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雅是男的是女的: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7:19

本课题的研究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及对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些偏颇,运用中外教育教学理论,围绕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这一主旨,进行了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构建了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其研究过程经历了调查摸底、模式构建、实践探索、总结完善等阶段,创建了各学科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体系,完善了主课题的理论体系。研究实践表明,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成了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充分展示的空间。研究表明,本模式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主题词:学生发展为本 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 涵义 材料
空间 “工具” 质疑能力 互动

一、问题的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背景与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基础教育来说,这就是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进全民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光彩,成败得失主要反映在课堂上,学生的品德、知识、才能、创造力主要也在课堂里获得。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枢,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便是这个中枢的核心,而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直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纵观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成果,我们不难发现,构建科学的、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教育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试教育”的余毒尚未清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论分数,升学率成了评价一所学校、一位老师的唯一标准。因此,以讲代练成了部分老师的法宝。超容量的作业,超强度的训练,“规范化”的答案,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创新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创新湮没于教师的知识“灌输”之中。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信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个体接受的理由。”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并不表示学生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记什么,这样积累的知识,变成“不能活动”的“积压物质”——固态知识,导致知识要素无法形成知识体系,更不可能把知识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知识,不可能与其他知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知识,所以不具活力,难以创新。
2、陈旧的考试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一个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每门学科至少得经过十几场考试,如果加上各类单元测试,那就很难统计了。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答案,统一的灌输方式,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学生不能主动接纳有用知识,把知识信息转化为自己头脑中内在知识;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学生不能将零碎的知识进行重组,构建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学习,实现知识生产。一言以蔽之,这种陈旧的“大统一”式的考试模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见解趋向雷同,严重束缚了学生手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分析表明,“应试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窒息的作用,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面对突飞猛进的知识增长与更新,面对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就不能变通地学习,主动地建构,不敢“别出心裁”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导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变革“应试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探讨和认识
八十年代以来,受改革开放大气候的影响,教育界也开展了一次教学大改革,表现最为活跃的就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研究,诸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异步教学”、“点拨教学”、“差异教学”等,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提出多种教学模式。著名的特级教师几乎都提出过自己的教学模式,影响较大的也不乏其人。
我们无需对特级教师们的模式评头论足,但是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而这种教学思想必须是最先进、最科学、最符合时代精神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一个复合主体,教师是实施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与价值的主体,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转化,又都是相对的客体。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研究之前,必须对有关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及其取向作进一步的澄清。
1、主体性及主体性教学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特殊性是由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特性、目标特征和活动结构特性所引发的。这些又可还原和归结为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状和特殊结构。而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在其现实性上,则集中表现为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是内存于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客体关系特征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我们在本研究中,把主体性教学定位在课堂教学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因此,主体性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实现知识生产。
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自立、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的要求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为归宿。以学生为起点,就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对学生教什么(即教学内容),怎样教(即教学方法),以及教成什么样子(即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以学生为归宿,就是教师的教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主动自觉地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此外,教师都还要担负起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责任。
2、教育的双主体性及其两者的协同
由于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的两极实体均是具主体性的人,因此,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不仅是理想的,而且也是现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本质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2)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教育活动的开始到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影响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必须把主体性的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师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向着有利于教育任务完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具主体性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特征。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学生可以对不认同的教师的讲授选择排斥的状态,采取自己不听讲、自己看其他读物、搞恶作剧、趴在桌上打瞌睡等方式排斥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凸现自己的主体性选择。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根据自己是否感兴趣、听得懂、根据自己简单的价值判断对教师的主体作用进行内容性选择,从而表现自己的主体性。(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教育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主体性集中和组织自己的心向系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并且要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育指令和信息中那些并不熟悉和相容的知识予以破译,以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状态,并充分调动自己的主体性因素,将这些信息和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和认知结构打通和融泄,以内化为自己的新的信息和知识能量,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和认知结构。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可能的。(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主体性反映,而是具有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性反映。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指令,主体性发挥得好的学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创造,会从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信息和方式中获取操作悟性,进而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方式,通过自己对某个知识疑问的产生,对某个问题新的想法的形成,对某个作业新的思路的出现表现出来。因此,教育活动中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学生质疑,学生的创造与发明,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议都是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与发展的明证。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并不仅仅限于教师的主体作用的信息指令的内容范围,包括教师的神情、姿势、语言的速度、板书、与学生交往互动的模式在内的教师主体性作用的方式、形态等外在表现形式常常也是学生借鉴、创造与超越的对象。学生对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内外表现内容与方式的借鉴、创造与超越的过程,正是学生自身主体性得到开发、得到唤醒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性不断呈现、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虽然都是人类主体所具有的类特性、类主体性的个体表现形式,但是,从根本上说,教育中的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有着不同的性质。教师是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具有人类实践主体性的特征,以外化的实践目的和自身的发展相统一,是实践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人类职业角色分配中的以教育实践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而学生则是未成熟主体,处于人类类主体性与个体主体性相融合的过程和阶段,是人类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以认识的目的和自身的发展相统一。因此,学生主体性是认识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人类个体性生成与发展过程之中以认识发展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
虽然教师与学生分别具有各自的个体主体性特征,但二者又都是教育活动、系统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因此,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这两种个体主体性在教育活动的时空状态下不再仅仅具有个体主体性的色彩,而是更多的体现出一个教育活动联合体中的群体主体性和活动主体性,而这种联合体中的群体主体性和活动主体性则集中表现在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这两种个体主体性的协同、融合、统一上。这种个体主体性的协调统一与人类发展历史上经历的集群主体性的协调统一是不同的。在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我们所需要弘扬的既不是相互剥夺性的个体主体性,也不是相互排斥性的个体主体性,而应是更高层面上人类个体主体性之间相通、相融的个体主体性,而应是具有人类类特性的个体主体性。这就是人类共居于一个家园,人类每个个体的主体性都应得到尊重和呵护,都应该以不损害、不违背他人具有人性依据、社会依据和法律依据的个体主体性,人类个体主体性能围绕人类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共同利益而展开、而发展。在这一点上,以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两种个体主体性融合于教育活动过程为标志的个体主体性间的协同与融合更可昭然于天下。它不是原始社会中个体主体性处于朦胧、肤浅、无意识和本能状态中运用外力导致结成的群体主体性,也不是阶级社会中那种普通的、对立的状态中,由于利益冲突、目标相悖导致的极端个体主体性和蒙昧个体主体性。这是因为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个体主体性与学生的个体主体性的发挥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上,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发展又可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因此,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揭示的“教学相长”的原理在教育的双主体性相互作用规律中可以得到诠释和印证。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1、使课堂教学的研究正常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表现很多的不足,其中的“以讲代练”搞题海战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扼杀了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虽然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关注,被广大教育研究工作者作为研究的突破口,试图找出一条“高效轻负”的捷径,但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耗低效”的问题依然存在。有责任心的老师虽然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们仍感到缺少一种共同努力使课堂教学主体化的研究全面铺开的困境:散兵游勇,缺乏协作;星星之火,难以燎原;一波三折,缺少稳定;停停歇歇,难以坚持。因此,课堂主体性的研究势在必行,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研究从散兵游勇转向大兵团作战,即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2、使原先单一的做法转向系统化的研究
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有意无意地渗透了“双主”原则:有的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了学生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有的注意对教材的活化处理,能带着学生走进教材,集中精力,解决一点,体现了以练代讲的教学思路……但这些做法,往往只是一些零星的、单一的做法,只体现在某些学科或某节课的单纯的教学效果上,而并未能真正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主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虑,未能加以归纳总结。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就能使上述的不足转化为系统的、具体的、可借鉴、可操作的大众化的模式,为教学实践服务。
3、使原先具体的、感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做法更趋理论化
通过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能使原先那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又具实用价值的做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得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遍规律的技能,进而提高我校全体教师自身的素质,并能在自己所属的学科(或跨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反思(评价)自己(包括他人)以往的教学活动的缺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
4、通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主体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突破,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主体,实行民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各种器官的功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走向“乐学——会学——善学”的创新之路,到达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5、提高各科任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师的主体价值
由于课堂主性教学的模式是由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的,因而就能使教师“内化”那些原有的经验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一些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技能。“素质教育”、“双主原则”在教师的头脑中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动态”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等环节中所展示的外显能力。
二、模式构建的理论设计
(一)理论依据
