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主播秀景ed2k: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中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7:35
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中学生 王金战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我多年的研究发现,14岁之前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一个人几乎可以完成其智力开发总量的90%。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一个孩子如果在14岁之前能学到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他的智力将会得到较好的开发,所爆发出的能量甚至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反之,如果14岁之前学到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大人强迫孩子学习他不愿意学的东西,那么他的智力将会得到严重的扼杀。所以在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刻,一定不要逼着孩子去干他不想干的事。反观现在很多家长,违背孩子意愿给孩子报了很多学习班,虽然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因此,家长应该先想方设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智力的开发是这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我在山东工作的时候,班里有个农村的住校生。我发现他每次吃完饭都把菜盆倒上水涮涮,然后喝掉,所以他的菜盆总是干干净净的,几乎都不用刷。我很感动,心想这孩子多不容易啊,以后肯定有出息。后来这个学生果然没让我失望,考上了山东大学,在当时就很不简单了。他不怕吃苦又能干,发展得也不错,现在是一家市级银行的行长。前段时间师生聚会,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端过一个吃剩的盘底,自己偷偷倒上一点茶水,端起来就喝。

    我想起他高中时候的事情,就笑着说:“你现在是大行长,不缺钱,怎么还这么做?”他回想起往事,一下子动了情,说:“王老师,小时候我家里穷,我爹每次吃完饭就把碗涮得干干净净,把菜汤喝掉。我也学着,从八九岁就习惯这么做了,一直改不了。喝着这种菜汤感觉特别亲切,想起自己的从前,想起农村的父母,这样工作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不怕了。”

    一个农村家长没多少文化,可是他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然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这种影响融入了儿子的血液,深深根植于儿子心底,所以它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如果儿子到了十六七岁以后才看到父亲的这个举动,恐怕就不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了。

    多年来,我对教过的一些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证明:14岁以前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奠定了孩子今后人生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孩子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发生的事、受的教育、养成的习惯、形成的性格,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这个影响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正面影响是这样,反面影响也是如此。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是从14岁以前开始“变化”的。我们也往往把十三四岁看成孩子的“叛逆期”。在这两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育都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孩子特别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所以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较多。面对孩子的表现,许多家长要么无动于衷、听之任之,要么厌烦至极、粗暴打压,要么稀里糊涂、不得要领。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消极、不负责任的。孩子14岁之前同时也是家长影响孩子、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机稍纵即逝,再也不会重来。抓住这个时期,在教育孩子上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则事倍功半,甚至耽误孩子的一生。

    有一次,听一位朋友谈到他教育孩子的一段感悟:女儿考上大学后,虽然离家很近,但为了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是决定让她住校。开学还有半个月时,她妈妈就开始给她买这买那,从吃的到穿的再到用的,结果买到开学那天还没买够。我心里着急:有这个必要吗?可是看到她妈妈那副慈母的样子,我又不忍心给她泼凉水。女儿只是听任她妈妈成堆地往家搬东西,无动于衷。

    开学那天送女儿上学的时候,我对女儿说:“你不在家,没人跟我斗嘴了,你老爸该多寂寞啊!”结果女儿一听这话,一下扑到我怀里哭了半天。送完出来,爱人就埋怨我们父女没良心,说她自己为女儿忙活了半个多月,累得都睡不着,到头来女儿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甚至有时候还嫌她烦。我赶紧安慰她:“其实当然还是你最关心孩子,她也早已习惯了,觉得你做那些都很正常;我对她很少过问,稍微给点阳光她就灿烂了。”爱人听了这才感觉稍微好些。其实有些话我没说:“你虽然给孩子买了很多好东西,但你做的那些不是她最需要的,孩子当然没反应了。我虽然只说了一句话,但是说到孩子心坎上了。这句话饱含着我对她的尊重、理解和疼爱,这正是她最需要的。”

    朋友的这段感悟很有代表性。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据世界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今独生子女中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3,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一起玩耍斗闹的兄弟姊妹,在学校里学习负担过重。而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有了烦恼和不良情绪更需要发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发育都较早,内心世界都很丰富。如果外界的朋友少,父母又与其处于对抗状态,那么问题孩子便由此产生了。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理解他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包办一切的家长。

    2

    孩子的前程是

    需要提前设计的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高考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法取消的,但一次考试定命运又带来很多弊端。为了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高考的改革措施。比如,为了促成不同人才的成长,许多高校自主招生,扩充了新的招生类别。

