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不可丫头向前冲txt:道教篇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5:22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1

第一节  按摩、导引和武术

  中国之按摩和导引,渊源于古代氏族社会巫的舞蹈动作。据说四千多年前的尧舜部落时代,中原地区天多阴雨,洪水泛滥成灾,先民因潮湿阴冷筋骨蜷缩生病,故巫教人舞蹈以舒展肢体,活动血脉而疗病。《帝王统录》引《教访记》云:“昔阴康氏,次葛天氏,元气肇分,灾沴未弭,民多重腿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是始制舞。”《吕氏春秋·古乐》亦云:“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古字巫舞相通,原始宗教中这种巫舞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导引术,后来被道教的道士继承。道教法事中不仅有大量敬神、祭神的舞蹈,而且由此发展出禹步及各种导引治病法。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西汉初期)出土的《引书》,是秦汉时古人以导引行气疗病健身的珍贵文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有些图像注明“引聋”、“引膝痛”等字样,说明汉代不但方仙道以导引术修仙,庶民亦用之治病。《黄帝内经素问·导法方宜论》记载中原地平而湿,“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按为跷足按摩,亦属导引术的范畴,但二者稍有不同。古人以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谓之导引,有宣导气血,锻炼肢体,疗病健身之效。按摩亦是自己或请别人折按肢体和推拿皮肉以疏通筋脉,有强身去疾之功。《孟子·梁惠王上》有“为长者折枝”的话,便是请他人为长辈按摩推拿肢体。道教中的导引和按摩之术多和存思、吐纳、行气等功法相互配合,作为修仙的一种手段。《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抱朴子·遐览》中也载有《导引经》、《按摩经》、《观卧引图》,这是我国最初研究导引、按摩之术的学术专著。

  我国导引术中最核心的内容首推五禽戏。《后汉书·华佗传》云:“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华佗五禽戏是中国导引术中的宝贵遗产,人在静极生动时会自发地做出虎、鸟、熊、猿、鹿的五禽戏动作,这和五行学说中的五脏、五志生克关系完全对应,看来五禽戏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机制的外部表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佛教在中国朝野上下赢得广大信徒后,传统文化亦喜托佛祖之名,例如名震中外的少林拳法和《易筋经》皆托名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传。其实印度并无少林拳法和《易筋经》之流传,少林拳法实际上源于华佗五禽戏,“易筋”之说亦出于道教丹道的理论。少林拳法以龙拳、虎拳、豹拳、鹤拳、蛇拳最著,而少林五拳与华佗五禽戏之间的内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导引术中除《华佗五禽戏》、《易筋经》外,尚有“八段锦”、“十六段锦”、《二十四气导引养生图》、《赤凤髓》“导引四十六式图诀”、冷谦《修龄要指》“导引却病歌诀”等较为著名。据《玄鉴导引法》记载:“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大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而易伤,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导引之道,务于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导引秘经,千有余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今以易见之事,若令食而即卧,或有不消之疾,其剧者发寒热癖坚矣。饱满之后,以之行步,小小作务,役摇肢体,及令人按摩,然后以卧,即无斯患。”以上所论,便是道教导引按摩术的基本思想。

医药、服食和养生1

第二节  服饵、美容和食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传说西方昆仑山和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乃仙人所居,上有吃了令人不死的奇药,于是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及秦始皇,皆曾派人求取不死之药。燕齐一带的方仙道,亦专以服食却老方为秘传的神仙方术,祖述仙人羡门高、安期生之属。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以谷道、祠灶、却老方见武帝云:“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服饵派先是寻找仙药,后是自己按医方配药。其术流传到唐代,方药甚多,其大要在于补脑髓,健脾胃,滋养肾阴和肾阳,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作为修道的基础功夫。从服饵药品的种类看,唐代以前仍以金石药为上品,包括丹砂、金玉、钟乳石、云母等,而后逐渐重视草木药和动物药,包括药草、灵芝、菌类、树脂、鹿角及某些动物的器官。唐代之后,服饵方多和内丹术相配合,制成膏、丹、丸、散、汤液等药剂,有却病健身之效。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天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俗人见浅,但知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但解施泻以生育,不能秘固以顺养。故有服饵方焉。”又说:“故服饵大法,必先去三虫。三虫既去,次服草药,好得药力;次服木药,好得力讫;次服食药。依此次第,乃得遂其药性,庶事安稳,可以延龄矣。”

