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阿伦绝杀马刺录像:美国课堂相互教学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45:41
美国课堂里的相互教学  作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1-04-02

来源:中新文化频道

  相互教学模式(reciprocalteachingmodel)是美国中年级阅读课堂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法。
  一、背景介绍
  相互教学模式是美国安玛丽·帕林斯卡和安妮·布朗于1983年提出的。该模式旨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帮助学生发展阅读理解策略。在美国,它被用在各种小组教学和同伴学习活动中。阅读课上,师生互换角色,通过质疑(generatequestions)、释疑(clarifyinformation)、概述(summarize)、做预测(makepredictions)等环节理解课文内容。
  美国的小学教室被划分为不同的学习空间:读写区、教室图书馆、听力中心、计算机中心、与学习领域内容有关的主题周资料中心、戏剧活动中心等。每个空间有不同教学功能。学生的桌椅以小组的形式摆放,旨在鼓励学生交谈、分享和合作学习,见下图。
  二、教学案例
  下面是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艺术课的教学实录(节选)。由黛西女士运用相互教学模式执教五年级阅读课。
  阅读课伊始,黛西女士请了一个5人(道尔顿、麦克、美珍、吉莉、马洛)小组到会议桌前,进行小组阅读教学。她给每个组员发了一篇复印文章。班上其他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同一篇文章。
  黛西女士:今天我们要运用质疑、释疑、概述、做预测等方法,学习人体神经系统这篇文章。自己读题目,想一想课文会说些什么。
  道尔顿:我认为这是有关神经的,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人体的神经会告诉我们。
  黛西女士:道尔顿,你预测得好!我们一起来看到底讲什么。第一段我先做领读,请大家默读第一段,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学生开始默读第一段)
  我们的神经系统:自动护卫者
  你是否不小心碰过很烫的东西,然后想都没想就缩回了手?或者当你喝牛奶的时候,突然想到牛奶馊了就在瞬间停下,把牛奶洒了?或者,体育课上一个乒乓球向你飞来,在它就要砸到你眼睛的时候,你闭上了眼并伸出手护住了脸?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其实我们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瞬间反应——我们的身体几乎自动化地作出反应。我们人体是怎样如此迅捷、不加思考地行动的呢?来看一下人体的一个系统——神经系统,就能找到答案。
  黛西女士:读完的同学请抬起头看着我。我有几个问题问大家:通常是什么让我们的手从发烫的东西移开,又是什么保护我们的脸避开乒乓球的袭击?
  麦克:就是那些伤害我们或打算伤害我们的东西。
  美珍:题目中说,我们的神经系统自动保护我们,所有的都是自动化的。你不必思考你就做了。
  黛西女士:真是个好答案!这一段有没有写我们神经系统是怎样自动保护我们的吗?
  吉莉:其实没有说。最后一句只是说通过了解神经系统就能找到答案。
  黛西女士:明白了,真想知道课文后面有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有不懂的单词和读不懂的地方吗?
  马洛:有。我不明白为什么称它们是系统?我吃不准系统这个词的意思。
  黛西女士:也许我可以解释。你可以把系统当做是一组东西,这组东西一起运作。我们的神经系统就是由身体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一起工作。马洛,我这么说,对你有帮助吗?还有其他的词语需要解释的吗?好,那么我们来概括。这一段是讲我们对事物作出反应,诸如当球飞来的时候用手护脸,还提了神经系统。其他同学有补充吗?(学生摇头示意没有补充)我还要对下一段做预测。我喜欢吉莉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说通过了解神经系统就能找到答案。为什么人体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并保护自己。我想下一段会讲神经系统的各部分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谁愿意做下一段的领读?(道尔顿试着举起了手)真棒!我请道尔顿做领读。我们先默读,读完请抬起头看道尔顿。
    (每个学生开始默读第二段)
    神经系统是什么?
    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某种程度上很像一个复杂的电脑系统。大脑是驱动器,脊髓是通往显示屏、打印机、键盘的电线。大脑发出信息传到身体各部分,再从各部分返回信息。脊柱包裹着神经,这些神经分叉再散布到人体。这个神经细胞网络负责给大脑传输信息。请看下一页上的插图,看看神经系统的这些组成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小组成员读完后抬头示意道尔顿,准备讨论)
    道尔顿:哎,我不知道问什么。
    黛西女士:用“为什么”、“怎么”开始提问。
    道尔顿:噢!我的问题是:神经系统和电脑怎么相似了?(麦克举手了)麦克?
    麦克:它的各部分就像一台电脑。大脑像电脑主机的驱动器,脊髓像电脑连接线,只是把电换成了携带信息的神经。
    道尔顿:你说对了,其他人有问题吗?美珍?
    美珍:啊,文中说“脊柱包裹着神经”是指什么?我不明白“包裹”的意思。
    道尔顿:我也说不准。有谁能说清楚吗?(无人回应)
    马洛:我们应该查字典或者看看书后的词汇表里的解释。
    黛西女士:我同意,我们应该查字典或专用手册。不过现在为了节约时间,我来解释。“包裹”的意思是裹住了,意思是神经都被脊柱围住了。
    马洛:你是说神经在当中,脊椎骨包围在四周?
    黛西女士:对!道尔顿,你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吗?
    道尔顿:我试试。这一段是讲,大脑和脊椎是神经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黛西女士:这一段还讲了什么重要内容?
    道尔顿:讲了神经是在脊柱里,我猜这也很重要。
    黛西女士:很好。你认为那是作者试图让我们理解,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大脑、脊椎和神经是怎样一起工作的吗?
