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弦佩:央视称煤荒与电荒系人为制造 意在牟取巨额利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05:48

  人为制造资源瓶颈,只为牟取巨额垄断利润

  按照山西省煤炭厅的说法,山西的煤炭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同时另一个产煤大省内蒙古也迅速崛起,产量甚至超过山西,这说明煤炭总的供应量非常充足,之所以电力企业频频放出消息说煤炭告急,实际上是别有用心的说法。那么在煤炭和电厂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利益纠葛?电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认为,表面上看,南方水资源不足和煤资源不足,是造成的电力紧张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李朝林表示,实际上为了保护行业利益,维护行业垄断,虽说需求多,生产少,可以保证和保护行业的瓶颈地位,有瓶颈有稀缺的地方价格才能高,才有垄断利润,如果不稀缺,那就很难保持垄断利润,现在由于行业的项目垄断,不管是煤还是电都存在竞争不足的问题。

  李朝林告诉记者,竞争充分的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充足,不会造成商品短缺,供应紧张;而竞争不充分,或者缺乏竞争的行业往往是缺乏生机,要么产能不足,要么就是产能过剩也要想方设法控制有效产能,导致有效产能发挥不够,产量不足,人为地制造行业瓶颈,以保护行业发展,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说,向国家要政策,就是要了效益,因为他本身是相对垄断的,想方设法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办法,向政府、向社会施加一定的压力来提高电价,提高效益,达到维护垄断地位的目的。现在不管是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产量满足不了需要的问题。

  据了解,全国现在的装机容量已经接近十亿千瓦,去年我国有9亿6千瓦装机容量,最大负荷也不过6.5亿千瓦。今年全部负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6.5亿,也就是说,在装机容量远大于负荷量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大面积电荒。李朝林认为,无论是电力还是煤炭行业,如果不能从机制上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话,大面积电力紧张、电煤紧缺的局面就不可避免。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分析,只有提倡适当的竞争,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才能保证物价的相对稳定,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保证煤炭电力不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至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国总发电量相比去年提高13.50%,而1至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2%,这说明我国上半年的发电量相对充分,他认为,多个省市出现电荒,最核心的原因是投资失控,固定资产增长过猛。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表示,如果从南方电网、西南电网、四川电网所对应的区域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最高的是20%、25%,甚至30%都有。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地方官员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业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别管对企业好不好,只要能上项目,就一定要把它上上去。

  记者了解到,南方五个缺电省份,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3.4%,湖北14.1,江西,13.4%,广西12.3%,贵州15.3%;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7.4%,湖北20.5%,江西,19.4%,广西21.1%,贵州21%。也就是说,这些省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上半年全国13.5%的发电量增幅。史炜认为,除了投资过热造成用电紧张,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经营,也是造成电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史炜表示,淡季缺电,但是地方政府却不启动机组,因为他们认为,发一度电的钱不够买煤的钱,要不国家给补贴,电力公司每年有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用政策性的亏损来掩盖经营性的亏损,最后获得利润。政府亏损减去经营亏损等于国家电力的垄断利润。煤炭也是相同的情况。

  在史炜看来,短时间想要打破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局面,不太现实,他主张首先应该下大力气遏制地方的过度过快投资,遏制大量高耗能工业的上马。

  他说,用电包干,在中国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浙江省电荒,国家电网核定电量,多一度都不给,而且必须保证居民用电以及居民用电的增长,地方政府在“十二五”的第一年上的项目有30%是高耗能的。

  半小时观察:引入电力竞争,从根本上杜绝垄断

  多年以来,在电煤供应上就存在“市场煤、计划电”的说法,体制上的矛盾导致电力改革呼唤多年始终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煤电一体化、煤电联动、限制电煤价格等一系列过渡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眼下,很多电力企业又展开大规模的囤煤行动,这更像是一场因垄断迫使政府就范的圈地运动,无端增加了社会成本。

  中国究竟是缺煤还是缺电?数据显示,什么也不缺,缺乏的是打破行业垄断之后的自由竞争。我们曾经经历了一个凭票供应的年代,但事实证明,一旦政策松绑,我们就迅速拥有了极大丰富的物质保障。希望早些结束“市场煤、计划电”的尴尬局面,相信市场会给出一个公平的定价系统。