  道书中四季服食药方甚多,据《四气摄生图》:春三月以茯苓、菖蒲、栝蒌、山茱萸、菟丝子、牛膝、细辛、续断、巴戟天、防风、山药、天雄、蛇床子、柏子仁、远志、石斛、杜仲、苁蓉共一十八味,炼蜜为丸,可治男子五劳七伤之症,补心肾,和气血,强身健体。夏三月服补肾茯苓丸,亦治男子虚损之疾。其方以茯苓、杜仲、附子、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桂、山药、干地黄、细辛、石斛、苁蓉、生姜共一十三味为蜜丸,禁房事及冷猪、鱼肉。秋三月以茯苓、防风、白术、细辛、山药、泽泻、附子、紫菀、独活、芍药、丹参、苦参、桂心、干姜、牛膝、山茱萸、黄芪共一十七味为蜜丸,亦可补肾治五脏虚寒之疾。冬三月以茯苓、山药、肉桂、山茱萸、巴戟、干姜、白术、牛膝、菟丝子、细辛、防风、泽泻、柏子仁、牡丹皮、附子共一十五味炼蜜为丸,可治男子五劳七伤等虚损之症。以上方剂实际上皆为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

  道书中所载去三虫方,并非皆指道教中的三尸虫,其中多有驱杀体内寄生虫的药方。如《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以漆、芜菁子、大黄、酒“以微火合煎为丸,先食服如梧桐子三丸,十日浊血下出鼻中,三十日虫皆烂下。”另有服食槐子去三虫方,以及服食茯苓膏方、黄精膏方、松脂方、胡麻方等。其中茯苓膏以茯苓、松脂、松子仁、柏子仁制成。道书中所述服饵方虽多有效,但亦须经医生辨证用药,不可妄服。据王秉衡《重庆堂随笔》云:“神仙服饵见于杂书者不一,或亦偶遇其人,然不得其法则反能为害。”“尝见一人服松脂十余年,肌肤充悦,精神强固,自以为得力。久而觉腹中小不适,又久而病燥结,润以麻仁之类不应,攻以硝、黄之类,所遗者细仅一线,乃悟松脂粘附于肠中,积渐凝结,愈厚则其窍愈窄,故束而至是也。无药可医,竟困顿至死。又见一服硫黄者,肤裂如磔,置冰上痛稍减。”《洗冤录》云:“有人昵一婢而脱者,敛时启所盖被,异香四发,或以为登仙,实因服房药多麝脐通透之品故耳。”又云:“盖世间无一非生人之具,则无一非杀人之符。偶一相犯,即凝为毒,非特砒、鸩为然,而参、附为尤甚。人第沉溺于补之一字,尽为迷惑,莫之或悟,反云服以参、附,亦不奏功,竟以委之天数,抑何愚之至,而天数之冤,何日得而洗哉!”事实证明,人参、附子等滋补药品,服用不对症,照样误伤人命。道书中所载之大量服饵方,是古人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具有宝贵的医疗价值。我们要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去检验它,发掘它,使它们重新为现代人造福。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2

道教导引术之“八段锦法”,托名唐末五代内丹家钟离权所传,其歌诀云:“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烧遍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此术将静坐、存思、咽津、按摩、吐纳诸术都结合进去,极具道教导引健身法的特色。另明代冷谦《修龄要指》载《导引却病歌诀》云:“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安,梦失封金匮,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聚,兜肾治伤寒,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此项导引功夫不仅结合进守丹田、内视、守一等方术及饮食养生法,而且还融汇进美容术。例如“搓涂自美颜”句注云:“颜色憔悴,所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晨静坐闭目,凝神存养,神气冲瞻,自内达外,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仍以嗽津涂面搓拂数次,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颜悦泽,大过寻常矣。”这是一种以两手按摩面部及用唾液涂搓等美容的方法。