    道尔顿:刚才我概括得不全,我重新概括:大脑、脊椎和神经组成了神经系统,传送信息到身体的各部分。我预测,下一段将告诉我们更多有关大脑、脊椎和神经的信息。
    黛西女士:道尔顿说得好!我们看看他的预测是否正确。谁愿意做下一段的领读?(吉莉举起了手)请吉莉带领我们继续学习下一段。请大家读完后看吉莉。
    (小组同学开始默读“信息是怎样传入、传出大脑的?”)
    信息是怎样传入、传出大脑的?
    想象一下,大脑不断地以极快的速度传入、传出信息监控人体功能,就好比高峰时段的高速公路。神经信号从人体不同部位传到大脑,又传出大脑,就像汽车在不同的方向上高速行驶。神经信号从一个轴突传到另一个,信号穿越突触,就如同汽车穿过公路大桥。
    (吉莉发现全组同学已经完成阅读,正看着她)
    吉莉:我的问题是,神经信号要去哪里?
    美珍:是从大脑到人体各部分。
    黛西女士:好,我也问个问题,为什么说轴突很重要?
    马洛:它们就像信息传递的公路。如果缺了它们,信息就不能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信息就没有道路可走了。还有,突触也很重要,不然信息也不能从一个轴突到另一个轴突。
    黛西女士:这样看,它们非常重要。我喜欢这个观点:它们就像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吉莉,你还有问题吗?
    吉莉:没有了。谁还要大家解释什么吗?
    美珍:我还有点糊涂,它说信息从一个轴突到另一个,它们有桥。我想它们被称作突触。但我真的不明白它们是怎么传递的?像电一样吗?
    马洛:你说的不完全对。也许像水或其他什么的从一个轴突到另一个。
    吉莉:我不确定。
    黛西女士:这真是个好问题。这一段的确没提到它们是怎样运作的?我们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看看后面几段能否解决这个疑问。(转身把问题写在白板上)
    吉莉:还有其他疑问需要解释吗?(没有应答)好,我来概括这一段内容。信息从我们的大脑通过轴突和突触传到身体各部分,速度极快。我预测,下一段该告诉我们人体怎么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不过我要告诉大家我作弊了,因为我偷读了下一段的第一句话。(大家笑开了)
    黛西女士:预测得好,这也提醒了我们,每段的第一句话常会告诉你后面的内容。你干得很好!
    (大家按照选领读——质疑——释疑——概括——预测的步骤继续读下去。黛西去其他小组指导学习……)
    三、解读与评析
    当今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阅读能力构成有三个要素:概念理解、自动化的基本技能、认知策略。
    1.概念理解
    这是指学生具有与阅读材料所涉及到的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所读材料的文体相应的文本图式,以及有关的词汇知识。这里文本图式的含义就好比一个学生读过《白雪公主》,他就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特殊结构,用“很久很久以前……”来开头,一些难以置信的情节发展来推进故事,用“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来结尾。这个有关童话结构的认识就是童话这种体裁的文本图示,它有助于学生读懂其他的童话故事。
    2.自动化的基本技能
    这是指学生看到字词,能迅速明白字词的含义。既一种直觉性的正确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
    3.认知策略
    这是指学生有一系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以达到理解阅读内容的目的,也称作“理解监控策略”。心理学家结合阅读提出四条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水平的策略。
    (1)变化阅读的速度。读容易的章节速度快点儿,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对于较难的章节则要放慢速度。
    (2)终止判断。如果某些内容读不懂,应继续读下去。因为作者可能会在后文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在下文有明确说明、有例子补充。
    (3)猜测。当所读的内容不太清楚时,应猜测其含义,并继续往下读,了解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重读较难段落。当读到的内容似乎自相矛盾或含糊不清的时候应该重复读这一段落,想一想它主要讲什么。
    从阅读能力构成的角度看相互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其针对的是阅读策略的教学。黛西女士已教给学生质疑(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为什么、怎么样提出问题),概括主要内容的策略。这堂课要教给五年级学生阅读预测的读书策略。她先运用:质疑——释疑环节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巩固质疑策略。再运用概括策略归纳内容。最后引导学生预测下一段内容。整个教学设计有两个层次:教师示范教学、学生相互教学。前者是教师牵着学生学习策略,后者是学生合作实践策略。前者教师是示范者,后者教师是辅佐者。当学生遇到字词困难想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障碍时,黛西女士及时肯定“我同意,我们应该查字典或专用手册。但是为了节约时间,我来解释……”当部分学生的质疑超越他们的理解能力或本段文章内容:美珍说,她不明白信息从一个轴突到另一个是怎么传递的。马洛和吉莉都表示困惑时,黛西及时引导释疑“这真是个好问题。这一段的确没提到它们是怎样运作的?我们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看看后面几段能否解决这个疑问。”并同时把问题写在白板上。在学生预测下文时,黛西女士并没有安排评价预测的教学环节,这是教师故意为之,以保护学生阅读预测的热情和兴趣。
    在这堂课上,我们还能发现:黛西在帮助学生完成内容理解的同时,达成了另一个教学目标:基于小组的学生相互教学能力。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黛西女士在这个小组教学,其他小组学生为什么能正常地进行合作学习了;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教室需要不同的学习空间、具有不同的学习功能了。五年级的学生能娴熟地运用质疑、释疑、概述、做预测四步骤带领同伴阅读,那么独立读懂一段话的策略也就养成了。
    这样的教室、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小组学习能力是我国阅读教与学需要借鉴的,因为它形象地解读了“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这个教育观念。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个学习过程。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而言,它实现了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时间段,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学习方式甚至学习内容,这样一个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