

    新兴公司一案更成为这酷暑中的热点。省、市委工作组的成立震动了全城,人
们拍手称快,“早该将邓斌这些人绳之以法了!”但许多人心中也悬挂着大大小小
的问号:邓斌有强硬的后台,工作组能彻查到底吗?一大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卷
入案中,工作组会不会依法秉公办理?

    与此同时,无锡二市一县的部分地区还弥散着一种紧张气氛。跌人非法集资漩
涡中的集资者们讨债心切,情绪躁动。有的企业工人罢工,有的地区群众酝酿上访,
有的甚至打算要游行请愿。邓斌的一个合作伙伴趁此机会四处扬言:工作组不放邓
斌,就不兑现与新兴公司的钢材生意协议,不向新兴公司发货。企图以此鼓动部分
集资者闹事。

    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工作组必须救的第一把“火”。

    最初的一段时间,工作组领导几乎每个晚上都紧张地守在电话机旁,时刻准备
着,一旦哪里出现情况,就立即部署“灭火”。

    8月9日,工作组进入阵地的第二天,无锡市委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
各地建立党政一把手社会稳定责任制。

    8月10日,工作组群工组即分赴集资重灾区了解情况。针对群众中存在的模糊或
错误认识,积极向他们说明参加新兴公司集资的非法性、危害性,同时表明工作组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帮助他们挽回损失的决心、诚心,。经过及时做大量的工作,
广大群众给予工作组以理解和支持,许多不安定苗头、事态被平息在初露端倪之时。
稳定的根本,还在于把全案查个水落石出!

    工作组领导们反复认真地研究案情,力求拿出最周全的方案。

    此案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必须多管齐下。他们根据中纪委协调会和省委的指
示精神,提出了“查清问题,减少损失,惩处罪犯,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20字
工作方针。决定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稳定局势的同时,两路出击。一路,由纪检、
监察、检察、公安人员率先向邓斌等犯罪分子们发动攻势,力求早日取得突破,将
其犯罪活动内幕尽快揭露出来。另一路,以审计队伍为先锋,对新兴公司进行全面
财务审计,摸清非法集资活动的详细底数,为下一步追款、清退工作铺路、打基础,
同时也为上一路的战斗提供线索、证据。两路相互配合,同时出击。

    仅8月份,无锡市检察院依法先后对17人分别进行逮捕、刑拘、收审和传讯。新
兴公司非法集资的干将们被一网打尽。

    然而,搜查邓斌住宅时,工作组发现已经有人将大批赃物转移了。

    原来,邓斌还在深圳躲债时,听说省委派人到无锡调查,便给任公司副总经理
的儿子汪浩打电话,让他赶紧把家里的大批现钞、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转移到一个
朋友那里藏了起来。但一些大件却苦于没有帮手而搬不动。第二天,7月20日,会龙
实业总公司总经理谈根发主动找到了汪浩。原来谈老板也得知省委调查组来到了无
锡,便想混水摸鱼,捞点好处。他与汪浩商量之后,带了几个人,开着货运卡车来
到邓斌的住处,将300多件衣物、大量的名贵洋酒一气儿装了18箱,满满一卡车,运
到了会龙公司。为了蒙蔽调查组,他们还故意留下了少许不大值钱的东西。

    “偷猎者”自以为得计,暗地里窃喜。然而激流汹涌之中,又怎容这些虾鳖兴
风作浪。

    9月14日,检察机关依法收审汪浩。

    工作组对谈根发的种种劣迹也早有耳闻,得知群众把其比为“旧上海的黄金荣,
新社会的禹作敏”,遂决定以窝赃罪将其收审。

    9月18日,中秋节前夜,无锡市郊区会龙实业总公司大楼内,酒气熏天。混世魔
头谈根发正与下属们摆酒庆贺节日。这时从外边走进两人来到谈根发面前:“我们
是公安局的,跟我们走一趟。”酒胆正壮的谈老板仗着身边人多,不可一世地嚷嚷
道:“啥事情,喝了酒再说。”来人威严正色:“跟我们下去!”谈根发见势头不
妙,怕在众多手下人面前出丑,只好乖乖地跟下楼,后面还跟着两个保镖。当他一
看到院子里停的警车,当即傻了眼,又色厉内荏地喊道:“我是区人大代表,你们
不能这样抓我!”两个保镖也窜上来企图阻拦,公安干警厉声喝斥道:“你人大代
表的资格已经被罢免了。谁敢阻挠执行公务,就连谁一块抓!”保镖被喝退了,谈
根发灰溜溜地被押上了警车。

    在被押往看守所的路上,谈根发双腿发抖,头冒虚汗,但仍自我安慰道:“我
没事的,我的朋友很多。如果十天后还没人把我弄出去,我就‘喷人’(检举别人)。”

    果然,在审讯期间,谈根发幻想着他收买的那些“高官朋友”能拉他一把,拒
不交待实质性问题。办案人员从外围入手,对会龙公司进行了全面财务审计,并从
他的情妇那里取得了突破,发现了其贪污、行贿、挪用公款等重大犯罪事实。在确
凿的证据面前,谈根发终于绝望地意识到,现在再也没有什么人能给他以庇护了,
其肮脏的灵魂彻底暴露在阳光下。在他一次供出的向90多人行贿送礼的名单上,无
锡市副市长丁浩兴、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家夫妇赫然在列!

                              中介人的结局

    10月6日,无锡市千万名市民从电视上、报纸上、街上的通告栏里,得知了一个
特殊消息: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责令新兴实业总公
司非法集资的中介入限期交代问题的通知》。“通知’责令:中介人等应于1994年
10月21日前到当地执纪执法机关说清情况、交代问题:将所得钱物全部退交到指定
的专门机关。

    当天,中共无锡市委办公室向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发了“通知”。第
二天上午,无锡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贯
彻落实。

    一时间,“两院通知”疾风般吹遍了无锡城内的大街小巷。

    原来,随着查案的展开与深入,一些参与集资活动的中介人迫于形势,在组织
谈话教育或经采取审查措施后,开始向工作组交代问题。但更多的人虽感觉到了压
力,但仍抱着幻想,在观望。鉴于中介人涉及面大,情况复杂,工作组本着教育挽
救大多数,惩处少数的原则,加紧依据有关法律制定出处理中介人的若干政策规定,
并报请中纪委协调会讨论通过,省委批准,“以两院通知”的形式,公之于众,给
大部分中介人敲响了“醒梦”的警钟。

    法律的威严,慑魂荡魄。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到执纪执法机关交代问题的,曾以各种方式参与介绍、
组织集资活动的人数,增加到了120多名。

    贪心者的发财梦,最终破产了。

    中介人队列望风披靡。

    也许由于出身、阅历、背景的不同,也许由于性格、心理、素质上的差异,
“四大名旦”不仅“发家”的方式不同,而且在面临破产、覆灭的命运时,各自又
有不同的表现。

    黄桂芬于9月2日被检察机关收审。这位靠给邓斌当奴仆发了家的农民临时工,
如今从青云间跌回泥土中,又现出了可怜相。她自知罪孽重大,便呜咽涕泣诉说自
己在邓老太面前受的苦痛,以求换来些怜悯,开条生路。

    农民出身的“书记夫人”戴宝珍,于9月15日被收审。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会
囚于铁窗之下。悔恨交加,痛哭失声,只骂自己愚昧无知,心太贪。

    然而,另两个“名旦”,却借其“精明”的头脑、刁钻的心计以及各自特殊的
背景,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编自导了一幕幕丑剧。

    金惠珍,见新兴公司案发,情知大势不妙,一边紧急把非法获利分给经她组织
而本金没有收回的集资者,一边把她集资的老关系无锡县某村党支部书记李某叫到
家中,以检察长夫人的身份威逼他出面替她承担责任,还编造了假相,订立攻守同
盟。由于社会上对她夫妇反应强烈,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金惠珍又装模作样地找
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声称要“辟谣”,进行了颠倒黑白的“解释”。