    孩子平时学习压力太大,根本没有心思去研究这些政策和信息,也理解不了,但到了高三才知道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来不及了。对家长来说,对这些政策的提前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设计,否则最后也就只有拼高考总分这一条路了。

    我的孩子在初一时基本上就确定了她的北大之路。在她初一时我就给她选定了一门艺术特长,这是我通过反复研究后做出的选择。我发现很多家长严重缺乏这种规划,他们只知道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技能班,而没有去思考孩子是否真的适合学这些东西,学的这些东西在几年之后的高考中会有多大的相关性。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而这个责任应该由家长来承担。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一个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一个经常批评学生的老师肯定是严重缺乏教学艺术的老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如果家长教育方法得当,引导孩子渡过难关,那么重新站立起来的孩子便因此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份财富;反之则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那么恰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前提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一个学生原本是班里的第1名,经过近3年的努力却跌到了第30名。就在她即将彻底丧失信心的时候,我见到了这个学生。我清楚地知道,走到这个地步,她遭受最多的是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最缺少的就是几次成功的体验。于是我给她定了个目标,在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争取考到第28名。这个目标定得较低,比较容易完成,她也自信地接受了。期末考试结果出来了,她考了第25名。我自然把她大大夸奖了一番,得到我的鼓励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恢复。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她在半年后进了班级前7名。这里我想提示家长:当孩子暂时处在困境中时,你一定要给他定个较低的目标,只要完成了就加以表扬,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还有个学生,第一次考试考了倒数第一,第二次还是倒数第一,我就在寻找表扬这个孩子的理由。这个学生上一次考试和倒数第二的差距是200分,这一次差距是170分,缩小了30分。于是在考试总结会上我就刻意表扬这个学生:“一次考试离倒数第二的差距缩小了30分,高三一共有8次大型考试,如果你每次考试都能有这样的提升,那么明年的高考就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危险’,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高三一年来,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密切关注着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真考上了北京大学。试想,如果第二次考试后,我要是来一句“你怎么还是倒数第一”,基本上这个学生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所以我经常强调,越是对差生,家长越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的优点。一句表扬三冬暖,一句批评三春寒。

    曾经有一位家长为了鼓励自己的孩子写作,特意在网上为孩子建立了博客。他从不要求孩子写,却始终能以身作则——自己坚持每周至少写3篇博文。其中一篇他是这样写的:

    最近写得多了,总是在想,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应该是源于一次语文老师的夸奖。小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而语文成绩基本是60分左右。真正爱好写作文,应该是在高三。有一次语文老师留作业,让写一篇景色描写。内容大概是:清晨的湖面,白茫茫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微风吹过,荷叶轻轻地摇动,滚动着的露珠晶莹剔透,勤劳的渔民已经将小船划向很远的地方。小船驶过的水面,荷叶向两边分开来,很自然地形成一条细长的通道。太阳刚刚升起,在湖面洒满金光,波光粼粼。每一条小船驶过的通道都泛着银光,好像千万条银线通向远方。

    这篇景色描写大概有150个字,老师没有把它当做范文朗读,但是作业发下来之后,我看到老师在这篇作文的下方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很好”,后面还加了一个巨大的感叹号。那时的心情真可以用“心潮澎湃”来形容。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不再反感写作,好像还总是期许着老师再次留“作文”作业。

    孩子要受到鼓励才能激发出学习兴趣。优秀的家长不仅懂得夸奖和鼓励对孩子的帮助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夸奖。往往是那些不愿意思考的家长总是说:“我也夸了,但是根本不管用。”这样的家长其实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鼓励。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好家长和好老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3

    跟孩子讲话是要备课的

在一次家长见面会上,北京东城区一名高三男生的妈妈,好像完全忽略了其他家长的存在,一股脑地述说她跟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她说孩子以前很听话,成绩很不错,可进入高中后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对于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学习状况很少向父母提及。每当家长试图跟他谈论这些话题,或者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想劝说几句时,孩子常常是把门一关。最近的一次月考,成绩下滑比较明显,看得出孩子情绪很低落,家长也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担心,询问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并提醒要总结经验免得高考时再出现类似状况。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对此反应十分激烈,摔砸书本,并说自己不愿到学校上课了。于是妈妈又苦口婆心地劝说、鼓励,可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孩子冲着她大发脾气,甚至恼羞成怒地斥责妈妈从此闭上嘴巴。

    妈妈唯恐月考的失利会对孩子造成打击,使他一蹶不振,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于是又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千方百计安慰孩子。可她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是好心,孩子却不领情。现在妈妈很害怕孩子放学回家,因为她不知道在孩子面前该谈些什么。对她来说,跟孩子之间的谈话简直就是一道难解的题。

