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吊顶led灯厂家: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01:30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
 

——基于一所样本学校的案例研究

  一、样本学校的概况

  深圳市育才中学创建于1983年,地处深圳蛇口半岛,2000年由南山区政府管理。学校为单设高中,1993年被评为深圳市重点中学,1995年被确定为省一级学校,2004年8月被确定为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1185名学生。其中2004年级高一年级有10个行政班,399名学生,任课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4人。学校生源所在地主要为南山区。南山区为国家首批38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之一,2004年级高一学生是经过初中课程改革的首批高中新生。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创新意识浓,合作意识强,体现出初中课程改革的显著成果。把育才中学作为高中课改的样本学校可以反映出基础教育阶段课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二、样本学校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标的设想

  样本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框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因校制宜,制订了切合实际的课改方案,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师有较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教学经验,学生素质基本达到课改的实验要求。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

  课改实验指导思想是:“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彰显特色、促进发展”。即有利于课改积极稳妥地推进,有利发挥已有教学组织管理的优势,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凸显,有利于学校品位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验工作的前期策略

  1.统筹规划,时间居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样本学校在实施新课改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以优化教育实践环境,获取理想教育质量,落实教育部课改方案理念。样本学校制订了《育才中学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推进目标和工作重点,保证高中课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方案具体包括:课程编排的原则、课程结构及课程管理、选课指导、“三师一体”的管理模式、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学分认定办法等。

  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置方案》为例。课程设置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Ⅰ、Ⅱ为辅,必修课程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研究性学习等13门课程(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门课程分为两个学段开设,第一学段1-6班开设政治、生物,7-10班开设历史、地理;第二学段1-6班开设历史、地理,7-10班开设政治、生物);选修Ⅰ开设了1门数学史选讲,选修Ⅱ开设了26门,研究性学习做到学科内实施与专题学习相结合;通用技术、社会实践集中安排;社区服务课余在校外安排。在课时安排上,全学年40周教学时间,上课时间为36周,复习考试2周,社会实践和通用技术各1周。每周必修课时35节(每天8节课,剔除周一1节班会和周五下午第4节),选修课程3课时(学生任选1课时)。

  课程设置方案关系到师资配备、课时安排、场地和设施需求等许多因素,必须预先加以规划。对于这种课程设置方案是否科学和合理,我们只能先在讨论基础上提出假设,但可以在以后实践过程中再修改和调整。例如,第一学期结束后感觉课程安排太满,学生负担较重,第二学期的课程编排即作出调整,减少并行科目,停开生物必修课,留到高二开设,每周安排35课时(含所有选修课程),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2.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课程标准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思想演绎,是实施课改的物化基础,是课程方案和改革精神的体现,是教师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依据。所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和正确把握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项关系课改成败的重要实验措施。

  3.规范选修课和指导学生选课

  样本学校计划在前几年开设的一百多门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上,对照新课改方案进行筛选加工,第一学期向学生推出26门选修Ⅱ,第二学期向学生推出31门选修Ⅱ。其中,有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青春读书课》,还有《英语戏剧表演》《心理修养》《时事论坛》《多媒体编程》《水墨山水技法》《插花艺术》《桥牌进阶》等选修课。

  面对琳琅满目的选修模块和纷纭复杂的课程组合,学生必须学会选课。学校指导学生应掌握一些原则与技巧,例如,必修优先、注意均衡、符合个性、量力而行、学会调控、寻求帮助等等。

  4.整合资源,协调环境,形成课改合力

  样本学校首先关注人力资源。为了充分开发教师人力资源,学校印发了《教师可开设新课程情况调查表》《新课程培训内容需求调查表》等,对教师的学术功底、学术类型、学科特长等进行逐一调查,力争建立优势学科群,开出丰富多采的高质量的选修课。同时,学校根据教师对培训的需求,组织全体教师参与《高中课程改革概要》通识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全国高中新课程研讨会,赴北京、上海等教育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取经,分享课改经验,探索发展道路。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人力资源。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生活情况,研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的活动载体,让学有特长的学生自己开发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调节自己,增强课程改革的适应性。