    由于其丈夫高振家身为检察长这一特殊背景,为调查工作增加了困难。直到19
95年初高振家被工作组立案调查之后,金惠珍才于同年3月9日被检察机关收审。

    就在金惠珍大搞阴谋的同时,她的联姻亲戚——姚静滑,也在作着精心策划。

    由于她所经手介绍、组织的大批集资尚未兑付本金,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她急
电北京华诚纺织联合公司总经理周涵春——曾经为她提供了几千万元集资本金的大
老板,再为她筹集资金,填补漏洞。这位堂堂的厅级干部、年逾六旬的总经理,唯
恐唇亡齿寒,只好屈尊飞往无锡,与姚共商对策。

    头天夜里,二人订好了攻守同盟。第二天一早,周便带领姚的表弟直飞佛山,
从下属企业里挪用了446万元资金,汇到无锡填补漏洞。

    同时,姚静漪急匆匆把金银细软收拾到了一个鞋盒子里,转移到亲戚家藏匿了
起来。

    她知道自己在非法集资活动中影响太大,便装模作样地跑到检察机关“自首”,
但却隐瞒事实真相,声称自己介绍集资6千多万元,获利334万元,而这些数只是她
全部罪行的零头。

    在调查一笔几百万元的集资款的去向时,她谎称经手人是她在深圳赛格公司姓
柳的亲戚。调查人员赶到深圳,却查无此人。姚静漪又谎称此人已调回杭州,调查
人员再赴杭州,仍是查无此人。后来又召集姚的家人们查问,皆称没有姓柳的亲戚。
经过反复盘问,有人称杭州有位姓“刘”的远亲。调查人员又去寻找,却发现此人
早已出车祸死了。原来奸滑的姚静漪是在把死人当活人讲,对抗调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快速突破姚案,省委工作组从南京抽调了公安机关的
两名处级干部负责审查工作。省委工作组负责同志还定期听取情况汇报,与专案组
的同志共同研究案情。经过一番较量,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专案组在审查姚静漪所在的无锡县南辉物资公司与吴江市物资公司一笔资金往
来的帐目时,发现新兴公司曾将分利款18万元汇到了吴江市横扇供销社。专案组派
人立即赶到吴江市,兵分四路,分别找到了吴江市物资公司经理俞冬晓、党支部书
记范辛炎及其财务科长谈话,同时审查了吴江市两个单位的财务往来帐。通过连续
两天的突击调查,俞、范终于交代了俞的大舅周涵春,为姚静漪提供巨额资金用于
集资,以及俞、范两人共同贪污10万元公款向有关人行贿的大量事实。吴江市检察
院依法将俞、范逮捕,冻结了周涵春存放在俞冬晓处的190万元集资利息款。随后,
专案组迅速返回无锡,马上提审姚静漪,利用证据戳穿了姚、周订立的攻守同盟,
迫使她不得不据实交代了问题。

    隐藏在幕后的周涵春,终于露出了马脚……

                                邓斌现形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已经沦为阶下囚的邓斌。

    作为全案的最关键人物,这个老太婆受到了一系列特殊的“待遇”。

    关押她的监房,是经过仔细挑选和安排的。同号的几名犯人均罪行较轻微,表
现不错。公安还特意事先安排进去一名正在争取立功的犯人,作为内线,注意她的
情绪变化和言行。公安人员则通过电子监视器,24小时严密监视其行动。

    她的身体状况不好,体检中已发现癌症早期。为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并确保
不发生意外情况影响查案。工作组安排定期为她作体检,还相应提高了她的伙食标
准。

    作为主犯,她被提审的频率高、时间长。为保证办案人员对其提审顺利,看守
所专门装备了一间“特审室”,安置了沙发,装上了监控器。

    当然,更为特殊的,还是工作组对这个罪大恶极的主犯布下的天罗地网。

    邓斌被捕后,省委工作组立即抽调力量成立了专案小组,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
季克谦亲自上阵,带领检察人员对其进行突击审讯。

    此时邓斌仍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神通广大的兴隆公司老板们会保她无事,便万
般为非法集资阴谋狡辩。对于她与李明等人之间行贿受贿的丑恶勾当,也缄口不提。
至于她自己贪污、受贿等罪行,更是死不承认,绝不退却。

    人说邓斌有三招,一哭二装三推诿。哭,是邓老太婆最拿手的好戏。这一招曾
帮她度过了行骗生涯中的许多难关。当年在盛岸派出所具结悔过时,当李明、韩万
隆奉上级之命对她进行考察时,当集资者找她讨债时……她善于用眼泪把自己标榜
为受害者、弱者、诚实者,从而骗取别人的同情以至于信任。从默默流泪、呜咽唏
嘘到泣不成声、乃至号啕痛哭,分寸和时机把握得相当恰当。何时该放,何时当收,
她都能通过察言观色,从对方的脸上找出信号。如果发现哭声和眼泪已引起对方不
耐烦、反感,她能马上刹车,改辙换戏。

    装,也是她运用娴熟的一招,在主子们面前,她是摇尾乞怜的奴才、忠心耿耿
的侍从;在爪牙们面前,她是说一不二的“女皇”,是敢做敢为的“总裁”;在地
方的一些干部面前,她是北京某机关的代理人,是有地位的“女能人”;在集资者
面前,她又是实力非凡的大老板,是神通广大的财神婆。如今,高墙铁网内,在调
查人员面前,她又把自己装扮成了服从上级、听从指挥、一心为公、“一不小心、
糊里糊涂犯了错误”的失足者。

    推,是她防守的最后一招。当一些问题证据确凿、蒙混不过去的时候,在运用
前两招把自己装扮成失足者、牺牲品、弱者的基础上,她会千方百计拼凑出诸多缘
由来,把十分责任最少也要推掉七分。

    这位自称“法盲、愚昧、无知”的老太婆,其实非常明白非法集资的罪责会带
来什么后果。所以她总是那么痛心疾首地哭诉:“李允若、李明他们都是大干部,
什么政策、法规都比我清楚。我是糊里糊涂被抓了进来。”逼到急处,又是拍大腿,
又是捶胸顿足。

    “特审室”里,邓斌在求生欲望的促动下,把自己的拿手伎俩发挥得淋漓尽至。

    对邓斌的审讯,是全案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攻坚战。

    从8月初到9月初,担任主审官的季克谦、陆尔铭与这个狡猾的对手进行了上百
次的交锋。每天一大早,他们便来到关押邓斌的宜兴看守所,一坐就是一天。晚上,
他们又赶回住地,向在等候的工作组领导汇报进展情况。谈起这段战斗,季克谦只
是感慨地说:“从无锡到宜兴的公路上有260根电线杆。我认识了它们,它们也认识
了我。”陆尔铭先后在宜兴驻守了3个月,由于胃病经常复发,人瘦了6斤,胃药足
足吃了满满一抽屉。

    邓斌今天面对的,是一座插翅也难逾越的山峰。

    工作组强大的审计、清帐等外部攻势,最终攻克了新兴公司和邓斌几年来非法
集资的全部底数,为审讯提供了如山铁证。邓老太不得不老实交代了非法集资的起
源、幕后阴谋、隐藏的勾当。

    为了减轻罪责,她又急忙表白自己曾经将住院治病时收到的21万元“红包”上
交给兴隆公司。审讯人员将计就计,紧追这21万元的来源,顺藤摸瓜,一些集资者
向邓行贿的事实就此败露,邓斌后悔莫及,彻底崩溃。

    现了原形的邓斌,心中只剩下了求生的念头。审讯人员们利用这种心理,彻底
撕开了这个阴暗灵魂的厚厚黑幕,将幕后的所有罪恶,全部暴露在了阳光下。

    幕后的罪魁,第一批被揭出来的,就是兴隆公司正、副总经理李明、韩万隆。

    工作组早已经对这两个躲在幕后的阴谋家予以严重关注。并在对其他案犯审讯
时,注意搜集、掌握了一大批关于李、韩犯罪事实的材料。

    然而,这两人也早已知道邓斌事发,已成惊弓之鸟。案情紧急,稍纵即逝!