    其实,这个家长并非个例,如何跟孩子交流是很多家长的困惑。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越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说话。有时亲子之间对话,家长稍不留意就可能引爆炸弹。于是经常会有家长通过我的邮箱、博客,咨询应该怎么跟孩子交流,甚至问到处理具体问题时,应该跟孩子说哪句话。

    家长对孩子说些什么、什么时候说、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孩子才爱听,这可是一门学问,是需要家长花费时间琢磨的。并不是我告诉家长跟孩子说哪句话,家长说了就能收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同一句话,说话人的语气、表情不同,效果肯定不同。每个家庭中家长、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孩子的个性不同,甚至有时候说话的情境不同,都会使得说同一句话的效果大相径庭的。所以跟孩子说话,家长是要备课的。

    在《学习哪有那么难》这本书中我谈过,在我女儿每次大型考试期间,我都是她指定的专门陪护。因为她知道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我的一句话就能让她精神抖擞。尤其是高考那几天,每科考过之后,我都会观察孩子的表情,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及时调整情绪和考试状态,使她超水平发挥,终于毫无悬念地进入北大。其实,并不仅仅是在孩子参加重大考试或谈论孩子的学习时,家长说话要备课,在跟孩子相处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家长跟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说话时,都一定要深思熟虑,做足功课。

    家长要注意选择说话的内容

    和孩子谈话未必都要选择正儿八经的话题,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孩子,如果家长说话三句不离考试、学习,孩子自然心生厌烦。就像前面那个高三的孩子,面对紧张的复习,压力本来就很大,父母的叮咛、嘱咐就会成为孩子的无形负担,使孩子身心焦躁不安,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如果父母能够选择一些轻松的、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自然不会拒父母于门外。而且孩子的生活主题就是学习,即使家长不谈学习,只要谈话符合孩子的口味,谈着谈着他自己也会谈到学习上来了。一谈到学习,班里发生的事情自然就谈到了。家长想了解的自然也就了解到了。有时,生活中一些看似无聊的事情,如果把握好了,也能帮助孩子释疑解惑、培养性情。

    说话的方式往往比内容重要

    家长要掌握更多和孩子交流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尽量少用反问句,如“你怎么还不抓紧时间写作业”、“你不是答应过了吗”;也尽量少用陈述和评价,如“这么晚了,别磨蹭了,赶快写完作业抓紧休息”。因为这些话忽略了情感的传递,让孩子听到的是责怪、命令,会让孩子很反感。

    如果家长说“孩子,今天是不是太晚了,可以休息了吗”,孩子的感受肯定不一样。家长还要多思考、多尝试有效的交流方式,比如给孩子写信、留字条。有时候虽然家长自认为说话的方式改变了,可说话的语气没变,说话的内容没变,孩子自然对此不屑一顾。

    和孩子交流的时机也很重要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一般情况下都会失落、伤心,这时家长要给孩子时间、空间,允许孩子宣泄负面情绪。孩子说的一句丧气话,也许仅仅是其情绪的宣泄罢了,对此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不要急于劝慰、鼓劲,而要相信孩子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个过程正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不少家长认为这个时候如果不对孩子说点什么,就是没有尽到责任。可我认为,这时家长不说反而可能比说的效果更好。如果父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考虑自己的主观意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这样的对话只讲究动机不看实效,其实并没有真正尽到责任。

    4

    帮自卑孩子重树自信

有个农村孩子打来电话说: “他们觉得我土,都不愿意跟我玩。他们老是讲有关游戏的事情,我没玩过,也听不懂,所以他们说话时我只能听着,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感觉很自卑,无法融入他们之中……”

    我回答:“农村的孩子可能确实没有城市的孩子见多识广,但农村孩子身上也有城市孩子不具备的优点,比如独立、坚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而且对于农村的很多事情,城市的孩子也并不了解,如果你能用很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让大家觉得既新奇又好玩,他们一定也很愿意听,没准你还能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呢!”