上述分析表明,作为主体的学生对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的以讲代练、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教法并不是十分满意,却又不敢反抗,而不得不勉强自己艰难地度过45分钟,其身心遭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囿于传统习俗的禁锢,家庭的压力,学生个体对升学的热望也是其中之一。因此,从“应试教育”的陈腐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走素质教育之路,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要求的需要。
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对象的普及性原则,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原则和教育方法的主动性原则,三者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高效轻负”上做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是“高效轻负”的具体行动指标。
对此,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的教育教学理论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掌握学习理论、发现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都给我们构建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很大的启示。
(二)理论假设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推进到每位教师的课堂中是可能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了课堂主体性教学的尝试。如语文课的“小先生”授课尝试,作文教学中学生自评、互评的改革,自然科学的实验教学、自制标本等,数学课的自编自测题,劳技、美术等课的手工,音乐课的自编自导,外语课的会话练习,体育课的各项竞技等,无不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不管是有意的尝试,还是无意的表现,都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同步进行,在实践中也一定会使模式更加完善,更具指导意义。
2、可以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培养一批学者型的骨干教师。
(三)研究方法、程序
1、研究对象的确定
我们以本校初一到初三年级共16个教学班的所有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以初一为重点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按初一入学时的成绩进行平行组合,男女生比例适当,成绩差距不大,各科任老师按实际需要安排,同一学科老师的学历、教学水平无明显的差距。由于是全员参与,所以我们不设对照班。但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每个学期结束时均参照县教研室的抽测结果成绩或片服务站组织的学科竞赛成绩,所以同样可以达到相当准确的分析效果。
2、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主要由我校教研组以上的教学骨干承担,校长室负责协调工作,成立“构建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由教科室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检查、并给予课题组成员提供理论咨询,同时负责撰写课题的研究主报告,语文、自然、社会三个教研组负责三个子报告的撰写工作,政教处负责近三年学生管理、各类竞赛活动的数据统计,教导处负责近三年各学科期末考试及各类单项竞赛成绩统计和校、片、县、市四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干部的数据统计工作,团总支负责近三年团队建设、军训、德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数据统计工作。
3、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以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鼓励和倡导运用行动研究法。因为行动研究法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研究背景,以教育实践为主题的研究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研究的问题和表述深入浅出,从而真正催化和敦促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避免空(空洞理论)对空(空洞研究)的弊端。
4、研究程序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持续了3年,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98?9—98?11)
目 的 方 法 解 决 主 要 问 题 成 果 形 成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 情况调查、信息和数据收集、理论学习 ①通过座谈、调查等手段收集第一 手数据资料和有关信息。②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③回顾、总结以往教学中零星的、有价值的经验,酝酿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④对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① 课题组成员写出2500字以上的经验总结。② 形成模式的基 本框架。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实施方案(98 ?12—99?3)
目 的 方 法 解 决 主 要 问 题 成 果 形 成
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①课题组成员研讨、论证②请专家指导 ① 教科室负责研究框架的设计,课题组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② 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③ 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证、鉴定。 ① 编制研究方案。②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第三阶段: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99·3—2000·9)
目 的 方 法 解 决 主 要 问 题 成 果 形 成
探讨模式的适用性;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①论证模式适用的对象范围及学科。②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③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④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①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②子课题模式构建。③课题研究汇报 课。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2000·10—2001·3)
目 的 方 法 解 决 主 要 问 题 成 果 形 成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2001?4—2001?7)
1、撰写研究总报告。
2、各类研究报告交流,成果推广。
3、召开研究成果鉴定发布会。
三、控制因素
(一)研究变量的控制
1、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操作方法控制。
为了确保研究工作的有效性,本课题的研究采取了以下保证措施:(1)在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一是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二是学习“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熟悉“方案”的理论框架、每一阶段的操作要求和方法,三是对“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课题示范课的研讨,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内涵、基本结构及操作策略。(2)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即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齐心协力,首先突破语文子课题的研究课。具体做法是把说课——备课——上课——研课——结课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向落到实处。说课——由执教老师在备课之前陈述教材处理、教学程序设计、作业设计、扶优帮困措施等教学环节的理论依据。备课——在上述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设计好最佳的教学方案。上课——执教老师按方案施教,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上课完毕,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课,对涉及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指出优劣,扬长避短。结课——对研究课做好小结工作,教科室当场对该课作出定性评价,记入“课题研究工作日记”,执教老师记好“教后录”,制订整改措施。(3)定期召开阶段性研讨会。通过研讨,课题组成员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摆出来,共同研究矫正措施,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4)持之以恒,抓好课题研究的常规工作。第一课题组长抓好每节研究课的“教后录”记载和存档工作;第二课题负责人深入课堂,做好课题研究指导和调整工作;第三每个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第四每两个星期组织一次跨学科的课题研究观摩课,课题组成员互听互补,共同提高;第五课题组成员每个学期在同学科借班上一次课题研究公开课;第六课题组成员及时做好研究工作日记,每一个月写出一份研究体会材料;第七教科室做好档案整理、归类工作。
2、有关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观测控制。为了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编制学生主体性观测量表,每个星期统计一次;二是以上一学期期末测验的终评成绩为依据,建立初测档案,保证研究效果的可比性;三是对终测效果进行抽样分样,根据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确保终测效果的可信度。
(二)无关变量控制
1、教学环境——同一个年段的五个教学班安排在同一教学楼进行教学,设一个年级组长,同时承担课题研究小组长的职务。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素质——各任课教师在学历、教学经验、水平风格等方面尽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
3、教师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4、教师的情感倾向——以满腔的热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实按照研究拟定的程序操作,不弄虚作假。
5、不加班加点,不违背教学常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一)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
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学求自立、自由、自觉,教讲民主、和谐、灵活,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基础确立的,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素质教育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容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学方法讲求灵活多变,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能自由、自觉地活动,使学生个体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成识,讨论理解,思考分析,练习转化,同时能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素质教育必须始终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
1、“课堂主体性教学”总目标
(1)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个体主体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I]。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即类主体),造就具有类主体性的社会成员[II]。(笔者注:目标[I]是近期目标,是基础,目标[II]是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也在此,本课题的研究也仅限于此。基础扎实了,也就不会偏离终极目标的轨道。)
(2)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发展相结合;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相结合;认知与情知相结合;教学过程、科学过程、认知过程和谐统一。
2、“主体性教学模式”个体教学目标
这里所说的个体教目标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导向作用的某一教学过程中由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抽象化和结构化而构成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的整体性原则,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心理和教学实际,我们确立了“课堂主体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它由相互联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智目标共同构成。
知识目标是指某个知识单元构成知识结构的知识点,有两个子目标,一是对知识的认知,二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目标是指与各个知识点相关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包括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智目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价值内化的程度 ,是保证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支持目标。
例:见各子课题后所附的教学实录
3、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学习的氛围。
②培养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主体自己形成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去积极探索、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
③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思维活动要有一不定期的深广度——激发学生主体自己动脑提出新问题,乐于质疑问题。
④组织学生主体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要有一定的深广度——培养提高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体自己成功地解决教师、自己、同学提出的问题。
⑤落实“双基”,形成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体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途径和技能。
⑥及时反馈自主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主体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客观地评价,并制订恰当措施查漏补缺。
(三)“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1、“学求自立、自由、自觉,教讲民主、和谐、灵活”是本模式的本质特征。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强调“学求自立、自由、自觉”的同时,也辩证地要求“教讲民主、和谐、灵活”的重要作用,这既体现了“双主体”的思想原则,又符合教学双边活动中师生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两者相互依存,和谐统一,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体动态系统。
“学求自立、自由、自觉”,即提倡并要求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立、自由、自觉的学习和探索。“自立、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人”地位,就必须培养学生主体的自立、自由、自觉学习的能力。
“教讲民主、和谐、灵活”,即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珍惜学生的劳动,不要强迫学生钻入老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里。民主是前提,和谐是根本,没有民主,就谈不上和谐,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展现出来。“灵活”是指教学方法的运用。一个真正会教书的教师应该是能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的。况且,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而学生主体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又对教师的“教”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确认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旨在表现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个体自身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还在于表明教育和教师在个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不应起支配、控制甚至主宰的作用,不应该强迫或命令学生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要求教师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观念,尊重、鼓励学生的各种自立、自由、自觉的活动,不仅要为学生的各种活动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场所和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而且要组织和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与传统教育相比,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更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交往的对话关系。
2、“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①建构主义的认知观之特点——主动建构,知识重组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②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观之特点——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者并不是接受点滴知识并将它们储存在头脑中,而是从外部世界吸收信息进行重组,然后建构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者是通过与某一领域的知识相关的经验来储存和提取所有知识的。
③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和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研究特点——教学中发展,发展中教学
埃里克逊认为,人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和教育诸方面的影响,他认为教育促进了人的发展,发展又促进了人的自我教育,人在自我受教育过程中可以获得创造力感。这充分说明了人在受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角色的相互转换。
赞可夫认为,教学不只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要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教学体系的精神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发展,在发展中教学。因此,“主体性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最终归宿,“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为归宿”的教学活动便是本研究的精髓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盯着学生“知道了什么”,而应始终着眼于学生“发展得怎么样”。
