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保卫战: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烈的战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6:17:56
江阴保卫战: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烈的战斗  天空中,日军木更津联队轰炸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俯冲下来。一声令下,地面中国军队20余挺德国造马克沁平高射两用重机枪同时开火,天空中瞬间布满一层弹幕。
  这是1937年8月22日下午,长江边的江阴海军电雷学校,时年17岁的电雷学校艺徒班学生陆人达,担任重机枪副射手。他单膝跪地,身边弹壳飞溅,猛然四周欢呼声起--日军领队机中弹,拖着浓烟摔下来。2005年夏天,记者在崇明岛一家养老院找到陆人达,他双手颤抖,行动迟缓,说上几句话,嘴角就堆上白沫。 
  当年风华正茂的学生兵,如今垂垂老矣。68年过去了,多少往事已经忘记,但抗战中的那段记忆,陆人达却历历在目。因为,这是一个老兵的毕生骄傲。日本空军欺中国防空力量弱,常常低飞到中国军人能够看清楚日本飞行员面孔
  "8月22日下午,总共有12架轰炸机编队空袭电雷学校。那时我是第一次看到日本飞机,但并不紧张,只是想到要把它打下来。"陆入达回忆说,"被我们打下一架后,其余敌机在校部上空盘旋一阵,即仓皇逃窜。"他还清楚记得:被击落的敌机拖着浓烟坠落在电雷学校医务院门前,机上3名鬼子顷刻毙命。校部官员及周边阵地官兵拍手称快。
  当时中国地面部队击落日军轰炸机并不多见,日本空军欺中国防空力量弱,一贯猖狂,常常低飞到中国军人能够清楚地看到日本飞行员面孔。击落敌机后,陆人达等重机枪防空阵地官兵获"铅刀小试"奖旗,由电雷学校教育长兼江阴江防司令欧阳格颁发。 
  电雷学校是当时国民政府为培养海军人才、建设新海军而设的一所海军学校,有海军的"黄埔军校"之称,最初校址设在镇江,1933年,设永久校址于江阴要塞,从德、英两国购置新式鱼雷艇15艘,开凿黄山,引入江水,建成隐蔽于山洞的艇库。1936年暑假,陆人达从南京考试院考进了电雷学校艺徒班,8月在镇江宝盖山电雷学校临时校址入伍受训。翌年春,电雷学校新校舍在江阴建成后,迁到江阴继续学习,学习内容除了军事基本科目外还有外语、数学、内燃机、船艺、机械制图、鱼雷快艇、水雷照测、车床、电焊、钳工等一系列有关海军的知识。中国鱼雷艇"化装"穿越内河航道,突袭日旗舰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日军海陆空三军投入战场,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日军军舰密集黄埔江上,昼夜炮轰中国军队阵地。他们没有料到,一场意外的袭击即将来到。  
  "8月16日夜,我们电雷学校两艘鱼雷快艇由江阴经内河潜驶到黄埔江,夜袭日军旗舰出云号…"陆人达回忆说。
  中国海军两艘鱼雷快艇,"史可法102"艇与"文天祥171"艇,在"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二天离开江阴要塞。两艇经过伪装,14日夜从江阴沿内河昼隐夜行,"文天祥171"艇因故障迟一天才到上海。"史可法102"艇于15日晚到达上海龙华。16日白天,胡敬端、刘功棣两艇长随欧阳格登岸侦察地形和"出云"号位置,并决定由"史可法102"艇担任攻击,"文天祥171"艇负责接应。当晚8时,"史可法102"艇高速敏捷地冲出董家渡封锁线,穿过排列成行的英、美、法、意等国的军舰,直扑停泊于黄浦江外滩日本邮船码头的"出云"号,当距旗舰300米时,连续发射两枚鱼雷,击中"出云"号舰尾,轰然两声巨响,敌舰受到重创。"'出云'号是日本侵华第三舰队司令舰,也就是日本白川大将的旗舰。"陆人达说,"这次夜袭,是一次用最大胆量战胜日寇海军的战斗,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战斗。
  发射鱼雷命中目标后,"史可法102"艇急速原路返航,但由于遭"出云"号炮击,搁浅于英租界九江路外滩码头外。安其邦等官兵立刻将艇内武器卸弃江中,然后泅渡至浦西上岸,安然无羔,不过历时月余,才返回江阴驻地。"出云"号虽未沉没,但日军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出云"号迅速增设防护打措施,舰周布有防雷网,舰旁系留大批驳船、轮船,防卫严密。"出云"号1944年回到日本,成为海军学校练习舰,1945年7月24日在军港被美机炸沉。"经此一役,日军很痛恨中国海军,派飞机四处寻找中国海军,当时,中国海军基本上都聚集在江阴。"陆人达说。