    “是吗,老师?那我试试吧。”这个孩子放下电话时的语气,听起来已经明显不像刚打电话时那么沮丧了。

    关键点分析

    孩子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到了一个新环境,周围的同学都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跟以前不同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解决:

    (1)改变孩子的心态。

    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因此看待事情的角度总会摇摆不定。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大人的帮助,需要有人给予其信心!在孩子的热情马上就要熄灭时,在孩子看不到前进的路时,家长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及时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花,让孩子重新看到希望。

    (2)建立良好同学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比较自我,不善于为他人着想。建议家长在入学前就告诉孩子怎么跟同学交往,怎么能交到好朋友。办法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则是真诚,最简单的做法是乐于助人。凡是在班级人缘好的孩子几乎都是自信满满的。

    (3)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尽快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适应全新的教学方式。

    对于以前成绩很好的同学来说,心态是调整的关键。一般调整好心态,成绩自然会上来。对于那些本来成绩一般、还非要花钱进入重点学校的做法,我是不赞同的。

    一个基础不好、对学习又没有兴趣的孩子,几乎没有从学习中得到过任何成就感,而家长还要让他挤进好学生堆里,这不是对他自信心的摧残又是什么呢?还是那句话:做个最鲜艳的西红柿也不错,何必非让它成为苹果呢!

    江苏的一位母亲打电话,诉说了她女儿的烦恼。女儿今年16岁,刚上高一。女儿是在老家的农村读的初中,后来考进了市里的高中。一个月过去了,周末回家的时候,女儿哭着说,新同学对她很是冷落,因为班上很多同学嫌她丑,不跟她玩,老师也将唱歌、跳舞等表现的机会交给漂亮的同学。女儿还埋怨母亲,因为家境不富裕,很少打扮女儿,更是让周围同学看不起她。

    关键点分析

    长相有缺陷的孩子有自卑感,常常是由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片面夸大某一弱点、全盘否定自己造成的。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习惯于反省自己,总是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长处比,在认识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接受消极的、对自己不利的暗示。这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进而导致忧郁、悲观、孤僻等一些消极心态。

    其实相貌长得美丑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自身的心态。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有个漂亮的孩子呢?当孩子的确有不尽如人意的外表时,当他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歧视、老师的冷漠时,家长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关键帮助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经常鼓励、肯定孩子,给孩子自信。帮孩子寻找其自己的优势,如果能发展一两项特长就更好了。这样不但可以使孩子更自信,同时也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总关注自己的外表。比如,孩子脸上有胎记,但心地很善良,脑子很聪明,还有健康的体魄,这些就是财富,是使他走向成功的资本。

    (2)告诉孩子,相貌仅仅是第一印象。待人接物中,刚开始,或者说第一次与人接触时,一般先看这个人的相貌和气质,这是人的本能,因为其他的还暂时看不到。但是“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这个人的脾气、性格、品行基本上就暴露无遗了。

    (3)让孩子明白,比相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行。一个人美丽,心态积极、平和,会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一个人相貌平平,性格温和、乐观,会有一种和气、善良的气质;一个人漂亮,但处事自私狭隘,则会变得狰狞、孤独。况且美貌也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难以青春永驻,而气质却可以由自己来塑造,这是人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它比相貌的美更宝贵,更时尚,更有社会价值。

    所以,不必为了自己的长相不好而发愁,只要提高文化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品行,照样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人。

     5

    孩子同性恋,怎么办

    当前这个时代,有很多父亲不重视家庭教育,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这就导致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很多男孩的穿着打扮甚者连声音都像女孩。这让很多家长担心。

    其实,阳刚不能单纯理解为像男性一样,而应该是男性所具备的优秀性格和品质,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的阳刚之气,不可能与生俱来,多是靠后天“修得”的。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精神空间,为其修得阳刚之气提供“养分”。

    (1)不要排斥孩子的个性发挥。有些家长常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结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张扬,逐渐成为一个没有锋芒、缺少主见、唯命是从的呆板者。

    (2)避免用语言、行动证明孩子的失败。家长要让孩子经历风雨,要帮助孩子树立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敢于直面逆境的信心。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着孩子无能,只是说明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

    (3)夫妻双方共同负责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小的时候孩子需要妈妈的细心照料;当孩子长大了,尤其是上了中学,就需要一个让他崇拜且可以共同探讨人生的父亲。

    男性具备果断、独立、自信、敢于冒险等品质,这些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阳刚之气。这些品质是要从父亲身上吸取的,所以父亲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更容易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多陪孩子做一些男性比较喜欢的活动,比如下棋,这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母亲要注意,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独立处理,不要总是包办代替;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成长;对孩子的冒险行为要给予适当鼓励,不要怕孩子失败或受伤。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同性恋人群比例只占3%~4%。很多学生是受人际关系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才改变性取向。只要正确引导,或是通过心理治疗,一般是可以矫正过来的。

    晓萧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她从小在农村长大,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加上整日目睹母亲作为女性的辛苦,晓萧从小时候就希望自己成为男生,认为只有男生才能在生活中成为强者、受人重视。因此她越来越倾向于男性化打扮,并且也接触了一些同性恋书籍和网站。