  道教导引术的一些流派向技击之术演化,形成道教内家拳,其中著名的便是张三丰创立的武当山内家拳法。道教内家武术讲究以柔克刚,不使蛮力,以通脉炼气为基本功夫,其武学理论和道家思想相通。内家拳除武当拳、八卦拳、形意拳、金家拳、太极拳等外,尤以近世王芗斋所创之大成拳最得道家之旨。据王芗斋所著《大成拳论》云:“拳道之由来,原系采禽兽搏斗之长,象其形,会其意,逐渐演进,始汇成斯技。”“然在技击方面言之,用力则力穷,用法则法罄,凡有方法便是局部,便是片面,非整体之学也。且精神不统一,用力亦不笃实,更不能感借宇宙力之呼应,神经已受其范围所限,动作亦似裹足不前矣。”“习拳入手之法非止一端,而其结晶之妙全在神、形、意、力之运用互为一致。此种运用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无体亦无象。如以有形而论,其势如空中之旗,飘摆无定,唯风力是应,即谓之与大气相应合。又如浪中之鱼,起伏无方,纵横往还以听其触,只有一片相机而动、应感而发和虚灵守默之含蓄精神。要在以虚无而度其有,亦以有处而揣其无,诚与老庄无为而无不为之学理相通。”王芗斋:《拳道中枢站桩功》,大同市大成拳研究会1986年印,参考于永年先生提供的王芗斋遗稿手抄本录定。王芗斋的大成拳扫去一切套路,将内家拳学发展到高峰,突出了道教理论的特色。大成拳的基本功站桩法,又融汇了道教导引术的精华。
道教修炼方术以返老还童为目标,故鹤发童颜乃至青春常驻自然成了仙人的风貌。于是修道者研习驻颜药方和美容术,以使自己更接近仙人的外表。中国传统的医药学早就注意驻颜、美容药方,如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除疣灭瘢的方剂,《神农本草经》亦称白芷可以“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灭黑,令人面色好”。道教医药学家葛洪和孙思邈对驻颜、美容都有研究。《肘后备急方》中即有“治面疱、发秃、身臭、心昏、鄙丑方”,其中包括治痤疮、去黑斑、染发、疗狐臭、去皱、嫩面、香体、薰衣、令皮肤光润如脂等疗法。《千金翼方》云:“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说明唐代化妆、美容之术已普及士族社会,头膏、面脂、澡豆、衣香等化妆品、美容药已广泛应用。《千金要方》辟有“面药”一节,收入美容药剂八十余方。王建《宫词》云:“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杜甫《腊日》诗亦云:“纵酒欲谋良夜饮,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明美容药在皇室宫廷中大量制造,并在腊日赏赐给臣下。唐、宋、明三朝道教进入宫廷,皇帝亦研习神仙方术和服食仙药以求驻颜却老。

  道教驻颜方药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打老儿丸”,这个药方来自《西河少女传》这一有趣的神仙故事。据葛洪《神仙传》说汉时西河少女以杖笞一白发老翁,路人以为不平上前责问,少女却自称已至百龄,并说此翁乃是她的儿子,年至七十因不肯服家传秘药致老。此药亦名“神仙训老丸”,由山药、牛膝、远志、山萸肉、楮实、白茯苓、五味子、巴戟、石菖蒲、肉苁蓉、杜仲、舶茴香、续断、枸杞子、熟地黄共十五味药炼蜜为丸。“打老儿丸”滋肾补脾,交通心肾,资生气血,使邪火不生,肾水充盈,自然驻颜难老。此方去掉一味续断又名“还少丹”,《仁斋直指方》有载。

《千金要方》以猪胰、猪蹄、豆面、冬瓜仁、细辛、白术、土瓜根、白芷、防风、皂荚、白蔹、商陆制“千金洗面药”,又用作澡豆,可以作为美容药的代表。还有以桃花、杏仁、牛乳、鸡蛋清、丹砂、轻粉、玉屑、珍珠、麋角之类药物配方涂面,可令面白嫩如玉。另有土瓜根(即黄瓜根鲜汁)、黄柏皮、大枣研细为膏,洗面却老去皱,令人颜如少女。用胡麻叶、大麻子、猪胆汁洗发可使头发光泽。《千金要方》中记载服食桃花(阴干为末)可细腰身。其他减肥方还有服荷叶灰、冬瓜及饮茶等。