  抗战时期,跟日军相比,中国海军非常弱小。当时中国海军舰船吨位不足6万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三五百吨,速度慢,不少舰船还是清朝留下来的,而日本海军当时总吨位达115万3千余吨,排在世界第三,实力已接近英美海军。对中国海军而言,这注定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战斗,但他们还是选择拼死一战。"七·七"事变后,为防止日海军沿长江西进威胁南京首府,国民政府决定在江阴长江江面上建立堵塞线,全国大部分军舰陆续驶入长江。"江阴附近水面比较窄,水不深,而且有江阴要塞炮台,所以在这里建立了堵塞线。"陆人达说。
  江阴堵塞线是抗战中最大的堵塞线,像块鱼骨一样,死死卡在日本海军喉管中。中国军民为此做出了极大牺牲:20艘商船和8艘超龄的旧舰艇在江中排成一道拦江横线,打开舱底阀门,让其灌水自沉,有的沉船被江水推倒或推移,堵塞线上出现了豁口,又用3艘商船,8艘趸船,还用装满石子的185只木帆船,连船带石子。一齐填补江中豁口,还将"海圻"号等4艘旧巡洋舰沉入江中大的豁口,整个堵塞线共用舰船吨位相当与中国海军舰船的总吨位。上海"闻人"之一的虞洽卿,捐献了3万多吨海轮自沉于江阴要塞口,几乎占他的三北航运集团吨位总数的30%。
  接踵而来的江阴保卫战,见证了中国海军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中国海军“大同”号炮舰,8月11日自沉于江阴下游,阻塞江面为堵塞航道,上海"闻人"虞洽卿捐献了集团近1/3的海轮,自沉于江阴要塞口"那时江阴江面航道实施紧急沉船堵塞下游,布雷封锁。十余艘海军军舰驻扎警戒区剑拨弩张,雷电学校及附近黄山、肖山周边地区,都设有高射机枪阵地,共配有20余挺平高射两用马克沁重机枪,担任校区和港区防空。肖山上设有观测所、水雷发放所以及探照灯照测阵地……"陆人达用颤抖的手,绘下了68年前的江阴江防图--当年,这是一片充满了水与火、铁与血的战场。日寇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但中国军人固守江阴就达3个月之久 
  中国海军官兵流着热泪沉下了他们的舰艇,在接下来的海空大战中,他们又在长江上遍洒热血。
  "中国海军各舰浴血奋战,但因为缺乏空中掩护,先后遭敌轰炸,多艘被炸沉。"陆人达几番唏嘘:战况惨烈!1937年9月下旬,日本海军增派舰只70多艘、飞机300多架和战斗人员10万人,力图打通江阴防线。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9月22日和23日,日海军轮番轰炸中国海军及岸上阵地,旗舰"平海"号遭到80架以上飞机的轰炸,"平海"号的姊妹舰"宁海"号也遭到至少70架次飞机的轰炸。陆人达形容说:"江面上的腾起的水柱像树林一般。"两舰官兵以所有对空高射火力殊死抵抗,挺过了22日。23日,敌机又大举进攻,"宁海"号击落两架敌机后,受伤过重,沉没长江;"平海"号受伤倾斜,江水浸入,炮手从弹药仓将所有炮弹抢救出来,全力反击。击退了日机进攻,军舰随即重伤,在江岸搁浅,数日后被日机炸沉。在此后的血战中,"逸仙"、"楚有"、"青天"、"邀日"、"江元"……中国海军的舰只陆续沉没在长江。
  日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在9月22日和23日两天激战中,"平海"、"宁海"两舰消耗的高射炮弹就达1300多发,高射机枪弹1万余发,击落敌机20多架。
  "我军江阴江防巩固,就是到了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始终未能突破我们的防线。一直到11月中旬,驻无锡部队退守锡澄一带,江阴右翼受到陆上包围的威胁,我们奉命于11月15日撤离江阴,12月2日江阴沦陷。"陆人达说,他记得在江阴苦守了三个月的中国官兵,是含泪撤离阵地的。
  回忆往事,老人颇感欣慰:日寇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但中国军人固守江阴就达3个月之久。
  1945年,抗战胜利,陆人达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勋章"一枚。  
  1949年4月22日,陆人达所在部队在苏北靖江县投共。后来,陆人达回到老家崇明岛工作。
  现在,虽然行动不便,老人还是积极参加黄埔同学会的活动,与大家一起重温难忘的抗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