    上中学以后,晓萧的性格和外貌引起了同年级女生露露的注意,渐渐地两人有了接触,并成为好朋友。露露的父母离异,而且都出国了,她长年跟着奶奶生活。露露的不幸经历让晓萧对她产生了怜悯之心,想给予露露更多的关怀,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密切,经常同床而睡。

    渐渐地,晓萧的母亲开始觉得怪异:露露生病了,女儿着急帮她买药,甚至有时候还会帮露露系鞋带。但对于母亲的质疑,女儿却认为“这样没什么,我只是想帮她”。不过敏感的母亲还是及时带着晓萧找到了心理专家。经过两年不间断的心理辅导,晓萧才真正摆脱了这段不平凡的情感经历。

    同性之间的互相依恋,与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青春期少年渴望友谊,渴望找到理解自己、无话不谈的亲密好朋友,这是正常心理需求。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又正处在异性排斥阶段。他们喜欢跟同性朋友交往,而讨厌或“瞧不起”异性,总觉得他们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所以,他们的亲密朋友大多都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同性别的同龄人。这些都是这个时期的心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敏感。

    判断孩子是否是同性恋,关键是性别认同和有无性行为。心理学上有假性同性恋的说法,是指“一些孩子虽然与同性别的孩子交往亲密,但他们认同自己的性别,且没有过激的性行为”。

    万一家长发现孩子确实是同性恋,而不仅仅是一种“倾向”,那又该怎么办呢?

    (1)平时注意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父亲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阳刚、果断、宽容,而母亲在孩子面前就要温柔体贴,尽量不要把工作中的女强人形象带回家,让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感受到鲜明的性别特征。

    (2)用合适的方式讲解生理知识。寻找适当的机会和方式给孩子讲讲青春期生理知识,或者送给孩子一本这方面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书。不要为了避免孩子早恋而刻意把异性描述得多么可怕来吓唬孩子,一旦孩子内心对异性产生恐惧和厌恶,再想改变就很难了。

    (3)避免让孩子有情感缺失。对于那些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在外的家庭来说,要注意保持与孩子的定期来往,因为情感的缺失也是导致同性恋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出现同性恋倾向的孩子中,有30%~40%属于离异家庭或孩子情感缺失。    6

怎样跟孩子谈“性”

    这一直是个敏感话题,以致多数家长和老师都避而不谈,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但是避而不谈并不能回避问题,一旦问题主动找上门来,麻烦往往会更大。

    情景再现

    一位姓宋的女士在“金战博客”里留言,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她在整理儿子卧室时,不经意地发现儿子在偷看色情小说。为了不伤害儿子的自尊,她只是把书藏起来,没把这事捅破。她相信要面子的儿子会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纠正。此后一段时间,宋女士发现儿子没有什么异常,对于色情小说的事谁也没提,生活依旧平静。宋女士很满意自己对这件事的“点到为止”,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又过一些日子,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宋女士竟发现儿子放学回家后在卧室里手淫!原以为问题在不露声色中解决了,没想到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这让宋女士惊慌失措。

    关键点分析

    宋女士对问题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以为事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不要以为是敏感问题就可以轻描淡写,孩子的性发育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对性的好奇和探索阶段。如果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消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他们也会主动去寻找,甚至去体验和尝试。而在他们缺乏性常识的情况下,这些探索和尝试是盲目甚至是危险的,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关键帮助

    (1)家长要正确对待。要学会为孩子进行科学的性知识讲解,也可以买几本生理卫生方面的书,放在显眼处让他们随便翻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来自多种途径的性知识进行分辨,避免他们被一些不良信息带入歧途。

    (2)发现了问题,家长要保持冷静。因为此时孩子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家长处理不当,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家长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问题,并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

    (3)家长要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引导和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情趣和爱好,激发、培养孩子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从中获取快乐。

    怎样让“宅男宅女”走出家门

    很多孩子习惯一个人待在家里,心甘情愿地做“宅男”、“宅女”。他们在家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上网就上网,自得其乐。

    情景再现

    有家长忧心忡忡地打进热线电话说:“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了,本来想给他报个辅导班,结果他死活都不去。现在每天在家除了吃饭、看电视、上网,其他什么事都不做。让他写作业他就发脾气,怎么办啊?”

