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菲和吴涛:新华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5:40
新华通讯社
Xinhua News Agency

原文名称
{{{original_text}}}
原文拼写
{{{original_spelling}}}
公司类型
股市资料
{{{market_information}}}
统一编号
{{{ROC_UBN}}}
简称
新华社
机构前身
{{{predecessor}}}
后继机构
{{{successor}}}
成立时间
1931年11月7日于江西瑞金
解散时间
{{{defunct}}}
总部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宣武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
邮政编码
100803
服务范围
{{{area_served}}}
电话号码
总机:+86 (0)10 6307 1114
总值班室:+86 (0)10 6307 4267
创始人
{{{founder}}}
重要人物
社长、党组书记:李从军
总编辑、党组副书记:何平
副社长:鲁炜、龙新南、周锡生、周树春
口号
“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毛泽东)
产业
产品
文字新闻产品
图片图表新闻产品
音视频新闻产品
网络供稿和网群建设
新华短信
信息产品
社办报刊
服务
{{{services}}}
资本额
{{{capital}}}
年营业额
税前盈余
{{{operating_income}}}
净利
总资产
资产
净资产
市值
业主权益
员工数
市盈率
{{{P/E ratio}}}
每股盈利
{{{earnings_per_share}}}
每股资产净值
结算期
{{{accounting_period}}}
母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主要股东
{{{major_shareholder}}}
主要部门
子公司
中国新闻发展公司
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
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
中国图片社
新华社印刷厂
金鼎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博美置业有限公司
新华音像中心
新中国新闻有限公司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
网站
http://203.192.6.89/xhs/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的一家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汉语)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
目录
[隐藏]
1 历史1.1 红中社时期1.2 建国后
2 社论及新闻报道3 事件4 历任社长5 参考文献5.1 书目
6 外部链接7 参见
历史
红中社时期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同时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中共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曾被改为新闻台,后于1937年4月在延安被改名为新华社。
1930年底到1931年初,红军击退国民党第一次围剿行动,战斗中缴获了两部无线电收报机和一部发报机。1931年1月6日,中央红军利用这些器材在江西宁都县的小布镇建立了第一座红色电台。红色电台建立后,就开始抄收中央社的新闻电讯,并截抄政府军的电报电讯情报。1月8日,时为政治委员的毛泽东发布《红一方面军命令》,鼓励人员参与无线电工作。1931年6月,中共苏区中央决议召开苏区召开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并决议在大会召开期间建立一个广播电台。1931年11月7日大会召开,同时,红色中华通讯社建立。这一天后来也被官方定为新华社诞生日。此后“红中社”以CSR为呼号向外发稿和电讯,但机构并不健全,电讯器材十分简陋。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中社停止向外发稿,只是继续抄收新闻电讯。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吴起。11月25日,红中社恢复工作,由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任质斌负责。
1940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开办英语广播[1]。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迁往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定新华社为国务院的一个部级机构。1988年,新华社被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总社设在北京。
新华社的主要编辑部门是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和体育新闻编辑部。1999年建立新华网,成为新闻多元化网站。新华社同时还出版数十种报刊杂志,例如《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参考报》、《瞭望周刊》、《半月谈》杂志、《国际先驱导报》、《瞭望东方周刊》等;还包括出版共产党内机密刊物如《内部参考》。
社论及新闻报道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1958年6月16日,报道虚假新闻,称“湖北省谷城县星光社王明进试验田的小麦亩产4353斤。”
7月25日,报道,江西省波阳县桂湖农业社干部试验田早稻亩产9195斤。
8月13日,报道,湖北省麻城县溪建园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斤。[2]
事件
在2006年9月新华社发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引起众多欧美和台湾及港澳媒体的强烈关注,部分观察家认为这是当局通过新华社加紧对外国在华媒体的管控。因为海外媒体反响强烈,而且多以负面视角评论此举的消极意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特地在外访行程中向关注此事的外国领导人和媒体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管理政策并没有改变。
历任社长
新华社历任社长一览表[3] 社长 上任年月 离任年月 职务
王观澜1931年11月1932年8月 任红中社负责人
周以栗1931年12月1932年1月 任《红色中华》报主笔
梁柏台1932年4月 任《红色中华》报代理主笔
杨尚昆1932年8月1932年底 任红中社负责人
李一氓1932年底1933年春 任红中社负责人
沙可夫1933年春1933年夏 任红中社负责人
任质斌1933年夏1934年夏 任红中社负责人
瞿秋白1934年2月1935年2月 任红中社社长
任质斌1935年11月1936年春 任红中社负责人
向仲华1936年春1937年1月 任红中社负责人
廖承志1937年3月1937年10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李初梨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沙可夫1937年11月1938年4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向仲华1939年初1941年11月 任新华社负责人
博古1941年12月1946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
余光生1946年5月1946年7月 任新华社代社长
廖承志1946年7月1949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胡乔木1949年6月1949年10月 任新华社社长
陈克寒1949年11月1952年8月 任新华社社长
吴冷西1952年12月1966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熊复1966年7月1967年1月 任新华社社长
胡痴1967年1月1967年9月 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王唯真1967年9月1967年12月 任新华社代理社长
张纪之1967年12月1972年9月 任新华社军管小组组长
朱穆之1972年9月1977年12月 任新华社社长
曾涛1977年12月1982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
穆青1982年4月1992年12月 任新华社社长
郭超人1992年12月2000年6月 任新华社社长
田聪明2000年6月2008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
李从军2008年4月 任新华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