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增大阴茎的食物:反思中国的教育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51:35

当下的中国问题堆成山,危机大如天。我是个农村教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向高层反映一下中国的教育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公平、不合理,导致城乡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教育因各地发展的起步点不同出现地域性差距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国家在财政投入上不应该厚此薄彼,地方政府在整合教育资源上不应该歧视乡村和山区。在笔者工作的县里,乡村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添置、校舍的维修大都是由学校自己承担的,这项费用开支的经济来源主要落在学前教育的收费上。国家财政按学生人数拨付给各校的公用经费通过上级管理机构层层剥离后,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满足不了学校的运转。现在,我县乡村地区的大部分学生仍然在六、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破烂校舍里学习和生活。笔者前些年在山区支教时曾蜗居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整整一年时间,亲身体会了大风吹来人随整栋房屋摇摆不定的滋味。
二、教育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改革后,经济效益成了教育工作者唯一的价值取向。现在的独立学院越办越多,考生们的高考成绩只要达到200分以上就可以读大学了。高校的扩招政策使家庭经济宽裕的学生可以降低几十甚至几百分获得就读资格。据笔者了解,我县每年高考成绩在300分以下的考生数以千计,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通过扩招渠道多交了学费之后成了大学的扩招生和补招生。事实证明,高考成绩已完全沦落为高校收费的衡量标杆,高考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笔者不知“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最先是由谁构思的,把教育工作同市场经济效益挂钩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可曾想过?现在有不少大学为了做大他们的产业,还在搞“圈地运动”,独立学院越建越多,校园面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办公室越来越豪华,大学股东和专家教授们赚的银票越来越多。人们常说国家安全靠国防,国家兴旺靠教育,可是,教育在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之后,变成了近似赌博业的暴利行业,变成了最危险最可怕的买卖!国家、学校和教师在这个买卖中互相忽悠,弄虚作假,谋取暴利,普通百姓则在这个买卖中遭受层层盘剥,既不堪重负又不能自拔!
三、教师绩效工资变成“讥笑”工资,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酝酿了这么久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变成了事实上的瞎折腾,说到底是上层领导没有深入基层调查了解造成的失误。这年头,农村教师当牛做马,每天的工作量远远超过城市教师,可到头来评职称受指标限制,调工资受地方财政限制,这样的政策待遇和工作处境已经把大家逼进了生活的死胡同。中国无论搞什么改革,目的应该是让绝大部分人从中受益。可三十年来的改革实际结果是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一部分人在改革中成了暴发户,还有部分人沾了暴发户亲戚的光,成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大部分没有政治背景和文化经济基础的人并没有摆脱贫困。教育领域的改革所表现出的差异更大。广大农村教师从每月领五元工资开始,到今天他们的工资收入仍然达不到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职称改革搞了二十多年,一些老教师到了退休年龄还晋升不了中级职称。工资改革搞了二十多年,工资调级的手续费被扣去了八、九十次,可大家的工资仍然停留在数年前的标准上巍然不动。绩效工资被广大教师们在网上喊冤诉求了数年之久今年总算有了着落,可是增加的工资仅够买一袋酸酸乳饮料。大家空喜一场事小,反而被绩效考评方案剥夺了大部分休息时间,为了不使那30%的奖励性部分打水漂,大家不得不抓紧时间写计划、制作课件、备课、上课、改作业、抄写论文和政治笔记,准备绩效考核和常规工作检查范围内的各种记录和材料。绩效工资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常规检查条款对教师每周备多少课、改多少作业都有硬性规定,数量达不到和质量达不到都得扣分。常规管理和绩效考核无疑成了压在广大师生身上的两座大山。
四、严酷的就业形势促使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加看重子女的教育,家教热和陪读热把中国青少年一代的健康体魄无情地葬送在书山题海里。家教和陪读现象以前只在城市里泛滥,今天已经蔓延到了农村。在笔者所在的县里,双休节假日已经完全被学校和家长取缔了,孩子们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开始了加班补课请家教。有偿家教是城镇教师的重要经济来源,搞家教的报酬远远超过学校工作的报酬,当然,绝大部分教师搞家教是应家长的强烈邀请而为的。家长陪读现象目前正处于高潮阶段,学生们从小学进入中学后,很多家长便跟着自己的子弟住进学校或学校附近,他们一天到晚不干别的事,只为孩子烧菜煮饭洗衣服,就像封建时代的书童家仆一样伺候自己的孩子。陪读每年需要花费近万元人民币,孩子念六年中学就意味着他们的家庭要花费六万元开支,如果陪读期间还请家教老师,这六年的费用绝对在十万元以上。我算过账,在中国每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花费人民币三十万元以上。如果要帮孩子找份像样的工作,还另需花费五万元左右。
中国的教育改革搞了几十年,今天却是这样一种局面,我们的高层领导难道不需要认真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