④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研究之特点——尊重学生,发挥潜能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教学中的发现不限于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因此,教学目标应站在培养创造人才的发现学习上,它是促进学习动机,发展智慧潜力,培养独立探索精神,加强知识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罗杰斯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他们的理论都突出了这一点——尊重学生,发展潜能。这不能不给我们提醒: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学习,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理解,学会合作,成为开拓型的人才。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构成了“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内涵的依据和基础。
(四)“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1、模式的操作程序
本模式的基本结构为两个层次五个梯度。根据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双主体”特征,模式的设计既考虑老师的“导”,又考虑了学生的“学”。虽为两个层面,但却是并列推进的,两者互存,不可缺一。
教师 → 激发主体 → 引导主体 → 尊重主体 → 扶持主体 → 促进主体
学生 → 主动参与 → 主动探索 → 主动完善 → 主动开拓 → 主动发展
动机 方法 态度 能力
①激发主体——主动参与:教师以饱满的教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师生共同参与对知识海洋的探索之中。
②引导主体——主动探索:对知识的探索不是盲目的,不能呈一时的匹夫之勇,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不同知识水平、心理需求,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主动走进教材,走进知识,进行探索。
③尊重主体——主动完善: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进行差异性点拨,鼓励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④扶持主体——主动开拓: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更深的知识领域。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反思。错,错在哪里,为什么?正确,思维过程怎样,经验、学法是什么?通过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新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⑤促进主体——主动发展: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新知识,提供同一层次或略深一层的具体材料,或进行知识迁移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主动发展。
2、模式的操作方法
(1) 模式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要有“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而且必须符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体现“活动”的宗旨,具有可操作性。
B、动态处理教材
教材是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篮本,没有教材不行,“死抱”教材也不行。因此,寻找最佳的“切入口”动态处理教材,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а、寻找最佳切入口
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片断为例(下同)。
如初一《难忘寄园情》一文的切入口即为一个“情”字。“情”为何物?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热爱、思念老师即为情。找到了切入口,那么学生就能从具体的材料中找到与“情”有关的五个典型事例,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ь、对教材内容“再创造”
如《小桔灯》一文的结尾写道:“我们大家都好了”,可以让学生想象出“好”的具体表现,写成文章。
с、换一种角度思考教科书(或材料)中的结论
如《孔乙己》一文结尾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孔乙己还没死,他的生活状况又怎样呢?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移山历来被视为“英雄壮举”,我们可否让学生对这一“英雄壮举”进行反思呢?
d、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比较优劣
如把顺叙改为倒叙;把倒叙改为顺叙;变换叙述的人称等都属此类。
(2) 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详见子课题)。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意识已明显加强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意识已明显加强,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主动参与各类集体活动。如我们为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而举行的“十佳校园歌手比赛”、“十佳校园书画家比赛”、“十佳校园演说家比赛”、体育单项竞技比赛、文艺演唱会、读书活动等,参与的人数比以前明显增多,效果也很明显。
2、课堂教学活动气氛活跃 ,成效显著。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沉闷、僵化的局面,学生自立、自由、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自主探究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课堂行为表现为:①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与教学目标设计;②能主动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见解;③能自己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案;④能灵活地转换思考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⑤能从新的视角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⑥能对众多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⑦能站在“老师”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过一把“先生”瘾。课堂教学效率的表现为:①在县教研室、片服务站组织的期末抽测、学科竞赛中,全科合格率明显提高,各科平均分、优等生比率都明显高于兄弟学校;②学科单项竞赛、读书活动、片以上体育竞赛、文艺节目比赛、书画比赛获奖人数明显增多;③“学困生”的比率小于10%;④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涌现了一大批特长生。学生参与管理的表现为:①学生能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如自排自演文艺节目、组织班会等;②学生能积极协助政教处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如对“三项红旗竞赛”目标的检查、监督、管理工作;③学生在学习、生活、纪律、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其他方面的表现为:①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优秀青年入团比率明显增大;②各级三好学生、各类积极分子的比例超过25%以上;③学校每学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学生积极主动总结学习经验,矫正学习方法,充分展示了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总结出了“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
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构建了“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构建,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提高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师
1、研究不仅是提高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发展自己主体性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过程。
在“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教师不仅充分认识到提高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对破除“应试教学”方式,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更加认识到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影响研究的各种因素,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充实研究内容,为学生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提供最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促使教师主体发现现有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缺陷,这也促进教师主体不断充电,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这些都丰富和提高了教师主体的整体素质。
2、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教育科研论文。
自课题实施以来至2001年6月,课题组老师在省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篇,市级获奖4篇,县级获奖32篇。
(四)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带动了全校的教育科研
我们以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为契机,带动全校教育科研活动。我们把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加以分解和衍化,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全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全校运用“主体性”参与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我校不仅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而且学生也积极投入到参与教育科研的队伍中来,初步形成了以课题成员为主阵容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研究型的学生。这又为我校教育科研的滚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体会和讨论
(一)体会
1、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深深感到真正做好一项研究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个中的酸甜苦辣是一般非研究者所难体味到的。但是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有校领导和片服务站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得到了杭二中、市县教研室和县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县教科室丰衍生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这些不是一个“谢”字所能表达得了的。
2、在课堂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统一体,决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
3、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因此,我们认为,“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虽已结束,但并未完全结束,我们将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可发展性计划,使课堂教学研究之花常开。
4、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在余家分校、汾镇一中、百亩畈中心学校等兄弟学校试教后,这些学校的师生及领导、片服务站的领导对本模式的应用价值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此,我们认为本模式具有推广价值,而且是可行的。
(二)讨论
1、我们还是第一次搞这种大型的研究,在理论知识、研究经验等方面都感到明显的不足,因此也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培训,学习和汲取外地先进经验的精华是当务之急。
2、同样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本研究的观测指标、操作方法、评价体系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不同测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今后需要作出努力的。
3、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也不例外。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高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需要我们老师在工作中要有诚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有一颗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奉献之心,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首要任务。
4、学生对参与教育科研有较浓的兴趣,但他们也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参与教育科研的引导和发现,使他们纳入正常的研究轨道。我们认为,学生参与教育科研,不仅是一个前沿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
七、结语
科研需要冒险,经验需要总结。只要我们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勤于学习,我们相信,一定会把课堂教学的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子报告一)
以学生为主体,促成学生主动发展
——语文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
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枢,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这个中枢的核心,而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便成了我们中小学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度出发,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并对模式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操作策略,同时对本模式的研究结果作了分析。
笔者认为,本模式在科学性、理论性、操作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主体 模式 研究 中枢 核心 价值 体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从社会背景看,这项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我们知道,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了这么多年,但由于招生制度相对滞后,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所存在的片面性,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是部分老师仍然沿袭着以讲代练、题海战术的陈旧教学方式,超容量的作业,超强度的训练,构成了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对应付考试来说是有一定的短期作用的。但是应该承认,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的主动性、求异性、创新性和探究能力都被扼杀了,应试教育指棒下教出来的学生的特点是“高分低能”,这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完全不符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便是最具特色的模式之一。
(二)学校背景
从学校背景看,这项研究具有可行性。95年以来,我们就着手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撰写出了相关的研究论文。这便是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学的雏形研究。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对学生的座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质量不高,学习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又因为我们学校的地理环境。我校是浙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镇,地域广,交通不发达,学生见识面窄,自主能力不强。加上他们的小学老师在有相当一部分是民办老师转正的,未受过专业性的教育,他们的教学思想也较陈旧,教学方式往往是满堂灌、添鸭式。所以,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创新。
(三)课堂主体性教学的理论研究背景
从我们所掌握的国内外对课堂主体性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的确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他们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的构建还是实践的操作,都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典范,但是仔细推敲,他们的研究背景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成果给我们的实际操作指导价值不大,因此,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构建适用于我们自己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主体性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我21国世纪社会经济主要发展与进步对人的素质的根本性要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来实现,而课堂教学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就是在承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前提下,将学习活动中的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促成学生在主体参与、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主体性的发展。
本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旨在从总体上形成一种在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主体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和谐而全面发展的态度,一方面打下扎实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初步形成学生自觉能动、自主自律、开拓创新等良好的主体性品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的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的对象的实践领域”。(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1993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页)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从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我们对本校三个年段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表一] 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主体参与情况调查统计表
内容 %年级 课前主动预习 上课积极发言 对学习总是刨根问底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初一 59 41 42 58 57 43 32 68
初二 63 37 40 60 49 51 51 40
初三 51 49 36 64 38 62 59 41
[表二] 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主体参与情况调查男女生对照分析统计表
内容% 课前主动预习 上课积极发言 对学习问题刨根问底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初一 男 36 73 48 59 51 63 50 44
女 64 27 52 41 49 37 50 56
初二 男 44 51 68 40 57 37 72 41
女 56 49 32 60 43 63 28 59
初三 男 45 45 72 39 74 28 69 29
