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玛雅 阿里尔:解密新中国领袖们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4:50

解密新中国领袖们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3)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10:53  新浪读书新浪文化读书 官方微博  文章摘自《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
  作者:徐焰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简介:《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内容简介:北戴河这个被称为中国“夏都”的地方,同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曾经产生许多重大的决策和重大事件,引发后人不尽的追思。……[连载内容]

  在“大跃进”之前,作为秘书的田家英与主席在工作上也亲密无间。1959年田家英到成都郊区蹲点后,开始发现过“左”的错误并试图纠正,同年夏在庐山会议上赞同彭德怀的观点。他被人揭发批判后,毛泽东认为属于认识问题还是加以保护。1961年田家英到浙江调查后,在毛泽东支持下起草了著名的农业《六十条》,纠正了此前的许多错误政策,不过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分歧未能弥合。

  田家英对毛泽东一直由衷敬爱,却始终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抵制“大跃进”的错误。1959年春田家英到成都郊区的大丰镇时,在“浮夸风”之下竟有干部说大话称“亩产3万斤”。田家英走家串户认真调查后,鼓励干部讲老实话,顶住造假的压力,并要求不能按吹牛的指标征购,要保证老百姓的口粮。朴实的农民把他称为“田青天”。他满腔忧郁地走上了庐山,直言了对上一年北戴河会议决定的大办“人民公社”持基本否定的意见。

  1961年初田家英受毛泽东委派去了浙江农村,在那里他看到了全面的饥荒,看到了骨瘦如柴的儿童和老人,看到普遍的浮肿……在各界人士参加的会上,他开口便以中央工作人员的身份道歉说:“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使大家挨饿了,对不起各位父老。共产党员看到这种情况,是很痛心的……”讲到此,他竟泣不成声。有人劝他不要说违反原有政策的话,他却满腔激愤地强调,只能按毛泽东所说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不能囿于现行政策和领导人说过的话,对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要敢于推翻!”

  尽管庐山会议的余悸还在,田家英仍冒着风险上书要求取消北戴河会议后大办的公共食堂。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冷静下来之后还是接受了这一意见,并同意田家英起草一个人民公社的《六十条》,这一文件对扭转农村形势起了重大的作用。不过,随后田家英赞同的“包产到户”则没有被接受,这也是时代和历史造成的局限。

  田家英自认为在近代中国只崇拜两个大学问家——毛泽东和鲁迅。他不仅在文史爱好方面与深爱的领袖结成忘年交,而且在多年耳濡目染中,从毛泽东那里学到了两项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终生也只对这两条原则负责。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无论是毛泽东、彭德怀还是田家英,其实都是在苦苦探索一条尽快使国家腾飞之路,其间出现曲折和分歧也完全正常。面对大跃进欲速则不达的恶果,田家英曾说过令那时的人们吃惊的一番话——“如果可能从头再来,我会尝试另外一种社会主义”。

  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时,再回想这番话,人们会更加钦佩田家英的远见和胆识。

  田家英自1959年庐山会议后一再想离开中央,到基层工作,一些省委书记也表示欢迎,毛泽东却总舍不得放他走。1965年末毛泽东在谈话中提到了《海瑞罢官》的一些事,惟恐天下不乱的江青等人便要借题发挥,田家英整理记录时却将这段话删去。他完全懂得此举可能引起的后果,但为了维护党的事业和毛泽东本人的长远威望,他还是义无反顾。随后,江青等人把“篡改毛主席著作”这一吓人的罪名加在他头上。1966年5月22日,田家英被通知“停职反省”。他沉思了一夜,第二天便以死抗争,死时仅44岁。

  对于田家英的最终结局,许多同志都感到痛惜和遗憾。深知这位才子的人却分析说,田家英以其特殊身份,是党内最早预见“文化大革命”会带来浩劫的人,他不愿看到也不能容忍这场灾难。

  田家英的意外之死,震惊了党中央的领导人。毛泽东在去世前不久,又怀念起这位跟随了自己18年的秘书,曾带着沉重的叹息说了一句——“田家英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1980年中共中央为田家英举行了追悼会,在悼词中评价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正派的人,有革命骨气的人。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很少随声附和,很少讲违心话……”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1954年的北戴河海滨,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田家英及其女儿曾立,都不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那时大家在共同的追求下,还有着那样纯真的革命感情和美好理想!