  《周礼·天官》将食医作为古代四医之一,这种药食同源的历史给中国医学奠定了注重食疗的传统。道教服食派将食疗作为修道养生的方术之一,在道书中记载了大量药酒、药茶、道菜、药膳及用蔬菜、水果、调料、鱼肉、禽蛋、粮食等食品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实《黄帝内经素问》中早有以五味、五谷、五畜、五果、五菜治病之说及当食品性质与药性矛盾时,应遵守“食忌”之事。《汉书·艺文志》载有《神农食禁》七卷,而后有《金匮要略》的食法、王叔和的《食论》,《隋书·经籍志》收集食疗著作四十余种,其中有《太官食经》、《崔氏食经》、《膳馐养疗》、刘休《食方》、马琬《食经》等。孙思邈的弟子孟诜(621~713)撰有《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为《食疗本草》,把饮食疗法推进一步,是我国食品营养学和治疗学的专著。此后食疗学续有发展,南唐陈士良又著有《食性本草》十卷。明代还有《救荒本草》一书问世,是专门记述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的。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治篇”一卷,他在这篇的绪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痾,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3

第二节辟谷、服气与采气

  辟谷和服气之术,是早在秦汉方仙道中就流传的古老方术。盖古人心目中的神仙都是身轻如燕,体香肤洁,貌如处子,能腾云驾雾在名山大川自由遨游的人物。人要成仙,自然也须摈除污秽,服些珍奇轻香之物。人吃鱼肉和五谷、蔬菜,消化后不仅变成脂肪增加体重,而且还会排出粪便等污秽。因之道书中便有“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的话,辟谷和服气也成了修仙的方术。《楚辞·远游》说:“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这是先秦神仙家辟谷、食气乃至采气的记载。在后汉黄老道及魏晋神仙道教中,辟谷食气有效的方士史不绝书。《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乃学辟谷,导引轻身”,“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后汉书·方术传》记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曹植《辩道论》亦记:“余尝试郗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堪风寒暑湿,大都无肥者耳。”其中“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陡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南史·隐逸传》亦载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余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北史》中亦载有王远知、宋玉泉、徐则、孙道茂等,皆行辟谷道,以松叶、白术、茯苓自给,获健身延年之效。唐代高道,更重视却谷食气之道,其中潘师正、孙智琼、徐灵府等居山食松果,行辟谷术,年近百龄。《旧唐书·隐逸传》载王希夷隐居兖州徂来山,“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及玄宗东巡,敕州县以礼征,召至驾前,年已九十六。”又载潘师正师事王远知,“清净寡欲,居于嵩山之逍遥谷,积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享年九十八岁。足见道教辟谷成功者代不乏人。

  辟谷又名断谷、却谷、休粮、绝粒等,因此术常和服气之术结合,故统称为“却谷食气”。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却谷食气篇》,就是方仙道中流传却谷食气之术的证据。《太平经》卷五十二云“欲知其意胞中童,不食十月神相通”,是秦汉方仙道即以辟谷之术修仙通灵。早在晋代,据葛洪说,辟谷之术“近有一百许法,或服守中石药数十丸,便辟四五十日不饥;练松柏及术,亦可以守中,但不及大药,久不过十年以还。或辟一百二百日,或须日日服之乃不饥者。或先作美食极饱,乃服药以养所食之物,令不消化,可辟三年。欲还食谷,当以葵子猪膏下之,则所作美食皆下,不坏如故也。”(《抱朴子内篇·杂应》)后世道士辟谷之方大致并未脱开晋人却谷食气的路子,一般辟谷前先服葵子、胡麻、猪膏、大麻子等药物以润肠泻秽,防止肠胃粘连和大便中毒。辟谷多以减食法渐渐断谷,饥时可饮食少量由芝麻、黑豆、大枣、栗、酥、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柏叶、蜜等煮成的汤药,同时要咽津食气,逐渐适应休粮状态。本来行气至胎息境界,自然会发生辟谷现象。辟谷食气之法,其效果可以促进人体真气的运行,激发人体潜能,从而变化人的体质。现代人行辟谷食气之术,亦可减肥、美容,淘汰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和变异的细胞组织,从而更新体质,提高内气修炼的层次,仍有防病健身的效果。