女 55 55 28 61 26 72 31 71
[表三] 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主体参与情况调查表(见附件)
统计数据表明: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不高,女生的起伏变化较大,而且女生的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不同表现,综合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
(一)影响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发挥和提高的主要因素
1、学习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是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重要原因。
2、长期以来的封闭式教学,以讲代练,缺少信息交流和沟通,扼杀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锻炼,这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发挥的又一原因。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
4、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发挥的间接因素。
(二)发挥和发展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主要途径
1、实施成功教育,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给切合个体实际的学习方法,教师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信息沟通,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切实改进课堂教学。
2、指导学生学会资源利用和信息的筛选、重组,使学生能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材料,学会学习、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介入心理辅导机制,对学生个体进行心理辅导,鼓起学习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和羞耻心理,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解放。
(三)课题研究的假设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进行主体性教学,鼓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主体的个性特长是可能的。
四、构建“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如前所说,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一个复合主体,只不过双方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不可否认,在学习活动中,参与学习和体现价值的主体是学生。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倡主体性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可以扭转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的局面,而且更重要的它是全面贯彻‘三个面向’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北京,张定远《谈谈对当前语文教学大讲座的看法和对新世纪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 ?99?12)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一句话,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张天宝,《主体性教育》,1999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9页)
关于主体性教学,不少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上取得了共识:1、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主人;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创造精神;3、主体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另一主体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策导、辅导、点拨;4、学校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5、进行主体性教学必须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主体,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是需要培养发展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应该说他们只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是处于一种未定型的但朝着一定方向、沿着一定规范前进的状态”。所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开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的变革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一书中,教育理论家们对此有新的论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课程编制的角度说,意味着从“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转移。”“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说,意味着必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动型’的重点转移”。
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根据在于人自己的对象化、具体化活动。只有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活动中,人才能确证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马克思在确立人的现实客观性的基础上,也突出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他认为人的活动并不满足于对现存的外部世界给予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进行简单的再复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2卷·人民出版,第97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参与思想。
毛泽东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相对外因,学生是相内因。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素质,促成学生主动发展,唯有通过外因(教师的影响)和内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体现。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就是指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发展就是在极大地发展人的创造性和潜能的同时,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主体参与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深刻揭示出,认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列昂节夫、加里培林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引入到心理学领域,强调活动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为个体的学习是对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个体要主动地建构对外部信息的解释系统。
上述主体参与思想是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下述教育教学理论当中关于主体参与的一些论述也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直接支持和指导。
杜威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从他以后,在这方面有重要研究的教育家布鲁姆、罗杰斯、马斯洛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等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目的的过程。而教学中的发现不限于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因此,教学目标应放在培养创造人才所需要的发现学习上,它是促进学习动机、发展智慧潜力、培养独立探索精神、加强识记能力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罗杰斯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为了实现“全部沉浸”,他提倡“自我主导型”教学。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认为要使“人人都能学习”,学生就必须人人参与教学。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们“需要”的最高层次,而“认知需要”是“成长需要”的基础,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使学生主动发展。主体参与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主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教育实践使其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丰富,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主动性,它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
五、“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简介
本模式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教育思想的正确性,教育观念的先进性,教育价值的高效性和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基本内涵简介如下。(见附二)
“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分两个层面六个梯度,根据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即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模式的设计既考虑到教师的活动又考虑了学生的活动,虽为两个层面,但却是双举并进的,两者不可缺一。所设计的六个梯度,以学生为起点又以学生为归宿,即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到学生主动发展为终点,而“主动发展”为最高境界,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在六个梯度中,主要从师生的非智力角度考虑,即情感→动机→方法→态度→能力。就是说,教师以饱满的教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促成学生主动发展能力,从学生角度而言,在老师的引导,有参与动机,还须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方能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的价值。
六个梯度所贯彻的教学原则分别为:①动机性原则;②认知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因材施教原则;⑤价值性原则。
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②适用于各学科的教学;③保证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④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每个环节都有反馈指标体系;⑤充分考虑了学生非智能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⑥可操作性强。
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素质及其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实际,优选教学指导策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主动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只有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讲座和交流等多种方式的协同活动,才能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3)思维活动的贯穿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问题的呈现到结论的形成以及运用,自始至终都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参与是在问题不断呈现不断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要贯穿于学生参与的全过程。
(4)动机激励性。问题的解决表示着学习的不断成功,学习的成功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诱发了学生更为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了学生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良好的学习态势。
六、模式研究过程简介
模式的研究从98年秋季启动,经过反复调查、讲座、学习、研究、修改、最后形成了上述模式,并于99年春季进行实施研究。在实施研究阶段,我们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广泛听取了老师(含其他学科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模式进行了修改。这其间我们以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认为我们的模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纷纷向我们取经。经过99年秋到2000年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再次修改了研究方案,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语文课堂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已有了可喜的突破,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理性分析与操作策略
1、情境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基础。新课伊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有学习的心理准备,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十分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开始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有道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开始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大打折扣。情境设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知识的呈现。把知识和问题通过情境的艺术渲染呈现给学生,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二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只有消除对立、冷漠等不良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环境,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对中差生更要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提高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1)教师要动态处理教材,选准最佳的切入口,带着学生走向教材;(2)教师的课前谈话(或称导语)要精炼,恰到好处;(3)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2、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为,活动是认识发生的前提,但他却忽视了活动发生的机制。主体——参与——活动,参与成了主体与活动之间的一个中项,是活动产生的前提。因此,认识发生的始源性机制应该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能够从更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揭示教学认识的内在结构。
主体参与和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正是人的主体参与使活动成为活动,成为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态度与方式。主体参与是对活动的创造,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性质以及结果,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建构性。主体参与是前提,决定着活动的始发;主体参与是过程,决定着活动的质量。
从直接目的而言,主体参与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成,而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发展。从主体角度而言,参与强调单数主体,教学活动则强调复数主体,也就是说主体参与要突出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从过程的角度而言,对个体来说,参与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参与结束,教学活动就结束;但是对复数主体而言,个体参与的结束,不等于整个活动的终止。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主体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这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优发展。从方式上看,主体参与实现了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实现了学生的发展。任何主体的活动必然要从参与开始,没有参与就没有活动。所以任何教学的开端都始于教学主体共同的参与,任何一个学生的游离,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学对游离者而言会失去任何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是主体参与研究的逻辑起点。
教学活动是复合主体活动,复合主体活动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很容易掩盖个体的作用,而这很可能造成个体的盲从。主体参与可以使教学的集体目标转化成个体学生意向,可以使群体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个体学生的自觉行为,这种转化实现了教学活动“对象的具体化”,从而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活动往往表现为外部的“行动的逻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思维逻辑的形成,这是通过活动的内化得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划分成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活动实现内化,促成思维逻辑的形成,那么主体性的认识就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超时空性。没有学生的外部活动,内部活动就失去了其依托的基础。学生的内部活动是他们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学生的发展是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双重建构的过程。内部活动需要外化,外部活动需要内化。学生参与外部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外部活动内化的质量和内部活动外化的质量。学生主体参与外部活动其实就是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高度的结合与互换的过程。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1)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2)要把学生个体的活动和小组活动、班集体活动结合起来。(3)要处理好内部活动和外部选择关系。要使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自由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们观察一下正在玩耍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是那么认真,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妈妈规定的回家时间”,不在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时儿童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十分专注,他们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参与度是很高的。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他们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有理由认为自由是人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马克思是从人的活动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他突出强调了作为人的生命体现的劳动的自由,这种“真正自由的劳动”,不应是“外在的强制劳动”和“令人厌恶的事情”;相反,在这里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是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因此,不等于说有活动就有自由,人的自由是人的活动中的自主性状态。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有主动参与、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被动参与却是一种非自由的主体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这有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掌握;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面前随意表达,并有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权利。没有自由的学生,在教学中谈不上主体参与。