  在全国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邓颖超一直体弱多病,处于休养状态。自50年代中期起,她在夏季也到北戴河避暑,而且经常是先于周恩来到达北戴河。

  1958年夏季,邓颖超已经到北戴河好几天了,约定随后就到的周恩来却迟迟没有到。这位日理万机的总理,经常会有突然发生的事要处理,被绊住了便不能脱身。每当这种时候,她就会对周恩来生出缕缕特别的思念,于是就每天往北京打一个电话。她拨通电话,只要“喂”一声,就大致能听出周恩来的身体状况,知道是不是感冒了,是否又咳嗽了。

  有一次邓颖超秘书张元的女儿萧远音教会了她唱《敖包相会》,还把“我等待着美丽姑娘呦”,改成了“我等待着心上的人儿呦”。邓颖超随之给周恩来打电话,唱了一曲《敖包相会》。

  周恩来听了很奇怪,说:“你什么时候学会了唱这首歌的?”邓颖超说:“大米(萧远音)在我这儿呐,她知道我想你了,就教我唱这首歌。她还说你听了以后,就该过来了。”

  那时的北戴河海滨,真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情景。50年代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在《红色家族档案》一书中也回忆说:

  每年七八月份是全家去北戴河的日子,除了我们,许多人家都去……这个季节就成为这些地位相近的家庭之间,一年中最愉快的交际季节。大家去北戴河都是坐火车,这种交际就从火车上开始。

  五浴场是中直几个大浴场中最大的,全天开放,但大人们不能像我们成天泡在海里,他们要开会。所以他们在中午前后出现,毛泽东出现更晚,总是下午三四点才来。”

  中央领导人在工作之余,在海边下棋、游泳是重要的娱乐活动,罗点点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彭德怀。

  在我们的记忆里,彭德怀元帅好像从不到北戴河,在我们这些家庭的交际场里,从来没有他的影子,我们能说出北戴河的别墅群里哪一座是谁家住过的,但是没有人回忆得起彭元帅住哪一幢楼。

  彭德怀一生保持着清贫作风,又无儿无女,性格也与众不同,不大愿意参加娱乐活动,也不想疗养,这是他总不去北戴河的原因。

  中央首长们夏天常去北戴河避暑,夫人们自然也相随,在这里成了相互往来的场所。然而,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嫉妒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在江青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江青自全国解放后,就长期处于养病状态,4次去苏联治病。她因做放射性化疗,身体反应比较大,回国后也很少同毛泽东在一起,而经常单独到南方疗养。据当事者回忆,江青有时也到北戴河海滨来,游泳却不多,经常是在海边晒太阳。

  江青游泳水平不行,只会“狗刨”。当时浴场里的女人会游的不会游的都很多,大家一般都并不在意自己游得是否难看。可是江青却不然,她有一种特殊的自尊心,特别是一看到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下海游泳,更是看不惯。王光美会蛙泳、侧泳和仰泳,江青看到王光美会游这几种姿式,鼻子里哼一声,不屑去看第二眼。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江青在延安时便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看不得别的女人比自己穿得漂亮。毛泽东也批评她,就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江青这些毛病表现在北戴河的浴场,毕竟还没有什么。后来此种心理用于“文化大革命”那种反常状态下的政治斗争,便发展成为一种迫害狂,不仅王光美等人遭难,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深受其害。

  中共中央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持续到1965年夏天。这一年夏天国内经济状态大有好转,政治气氛却显得沉闷,尤其是在毛泽东提出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后,许多干部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不正常,交际大大减少。大多数电影和戏剧因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而被禁,这使海滨剧场也显得单调和冷清。北戴河海滨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中央来的领导人已不多,预示着一场人为的风暴将会来临。

  自1965年11月至1966年7月,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有8个月住在南方不回北京,返京后直接在中南海领导运动,也不再来北戴河。在1966年,以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六通知”为标志,“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随后中央机关内也卷起相互攻击、揭发和贴大字报的风潮,以致“当权派”们几乎人人自危。在这样一个夏季到来时,到北戴河避暑根本无从谈起。原来设立的暑期工作委员会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取消。

  北戴河的暑期办公制度就此中断了18年,然而此间中共中央在那里召开的诸多会议和留下的重大决策,却留在了史册之上,值得人们认真地反思。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