    我说:“假期本来就是孩子休息的时间,不要再用学习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填得满满的。除了让其认真完成作业,要鼓励孩子出去找同学玩,多做户外活动,孩子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结果家长却说:“我们都说过,但他说同学都没意思,说别人幼稚、谈不来。我们主动要求陪孩子出去玩,他也不愿意。而且我们也担心他出去以后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他在家里我们还放心一点。”

    关键点分析

    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运动的角度看,相比“宅”在家里,运动能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发展,让身体更健康。从心理的角度看,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建立内心世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应该面对和适应真实的社会生活,而非寻找虚拟的生活空间。在人际交往方面,长期独处会使孩子不善于与人沟通,必然导致孩子人际关系不良,缺少朋友。没有朋友会直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学校跟同学关系不好而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发展到了退学的地步。

    关键帮助

    那么对于这些已经“宅”在家里的孩子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孩子安全,应该鼓励孩子多跟同学在一起,多做户外运动,并可以主动为孩子创造一些集体环境。比如经常组织孩子的同学以家庭为单位参加郊游、在网上建立班级群等,为孩子创造机会与同学相处。

    (2)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要担心业余活动太多会影响孩子学习,其实那些在学校特别活跃的孩子,恰恰也是学习方面的佼佼者。

    (3)家长要为孩子交往打消顾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愿意“宅”在家里的孩子,多数都是性格比较内向、腼腆的孩子,他们并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因为害羞、怕被拒绝而不主动跟人交往。如果家长能够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交友,并给孩子适当的指导,相信孩子会走出“宅男宅女”的生活,去迎接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孩子和不良青年混在一起

    情景再现

    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最近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了,还拉帮结派、抽烟打架,家长非常着急。他的孩子原来非常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现在变得不爱学习,甚至还有逃课的情况。原来孩子一直在父母身边,自从上了高中就开始住校,一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孩子觉得一下子脱离了父母的管束,自己也散漫起来。孩子比较老实,在学校总是受人欺负,有一次还被其他班的同学打了,但因为不回家也没和家长说。这时候有人介绍了几个小青年让他认识,那些已经退了学、每天游手好闲、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孩子就成了他的救星。每当有人再欺负他时,他的这些朋友就“出手相助”,使他有了安全感。于是孩子渐渐和这群人混在了一起,也学会了抽烟、打架。

    关键点分析

    不难看出,孩子也不想变成这个样子。他自己也是被动的,不知不觉地被那群孩子“同化”了。脱离了父母每天的管束,再加上外界的一些诱惑,孩子很容易发生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后来孩子的家长根据我们的建议,搬到了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都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陪着孩子上晚自习,阻止那些不良青年再联系孩子。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也比原来频繁,不断地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终于与那些不良青年脱离了关系,学习热情也重新燃起,渐渐地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关键帮助

    当孩子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家长真的要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甚至是牺牲一些东西才能帮助孩子从这段困境中走出来。

    这时候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关心、爱护,而不是家长的责备、训斥。另外,除了需要关爱,孩子更不能缺少父母的信任。如果父母对他们失去信心,就等于全世界都放弃了他们。除了那些混混青年,恐怕没有人再愿意接受他们了。所以只要家长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就一定能和孩子一起走出困境。

    如果不能改变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紧紧地守护在家长的身边,让孩子远离外界的干扰。也许孩子开始不会接受家长的做法,但只要家长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就一定会感动孩子,最终让孩子回心转意,回归正途。

    孩子喜欢穿奇装异服

    情景再现

    我带过一个高一的学生,头发留得长长的,染成土黄色不说,还烫得卷卷的,看上去就像刚起床时没洗脸、没梳头,根本不觉得美。可他自我感觉良好,无论我怎么提示,他都无动于衷。看来来硬的是不行了,必须换一招。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一天下午,教室里就他一个人。这时有两个家长来咨询,家长看了一眼教室,说:“今天就这一个学生呀?他还挺用功的。”我说:“是,学习用功,人长得也好看。”我故意把话题引到他的外形打扮上,家长还真配合,马上说:“嗯,这女孩长得挺好看,就是头发有点乱。”刚才还挺高兴的他马上变了脸色,一言不发地走开了。看到他怏怏离开的样子,我知道这招奏效了。果然,第二天他再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头发短了许多。我赶紧抓住时机表扬:“哎呀,这个发型帅呀,又有原来那个男子汉的风采了。”

    关键点分析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那些奇异发型和怪异打扮能让孩子找到“特立独行”的美好感觉。孩子喜欢那样的发型和服饰,其实无非显示出内心的一种渴求罢了。如果家长能让孩子感觉不管他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即使外形很普通,只要他有自己的思想、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有创造力,都可以让别人感觉他是不一般的、无人能媲美的,孩子自然会放弃那些外在的表现方式。