自由意味着权利与责任。学生作为教学中人格独立的主体,他应该有自己自主参与教学的权利。学生的责任感往往是在他们的自主性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要主体参与就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没有自主权,就不能有主体参与;没有责任,主体参与就失去了效果,学生在教学中的责任就是他们必须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主体参与的目的就是对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自由不等于自流,不是没有任务,没有目的,不受教师的指导等。学生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人们对学生成人化的理解所产生的成人化的、与生活对立的教学行为严重束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在教师眼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但是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并不理解,这就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对立。教师常常会自以为是地对学生实施强制性教学。遗憾的是这种教学只重视了学生的未来,却忽视了他们当下的生活,这无异于对学生本身的否定。它不但不能实现他们的自由发展,而且还会成为学生发展的桎梏。教学既是为了将来,同时也为了满足学生现在的各种需要。不管目的指向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学生来说,教学就是一种此在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去设计现时的教学。这样教学就会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1)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其次要认识到“空白时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最后,要认识到多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一点已被一些实验学校所证明。(2)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3)弹性化的课程式内容选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具有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对于好生,课程内容太简单,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热情;对于学困生,课程内容太难,也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区别对待,设计弹性化的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
4、民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师生关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但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存在上的不对等指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要视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实施民主性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场,在这种场合中师生会产生许多正向的互动作用,只有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才能从“应该的范畴”转向“存在的范畴”。
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即去除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2)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3)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
5、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
“作为生物的基本属性,需要同时既是规范,又是自我活化和自我调节的机制。机体通过这种机制,使自己发挥功能的过程‘服从’这种规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部机制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需要和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这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在发展的需要的驱动下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现时性倾向的状态。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不仅存在于需要的不满足之中,也存在于需要的满足之中。当学生总是在教学中受挫,没有成功的体验,其求知与发展需要之门就要“关闭”。
我们大体上可以将教学中学生的需要划分为由低到高的六个层次:被成人批评的需要、获得物质性奖励的需要、获得精神性奖励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等。这种类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同一个学生在同一时期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类型的需要,也可能同时表现出多种需要。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不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不同风格。
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确定目标,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求。(2)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3)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提升。
6、反馈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教与学双方均需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这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无法预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掌握。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地控制教学过程,不要被已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所束缚,特别是对那些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鼓励,鼓励这些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的大胆求知、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为此,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
(1)及时评价教学效率,肯定学生的劳动;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进取心理,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行为;(2)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3)给学生一定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学,科学高效地学。
7、创新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最高境界
如上所说,学生参与教学与个性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提倡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不能忽视个性教育。因为主体性教学是贯穿在个性教学之中的,只有个性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载性发展了,才谈得上主体性的发展,否则,任何一种做法都有失偏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倡导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勇于发现是非常很需要的。所谓善于发现是就学生个性而言的,因为个体的“思维”不同,而创新能力也有所不同;所谓勇于发现是指当个体的创新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碰撞(有时完全是背道而驰)时,老师就必须三思而后行。做不到这一点,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八、研究的结果及体会
(一)研究的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地位得到了确立。绝大部分学生能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上课积极发言,能对疑难问题刨根问底,并能对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做好预习笔记,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我们根据《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价值评价表》(见附件)的评价测量,参照《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情况调查表》的前测数据,统计如下:
[表四] 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主体参与结果分析表
项目结果 能主动预习 能积极发言 能刨根问底 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初一(1998年) 59% 42% 57% 32%
初三(2001年) 81% 64% 72% 69%
[说明] 被测对象为1998年入学新生;测试形式:随机;人数:100人。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全校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风气浓厚,掀起了“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
2、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我们学校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通过能动的自主学习获得信息,创造性地去认识和扩展这些信息。绝大多数人都能抓住每一个学习语文的机会(如开会带笔记本、做会议记录等),因此,学生的收获比研究前的预期要好得多。我们抽取了初二(1)班为样本,通过谈话、资料收集、现场表演等形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有21人做过“小先生”,占46.7%;每学期的习作(含读书心得、观察日记等)在15000字以上的有25人,占55.6%;参加自主命题,小组测试练习的人数占100%;对初三知识进行超前学习的18人,占40%。在现场表演中,有30人能在25分钟内写成600字以上的作文,占66.7%,12人能写成450字以上的作文,占26.7%,3人完不成任务,占6 .7%。我们用2001年初三毕业考试卷进行模拟测试,合格率达76%,最高分97,最低分32。有70%以上的同学为校刊写过新闻稿,80%的同学做过义务宣传员。此外,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征文比赛,读书活动中有二十余人次获奖,其中获市级中学生科幻小说创造三等奖二人次。获县读书活动团体优胜奖一次。
3、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认识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能力)和情感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得到了发展,为他们的潜能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提高。原先学习成绩好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开发,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原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激励机制下,自信心开始复苏,成功的概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有力的培养。几年来,我校学生的语文成绩一直处于片前茅。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下半年学科竞赛中,我校初一、初二语文在县抽测获片第一。2000年下半年初三语文在县抽测学校中列前三位。2001年上半年片学科竞赛中,初一获片第三,初二获片第一。
4、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其他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真正做到了会学、善学、轻负而高效。促进了学生的个别转化。
汪××,女。进初中以来,沉默寡言,学习一直很努力,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其他人的几倍,除教室外,其他场所几乎难见她的身影,但她的学习成绩却很平平,对此她自己也很苦恼。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找她谈了话,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与他人交流不够,缺乏外来信息的摄入;学习方法也有待改进。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她一方面苦练普通话(这位女生的家庭住址靠近安徽,用方言难以与他人交流),扩大了与同学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改进了学习方法,上课积极发言,能对学习中的疑难处刨根问底,提出自己的见解。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她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在今年的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淳中录取。在期末小结会上,她深有感触地说:“学习是很苦的,但也是快乐的。自己要有信心,不能死读书,要讲究一点学习方法。走在老师的前面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课前主动预习,可以发现材料中的疑难之处,经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以后,困难就解决了。此外,要科学地支配时间,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这样我们就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
徐××,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要我学”型的学生。在班里,他最好动;做作业,潦草马虎;做实验,损坏仪器。但是他爱结交朋友,也乐于帮助他人,有一定的学习潜力。我们根据他的这些特点,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劝导工作,使他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心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上进步很快,最后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习,2001年上半年被评为十佳优秀毕业生。这名学生进步的原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主体参与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
胡××,男。淳中高二学生。这位学生学习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情感等都很好,学习成绩也名列年级前茅,但他也有自己的苦恼: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我们的研究实施后,他高兴得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他说: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有支配时间的权力,我们自主学习;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从中学到的东西就更多,乐趣也更多,能力得到了锻炼,今后遇到学习中的难题也不怕了。当问到如何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时,他说,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能像语文老师一样,放手让我们自己学,自己钻研,自己探讨,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会了学习,这才叫真正的学习。
5、在提高学生的同时,老师也得到了提高。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主体精神指导下,教师们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百花齐放,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中,老师们教有所求,教有所乐,提高了科研意识和能力,老师们能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记好“教后录”,及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把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带动了其他各组的研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教学改革机制。
(2)取得了较好的教育科研成绩。自九九年秋以来,我们语文组十位老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教学比武,论文评选中,有十八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其中论文评选获市三等奖一篇;获县级一等奖一篇;二等奖四篇;县级科研立项课题二个。
我们还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一个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价值评估表两份。(见附件)
(二)体会
1、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是当务之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自己的理论水平很难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现炒现卖”式的学习是难解燃眉之急的。因此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使课题的评价机制更健全,研究工作更深入。
2、要转变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人才素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价值观。
3、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唤起,仅仅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伴以适当的心理辅导,把学生的心理机制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才能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4、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发挥的质量,适时进行指导和点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课堂教学的研究绽放灿烂之花。

