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前山导游词:宜昌农行行长贱卖新华社1.2亿地块 掩1300万违规贷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28:26

宜昌农行行长贱卖新华社1.2亿地块 掩1300万违规贷款

2011年09月01日 07:26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姚海鹰 郑岚予

字号:T|T
126人参与4条评论打印转发

地处宜昌闹市区“康龙家俬城”的这块价值1.2亿元的土地,日前被5900万元贱卖。 / 陈明贵 摄

本报记者 姚海鹰 郑岚予 发自武汉 这是一个“反客为主”—通过银行抵押骗取国有资产的灰色故事。

一块原属宜昌市政府支持新华社三峡支社修建“三峡新闻中心服务三峡建设”的黄金地块,却被用以充当了15笔共计1300万元银行违法贷款的抵押物。更为诡秘的是,当前价值1.2亿元的土地,在作为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却被以5900万元,明显低于市值至少6000万元的价格贱卖给了一家民营公司。而土地的真正主人新华社三峡支社,却仅从中获得1000万元的补偿。

对此,宜昌一位知情官员颇感痛心:“这是罗清泉任宜昌市委书记时支持国家通讯社的办公用地,不料却被搞成现在这个局面。”外界鲜有人知,导致该事件的始作俑者正是农行宜昌分行前行长张廷竹。

时代周报记者历经2周艰难采访,终于厘清了整个事件的脉络:张廷竹先用自己的私人公司(福达公司)出面,以“联合开发”之名从新华社三峡支社手中骗取该地。接着,又用该地为自己违法发放的15笔总计1291万元的贷款提供“银行抵押担保”,而事实上,获得1291万元违法贷款的3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张廷竹本人。针对上述瞒天过海的行径,新华社三峡支社于2002年提起诉讼,宜昌法院于2004年终审判决“土地抵押”无效,将该宗土地返还给新华社三峡支社。事件至此,按说应该平息。

但2009年初,事情再次峰回路转,因上述“1291万元”违法贷款的债权已作为“银行不良资产” 被当事银行转让给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武汉办事处。由此,在多方的博弈之下,该宗土地又戏剧般地重新回到了被张廷竹控制的福达公司手中。也正因此,才最终导致了2011年8月初,价值1.2亿元的土地以5900万元被贱卖,以及偷逃国家税款3800多万元等一连串匪夷所思的违规事实发生。一位谙熟该宗土地争夺全过程的法律界人士认为,从始至终,总有一股神秘力量左右其中:“我们不能肯定完全是张廷竹在背后操纵,但他明显触犯了刑律却至今逍遥法外,是不争的事实。”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因该案在湖北司法界引起震动,在相关涉案方的再三申请下,宜昌地方法院已定于9月7日举行公开听证会。

“这次听证将决定这宗土地的最终去向”,8月31日,宜昌市中院一关键岗位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肯定表示。

福达开发新华城的醉翁之意

8月29日,宜昌市东山开发区主转盘西南面,“康龙家俬城”门前车马喧嚣。

记者眼前的这块家俬城所占地块,位于宜昌市核心闹市区黄金地段,西临深圳路,东临城东大道,北靠西陵一路,面积15113平方米(约20亩),当前市值至少1.2亿元以上。但这也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是非之地。

该地的最初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新华社三峡支社。

1992年底,新华社三峡支社向宜昌市政府提出用地申请,欲在市中心地段建三峡新闻中心,宜昌市政府将位于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块土地协议出让给三峡支社。该地块编号为宜市国用(93)字第100201047号,土地证编号为“宜市国用(93)第00011号”,位于西陵一路与深圳路交会处的黄金地段,门牌编号为西陵一路94号(下称“94号地块” ),面积15113平方米,使用年限50年,用途为:修建三峡新闻中心写字楼,服务三峡建设。

据宜昌市国土资源局知情者介绍,当初新华社三峡支社本该为该宗地支付400多万元出让金,但在政府的减免政策下,仅以260万元就获得了该地。

拿到土地后,因缺乏建设资金,新华社三峡支社不得不对外寻求合作伙伴。彼时,时任农行宜昌分行行长的张廷竹走上前台,从此,该宗土地进入了多事之秋。

记者辗转查证,1995年3月,时任农行宜昌分行行长的张廷竹,指使其兄张廷锦与张廷竹前妻的弟弟吴敏,以一个没有注册、登记名为“宜昌福达工业贸易有限公司”(简称福达公司)的名义,私刻公章,与新华社三峡支社签署了《联合开发新华城》的协议。

协议约定,福达公司出资5000万元打造“新华城”,三峡支社提供94号地块,新华城建成后,福达公司需向新华社三峡支社提供3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并另行支付三峡支社600万元,余下所有楼层面积则均归福达公司所有。

而事实上,福达公司实为一家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商贸公司,也从未涉及过地产项目,其注册资金仅80万元,毫不具备开发“新华城”的能力。

但张廷竹和福达公司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从未想过要确实履行开发合同。

1995年6月,张廷竹以为方便福达公司开发为由,与新华社三峡支社签定补充协议,要求将94号地块过户到福达公司名下,心存戒备的新华社另在合同中加了一条明确约定:“不经新华社三峡支社同意,不能以该地作为抵押物。”

对此,新华社三峡支社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虽然当时这个条款没被放到土地登记档案里,但是出让合同却在档案里。”意即,这块转到福达公司名下的土地若是作为抵押物,只能以开发该地的名义进行。

然而,张廷竹却无视该规定,不仅把这块新华社用以建三峡新闻中心的土地拿来充当了银行抵押物,而且还涉及15笔金额高达1291万元的非法贷款。

事实上,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东山开发区出具的规划文件显示,6年间,福达公司根本没有申报过开发“新华城”的任何项目。

“甚至连开发的方案都从未向我们提交过”,东山开发区规划局一人士坦承。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