    中纪委迅速召集最高检、公安部等于9月5日召开第二次协调会,决定由江苏省
检察、公安机关对李、韩等人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一支飞箭,激射而出,目标便是北京兴隆实业总公司。

                                奇袭捉鬼

    李明的腰疼病越来越重了。

    自从新兴公司案发,邓斌被捕后,这位一直春风得意、“风流倜傥”的花花公
子变得心事重重,情绪消沉。

    邓老太出事,怎么可能不连带着他呢?他当然明白自己该担什么罪责。为了阻
止这一天的到来,他已尽了最大的努力。7月中旬,与邓斌在深圳会合后,他一直在
拼命想办法如何对付调查组。他听邓斌说,一旦杨市的帐册落到调查组手中,后果
简直会要命;会连累不少人。他当即明白了个中底细。后来,兴隆公司的人抢先一
步把杨市帐册从无锡带回到北京,他拿到自己办公室,吩咐人仔细审查了一遍,看
看里边有多少与自己有关。他还打电话命令新兴公司的人,不许将新兴公司的帐册
提供给调查组。并命令兴隆公司在香港的企业,把与新兴公司有关的帐目清理好,
以防调查组查帐。

    然而这一切都抵挡不住江苏方面的强大攻势。新兴公司帐册被截了,杨市的帐
册最后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交还到无锡。他好像预感到一种不祥的结局。

    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说,新兴公司、邓老太出事了,咱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在
公司,他又“仗义”地向手下人讲,你们要好好干,我不会对不起你们的。这个一
向只知纵欲无度的人生赌徒,自度“属于该枪毙的几个人中之一”。

    即使如此,他还是要再作最后的挣扎!

    他急令已经调往深圳工作的韩万隆回北京,订立攻守同盟,并将各自收受邓斌
的部分财物移放到兴隆公司去。按他自己的话:“能逃则逃,能推则推,尽量避开
责任。”

    李明、韩万隆怎能想得到,就在他们忙着做“小动作”时,几双明亮的眼睛在
紧紧盯着他们!这些人便是受命出击的无锡市公安干警们。

    由于李、韩在北京市A机关工作多年,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为了确保抓捕万
无一失,江苏省委、无锡市委工作组制订了周密的计划。

    8月31日晚,6名无锡市公安干警在无锡市公安局副局长马志相的带领下,赶到
了北京,住在距李明家只有5分钟步行距离的一个普通招待所里。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侦查员们特意在街边摊上买了北京人最爱穿的塑料底布鞋、大裤衩、大背心穿上。
还租了两辆自行车,包租了一辆出租汽车。赴京前,他们已反复提审了邓斌等熟知
李明的有关案犯观看了新兴公司保存的李明出席庆典活动的录相,随身又带上了几
张照片。李明,这个只听说未见过的罪魁,其形象已深深印在了“猎手们”脑海里。

    9月1日,侦查员跟踪李明的专车到王府井大街一处院落前,车子开进去了,院
子门口却没有任何标牌。向旁边一修车的老头打听,才知这里便是兴隆公司所在地。
原来,李明等人怕江苏的集资者追到北京来讨债,特命人将公司的牌子摘掉了。

    不久,韩万隆也在公司门口露了面。目标均已被监控,只等号令一下,即可动
手。

    9月4日下午2:00,无锡大本营派出的20名武警增援部队,分乘两辆面包车、三
辆吉普车赶到天津待命。

    北京百万庄,江苏省驻京办事处,江苏省委、无锡市委工作组的领导在这里坐
阵指挥。

    9月5日上午,中纪委第二次协调会决定,立即对李明、韩万隆等人采取法律措
施。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

    下午3点左右,北京市公安局出动十几名武装干警,三辆警车,与无锡公安队伍
一起进入阵地,把守住了兴隆公司所在地附近的几个路口。

    正值此时,出现了意外情况。突然有两辆奔驰车开进了兴隆公司。不一会,又
开走了。门窗紧闭,看不清李、韩是否在里边。埋伏在旁的公安干警们心里一阵着
急。

    就在这时,韩万隆瘦长的身影在门口出现了。韩出门后便直往南走,脚步匆匆。
立即动手。不能让目标溜掉。

    两辆警车突然启动,“嘎”地一声停在正往前赶的韩万隆前后,准确地将他夹
在中间。旋风般跳下来几名北京市的公安人员,夹颈、上车,韩万隆一声“绑架了”
还未喊完,便被制服了。

    韩万隆供认,李明就在公司里。公安干警们立即冲进兴隆公司大楼。

    李明正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着为他去买药的韩万隆,突然,犹如神兵天降般,
面前出现了几名公安人员。李明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禁哀叹道:“没想到你
们来得这么快!”

    奇袭成功。当天两名罪犯便被押离北京,直奔无锡。

                               正义与人道

    李明、韩万隆的落网,是将斗争引向深入的一个重大契机。而对他们的审讯侦
查,也同样充满了曲折、变化与艰辛。

    李、韩是多年来的搭档,配合默契,事先又订好了攻守同盟,况且两人又因工
作关系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审讯工作一时间难以取得进展。

    突破口就在李、韩之间的结合部!省、市委工作组领导与专案组的同志一起研
究、分析了案情,决定采取“拉韩打李”的方针,拆开这个“二人转”,击溃他们
的同盟。

    李明罪孽最重,他把韩万隆千里迢迢从深圳调回北京,目的之一就是要其为他
分担一些责任。

    韩万隆当然有不可推卸的罪责,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急急忙忙从深圳
奔回北京,与李明再次结成了“同盟军”。然而他心中总有些许不情愿,总有种
“陪绑”的感觉。

    专案组抓住两人之间的这点缝隙,进行了一番敲打与楔入。终于,转机出现了。

    李明死拉着韩万隆不放,称“有很多事都是我和他一起商量的”。

    韩万隆则开始想从“陪绑”的角色里解脱出来,自称:“我是‘三陪’干部,
平时的任务就是陪上司吃喝玩乐,结束时负责掏钱付帐。没有决策权,全是听李明
的指挥。”

    专案组抓住时机,分别发动攻势,李、韩终于开始“狗咬狗”。

    然而,以后的战斗并不轻松。

    李明仍然冥顽不化,诡诈狡猾。即使在证据面前,他也极力上推下卸、左搪右
塞为自己开脱。只有被逼到角落,再无退路可走,才像挤牙膏似地承认一丁半点。
就在专案组继续加大力度,以求扩大战果时,10月下旬,李明原有的胰腺癌晚期发
作。为了最大限度延长他的生命,省市委工作组尽了最大努力,从上海请来专家为
他会诊,买进口药给他注射,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医药费。专案组人员奉命日夜守
候在病床前,为他煎汤熬药、翻身按摩、端屎端尿、擦洗身子。

    罪犯面前,他们是正义的战士;病人面前,他们又是人道主义的化身。

    但这个无锡人民的罪人终究大限巨至。11月23日,李明将死之际,“良心”忽
现,拉着经工作组通知、专程从北京赶来看望他的儿子,执意要他代自己向日夜守
在他床前的专案人员磕头。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李明死前泪如泉涌,终于认罪说:
“我罪行累累,对无锡人民作的孽,杀我一百个头也赔不起!”

    罪孽,永远伴随着人性的毁灭与生命的悲剧。

    命运安排李明以死来结束他的罪恶就这样,经过艰辛、曲折的工作,专案组终
于将李明、韩万隆操纵、指挥、支持非法集资、收受邓斌等人巨额贿赂的事实查了
个水落石出。

    更大的战果还在后边。伴随着对李、韩问题的侦查,比他们更高一级的兴隆公
司董事长李敏的问题也充分暴露了出来。

    富于戏剧性的是,李敏的暴露又直接导致了一起震动全国的事件!