 


附件一
语文学科学习学生主体参与情况调查问卷表

一、一般学习情况调查 是 偶而是 否
1、课前是否主动预习( ) A B C
2、上课是否积极发言( ) A B C
3、是否喜欢质疑问难( ) A B C
4、是否有目的地阅读课外书( ) A B C
5、是否始终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 ) A B C
6、作业是否独立完成( ) A B C
7、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怕吗( ) A B C
8、你认为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最重要吗( ) A B C
9、对学习充满信心吗( ) A B C
10、学习抓得紧吗( ) A B C
11、学习目标明确吗( ) A B C
12、学习兴趣浓厚吗( ) A B C
13、你及时订正作业吗( ) A B C
14、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吗( )A B C
15、你对学习问题刨根问底吗( ) A B C
16、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重要吗( ) A B C
17、你自己的学习是否主动( ) A B C
18、懂得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吗( ) A B C
19、培养学习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吗( ) A B C
20、你对目前的语文学习成绩满意吗( ) A B C
21、你在学习上有明显的特长吗( ) A B C
22、当想法与老师、书本不一样时,你能大胆质疑吗( )A B C
23、你认为目前的语文课业负担重吗( ) A B C
24、你做完了作业后就看与语文有关的课外书吗( )A B C
25、你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学语文吗( ) A B C
26、你觉得学习语文是件快乐的事吗( ) A B C
27、你及时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吗( ) A B C
28、对学习进步了,你高兴吗( ) A B C
29、你善于学习他人的学习经验吗( ) A B C
30、你能把语文老师当作朋友吗( ) A B C
二、语文学科学习现状调查(简答题,答题纸另附)
1、 你认为学习语文重要吗?为什么?
2、 你能说出对语文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三条理由吗?
3、 你认为学好语文同学好其他科目的关系如何?
4、 你在学习语文时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5、 你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6、 你认为老师怎样教才符合你的口味?
7、 请列出你手边现有的与语文有关的课外读物名称,并说说你是怎样使这些读物发挥效益的。
8、 上课积极发言对你将来走上社会有什么好处?
9、 请说出抄袭作业的害处(有几条写几条)。
10、你能把学习语文的快乐或痛苦向老师、同学、家人倾诉吗?
三、你对语文老师的评价(简述题,答题纸另附)
1、 你认为语文老师是可亲近的人吗?请述理由。
2、 语文老师的水平如何?(包括语言表达、提问的技巧和难易度把握、对问题的讲解水平等)
3、 语文作业多吗?主要有哪些?
4、 语文老师经常指导你学习方法吗?是怎样指导的?
5、 你完不成学习任务时,语文老师是怎样对待你的?
6、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如果犯了错误,语文老师是怎样处理的?
附件二
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基本结构简图


情景导入 主体参与 实际运用

创设情境 呈现问题 讨论研究 主动发展 巩固体验 深化提高

创设和谐氛围 制造矛盾悬念 尊重主体地位
教 指导反馈调整 指导知识迁移 复式练习
作好知识铺垫 激发探索欲望 鼓励创新精神
实行因材施教 加深知识认识 形成认知
师 调适学习心向 教给学习方法 点拨释疑解惑
扶持主体创新 实践体验巩固 拓展思维
激发主体参与 引导主体探索 促成知识完善

引起注意集中 初步感知材料 疏导事理知识
学 产生学习兴趣 引起认知冲突 形成知识体系 分层练习创新 知识迁移 问题知识联系
生 情绪饱满高涨 运用科学方法 勇于主动创新 主动开拓进取 实践操作 促成融会贯通
主动参与学习 主动探索求知 完善知识结论 初步体验成功 巩固加深 走向主动发展
动 机 方 法 态 度 能 力

 


附件三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价值评估表(老师)

学科 教师姓名 班级 评 价 等 级
项目 权重 评 价 指 标 优 良 中 差 得分
教学目标 0.10 依纲据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等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当、完整 9—10 9—8 6—7 5以下
教学内容 0.15 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运用教材有创见 14—15 12—13 9—11 9以下
教学过程 0.20 按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程序,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讲练时间安排适当,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18—20 17—13 10—12 10以下
教学方法 0.25 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及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及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教具、学具选用恰当,学法指导有实效 22—25 20—21 15—19 15以下
教学基本功 0.10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规范,用普通话教学,板书工整,应变、调控能力强,对学生平等公正,有一定的组织教学能力 9—10 7—8 6—7 5以下
教学效果 0.20 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堂气氛活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18—20 11—13 10—12 10以下