    关键帮助

    (1)家长要判断是孩子审美有问题还是自己落伍了。有的时候不排除是两代人的欣赏眼光不同造成了意见不统一,这时,建议家长先要了解情况。最好先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比如发型、头饰、服饰,看看这些东西到底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知道其中的缘由后,家长跟孩子沟通自然就有了话题。当孩子发现家长理解了他的审美观时,就是家长发表自己看法的好时机了;或者当家长知道了孩子为什么喜欢那些事物之后,可能也就不再那么强烈反对了。

    (2)很多孩子喜欢奇异的装扮是受了明星的影响。这时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明星们之所以装扮成那样,其实是工作的需要。他们所有的宣传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目光,要达到震撼的效果,服装和发型当然必须引人注目。而生活中的他们其实穿着也很普通,比如访谈节目中的明星一般穿着都很朴素,没有奇装异服,也没有怪异发型。

    8

    孩子经常被同学欺负怎么办

情景再现

    有一个家长打来热线电话说,孩子最近特别不愿意去上学。每天快要出门了,她会突然抱着肚子说:“哎哟,我肚子疼,今天不去了。”然后就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不出声也不起来了。原来学校有个很厉害的“小太妹”,总是欺负她,还跟全班女生说不要跟她玩,“谁跟她玩,就打谁”。“小太妹”还威胁说,“如果你告诉老师和家长,我就每天找人打你”。

    关键点分析

    孩子经常受到同学欺负,其实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孩子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第二,孩子遇到问题不能积极面对,更不懂得寻求外援力量。第三,孩子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明是非。第四,孩子胆子较小,害怕遭到报复,被欺负时不敢反抗。

    关键帮助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1)要找到孩子被欺负的原因。如果是不分青红皂白谁都欺负,那问题肯定在他人,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帮助他改正恶习,不但解脱了自己的孩子,还拯救了别人。如果是只欺负自己的孩子,那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孩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引起了别人的误会,解释清楚,矛盾自然也就化解了。

    (2)引导孩子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很多孩子一被同学欺负,不是找家长诉苦,就是退学了,从不仔细思考对方为什么要欺负自己、怎么能跟对方搞好关系等问题。

    (3)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只是简单地帮助孩子处理问题,而是要指导孩子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很多高中的孩子跟父母说起学校的事情时,只是希望有人能倾听和理解,其实他们并不期望父母亲自出面去解决问题。

    (4)教孩子学会宽容。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只顾自己、不懂得替大人考虑,可是仔细回想起来,我们可能错过了很多最佳教育时机。一个积极乐观、宽容豁达的家长,不仅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家长自己的事情,

    有必要跟孩子沟通吗

    情景再现

    方先生工作很忙,儿子刚升入高中时正是他最忙的时候。有一次他晚上回家比较早,到书房看见儿子摆在书桌上的周记,字迹潦草得没法看。方先生把儿子叫到书房,指着他的作业,像以前那样摆开架势开始对儿子说教。“看你写的字就知道你的学习态度,看你的学习态度就知道你的学习成绩。基础差点不要紧,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什么事情都要这样,知道吗?”

    “知道,从小学到现在,你跟我说过N遍了。但是,我知道不等于一定做到,这要看什么事情、是不是有意义。这么无聊的作业,我认真做了又会怎么样?”

    孩子竟然顶嘴,这是方先生没想到的。话没法谈下去,方先生稳定一下情绪,暂停在这里。儿子见老爸好久不搭理他,反倒过来凑近乎:“老爸,你最近忙得连话都很少跟我说了。”

    听儿子一说,方先生才猛然醒悟。做一行做久了,从当初的满怀激情、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到现在养成了“老油条”似的工作习惯,造成很多规范化的流程都没落实到位,临到检查时才发觉丢掉了最基础的东西。积少成多,只好突击弥补,才导致如此狼狈。

    既然想到这里,方先生顺势把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告知儿子,现身说法:“今后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记得有句话说得好,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做的事情要反复做,反复做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才会越做越有活力。”

    果然,儿子见老爸这态度,很受感动。方先生没提作业的事儿,儿子却主动做了检讨,并保证尽快改变这种状态。从此,儿子像变了个人,高一结束时,成绩已经提到全班前5名。

    关键点分析

    两代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大背景的差别,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难免有差异,家长不应该一味地以自己的观点为标准,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多听听孩子的观点,虚心听取孩子的意见。方先生的儿子之所以如此“听话”,在于方先生尊重儿子,而且他能够现身说法、自我检讨,以平等的方式跟儿子交流。儿子角色转变了,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会很“听话”。