                                重大转折

    李敏,毕竟不同于李明、韩万隆,他的地位更为特殊。

    他曾给一位领导做过5年秘书。正是仗着这个背景,他一帆风顺地被迅速提拔为
副厅级干部。

    他的问题暴露后,江苏省委工作组向中央纪委作了汇报。10月22日,中纪委副
书记陈作霖,常委刘丽英、安启元主持召开第三次办案协调会,与中央政法委、最
高法、最高检、北京市纪委有关领导共同研究决定,李敏的问题仍由江苏省委工作
组查处,并由江苏省司法机关立即对其采取法律措施。同时还决定,凡此案涉及的
江苏省外有关人员,集中到江苏统一审理。涉及管辖范围问题,由最高检负责协调
和授权当地检察机关办理。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因关系复杂而造成的跑风漏气、串供、
订立攻守同盟等问题,又排除了关系网、说情风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对案犯的心理
形成压力。

    这项决定,为全案的深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后,曹克明同志立即打电话到无锡,命令公安火速赶到北京执行任务。当天
晚上,马志相带领3名干警飞抵北京。

    第二天上午。李敏被北京市、无锡市公安干警合力捕获。三天后押至南京。

    就在抓获李敏时,从他裤兜里一下子搜出了5万元港币。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竟也
会被戴上手铐,惊惶失措,在审讯人员强大的政策攻心下,交代出了一个重大情况。

    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助理、香港首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北方和李敏是铁哥
们,周的妻子是兴隆公司的“挂名”职工,从未上过班。周北方想把妻子办到香港
定居,求李敏等人帮忙。一日,周在五洲大酒店宴请李敏、何××(原北京市某领
导的秘书)以及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秘书陈×。散筵后,周给了每人20万
元港币。

    后来,周北方还曾单独给过李敏60万港币,请他继续帮忙给孩子办理到香港定
居的手续。

    这是一个惊人的重大突破。

    它标志着办案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斗争中,江苏省委、无锡市委工作组经过艰苦奋战,取得了辉煌
战绩。一大批与非法集资有关的犯罪分子落入了法网,并挖出了许多埋藏很深的严
重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有的与非法集资活动本身已无多大联系。怎么办?是仅仅
局限在“新兴公司”个案范围内,还是继续深挖下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风刮愈劲,云堆愈厚。案子到了关键时刻。

                        第五章  骇人听闻的案中案


                                关键时刻

    1994年11月5日,南京市西康路,幽静的江苏省委招待所“西康宾馆”里,住进
了六位特殊的客人。

    来到六朝古都,他们却无心去领略秦淮烟波的诗情画意,中山陵、夫子庙的独
特风光。而是“闷”在房间里,听取了江苏省委工作组的汇报后,马上着手翻阅已
为他们准备好的一摞摞厚厚的卷宗。整整一个多星期,他们足不出户,埋头摘录材
料。他们房间里的灯光总是全宾馆最后熄灭,有时甚至通宵长明。其中有一位年逾
花甲的女同志,精神矍铄,与年轻人一样经常工作至深夜。她不仅要审阅其他同志
摘录、整理的材料,还亲自翻阅重要案犯的审讯笔录。旧病犯了,就服药抵挡一阵;
眼睛看累了,就摘下老花镜稍事放松,又重新开始工作。她就是主办过许多在全国
有重大影响案件的中央纪委常委刘丽英同志。其他几位分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
厅厅长罗辑、北京市纪委副书记金德珍和中央纪委的同志们。

    随着新兴案查处工作的全面开展,揭露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涉案人员的层次越
来越高。在第三次协调会上,刘丽英同志指出要一手抓清退集资款,一手抓查办案
件。尤其对已经暴露出来的深层的腐败问题要迅速及时展开调查。在她的提议下,
李敏一案交与江苏省委工作组查办。不久,从李敏身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央对此予
以严重关注。中央纪委迅即又于11月3日召开第四次协调会,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
最高检、公安部、江苏省的同志共同研究了对李敏、周北方等人问题的查处工作,
并决定派中央有关方面的同志赴江苏了解情况、协助工作。

    刘丽英同志不顾大病初愈,不辞辛劳,亲自来到了南京。经过半个多月的细致
工作,他们详细地搞清了新兴公司非法集资以及所带出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线索,并
迅速整理形成了向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汇报材料。之后,刘丽英同志又马上赶回北京。
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中央纪委副
书记侯宗宾和刘丽英同志一起,向李鹏、胡锦涛同志汇报了有关情况。

    中央主要领导态度坚决,指示不管涉及到哪里,不管涉及到谁,都一律彻查到
底。并同意正式派中央调查组赴江苏开展工作。

    1994年12月7日,由中央纪委、最高检、北京市纪委首批抽调的23名同志(后又
增至27名)组成的中央联合专案调查组正式成立。当天,在中央纪委401会议室,召
开了调查组全体会议。

    再次受命于重大时刻,担任组长、挂帅出征的刘丽英同志,满怀期望地环视着
坐在周围的同志们,严肃地说:“现在摆在同志们面前的,是一起建国以来极为罕
见的大案。同志们从各个岗位上被抽调到专案组,是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中央在
期待着我们,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成绩向中央
和人民汇报!”

    她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位同志的心中。他们中,有反贪厅副厅长
叶惠伦等3名(后增至5名),高检的同志,有副书记金德珍率领的北京市纪委的6名
同志(后增至7名),有中纪委监察部七室、六室、五室、办公厅、教育室、报社抽
调的13名同志(后增至15名)。

    这是个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战斗群体。

    老同志,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中年干部,思维敏锐,年富力强;青年人,精
力充沛,热情正高。

    此刻,中央和群众的共同期望,调动了他们昂扬的斗志,他们正满怀信心地准
备去迎接艰巨的考验。

    联合专案组进行了仔细的分工,同时将江苏省纪委的对涉案省管干部调查组也
纳入进来。

    他们确定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的工作
原则,并强调了保密纪律。

    最后,刘丽英同志语调严肃、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一定要把此案办成‘板上
钉钉带拐弯的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句话从此铭记在每位调查组成员的心中。板上钉钉,喻其确凿。钉子在木板
里再拐个弯、成个钩,更表现了誓办“铁案”的决心非同一般!这句话后来几乎成
为流传在无锡广大办案人员中的名句格言!

    几天后,中央调查组开赴南京,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
里,他们认真仔细阅读源源不断从“前线”传来的大量审讯笔录和最新“战报”。
又按照调查对象逐个人头地作摘录,按问题性质分类、分别,拟定好调查计划、预
审提纲。他们每个人的案头、床头都码放着一摞摞厚厚的卷宗,到南京新买的复印
机由于超负荷工作,在此期间竟检修了两次。调查组中高检的一位同志几次感到不
适,但想到重任在肩,便没有声张。调查组全体同志以工作为重,抛家舍亲,毫无
怨言。有的家中孩子无人照看,有的妻子怀孕临产,有的在江苏一住就是半年多。
在南京期间,他们以高效率作好了开赴前线的准备。

                                共树大义

    1995年元月11日,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天气阴冷。

    穿着厚厚棉衣的邓斌像往常一样被女看守带进那间专为她设置的“特审室”。
由于这个女人作下的孽太多,工作组各个小组都有许多情况要对她进行讯问、核查。
几个月来,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不断的提审。然而今天有些不同,邓斌似乎以她
特有的敏感觉察到这一点。她又坐到铁窗下那已被她坐凹陷的沙发里,面对主审席
上那位头发花白但却气度不凡的女同志,随手理了理耳边的头发,但却仍消除不了
心中的紧张,显得有些局促。“你是邓斌吗?”主审者平和的语调中自有一股威严。

    “是。”邓斌逡巡的眼光不敢正视对方。审讯席上几位专案组的人员她都熟悉,
然而中间那位陌生的女同志的眼光却好像能够看透她的灵魂,使她无处掩藏。

    笔者亲身经历了这一场面,真切地目睹了丑恶在正义威严面前的卑下与渺小。
邓斌怎能想得到,坐在她对面的,就是当年审判过江青的刘丽英同志。

    原来,中央联合专案调查组在南京完成了准备工作,已于元月6日开赴无锡。这
极大地鼓舞了长时间奋战在第一线的江苏省、无锡市工作组同志们的斗

    当时,经过省、市委工作组的艰苦努力,新兴公司非法集资问题已基本查清。
但由于长时间奋战,部分同志产生了厌战情绪。同时,有的领导出于怕影响经济工
作,考虑无锡市即将召开人代会,人民代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案关心,需要有个
交代,以及李明病死、邓斌身患癌症等方面的因素,主张在12月底起诉邓斌、韩万
隆等主犯,春节前宣判。刘丽英同志在南京期间,听取省、市委工作组汇报案情时,
就明确指出,结案与否要取决于是否彻底查清了问题,办案速度要服从办案质量的
要求。到达无锡后,她和专程陪同前来的曹克明同志连续两天共同听取了关于邓斌
和其他主要案犯问题查处情况,以及对省管干部、市管干部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汇
报。在元月7日汇报结束后,她再次明确指出,现在结案为时过早!