附件四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价值评估表(学生)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内容
项目 权重 评 价 指 标 评 价 等 级
优 良 中 差 得分
学习动机 0.15 及时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精神状态好,主动参与学习。 1514 1312 1110 9以下
学习内容 0.15 能把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疑点、并对材料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创造性。 1514 1312 1110 9以下
学习方法 0.20 学习方法科学,能尽情进入学习情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能根据旧知识“举一反三”,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201918 171615 131211 10以下
学习过程 0.25 能按教师的导主动参与学习,能对学习材料提出自己的质疑,积极与同学、老师配合参与课堂讨论,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252423 222120 191817 16以下
学习效果 0.25 全面完成对新内容的学习,能在巩固新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材料有所“悟”,能对所学材料进行加工,创造,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52423 222120 191817 16以下


附件五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

模式名称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应用范围 各类文章的教学
示例课题 初中语文第四册《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掌握昔、锤等10个生字的音形和妙手偶得、主宰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茅盾及文章写作背景。3、阅读分析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4、初步理解“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5、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或教学原则
情境导入 回忆导入新课 板书“散文中的议论和抒情”,结合第三册“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及单元提示,明确单元重点 回忆第三册内容,学习单元提示,了解单元重点 1、 养成复习习惯;2、 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教材;3、 贯彻巩固性原则。
初读感知 1、学习注释①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3、学习生字、生词 1、 指名一学生读注释,提出要求2、 播放课文录音,提出要求:边听边画出生字词3、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学生上黑板给生字注音,学生抢答生词解释 1、 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画出要点2、 听课文录音,按要求画出生字词。初步感知全文3、 识记生字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 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2、 运用多种器官,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 贯彻榜样示范原则。


讨论研究 1、 理解“礼赞”一词的含义,讨论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哪些段落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 研读课文第5自然段3、 研读第7、8自然段,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礼赞”白杨树的原因 1、 提问:①“礼赞”一词 的含义是什么?②为什么白杨树值得作者尊敬和赞美?③课文哪些段落描绘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哪些段落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 指名一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提要朗读要求。3、 要求学生齐读7、8自然段,找出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四个反问句。 1、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回答、明确。2、 一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点词语。3、 齐读7、8自然段,找出写白杨树气质的重点词语和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四个反问句。把反问句改写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1、 让学生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的筛选能力、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能力;3、 贯彻主体性原则、差异性教学原则。
巩固提高 1、 理解体会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的写法特点。2、 理解文章中心。 1、 对照板书指出象征手法的注意点。2、 概括文章中心,进行思想教育。 1、 思考、体会、理解“托”什么物,“言”什么志。2、 理解中心,感受中华儿女的精神意志。 1、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知其所以然;2、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3、 体现巩固性原则。
反馈练习 1、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一。2、 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口述课后练习一的内容。2、 布置课外作业。 1、 学生口述,进一步体会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2、 记录作业内容。 1、 学会知识迁移, 形成知识体系;2、 贯彻巩固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板书:
白 杨 礼 赞
茅 盾

总印象:力争上游 气质:质朴、严肃、坚强→农民
干:笔直绝无旁枝 人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象征意义 形象:傲然挺立 →哨兵
叶:片片向上
皮:光滑淡青色 品格: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树 ——→ 人→精神和意志
托物 言志

 

 

 

(子报告二)
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地学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导学模式在复习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一、模式的认识过程
我校有16个教学班,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如果课堂教学不顾学生个性差异,搞“一刀切”,则会导致严重后果。若要求过高,只顾少数尖子生的发展,必然会影响中差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若总是片面地强调照顾差生,低要求,低标准,又会抑制优秀生的发展,因此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点,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学困生提高,学优生更优。这就必须促使我们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校自然科学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构成课堂的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教材是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对象,只有经过一番钻研,才能由不知到粗知到深知,才能对教材加以把握;而对学生来说,首先应有积极的学习的态度,在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主动参与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统一在科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促成教与学的协调动作。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以下两条通道(现在我县的自然科学教学中也普遍存在)
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用以下单通道结构图表示:
灌 输 式
组织教材 → 备课 → 课堂教学 → 批改作业
反馈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用以下单通道的结构图表示:
没有目标 被动接受
阅读教材 → 预 习 → 听 课 → 复习、作业
讲评、纠正
这种教与学分离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1)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2)按等量同速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自然科学的心理状态也千差万别的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3)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及时检测和反馈,难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及时调整。(4)缺乏对学生在学法上的指导,导致学生思路不活,迁移能力差,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我们以“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地学”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个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目标,逐步去探求一条既能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又便于操作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导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初三复习教学中,这一模式的实用价值更为明显。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及理论架构
(一)本模式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促进”是指教师的作用,“自主”是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为主,教为导,学是为了会学,教是为了学生自主的学而达到不教。“有效”是指学生所达到的一种状态,主要指在自然科学教与学过程中,“发展个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高效率和高效果。
(二)模式的理论架构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怎样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使教与学得到匹配优化,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注重对学法的指导,着重研究教法和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沟通,“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导学模式构建了教法与学法优化组合的桥梁。其过程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反 馈

组 备 教案部分 上 课 批改作业
(教法) 相互

优化组合 (学案沟通)

(学法) 评价 反馈
材 课 学案部分 预习 听课 小结 完成作业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法与学法优化组合过程中,学案部分成了教与学频繁交流的中心,形成了下面的关系:
提问 认识
实验 学案部分 观察
教师 引导 (包括课前导学方案、课中 思考 学生
概括 教与学匹配中介、课后作业) 分析
点拨 讨论
应用“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的导学模式,进行复习课教学,教师备课既要考虑到教材的教法,同时必须编写出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案,形成一体化的教案学案。学案部分,可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设疑引导,激发兴趣,指导自学。通过学案导学,有些知识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些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学生虽已记住了,但不够理解,在学生急于想弄明白所以然的情况下,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学案中重点教学目标和带有共性的疑点加以启发、点拨。通过组织学生讲座,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板演、示范,可指导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并完成学案中的随查练习。练习可根据知识的类型,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层次布置,并在课内完成,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本模式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导学的引导下,主动自学,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可在课前、课中、课后机动灵活地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基础差的学生利用学案前充分的时间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预习,使得在课内能跟上教学进程与全体学生同步,课后可根据学案进行复习,有针对性矫正和补救。学生说得好:学案导学使我们学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理得清,学得会。进入复习阶段,在复习教学中“导学模式”更显威力。能大大提高复习教学效率,学生根据学案导学指导,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例题、作业等,在学案部分中都有,避免了学生笔记过多和教师大量板书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复习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效率。学生可通过教师设置的匹配中介内容,感受情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法与教法呼应默契,达到了“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地学”的目的。
三、操作程序及实施策略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导学模式,要在导学、导思、导练上下功夫,以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自学、自思、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下面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的复习设计方案为例对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与应用作一阐述。
1、课前导学方案。课前印发给学生,见附一。其编写可采用要点提示,网络纲要,问题思考等形式。从而提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法及技能等。学生结合阅读教材,进行扫描。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明确自己在上课时重点注意些什么,解决什么疑问,从而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使得每个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2、课中导学方案。它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课题导入——基础导学——释疑解难——典型举例——练习评价,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见附二)
(1)课题导入——诱导。本阶段旨在激发引导,设置情景,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技能水平设计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过渡。其拓宽的知识面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基础导学——引导。本阶段是复习课教学的基石。目的使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按照学习目标,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各知识点,消除知识的“盲点”,达到完全“扫描”。
(3)释疑解难——疏导。本阶段的目的是突破教材中的难点,为学生铺设认知台阶,学生化解疑难,思维顿开。因此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思维障碍及时疏导或建立“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同时教师把自己的思维降格,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面对一个个曾经在新课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有意识的设计一种新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出一种陌生感,新鲜感,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进行,变“难学”为“易学”。在教师疏导下,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突破难点。
(4)典型举例——指导。一堂好的课首先必须把握重点。本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挖掘典型例题,在课堂教学加以指导,在开拓思路,培养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教师的指导与板演示范,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与发散性,解题的规范性。
(5)练习评价——辅导。为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学习的重点,选择变式和发现式教学。从不同角度或层次设问,将知识规律隐蔽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注意因材施教,进行有序、有差别的辅导,问题设计要有层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尖子生,在搞清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后,可让他们探索一些层次较高的思考题,使尖子更尖;对个别学困生进行必要辅导,使之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导学模式实践意义