  服气之法,多和咽津、辟谷、吐纳、闭息、存思、守窍等方术相互配合,有服体外之气和服体内之气的分别。服体外之气时应和存思结合,有服五芽、六气、三气、紫气、雾气,甚至服五方灵气、日月光芒及星精月华等法。

 

医药、服食和养生

食疗学的基本思想,是将各类食品按中医理论的药性学说分类,与人体腑脏的疾病相对应,从而提出治疗方案。孙思邈的“食治篇”就是道家营养疗法的专篇。他总结出肝病喜酸,宜食犬肉、麻、李、韭等;肾病喜咸,宜食豕肉、大豆、粟、藿等;脾病喜甘,宜食牛肉、稗米、枣、葵等;心病喜苦,宜食羊肉、麦、杏、薤等;肺病宜食辛,可用鸡肉、黄黍、桃、葱等。另外,以羊肝、牛肝等治“雀目”(夜盲症);以海藻、昆布、鹿靥、羊靥(靥即甲状腺)治“瘿”(甲状腺肿);以谷皮煎粥治疗脚气病等,皆是以食品治疗营养缺乏症的例子。其他如生姜、辣椒、大蒜、酒等,多为辛热之物,可通阳健胃,治胃腹寒症,但多食则生痰动火,损害目力,故目疾、温病、皮肤病多忌食。而西瓜等瓜果、蔬菜,性多寒凉,有清热、解暑、生津之功,故可治中暑、发烧、咽疼、大便燥结等病,但多食生冷,易损脾胃,故体虚、吐泻之症慎忌。猪头肉、公鸡肉、南瓜、盖菜等,为动风助火之品,易诱发旧病,故称作“发物”。食盐味咸,入肾经,为除热润下之品。食醋味酸,性收敛,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雪梨味甘性寒,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香蕉味甘性寒,有润肺肠、通血脉、填精髓之效。萝卜能消胀顺气;芹菜可健神止嗽。赤小豆可消肿解毒、清热止泻;红薯可补虚强肾,健脾强身。《隋书·经籍志》载有《神仙服食经》、《杂仙饵方》、《服食诸杂方》、《老子禁食经》、《四时御食经》、《食馔次第法》(梁有《黄帝杂饮食忌》)及多种《食经》,说明食疗著作自古多入道书,为道教医药学所采用。隋代还有谢讽作《淮南玉食经》,其中有发明豆腐的记载。

  此外,道教服食派还用药草作酒,称为仙酒,《太上灵宝五符序》载有多种神仙酒方。如地黄酒、术酒、胡麻酒、松脂酒、天门冬酒、五加皮酒、枸杞酒等,皆有滋补疗疾之功。如松脂酒方:以秫米、小麦曲酿之,取白松脂、天门冬、茯苓纳酒酿之,泥封三十日,即成。以药草配方作饮料,亦有健身之效。另有将药草和肉菜烹饪,成道菜、药膳,不但美食,亦可疗病健身。例如以冬虫夏草煲鸭肉,力可代参汤,为滋补性药膳。以动物肝脏配食可明目,一些兽肉及其阴茎食之可壮阳,骨髓、核桃肉等食之可健脑,鱼骨、牛骨等煲汤可壮腰补钙等,皆可烹饪为药膳。《食宪鸿秘》和《老老恒言》还载有大量药粥做法,其中如胡麻粥、莲子粥、羊肉粥、芡实粥、薏苡粥、山药粥等,皆有补益之功。总之,道教文化中这些营养学的宝藏,凝聚着神仙家数千年服食摄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4

 