    关键帮助

    为了让孩子多关心家庭事务,改变可以这样开始:

    (1)适当组织家庭会议。把家里的大小事情拿出来讨论一下,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发表意见。不一定要马上否定孩子错误的观点,可以先不做评判,而是给出家长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来思考对错。

    (2)跟孩子讲话要多举例、少讲理。用真人真事感染孩子,避免孩子觉得家长的道理枯燥乏味、难以接受。

    老师经常诉说孩子的“不是”

    情景再现

    张女士通过“金战热线”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周一早晨女儿磨磨蹭蹭起床,眼看就要迟到了,张女士催促她,她竟然说不去上学了。张女士再三追问为什么,女儿才说她不愿见到语文老师。张女士又问为什么,女儿嘴里一连串蹦出这么几个词:偏听偏信,欺软怕硬,无理霸道,十分可恶。听到这,张女士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十恶不赦”的语文老师?

    原来,作文课上语文老师表扬了女儿的作文,还作为范文读了。结果语文课代表向老师反映说,这篇作文在哪里见过,不是原创的。语文老师就找女儿问这事,女儿百般辩解,可老师还是表现得半信半疑。女儿有口难辩,从办公室出来越想越郁闷,一天都没好好听课,周末也过得无精打采。

    张女士问女儿:“作文到底是不是你自己写的?”她这么一问,女儿眼泪就出来了,说:“原来你也不相信我!明明是课代表嫉妒我,说在哪里见过那篇作文,老师怎么不叫她找出来看看呀,凭什么相信她无根无据的话?”张女士一听,就知道女儿确实受委屈了。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劝说女儿,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点分析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家长要在孩子和老师之间起一个桥梁作用。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又要帮助孩子积极跟老师沟通,搞清事实,维护老师的威信,维护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1)让孩子宽容对待老师,告诉孩子人无完人,老师也会有失误。如果被老师错怪,不要把委屈憋在心里,要主动跟老师沟通,把情况讲明,老师会改变态度的。要让孩子坚信老师总是为学生着想,不会有意刁难哪个学生的。

    (2)建议孩子暂时保持沉默,激励孩子更加发奋,取得更好的表现,以事实证明自己是诚实的、有能力的,让别人的怀疑不攻自破。

    (3)启发孩子学会跟老师沟通,讲究说话技巧。要有真诚的心,还需要真诚的语言,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误解,取得别人的信任。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情景再现

    郑女士通过“金战热线”讲述了这样一件令她伤心的事情:

    一天晚饭前,上高一的儿子竟然对姥姥大加斥责,原因是姥姥做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姥姥躲在阳台上暗自落泪。郑女士控制住情绪,把儿子叫到客厅,问:“你长这么大,你知道最该感激的人是谁吗?”

    儿子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见妈妈一脸怒气就没说什么。他考虑半天才说:“最感激食物,不吃饭我长不大。”

    “你姥姥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现在又给你做饭,难道你不应该感激她吗?”郑女士有些动情。“难道这不是她应该做的吗?”儿子一脸冷漠,“你做的那些也是父母的义务,难道你也要我感激吗?”

    郑女士一时无语,半天又说:“那以后我老了的时候,你会赡养我吗?” 儿子想想说:“应该会吧,但那是我的义务,你也不必感激我。”

    郑女士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冷血”?

    关键点分析

    父母在孩子面前谨小慎微、做牛做马,这样就能打动孩子、得到孩子的感恩吗?未必。长久以来,孩子对父母这种廉价的爱早已经习以为常,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须感恩更无须报答,所以对父母的百般疼爱反应淡漠,表现麻木,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会责怪父母打搅他,嫌父母多事甚至会指责父母。

    关键帮助

    要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而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学会爱孩子,要爱得恰当,而不是“泛爱”。有时候,父母的关心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和束缚,孩子不厌烦憎恨父母就不错了,如果再要求孩子感激父母就未免太“过分”了。

    (1)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让孩子懂得付出,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体验到生活的辛苦,这样他才能珍惜别人的关爱,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2)要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要在生活中“主动示弱”。不要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而对生活大加包办,这样不仅束缚了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更让孩子丧失了感恩父母的体验。

    (3)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不要替他做,这是最起码的。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更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父母的关爱才能触动孩子,才能在孩子心里得到回应。

    不要以为只是给孩子做牛做马就能让孩子感激你,要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还要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