  学校也积极开发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样本学校地处蛇口的优势区位,那里有高科技园区、招商地产、招商物流、蛇口港等社会实践基地。还有已经建立校际联盟的深圳大学、深圳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要重视这些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还重视舆论宣传。为了寻求新课改的环境支持,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寄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及社会宣传课改精神,以消除他们对课改的疑虑。

  5.建立组织保障

  样本学校在新课改实验前期分别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分别是:新课程的领导、组织与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理念的传播与沟通;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校本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课表编制与学生选课指导;学生管理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计划安排;新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课改指导小组成员的职责是:课程开发、课程编制、教学实施(培训与指导)、选课指导、学分认定(评价)等。学校工作紧紧围绕课改这一中心进行,每次行政会议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研究课改工作。学校编印校内课改专刊《课改速递》,发表教师的课改体会,介绍先进地区的课改经验,通报最新信息,排查存在的问题,落实应对措施。

  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和完善“网络电视中心”“实验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为新课改的全面铺开,在硬件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实验过程的主要举措

  (一)构建校本教研体系

  校本教研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样本学校在实验过程中构建了“一二三四五”校本教研体系。

  ·“解决一个问题”。每个备课组在学期初,根据本年级、本学科的实际,经过集体讨论、确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本学期教学研究的重点。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锻炼教研队伍,形成务本务实的教研风气。

  ·“实现两个提高”。校本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为工作目标。学校鼓励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狠抓三课落实”。“三课”指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学校以此为校本教研的实施平台。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在个人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形成对教材处理的整体意见,教师再将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结合起来,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研组负责组织举行各级、各类型的公开课,抓好公开课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改进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堂公开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

  ·“实施四级管理”。建立校长室一教导处一教研组一备课组四级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分工到人,各级互相督促,全员参与,共同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各级都有明确的职责及其要求。

  ·“突出五个环节”。以学习、实践、引领、反思与交流、创新五个环节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流程。在各个环节中贯彻执行校本教研的精神和要求,落实校本教研的各项任务,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在五个环节的循环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升;在务本务实的教研实践中,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学科含量、理念含量、人文含量和创新含量,推动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

  实验过程中,“一二三四五”校本教研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学习研讨和实践,认识统一了,理论丰富了,能力提高了,效果明显了。

  (二)创设“三师一体”的育人模式

  所谓“三师一体”,就是班主任教师、教学班科任教师和导师三者以服务学生为目标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一种管理体制。它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作为两者交叉的空白点予以补充和延伸,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教师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教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管理体系,对学生实施立体的网络化的整合教育,保证学生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顺利成长。经双向选择,学校为每1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对学生采取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主动与家长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适应新课改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指导,让家长放心,让社会理解。这样,既可保持传统的优势,又能落实课改的精神。

  (三)开展教育研究

  样本学校以《高中课课程学校评价与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两个专题研究作为学校总课题,并将总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学校鼓励教师自觉投身到各个高中课程研究子课题中,在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中,教师们有了深切体会:课程改革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它需要探索,需要创新,更需要激情;迟改不如早改,被动改不如主动改,少数人改不如大家一起来研究课改。随着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学术成长顺利地推进了课改的实施。

  学校在推进课题研究的同时,把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优质课、观摩课全面铺开,在各门学科中形成一些典型的课例、案例,作为探索课课程实验研究的“路标”。学校还聘请一些外地的课改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引导大家分析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如:教师的传统思维与新课程理念之间的矛盾,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课程专家预期之间的矛盾,民主、合作、对话方式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大班额授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理想评价与现实评价的矛盾,课程改革与社会可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动员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由“中心”向“合作者”转变,由“主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教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既可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又能提高自己在新课改下的教学业务能力。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课改引发了学校管理的深刻变革

