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常务副区长:当“信贷套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遮羞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5:51

当“信贷套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遮羞布


摘要:在民间借贷的狂热中,一些上市公司也不甘寂寞,将多余的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放出去,以获取高额的利息,最近披露的上市公司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显示:截至8月24日,沪深两市有107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2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

  

    在民间借贷的狂热中,一些上市公司也不甘寂寞,将多余的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放出去,以获取高额的利息,最近披露的上市公司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显示:截至8月24日,沪深两市有107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2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而这些委托贷款,年利率最低的为12%,最高则达到21.6%,远远高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这些上市公司热衷委托贷款的最终回报,则是为报表业绩带来的靓丽的数据。一些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所贡献的业绩,甚至超过了其“主营业务”,可谓居功至伟。比如,上市公司钱江生化委托贷款共计1.4亿元,利息收入高达1680万元,比其一季度1369万元的净利润还高。而武汉健民委托贷款1.5亿元,年利率为20%,一年利息收入达3000万元,而上半年其净利润也不过3620万元。

    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信贷套利,而不去专注于主业,可以关注一下8月10日《证券时报》一则关于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的报道。这个报道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三季度形势分析会上称,约有3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日渐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的报道引发了很多媒体的关注。蹊跷的是,8月11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对此进行“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目前年化收益率很高的民间借贷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循此线索,上市公司进行“信贷套利”的冲动就比较清楚了。在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等面临极大的融资需求,从而使得民间借贷空前火爆,利率也节节攀升,最高的年利率高达100%以上,普通的年利率在60%左右,这和银行7%左右的贷款利率相比,套利空间巨大。这样,一些上市公司依靠自己的优势获得信贷之后,并没有将其用于企业的投资或者经营活动,而是利用银行对信贷资金监管的漏洞,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获取暴利。加之今年全球经济形势的前景极不明朗,很多企业做实业的环境不是很好。这样,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将“多余”的资金放出去,从而获取比从事主业高数倍的利润。

    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一方面进行“信贷套利”,另一方面粉饰上市公司的业绩。但很显然,这种浮华业绩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系统风险。我们尚且不知大多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最终资金的流向,但从高达20%以上的利息看,这些资金必须投入到回报极为丰厚的行业才会还本付息。而今年民间借贷的资金流主要有两个:一是流向了房地产和煤矿等领域;二是流向了中小企业。由于利率极高,无论是流向房地产的,还是流向中小企业的,都存在无法偿还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上市公司的业绩“现形”,同时,风险会最终传导到银行,引发金融风险。

    我们需要思考,在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中国主流的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的管理上呈现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扭曲状态:急需资金救命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合法的主流金融体系获得资金,而那些上市大公司却能轻易地获得信贷资金,并充当二道贩子,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将资金再贷出去,获取暴利。很显然,这一方面,和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在信贷的获得方面拥有“超国民待遇”有关;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等旺盛的融资需求说明,中国的主流金融机构并没有承担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的责任,对于中小企业等而言,中国的金融供给处于绝对的短缺状态。以中美两国金融的数据为例,目前,中国的GDP是美国的40%,而看看银行的数字,在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而我国称之为银行的机构只有300多家,美国是我们的近30倍。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机构总体上并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短缺的情况下,加上信贷紧缩,稀缺的金融资源自然只会选择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就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地下金融或者非法金融满足融资需求。

    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等“信贷套利”方式获得的利润只是一种虚幻的利润,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这些利润荡然无存,更严重的是,放出去的资金也会血本无归。对于企业的信贷套利,银监会曾经三令五申,要求加强监管。但是,笔者认为,在现有的金融体制的语境下,要彻底解决信贷资金的套利问题,根本路径是开放金融。一方面鼓励成立大量的中小银行,另一个方面,开放民间地下金融,将其纳入主流的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仍然是不开放的风险,而不是监管。任何严格的监管,都无法控制金融短缺下的信贷套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