    她在表扬了省、市委工作组前一阶段的工作成绩后指出,当前,邓斌的行贿问
题没有定罪(因为对受贿一方没有进行调查),贪污问题事实不清;有的案犯态度
反复无常,对有些问题死不开口;有的行贿问题也尚未查清。而且对江苏省管干部
问题的调查正在紧张进行;无锡市涉案的领导干部的问题基本没查;有关人员的责
任没有查清。还有,涉案的中央机关干部和北京市有关干部的问题,以及中央国家
机关和外省市涉案人员的问题也没有查清。如果就这样起诉、审判结案,即使依法
判处邓斌等人死刑,群众也会说是杀人灭口,官官相护,保护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因此,不但不能结案,而且对涉案的江苏省管干部和无锡市管干部的问题应加大查
处力度,组织专案人员查办;对涉及中央机关干部和北京市有关干部的问题要加快
调查速度。

    她的讲话,得到了曹克明同志的大力支持,他紧接着说:“目前,无锡市乃至
全省群众都在关注此案,案子是否办好,影响很大。特别是如果不将涉案的一些领
导干部问题查清,给群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势必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而且,随
着查案工作的深入进行,案情逐步明朗,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已有充分暴露。如不
尽快直接对这些人的问题进行查处,便会严重影响整个办案工作的进展。”

    他和刘丽英同志共同要求各级工作组,进一步振奋精神,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
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进度,善始善终地办好此案。

    认识的转变,总需要有个过程。也许有些同志一时间并未想通,但两位主帅高
瞻远瞩,共同正确地把握了全局的发展。他们的讲话被迅速传达到各级工作组,为
奋战在最前沿的将士们再次擂响了战鼓!

    他们的实际行动,也极大地鼓起了广大办案人员的斗志。

    他们亲自听取一些个案的情况汇报,与办案人员一起研究调查方案,直接指挥
办案。

    刘丽英同志专程来到宜兴市看守所,提审邓斌,对有关问题亲自进行调查。专
案组的同志们看到刘常委亲自上前线,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曹克明同志自办案开始,几乎每天都要从南京打来电话,询问办案进度。全案
查处期间,他先后30次来到无锡,亲自指挥战斗。他的大脑似乎是台精确的计算机,
能够储存案件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有时工作组的同志汇报情况稍不留神,漏掉或说
错了一个数字,他都能凭记忆马上指出。一次,一个专案人员工作至深夜刚刚躺下,
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曹书记在看审讯笔录时发现有一处记得不清楚,马上打电话来
询问情况。工作组的同志都已记不清楚,接到过多少次曹书记深夜打来的电话了。

    两位主帅作风相近,都嫉恶如仇,敢于碰硬,行为果断,工作细致,配合十分
默契。中央、省、市工作组的同志们都说,“跟着这样两位主帅办案,真痛快!”

    三级工作组并肩作战,众志成城,在他们面前没有搬不开的石头,没有踏不平
的路。任何阻力碰到他们都注定要无功而返,乃至折戟沉沙!

                                跨越迷障

    中央调查组的到来,刘、曹两位主帅的讲话,旗帜鲜明地将斗争引向了深入。

    中央调查组在省、市委工作组的配合下,开始了对涉案的中直机关干部和周涵
春等人问题的调查。他们有的在检察人员协助下,对有关案犯进行了提审;有的展
开了外围调查取证。

    江苏省纪委再次从南京大本营抽调17名干部,充实前线办案队伍,最多时,江
苏省纪委共有45名干部驻扎在无锡。并从机关配备了4辆办案用车。他们的重点目标,
是已经暴露出来的,包括高振家、丁浩兴、孙荣根在内的8名涉案省管干部。

    无锡市纪委也从35名涉案市管干部中,筛选出顾柏生、倪品良等?名重点,展
开了初步核查。

    然而,深入地壳的钻头,穿过松软的沙质地表,便会触及到坚硬的岩石。办案,
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人情关系网、小团体利益所带来的层层阻力。

    江苏省纪委涉案省管干部调查组的第一个主攻目标,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振
家,就是个硬钉子。

    早在办案初期,由于群众对高振家一家人的行为议论纷纷,省委、省纪委没让
他参与办案,也没有让他参加全省地市检察长工作会议。对此,有人就公开为高鸣
不平,“高检察长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让参加会?”“应该保护检察干部!”

    曹克明、季奎顺等省委工作组领导态度明确、坚决,不管高的“人缘如何好”,
关系如何深,只要他触犯了党纪国法,坚决查处!省纪委调查组很快便查明,高收
受无锡县某建筑公司经理唐锦清等人的贿赂,已构成犯罪。无锡市人大罢免了其检
察长之职,重新任命了新的人民检察长。

    元月20日,江苏省检察院13名检察员在检察长张品华的主持下,经过讨论,最
终一致作出决定,对高振家立案调查。元月21日,高振家被收审。随后,被关押在
常州市看守所。

    有人见硬抗不行,就偷偷摸摸地做些小动作。

    江阴市检察院检察长顾柏生一案,便出现了反复。

    元月11日,无锡市纪委对顾立案调查。很快便查明其有严重的经济问题,已触
犯刑律。元月27日,无锡市检察院依法对其传唤调查,随后予以正式立案。在已经
查明的问题中,有一个是顾将公款100万元借给无业人员钱××做生意。钱本来一直
坚持是“顾以私人关系借给他个人的”,如果这一条成立,那么顾便可能构成“挪
用公款罪”,够吃上几年官司的!于是,有人着急了!

    一天,专案组再次向钱××调查取证。钱仍坚持100万元是顾借给他个人的,不
存在与检察院下属企业信谊商行合作的关系。调查刚结束,钱还未及最后再看一下
笔录,签字画押,专案组一位成员对钱说:“×检(江阴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找你。”
钱赶忙来到×检察长的办公室,×检见到钱进来,“啪”地一拍桌子,厉声喝斥道:
“寻你寻不着,你欠了钞票,要赖帐?你当时口口声声要做生意,做生意,一天到
晚来找。(到底)是集体做生意,还是个人做生意,你要清清头脑,不要瞎说八道。
要实事求是,不要害人。”钱××当场恍然大悟,吓得连忙说:“100万元已经还清
了,这个生意是集体做的,不是个人做的!”马上又跑到专案组,提出要改笔录,
将原来据他口供记下的“是我个人借款”改成了“是我经手的”,并声称是他与检
察院下属信谊商行合作生意。这样,100万元公款便成了检察院下属企业做生意的投
资,而不是私借给个人了。

    蹊跷事一再出现,其他几位证人也先后改变了证词。对这一问题的调查顿时陷
入泥潭。

    案件汇报会上,中央、省、市工作组的领导们得知这一事件后,非常气愤。曹
克明同志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用手指顿着桌面质问道:“×副检察长根本不是工
作组成员,为什么干预调查!谁给他这个权力?”

    刘丽英同志也生气地说:“为什么几个证人都一齐推翻了口供?是不是内部有
人搞小动作,通风泄密?”