服体内之气有服五脏气及元气等法。孙思邈说:“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气海若具,自然饱矣。”“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存神炼息铭》)孙思邈所传为服体内元气法诀。其他还有《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及《云笈七签·诸家气法》等书所载服气法诀,都是道教服气法的典型之作。服内气之法,一般是先将体内浊气吐出,在吐气欲止时,带动体内元气上升至喉间,然后一口咽下,此体内随呼气上升欲出之气称内元气。例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咽气诀”所述:“服内气之妙在于咽气。世人咽外气以为内气,何以谬哉。吐纳之士宜审而为之,无或错误耳。夫人皆禀天地元气而生身,身中自分元气而理,每因咽及吐纳,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然气海中气随吐而上,直至喉中。但候吐极之际,则辄闭口连鼓而咽之,令郁然有声汩汩。然后男左女右而下纳二十四节,如水沥沥分明闻之也。如此内气与外气相顾皎然而别也。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速入气海。”“一闭口三连咽止。干咽号曰云行,湿咽取口中津液谓之雨施。初服气之人气未流行,每一咽则旋行之,不可遽至三连咽也。候气通畅然渐渐加之,直至于小成也。”显然服气法中所服之“内元气”和后世兴起的内丹学中“元气”概念尚不尽相同。至于存服体外之气,讲究以多入少出为要,例如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中有“服三五七九气法”:徐徐以鼻吸气三次,以口吐死气一次,如此行三气法久熟,再以鼻纳气五次,吐一死气。五气法久熟,再行七气法。以鼻引七气口吐一死气。七气久之再行九气法。鼻纳九气口吐一死气。久久行之,最后将三五七九合并为二十四气,即二十四咽而一吐之,直至九九八十一咽而一吐之,此法以入气多吐气少为妙。另据《上清握中诀》载“服三气法”:“常以平旦向日,临目,存青气、白气、赤气各如线,从日下来直入口中,挹之九十过,自饱便止。”这种服气法是和存思法配合而行的。

  以存思为主的服气法,逐步发展为采气法。例如《上清握中诀》所载“服日芒法”及“服月芒法”,便是初期的采气工夫。“服日芒法”为:“平坐,临目,直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赤色,紫光,九芒从心上出喉至齿而回还胃中。良久,存见心胃中分明,乃吐气,漱液,服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夜间可行“服月芒法”,即存想月亮在泥丸宫,月光芒四射,其白芒流入胃下至丹田。采日精可益身中阳气,治阳虚之症;采月华可滋补身中之阴,阴虚者可行之。日魂月魄可与身中之魂魄相感应,存思采服日月之阴阳,可增强身中阴阳的生命能量。随着道士修炼的层次不断提高,能够激发本身的元气和天地之气感应,便可以采天地之气。采气法往往不必像服气法那样由口、鼻而入于胃中或肺中,而是离开呼吸器官及消化器官的系统,直接以经脉、关窍等学说为基础。如采日月精华法,可对日月而坐,存想日月精华吸入头顶百会穴,沿任脉降至丹田,再由督脉升至泥丸宫。日月为天地阴阳之精,《太上玄真诀服日月法》等多用存想,存左眼为日,右眼为月,日月交光,照彻泥丸,下耀五脏,入于明堂,化生五彩甘露,流入口中咽下,沿冲脉运转丹田。其他如由两手掌劳宫穴采松柏树木之气,用两足心涌泉穴采山川大地之气,以眉心印堂穴或祖窍穴感召虚空中先天一炁等,皆须用存思法或修炼到天人合一的高工夫层次才易于施行。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5

第三节存思、守一和坐忘

  魏晋神仙道教兴起之后,修炼方术由炼形、炼气逐渐转移到以炼神为重点,存思、守一、内视、守窍、心斋、定观、坐忘等法日益受到重视。《西升经·邪正章》云:“道别于是,言有伪真;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存能亡;神能飞形,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这说明修道者已体验到精神(即人的意识)本身存在着常人还没认识的奥秘,炼神比炼形更能开发人体生命潜能。魏晋时传世的《黄庭经》,就是一本以存思为主的道书。而后兴起的上清派神仙道教,便以炼神为主要的修持方法。