  人为制造资源瓶颈,只为牟取巨额垄断利润

  按照山西省煤炭厅的说法,山西的煤炭生产完全没有问题,同时另一个产煤大省内蒙古也迅速崛起,产量甚至超过山西,这说明煤炭总的供应量非常充足,之所以电力企业频频放出消息说煤炭告急,实际上是别有用心的说法。那么在煤炭和电厂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利益纠葛?电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认为,表面上看,南方水资源不足和煤资源不足,是造成的电力紧张的直接原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李朝林表示,实际上为了保护行业利益,维护行业垄断,虽说需求多,生产少,可以保证和保护行业的瓶颈地位,有瓶颈有稀缺的地方价格才能高,才有垄断利润,如果不稀缺,那就很难保持垄断利润,现在由于行业的项目垄断,不管是煤还是电都存在竞争不足的问题。

  李朝林告诉记者,竞争充分的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充足,不会造成商品短缺,供应紧张;而竞争不充分,或者缺乏竞争的行业往往是缺乏生机,要么产能不足,要么就是产能过剩也要想方设法控制有效产能,导致有效产能发挥不够,产量不足,人为地制造行业瓶颈,以保护行业发展,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说,向国家要政策,就是要了效益,因为他本身是相对垄断的,想方设法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办法,向政府、向社会施加一定的压力来提高电价,提高效益,达到维护垄断地位的目的。现在不管是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产量满足不了需要的问题。

  据了解,全国现在的装机容量已经接近十亿千瓦,去年我国有9亿6千瓦装机容量,最大负荷也不过6.5亿千瓦。今年全部负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6.5亿,也就是说,在装机容量远大于负荷量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大面积电荒。李朝林认为,无论是电力还是煤炭行业,如果不能从机制上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话,大面积电力紧张、电煤紧缺的局面就不可避免。

  中国西部煤焦网特聘专家李朝林分析,只有提倡适当的竞争,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才能保证物价的相对稳定,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保证煤炭电力不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至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国总发电量相比去年提高13.50%,而1至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2%,这说明我国上半年的发电量相对充分,他认为,多个省市出现电荒,最核心的原因是投资失控,固定资产增长过猛。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主任史炜表示,如果从南方电网、西南电网、四川电网所对应的区域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最高的是20%、25%,甚至30%都有。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地方官员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业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别管对企业好不好,只要能上项目,就一定要把它上上去。

  记者了解到,南方五个缺电省份,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3.4%,湖北14.1,江西,13.4%,广西12.3%,贵州15.3%;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湖南17.4%,湖北20.5%,江西,19.4%,广西21.1%,贵州21%。也就是说,这些省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都高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上半年全国13.5%的发电量增幅。史炜认为,除了投资过热造成用电紧张,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经营,也是造成电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史炜表示,淡季缺电,但是地方政府却不启动机组,因为他们认为,发一度电的钱不够买煤的钱,要不国家给补贴,电力公司每年有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用政策性的亏损来掩盖经营性的亏损,最后获得利润。政府亏损减去经营亏损等于国家电力的垄断利润。煤炭也是相同的情况。

  在史炜看来,短时间想要打破电力、煤炭行业的垄断局面,不太现实,他主张首先应该下大力气遏制地方的过度过快投资,遏制大量高耗能工业的上马。

  他说,用电包干,在中国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浙江省电荒,国家电网核定电量,多一度都不给,而且必须保证居民用电以及居民用电的增长,地方政府在“十二五”的第一年上的项目有30%是高耗能的。

  半小时观察:引入电力竞争,从根本上杜绝垄断

  多年以来,在电煤供应上就存在“市场煤、计划电”的说法,体制上的矛盾导致电力改革呼唤多年始终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煤电一体化、煤电联动、限制电煤价格等一系列过渡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眼下,很多电力企业又展开大规模的囤煤行动,这更像是一场因垄断迫使政府就范的圈地运动,无端增加了社会成本。

  中国究竟是缺煤还是缺电?数据显示,什么也不缺,缺乏的是打破行业垄断之后的自由竞争。我们曾经经历了一个凭票供应的年代,但事实证明,一旦政策松绑,我们就迅速拥有了极大丰富的物质保障。希望早些结束“市场煤、计划电”的尴尬局面,相信市场会给出一个公平的定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