    刘、曹当即指示,调整顾案专案组,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深入调查。同时要追查
跑风泄密、干扰办案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

    在场的省检察院负责同志也态度坚决地表示,对顾柏生这样执法犯法、贪赃枉
法、素质低劣,混进检察队伍的腐败分子,决不能手软,一定严肃查处,同时也要
利用这一反面教材,深刻总结检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顾柏生终究是一块烂泥,尽管有众多“朋友”的帮忙,也难再“提”得起来了。
不久,顾被依法逮捕。

    这种跨越迷障、力排阻力的气势,震慑了背后搞鬼的人,清醒了有糊涂观念的
人,鼓舞着广大办案人员坚持原则,克服困难,夺取战斗的全面胜利。

                                十面埋伏

    高振家等人的落网,在无锡城内引起了轰动,广大群众击掌叫好。1995年春节
贺宴上,也多了几个热门话题。

    春节刚过,又一起事件引起了当地更大的震动。事件的中心人物,便是无锡市
副市长丁浩兴。

    将市政府菜篮子基金款借给谈根发向新兴公司集资,是省纪委调查组对丁立案
调查的第一个依据,后来,在谈根发的会龙公司帐上,又发现了丁浩兴报销的一张
4588元的装修住房单据。根据这个单据找到装修工程队的包工头,包工头想到涉及
副市长,不敢讲出实情。调查人员一走,包工头便跑到了丁浩兴家。“丁市长,我
给你开的收据怎么跑到会龙公司帐上了,现在又在调查组手上。”

    丁副市长脸一红,这笔装修费根本就没付给工程队,是向包工头凭空要的收据,
又拿到谈根发那里“报销”的。他赶忙把包工头拉进屋里:“我现在就补上。”边
说边给了他5000元钱。包工头“仗义”地说:“你现在也不用给了,我会给你包下
来的。”

    然而即使包工头给他包下这笔没付的装修费,还有在谈根发帐上报销的那一块
也要补上,因为丁副市长明白,这起码是违反纪律的。第二天,丁便借“廉洁自律”
之名,向市委交了4583元,以求换来主动。

    丁浩兴以为这样表了个态,认了个错就算过关了。至于他在会龙公司的那笔
“秘密投资”—无本集资5.2万元,他自以为形式隐蔽,用的又是假名,天衣无缝。
但雪堆里终究藏不住石头,会龙公司帐上这笔“王丽菊”的无本集资,已经引起了
省纪委、省检察院联合调查组的注意。

    为什么独独这一笔集资没有本金劫领了利息?

    “王丽菊”显然是个特殊人物,她(他)是谁?

    谈根发和会龙公司会计说出的名字,与笔迹鉴定结果是相同的三个字:丁浩兴。

    “王丽菊”竟是堂堂副市长的代称。

    尽管丁的老婆、孩子几次闹到工作组驻地,撒泼、耍赖口口声声说丁浩兴没问
题,是他们当家属的干的,尽管丁浩兴数次反复不予承认。但铁证如山,抵赖不掉。

    3月26日,丁浩兴被检察机关依法收审。

    让我们来看看此时“丁副市长”的可怜相吧,他蓬头垢面,身衫不整,哪里还
有半点副市长的“风采”。受审时,丁忽而茫然呆坐,忽而唉声叹气,忽而捶胸顿
足,忽而泪流满面,“我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是的!当年他是何等风光,而如今
那曾经握着剪刀到处剪彩的手上,戴的却是冰凉的手铐!

    看着眼前正在用脏兮兮的手帕抹着鼻涕和眼泪的丁浩兴,笔者忽然有一种感觉,
贪欲的膨胀,简直如同毒瘾一发,发作时会催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去获取满足,去享
受片刻之间的飘飘欲仙、美梦成真的幻觉,而过后却是永远摆脱不掉的痛苦与悔恨
的煎熬。

    人,难道不该像戒毒一样去提防自己内心、深处时不时会蠢蠢欲动的贪欲?刻
板而无情的法纪,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为防止某些人“毒瘾”发作而设置的“保护
绳”。

    那位同样身陷囹圄的年轻的厅级干部李敏曾哀叹:我在金钱面前打了败仗,没
有把握住原则。如果当初早点与纪委的同志交上朋友,也不至于走到监狱里来。

    法律的最后功效,就是为胆敢以身试法者布下了“十面埋伏”。任你是昔日威
风八面的“楚霸王”,或是阴险狡猾的奸佞之辈,一样难逃法网。

    “名旦之首”姚静漪的合伙人、北京华诚纺织联合总公司总经理周涵春,于北
京在欢度春节的酒宴后被捕。后来从他身上又追查出上海市电气公司经理汪曾祥,
副经理沙天麟等人的犯罪线索,一干人犯均被逮捕。

    非法集资始作俑者李允若,从深圳被羁押归案。

    名噪一时的“改革家”倪品良,受到无锡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的联合调查。
被抓获时,从其5个窝点共搜出钱财170多万元。

    原某部队副师级干部、曾任新兴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国赢,在外花天酒地后,一
进家门便被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雷声大,劲风吹,雨注更急。

    1995年4月6日,北京市怀柔县,幽静的山谷间,一声沉闷的枪响,一个罪恶的
灵魂将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宝森畏
罪自杀。这声枪响震惊了全国,同样也回荡在千里之外的无锡城。

    原来,李敏供出周北方行贿之后,最高检于1995年3月13日在北京将周逮捕。后
来又从与周同案被捕的陈身上,追查出原北京市某机关副处长、后来下海经商的胡
××的犯罪事实,根据胡××的交代,又追查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宝森
滥用职权,贪污、挪用巨额公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等重大犯罪事实。中共中央政
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也因此涉嫌有严重问题而辞职,接受中央纪委审查。
此案公布后,震惊了国内外。

    说起来,王宝森一案已是从无锡新兴公司投机倒把案挖出的第六代案中案。

    案中案挖到深处,多与非法集资本身已无多大联系,但正是对党政机关内部腐
败分子的坚决查处,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谱写出了反腐败大
合唱中最为激动人心、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华彩乐章。

    据统计,本案共挖出案中案84件,全案(包括案中案)涉及765人;必须追究纪
律责任的党员干部13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4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6
6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9人。

                             “对人民负责”

    新兴公司案是多条战线、多个战场的大战役。就在各个专案组向犯罪分子发动
围剿、追击的同时,追款、清退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着。

    非法集资狂潮给千万集资者带来了深重灾难,人们关注着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
严惩,也同样期待着工作组帮他们挽回损失,渡过难关。

    当时,集资者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心态。一是“不仅要归还集资本金,还要照付
银行利息。”理由是他们与新兴公司签订了“合同”等等;另一种,则担心会血本
无归,“恐怕连50%的兑付率也达不到。”笔者在参加中央联合调查组期间,曾受
领导指派到有关地区了解群众反映,感觉到悲观的看法相当普遍,有人甚至几乎绝
望。在此情况下,有人便准备采取哄抢财物、拼命等极端措施。

    群众的利益,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人的心。

    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都曾指示,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在
可能的范围内切实保护广大集资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

    早在办案之初召开的中纪委第一次协调会也明确指出,要一手抓查案,一手抓
清退,尽最大努力把集资款追回来,还给群众。

    省市委工作组根据“查清问题,减少损失,惩处罪犯,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的方针,把追款、清退工作同样放在了主战场的位置。

    对于不切实际、有糊涂认识的集资者,认真向他们指出,参与新兴公司的集资,
是不合乎有关法规的。原来想赚大钱,风险本应自担,别的社会中,政府是不会管
出资者的损失的。但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才帮助群众催款、挽回损失。

    同时,他们投入大力气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这是个特殊战场上的特殊战斗。

    审计开路,摸清非法集资的详细底数,是这条战线上打的第一仗。

    然而,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时间长,规模大,涉及单位面广量大,有大量的互相
委托集资,资金串户不入帐,体外循环,流向复杂;公司帐册更是混乱不堪,白条、
假凭证俯拾皆是,原有帐表不能反映非法集资的全貌。被兴隆公司调走的那部分帐
目,在有关方面的过问下,尽管归还给了工作组,但李明一伙已作了手脚。

    针对这种状况,省委、市委工作组组织了省、市、县三级审计部门的260多名专
业人员,对新兴公司进行全面财务审计。

    为了确保全案查处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争取比金钱更为宝贵的时间,工作组
领导要求审计必须准确又要快。审计人员重任在肩,信心百倍。无锡市审计局正、
副局长一齐上阵,面对邓斌一伙布下的迷宫,面对一条条无形的沟壑,他们大显身
手,发挥了高超的业务水平。