  存思又称存想。司马承祯《天隐子》云:“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黄庭经》中设有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各种器官的身神,存想这些身神及日月星辰等神灵的炼神方法也叫存神。道教修炼家以人脑为百神总会,泥丸之神为诸神之宗,因之但存脑部之神,即能主宰全身,得返老还童之效。存神法的要点,贵在志诚心正。《思神诀》云:“心正则神正,心邪则神邪。邪之与正,由悟不悟,悟则入正,迷则归邪。”(《云笈七签》卷55)。存思身神的方法实际上是内视法。内视又名内观,可以彻见体内五脏。另外,将自己的神光凝聚于一点,保存于一处,也是存神之法。以自己的神光返观内照自己躯体,可使灾病难侵。葛洪《抱朴子·地真》云:“吾闻之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如含影藏形,及守形无生,九变十二化二十四生等,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各有效也。”可知早在晋代,存思的内容便已相当丰富。其中包括存思内景法和存思外景法。身内景象无非是五脏与五脏之气,另外就是身中的神真。其中存思泥丸之神真,又有所谓“默朝上帝法”,即存思太一帝君居泥丸宫,天地、日月、四象、八卦、仙山、琼楼环绕之,有如佛教密宗之“坛城”,专意内视,日久分明如真,头顶天门洞开,阳神即飞出去朝上帝。身外景象一为元气、日月星云雾等自然景观,二为身外之神灵,即三清、四御、玄女、老君、星官等。还有将存思内景与存思外景结合者,《云笈七签·杂修摄》有存思“影人”法,其法先存思分身作“影人”长三寸,令此影人在自身百脉之间穿动,又离身至天边取虚空中元气回至头顶入体内四肢百脉,无处不彻,并以影人配合行炁,起到调整体能的作用。

  葛洪认为存思之法虽养生有效,但因方法烦多难学,“足以大劳人意。若知守一之道,则一切除弃此辈,故曰能知一万事毕也。”(《抱朴子·地真》)守一的思想源于老子,《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个思想被《庄子》继承,《在宥》篇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刻意》篇又云:“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一就是宇宙之万事万物乃至生命的“原型”,就是元气,就是明觉之心,守一也是守神。《参同契》云:“抱一毋舍,可以长存。”《西升经》云:“丹书万卷,不如守一。”《太平经》云:“一者,数之始也,生之道也,元气所起也,天之大纲也,故守而思一也。子欲寿老,守一最寿。平气徐卧,与一相守。气若泉涌,其身何咎?是谓真宝,老衰自去。”(《太平御览》卷668引)足见存思守一的功夫,在道教炼神方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6

 

葛洪认为“人能知一,万事毕”,将守一的功夫分为“守真一”和“守玄一”两法。“守真一”是一种定观功夫,和释教“止观”法本质相同。其法先虚其身,空其心,内凝神思,身心冥于寂寂之中,气液相生,真水充盈,自可治未病之疾,消未起之患,有招神却恶之功。“守玄一”为存思泥丸之神灵,并思如己身历历分明,久之体内金水分形,能见自己身外之身,又称此法为分形之道。另外还有“守三一”之法,实际上是守窍之术。《太上灵宝五符序》云:“泥丸、绛宫、丹田是三一之真焉。令子守之,则万毒千邪不敢伤矣。”《太上太真科》曰:“一在人身,锁定三处,能守三一,初止不忘,三尸自去,九虫自消。”《元气论》亦说:“夫修心是三一之根,炼气是荣道之树。有心有气,如留树留根,根即心也。存心即存气,存气即存一,一即道也。存道即总存三万六千神,而总息万机。”(《云笈七签》卷56引)守一之法,无非是修心而已。

  道教修心之法,以《庄子》所传“心斋”最为精当。《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首先专心一志,心息相依,内视返听,直至心气合一,心念顿止,渐入浑沌,最后达到一片虚境,便是心斋。此法以虚字为诀要,以听字入手,以止字转手,以忘我为究竟。《庄子》以孔子同颜回的对话讨论“心斋”,当颜回自称达到忘我的境界后,孔子便认为是心斋了。

  炼神达到忘我的境界,也称为“坐忘”。《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一种无人、无我、无内、无外、无分别的与道合一的境界。彼我两忘,万境俱忘,了无所照,方是坐忘。司马承祯著《天隐子》、《坐忘论》详细阐述修习坐忘法的步骤。《天隐子》认为修道有五渐门:“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坐忘者何也?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不行者,心不动也,不见者,形俱泯也。”《坐忘论》更详论坐忘修道的七个阶次,一信敬,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坐忘之道,是炼神的高层次,是存思得道的境界。第四节行炁、布炁及胎息