结果教育→过程教育
(一)在教育观念上完成了三个转变 继承教育→创新教育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1、由“结果教育”向“过程教育”的转变。结果教育侧重于让受教育者“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过程教育不仅强调“知其然”,更侧重“知其所以然”。教学案一体化学案导学模式建立在学生个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既强调了教师的导,更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做到优化过程,淡化结果,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在阅读研讨中自悟其道,在操作实践中触类旁通。首先它要求教师以导代讲,变教师明示知识的职能为引导思考的职能。其次是要求学生以想代听,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来取代死记硬背、僵化保守的学习。
2、由“继承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迫使人们对创造性教育投注了热情的目光。然而,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为中心的,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惟书惟上”。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其开拓精神、创造力便可能受到压抑,就可能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案一体化导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意识,强调个性的发挥,特别强调自学能力、自我评价方式,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通过类化、转化、发散等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3、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教学案一体化导学模式不是片面地谈学习方法,孤立地传授学习技巧,它是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教学案一体化导学模式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又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格。
(二)在组织教学的中心问题 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上实现了两个转变 教材中心→方法中心
1、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师的作用必须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转化成学生主体性增长的适宜条件。在教学案一体化导学模式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听(观)众”变为“演员”。教师主要职责是: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由探讨;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亲身体验;开发创造力。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静态地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在教师提供了学习机会后,更多地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由“教材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比较偏重每门科目的教材,往往把教材中知识结构安排是否妥当,逻辑是否严密放在首位考虑。教师教,学生学,其重点都是在书本上;教师教书,学生读书,重在教材知识的记忆。教学案一体化导学模式却不同,重点放在“方法”上。让学生上课时学习目标明确,知识结构清楚,学习方法心中有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有章可循;在导学、导思、导做上下功夫,给学生更多的自学、自说、自练的方法和体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达到掌握方法、学会学习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有较大的突破。
学校调查表明:90%的学生认为,导学模式在复习课教学中导学助学上作用很大,提高了自然科学教学课堂45分的效益,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参与学习。因材施教,各层次的学生都乐于接受这一模式且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变“乐学、活学、易学”,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附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的复习课前导学方案
(课前印发给学生预习用)

学习目标 1、 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内容及其得出所用的科学方法。2、 能解释惯性现象。3、 知二力平衡的概念。4、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用它解决简单问题。5、 能建立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并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2、 理解二力平衡条件,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3、 对惯性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难点 1、 运用理想化实验和科学推理抽象概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2、 运用惯性知识解释一些现象。3、 建立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并运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预 习 思 考 学 法 指 导 学 习 摘 要
1、书P27图2—19中实验分析牛顿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运动规律的?其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课前结合思考题阅读教材)1、 复习时在实验基础上多思考、多分析。2、 多做实验,多体会身边熟悉的有关现象。3、 正理解基础上多练习。4、 多思考、分好类,归纳结论。
1、如何理解惯性?如何解释身边有关现象?
3、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几个?若用合力知识如何叙述二力平衡条件?
4、把自然界物体运动状态分为平衡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与非平衡态(状态改变)受力情况分为不受力与受力(受平衡力、非平衡力),可建立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怎样的关系?


附二: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的复习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方案
一、课题《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的复习
二、教学(学习)目标:(见附二)
三、教学(学习)重点与难点(见附二)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讨论法
学法:阅读、观察、质疑、练习相结合。
五、教具与学具
教具:斜面、毛巾、棉布、惯性实验演示仪、小车、钩码。
学具:杯子、薄木板、小木棍、乒乓球(自备)
六、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教 与 学 的 匹 配 中 介 学习 环节 学生活动
课 题 导 入(诱导) 操作演示 实验:1、P27图2—19实验 2、P28图2—21实验 3、P29图2—22实验 预习 回顾 观察现象产生兴趣
基 础 导 学(引导) 1、 征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做“导学题”遇到的或其他的问题。2、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3、 给个别学生答疑。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概括得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一切”说明___________。②“没有受外力作用指__________。③“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④“或”指____________________。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得出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对吗?3、惯性是________________性质。4、二力平衡①平衡状态是指______________。②力的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③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④物体的运动状态按是否平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物体受力情况按是否受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了力按是否平衡可分为__________。 基 础知 识学 习 1、根据课前预习,归纳并提出发现的问题。2、同学间进行讨论。3、个别问题提出由老师协助解答。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教 与 学 的 匹 配 中 介 学习环节 学生活动
释 疑 解 难(疏 导) 1、提问学生回答。2、讲解释疑。3、引导总结。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马拉车,车向前,马不拉车,车就停止运动,由此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话对吗?2、有人说,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对不对?人站在磅秤上,与人受到重力平衡的力是什么力?3、物体处于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定不受力吗?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可建立怎样的关系?4、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进有惯性,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这时乘客没有惯性。这种说法对吗?5、物体速度越大,与别的物体相碰时,作用效果越明显,因此可认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质 疑 解 难 1、回答问题。2、质疑答题。3、归纳总结。
典 型 举 例(指 导) 1、让学生回答,加以指导。2、示范指导。指导总结。 例1、一个物体在空中由静止竖直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假设突然失去重力。 那么物体将______________。例2、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20牛,F2=20牛,这两个力能平衡吗? F1 F2如图所示,一只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弹簧秤水平放置,通过两只滑轮分别在 例题感知(接受指导) 1、学生回答。2、模仿练习。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教 与 学 的 匹 配 中 介 学习环节 学生活动
两端悬挂质量为800克的A与质量为500克的B,问: B A(1)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牛。分别画出A、B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2)地面对A的支持力_________牛。例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B、 静止时物体没有惯性。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D、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均有惯性,它的唯一量变是质量的大小。 3、回答问题,归纳总结。
练 习 评 价(辅导) 1、巡回察看发现问题纠正。2、检查学生自评情况有问题辅导。 1、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总保持_________;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_________。2、正在运动的汽车,假如能够将他所受到的外力全部撤去,汽车将( )。A、 立即停下来。B、 速度逐渐变慢。C、 速度越来越快。D、 作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物体受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练习巩固 1、座位上练。2、自我评价接受辅导。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教 与 学 的 匹 配 中 介 学习环节 学生活动
4、有一气球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落一物体,这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A、继续上升一段时,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然匀速向上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5、向前飞行的飞机投掷救灾物资时,如果在投掷目标上方投下,能落到目处吗?应怎样投掷才行?6、起重机吊起重物时,在下列四种情况下,钢丝绳的拉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是( )。A、物体匀速上升时。B、物体匀速下降时。C、物体减速下降时。D、物体停止在空中时。7、如图所示,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悬挂在绳下,当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牛,如果此时某人用20牛的竖直向下托物体,当物体静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牛。

七、板书设计与课堂笔记(略)
八、布置作业与课后复习(略)
九、教后笔记与学后笔记(略)

 

(子报告三)
还学生以生动活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内容提要]

从七十年代未始,我国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我从九四年开始,一直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探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并完善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提出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依据,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次阐述该模式的内在涵义,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详细分析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组合因素:(一)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二)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四)丰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关系,在第四部分进一步提出构建该模式的策略研究,抓住教师素质和学生个性差异两点,进行论述;最后在结语部分提出该模式能较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同时指出该模式有待进一步充分、完善、更好地发挥该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推进的功能,该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借鉴性,具有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