    酷暑热浪中一连20多天的突击奋战,腰坐疼了,手算累了,眼熬红了,许多同
志病倒了,他们审核了整整5个大皮箱的12万张原始单据,从6万多笔业务中整理出
48万个数据,建立审计底稿5000多张,登记新帐册40多本。全面审清后,各种单据、
凭证积累了整整17个大皮箱。同时他们还派出了13个对帐小组,北上黑龙江,南下
深圳、香港……同各出资地区、单位逐一对帐。同时,工作组又抽调专业人员,对
新兴公司下属39家企业的资产、股权进行全面清理审核、评估。

    新兴公司非法集资的底细真相终于大白,全部集资的来源、分布、流向、兑付
情况,以及新兴公司的债权、债务、资产等等都被审核得一清二楚。

    几年来,邓斌一伙累计集资32亿1700百多万元。被用于“拆东墙补西墙”维持
骗局兑付本息共26亿多元,尚欠集资本金16亿多元,以债权、股权、资产等相抵,
新兴公司尚有12亿多元的亏空!资金流向涉及12个省、直辖市20多个地市的300多家
单位,其中有债权、超兑付款、赞助款以及不同事物形态的各类财产。

    这就如同向指挥员们提供了一个目标清晰准确、情报翔实可靠的军用地图。特
别要指出的是,审计也为各个专案组查处违法违纪分子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证据,
成为攻克一个个“案件堡垒”的爆破筒。审计工作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锋”旗开得胜,这一路的战事似乎比较顺利,然而,战役刚刚开始,难题
还在后边。

    由于邓斌的非法集资活动长达4年,一部分较早参加集资的单位和个人已全部收
回本金,有的还得到高利率的回报。而大部分则本钱未能收回,遭受了惨重损失。
为搞好清退,江苏省委、无锡市委工作组领导多次深入受害地区,广泛听取、征求
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同时又专程到国家工商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学习、
接受指导。对由于当前法规不健全而难以把握性质的问题,则积极请示中纪委协调
会决定。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工作组先后12次召开座谈会,8易其稿,最后制
定出了《关于对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清退工作的原则意见》、《新兴实业总公
司非法集资清退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以息抵本,超兑退出,
测算一级,统一比例;通盘考虑,一视同仁,分块负责,分步实施”的清退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清退范围是指新兴公司直接向出资者收取的集资款和其它债务
款;清退集资款应根据追款情况,按统一清退比例归还本金;已获取的利息抵作本
金;超出本金(超兑付)部分坚决追回。

    工作组还规定,下列资金应抓紧归位:新兴公司及下属企业的所有资产,其投
资组建的内联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境外企业的股权,在经营活动
中产生的债权,以各种名义上交的管理费,北京兴隆公司调走的资金、实物及指定
调经外地(含境外)的资金、实物等。此外,还有单位和个人在介绍或代理集资中
截留的利息差额款或从中获取的所谓顾问费、介绍费、中介费、劳务费、旅游费,
奖金及贵重礼品等;出资单位或个人收取新兴公司还本付息的款额超出其出资额部
分的款额;在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中贪污、挪用、贿赂等被追缴的赃物或其他非法
所得钱物。以及其他应归还的资金,包括新兴公司为非法集资而虚报销售利润所缴
纳的税金等。

    工作组指令,对所有归位的资金一律存入指定的银行帐户,专门用于支付清退
资金;对各类实物、股权分别予以变卖、估价、抵债或转让。

    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为了人民的利益,省市委工作组投入了
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归位是第一个难题。为此,工作组动员各级纪委、法院、
工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了51个“催款小组”,分赴几个省市包括香港地区在
内的300个单位催款。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不仅超兑付款大都追回,而且邓斌一伙招摇撞骗到处捐赠,
以及被他们搞到境外的集资款也大都归位。共挽回经济损失10.43亿元,其中仅从外
地催讨回的债权和各类财产变卖就达1.9亿元。

    这一场特殊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在归位的资金中,“成分”复杂。有现金,只占39.58%;有股权、债权,
包括在香港公司的欠款,在布达佩斯(匈牙利)的合资企业的股份;有产权,遍布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山西的厂房、黑龙江的设备、深圳、海南的房地产……五
花八门。

    这意味着一个棘手的难题:要把这些七不沾、八不连的东西搭配到一起还给数
百个兑付不足的单位和个人!

    工作组制定的清退计划是个“三级跳”。

    1995年春节前,开始第一步清退,以现金兑付为主。比例定为55%(累计兑付
率)。

    第二步,4月中旬以前完成,根据第一步清退及资金催讨归位情况,确定比例。
主要是对新兴公司的产权、股权、债权尽量通过拍卖和转让变为现金来实施清退。
确定难以拍卖变现金的产权、股权,将通过资产评估后,用于冲抵清退资金。比例
提高至85%。

    第三步为扫尾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清退率,减少损失。

    保证这个“三级跳”顺利实施,达到最佳社会效果的核心关键,是工作组响亮
地提出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把清退过程变成促进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江阴市近百名办案
和清退工作人员根据市委提出的这一目标,创造了许多具体而富有实效的清退工作
经验,使这一道道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上海一家化纤厂由208名工人凑成的193万元,几经辗转通过江阴市桐歧镇的一
家企业投到邓斌处集资。早期清退时只兑付25万元,其余的则拖欠不给。工作组领
导得知此事后,立即全力协调督办,并严格规定了归还兑付的具体时间,从而化解
了一触即发的矛盾态势。

    为了维护安定,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个人集资蒙受的损失,江阴市要求凡需清
退的个人集资款原则上都给现金。这个市一个物资公司300多名职工凑了200万元,
由公司经理转投到新兴公司搞集资,到案发时,本金利息分文没有拿到。职工催逼
要钱,经理不敢到公司上班,少数参加集资的职工还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偿还本金。
在清退中他们千方百计凑足现金,按规定逐一进行了清退,职工普遍感到“比原先
预想的好多了!”

    第三步清退工作行将结束时,累计平均清退率已达92.65%。广大人民群众交口
称赞,“党和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

    1995年5月,已是第三次来无锡的刘丽英等中央联合调查组和省委工作组的领导
同志,在无锡市委主要领导陪同下,到非法集资的“重灾区”江阴市、无锡县进行
了调研考察。这是一个充分展示办案成效、展示无锡人民风采的“凯歌行”。

    他们来到一度成为重灾区的江阴市。这里的各级领导在深刻总结教训的基础上,
制定了计划,决心通过生产把损失夺回来。他们说,江阴人的性格就是压不倒,我
们要灾区不“栽”!峭岐镇是灾区中的重灾区。该镇党委书记说,我们要在发展中
争效益,两年内把损失夺回来。该镇信达物资公司原因高额出资而使建设中的热电
厂成了“半拉子”工程,部分设备严重受损。集资款清退后,工程又重新兴建,工
地一片繁忙。

    是的,现实又一次有力地证明了贯彻“两手抓”方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在
办案最紧张的1995年上半年,无锡市国民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3.3%,财政收
入增长34.8%。无锡县(锡山市)、江阴市继续位居1995年全国百强县(市)前两
名!