  《太上混元真录》云:“行气一名炼气,一名长息。”先秦老庄道家之学早有“抟气致柔”、“吐故纳新”的提法,《庄子·大宗师》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说明行气法是先从锻炼呼吸入手,通过调息、吐纳,使人的呼吸变长变深变细变匀,进而激发体内真气在全身经脉中运行,最后达到胎息的水平。踵息、真息、胎息都是指人体的内呼吸状态,道士这种模仿胎儿呼吸的修炼显然和他们追求返老还童的目标是一致的。

  行气之术,祖述仙人王子乔和赤松子,早就流行于楚越、巴蜀一带。据记载,古代赫胥氏(《列子》称华胥氏)部落的先民“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在巫山之下,有“饮露吸气之民”(《吕氏春秋·求人》)。直到王乔、赤松“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纳新”(《淮南子·泰族训》),传下行气之术,记载于屈原《楚辞·远游》篇中。战国时传世玉器《行气玉器铭》云:“行气——吞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意思是讲行气之法,当凝神聚气,运降丹田,入定固守,萌生真气,逆转督脉,上升泥丸。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依阴阳之机而修炼。顺此道者便长生,反之则夭亡。方仙道中这些行气法,汉唐两代发展到高峰,不仅在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中形成有关气的学说,而且成为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为唐末五代内丹学的形成作了准备。

  行气之法,种类繁多,用以健身治病,多有奇效。明代袁黄《摄生三要》云:“人身之气,各有部分。身中有行气、横起气、诸节气、百脉气、筋气、力气、骨间气、腰气、脊气、上气、下气,如此诸气,位各有定,不可相乱。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7

 

乱则贼,大则癫狂废绝,小则虚实相陵,虚则痒,实则痛。疾病之生,皆由于此。”根据由气脉网络循环运行的人体观,行气自然可以治病。《养生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云:“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一时辰),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以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又宜空虚,不可饱满。若气有结滞,不得空流,或致发疮,譬如泉源不可壅竭。若食生鱼、生菜、肥肉,及喜怒忧患不除,而以行气,令人发上气。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又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热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炁以解极。”六字气法为古代行气法之一,《云笈七签·诸家气法》所载行气种类还多。行气法不断发展,出现闭气法、龟息法、胎息法,胎息法是高层次的行气法。人达到胎息阶段,就可以布气为人治病了。《胎息秘要歌诀》云:“修道久专精,身中胎息成。他人凡有疾,脏腑审知名。患儿向王气,澄心意勿轻。传真气令咽,使纳数连并。作念令其损,顿能遣患情。鬼神自逃遁,病得解缠萦。”胎息成就者,人体潜能得到开发,可以和天地之气相呼应,不但能行布气法,还可行气禁法。气禁法可以在百里之外治病禁毒,直至入山不畏兕虎,道书中多有记载。

  葛洪对行气之术甚为推重,他说:“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虎蛇,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炁,鼻中引炁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闻其炁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抱朴子内篇·释滞》)胎息之修炼方法,先从伏气入手。《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胎息之术确是清净丹法的关键步骤,内丹工夫至小周天后也会自然出现胎息现象,但行气之术达到胎息(体呼吸)的手段却和内丹不同。《胎息杂诀》记载了胎息术的不同炼法。一说为:“咽气满讫,便闭气存想,意如流水,前波已去,后波续处。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舒畅,即依此。但鼻中微微引气,想从四肢百毛孔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功在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内气亦不流散矣。”一说为:“又胎息之妙功,在无思无虑,体合自然,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脉畅关节通矣。”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规中指南》云:“澄心绝虑,调息令匀,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气安和,真人入定,于此定中,观照内景,才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觉一息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存之以诚,听之以心,六根安静,始息凝凝,不闭不数,任其自如。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噏,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如此少时,便须忘气,合神一归混沌,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湛然常住,是谓真人之息以踵。”达到胎息的途径,有专气致柔的伏气法、闭气法、咽气法,也有虚极静笃的存思法、入定法等。胎息是调整人体血脉、腑脏乃至全身关窍、毛孔的内节律,使之和谐有序而出现的体呼吸现象,是修道者多年进行人体科学探索取得的实验成果。胎息之术,也是内丹家的基本法诀,是由气功转入丹功的阶梯,读者切勿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