    考察归来,工作组的领导同志感慨地说,无锡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靠的是拼搏实干,不是投机取巧。尽管有人走了歧路,但这种拼搏实干的优良传统
永远是他们重焕生机的法宝。

                           第六章  特殊的篇章


                                突起波澜

    1995年5月13日,早晨8点30分左右。无锡市检察院刑检处副处长石争平和检察
长王立人等同志,坐着小轿车疾驰在南京至无锡的公路上。

    石争平于几个月前便受命担起了主犯邓斌第一公诉人的重任。随着办案进入后
期阶段,根据中央纪委、省委的安排部署,对主犯邓斌等人的起诉也提上了日程。
为此,石争平正和同伴们日夜加班,作充分的准备。这两天,他们一直在南京与省
检察院的领导共同研究修改对邓斌的起诉书。修改后,今天一大早他们便匆匆上路,
打算快点赶回无锡投入工作。

    然而,石争平却没能再回到无锡她战斗的岗位上。

    车行至丹阳、常州交界处,突发意外车祸,石争平同志当场牺牲,王立人等均
受伤。

    噩耗传来,中央、省、市工作组领导扼腕叹息,同志们垂泪伤悲,无锡人民失
去了她的一个好女儿。

    提起石争平,无锡市人民检察院的同志们无一不交口称赞。她曾因工作出色而
受到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嘉奖。自从担起了主犯邓斌第一公诉人的重任后,
她不分白天黑夜,反复阅看邓斌的近百本卷宗,排线索、找疑点、核证据。几个月
间,她的视力由1.5下降到0.7,头痛、失眠、腿浮肿、胆结石病频发,她全都默默
忍受着,坚持工作。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石争平把家抛在了脑后。母亲患肺炎住院,她却抽不出
时间来探望一下。丈夫出差,她12岁的孩子在街摊上一连吃了三天馄饨。一天傍晚,
孩子饿着肚子来到办案组住的宾馆找多天没见到的妈妈,香喷喷的饭菜已摆在了桌
子上,同事们都要留孩子吃完饭再走,可是石争平却将儿子拉到门外,从兜里掏出
10元钱塞给他,要他自个到外面买吃的。儿子望着母亲懂事地说:“妈,我肚子不
饿,就是盼你早点回家,我一个人在家好害怕。”

    她的家庭生活十分俭朴,家里摆设异常简陋。旧家具、破电扇,睡上去吱吱嘎
嘎的钢丝床,唯有一台冰箱算值些钱。石争平对丈夫、孩子说过,我们有什么条件
就过什么日子,不和别人攀比;做人,要像点燃的蜡烛,一生光明。

    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石争平与她的公诉对象邓斌之间,正义与邪恶的界线,
如黑白分明,有天壤之别!一方是我们社会的中坚分子,生活上的清贫者,却是精
神德操上高贵富有的人!另一方,窃取社会财富,享受了泼天奢糜的生活,但却永
遭人民的唾骂。

                               永远的哀思

    11月8日深夜,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亲自拨通了中央纪委值班室
的电话,悲痛地报告了一个惊人的噩耗,江苏省纪委副书记、省委工作组组长、办
案前线总指挥季奎顺同志不幸遇难!

    这是一个使人难以接受的消息,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志士的鲜血再次为这场激烈的斗争增加了悲壮的一幕!

    11月6日,季奎顺同志回到南京与省纪委领导研究工作,11月7日开了一天会。
11月8日上午,又参加了省纪委常委会,中午吃完饭没有休息便驱车上路。他已约定
好,下午在常州听取驻扎在那里的一个专案组的汇报,晚上还要赶回无锡,与市委
工作组的同志商量结案事宜。然而,刚行至常州附近,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发生了,
季奎顺同志身负重伤,就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

    这一令人心碎的消息迅速传到无锡、南京、北京。中央省、市委工作组的同志
们无不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在他们心目中
永远是精力充沛、干练果断、雷厉风行的季书记怎么会倒下!案件刚刚查结,犯罪
分子即将受到应有惩罚,中央纪委、省委领导将要亲赴前线为同志们庆功。然而,
我们的功臣却就这么匆匆地走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听噩耗的刘丽英同志抽泣失声,专程从北京赶来向季奎顺同志遗体告别;

    曹克明同志伫立在遗体旁久久不忍离去,他一次次被同志劝走,又一次次回来,
仿佛还有许多话要向老战友诉说,直到遗体消失在通往火化间的长长的走廊尽头;

    江苏省的主要领导来了;

    各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同志来了;

    与季奎顺同志一起工作战斗过的同志们来了;

    无锡市的同志们也来了。

    他们来向这位优秀党员、优秀纪检干部作最后的送别。

    来到季奎顺同志的家里,眼前的情景使他们感慨万千,窄小的住房,简陋的旧
家具,沙发已经坐塌陷,木橱已经裂缝……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

    人们不会忘记,自去年7月15日带领省委调查组对新兴公司案进行初查以来,季
奎顺同志已连续在无锡战斗了近500个日日夜夜。他抛家舍亲,坐镇前线。女儿、儿
子结婚,他只顺便看了一眼,吃了顿饭,便匆匆赶回。为了取得全案的胜利,他协
助主帅开展工作,呕心沥血,费尽了心机。大到全案的决策、部署,小到已经对87
名案犯进行的侦查、起诉、审判,无一不由他参与研究决定。

    他决策果断、行动迅速、部署周密,在办案中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的指示,为
圆满查结全案作出了重大贡献。

    就在遇难前不久,他还亲自指挥打了两个漂亮的胜仗。

    在侦查邓斌贪污罪行时,有一个谜团迟迟不能解开。一家公司的经理强永文声
称曾以450万元现金参加集资,但新兴公司帐上查不到,邓斌也矢口否认。专案组先
后两次对此问题展开调查,但都未能取得突破。季奎顺同志详细听取了案情汇报后,
与办案人员一起研究决定,立即对强永文等人采取法律措施,他斩钉截铁地说:
“32亿元的问题都搞清楚了,这450万元一定也要搞清!”不久终于查明强永文诈骗
冒领378万元集资本息,追回赃款200余万元。

    “邓斌的黑包”也是一个挂在办案人员心中的谜团。根据有关案犯的交代,邓
斌的这个包里至少有几十万元钱物,但邓称在她境外的姨妈手里。季奎顺同志多次
与办案人员研究,下决心要将这笔钱物追回到人民群众手中。最后,这只神秘的黑
包终于从邓斌在无锡的亲戚那里查获,追回钱物共价值90多万元。

    两个谜团终于被打开了,办案又在最后阶段取得了新成果。季奎顺同志爽朗地
笑了。他高兴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虎头蛇尾!”

    这笑声,曾感染过每位与他在一起工作战斗过的同志,和他思考问题时紧锁的
双眉、深邃的目光一起,在同志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季奎顺同志去了,但他为党的事业、反腐败斗争奉献一切的精神永存!

    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为季奎顺同志记一等功,授予其“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的光荣称号。

    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授予季奎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
号。

    工作组的同志们在心中默默宣誓:向季奎顺同志学习,与违法犯罪行为、腐败
现象作最坚决的斗争!

    洒泪祭英魂,扬眉剑出鞘。

                                  尾声


    正义,永远不容邪恶的侵犯;

    历史,不断在抛弃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丑恶现象;

    任何敢于挑衅法律尊严者,都将面临无情的审判。

    新兴公司案败露后,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位于无锡市中心的一个基督教堂里,
曾举行过一次特殊的“礼拜”。向来温良和善的布道士这次在讲经台上却语调激奋:
“有个叫邓斌的女人,为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以阴毒的手段榨取千万人的血汗,
她必将受到上帝的裁决,必将被打入地狱!”随后,唱诗班庄重诵唱:忠诚上帝者
站在一边,背叛上帝者站在一边,等待裁决,等待裁决……

    邓斌一伙为害社会,为所有善良正直的人们所不齿。

    然而,人民才是真正的“上帝”,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党和国家英勇的执
纪执法人员,拆穿了邓斌一伙魑魅魍魉的真面目;是共和国的神圣法律,使这伙罪
人面临着人民的审判。

    1995年11月29,庄严的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投机倒把案
公判大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国徽悬挂在主席台上方,身穿制服的人民警察肃立
两旁,威严的共和国法官端坐在审判席上,台下群情昂扬。邓斌一伙罪人竦立在审
判台前。

    此刻,邓斌眼光呆滞,像是沉浸在回忆之中。是在追忆充满阴谋、赌性的人生,
还是在回想昔日的“荣华富贵”?然而,法官宏亮的声音打碎了她的梦想,宣布她
的末日到了!

    邓斌、韩万隆、“四大名旦”……这伙危害社会的罪人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现实的昭示,如黄钟大吕的轰鸣,回荡在历史的殿堂中:

    人民共和国不容腐败!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惩治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