  第一,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学校由传统的教学管理走向课程建设、课程领导和课程经营,学校各职能部门围绕课程方案的精神制订工作计划。教育教学设施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配置。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优化、本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进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二,教学管理适应了课程结构的变化。样本学校能够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规范前几年开设的拓展课,按照课程内容和课时的比例关系,使它们享受和必修课一样的学分待遇;进一步完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项目管理,使之系统化并增强可操作性。

  第三,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多渠道了解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方式、多种资源教育、引导学生;研究大纲与课标的区别和联系,力争在弹性的课标中找出刚性要求,探索教学规律。

  第四,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样本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体系》,由过去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改为多元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等多种方式的评价。

  (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高度认同

  通过前一阶段的实验,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的方向表示极力的赞同。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使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小学科”,特别是非高考学科的教师有一种特别的自尊,教学辅助人员也都自觉学习课程标准,选择适合自己选修模块教材的学习,并踊跃申请上课,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他们认为,新课程对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重视,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

  高中新课程在选择性上的增强,也给教师以很大的欣喜。他们认为,这将令学生获得更符合他们自身条件和兴趣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的确是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它让过去我们自己在悄悄做着的那些尝试一步一步地走向前台。”此外,学校拥有课程编制权,有利教师特长的发挥,有利学校品位的提升和特色的形成。

  (三)教师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催生教师素质的综合化。它要求教师从个体转向集体,走向合作。学校制订了教师《集体备课评价体系》,经常开展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意在渗透和培养教师跨学科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重视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的同时,还注重教师与管理者、专家、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合作,优化教育环境。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2004年以来,样本学校的教师在国家级报刊上就有二十余篇有关高中课改的研究文章发表;有的教师成了某一门学科课程的专家,有的是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组成员。《高中新课程学校评价与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两个专题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国家、广东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与。

  (五)教学环节得到了优化

  教师初步做到“三个转变”,即:备课向设计转变,上课向情境转变,作业向对话转变。学校制订了《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教师不是简单地使用教材,而是博采众家之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创设情境,注重生成,联系生活,尊重生命,实现人文关怀,克服知识本位和单向灌输,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和谐师生关系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发生显著变化。学校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主动申请“教师开放周”,欢迎校内外教师听课指导;学校还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生物系列研究课改进行全程录像,课后微格分析,仔细揣摩,反复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

  (六)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高。选修课给学生选择教师和学科的权利和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通过一项对教师的调查表明:与上一届高一学生相比,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较强,学习视野较宽,学习的潜质较好,业余爱好较多,在课堂中容易沟通和对话。

  五、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问题

  新课程为了顺应国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和设置具有很大机动性,这种情况使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教师需求变化的频率很快,以至于现在的人事管理制度无法满足这种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改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与中小学校个性化的特色办学空间的开发,如何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放眼课改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从宏观上和长远上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2.课改与高考的对接问题

  新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适应高考的考试要求,这是样本学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新课程的学习领域和学科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在高考过程中是否能得到体现,是关系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问题。这说明课改的评价导向非常重要,评价问题是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如何将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定等与高考或与高校录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统筹考虑职业教育取向问题等等,以建立科学的有技术支持的课程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3.教师培训的实效问题

  目前,教师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重知识轻情感。培训注重机械地灌输知识,而对课改的深层的经济文化背景剖析不够,轻视或忽视对被培训者的情感渗透,致使部分被培训者对课改的体会不深,认识不高,理解不透,热情不够,使命感不强。第二,重理念轻案例。培训的理念阐述过多,有空对空的感觉,运用实际案例引领的较少,即使运用,也是一些极端的案例,不注重筛选,不具有典型性。第三,重证书轻实用。一般说来,教师比较推崇校外培训,对校内培训重视不够。由于条件的局限,怎样使全体教师获得高质量的校本培训,使他们领会到新课程的精髓,将课程改革的理想落实到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将是新课程顺利实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些校外培训集中一段时间,结束后人手一张结业证书,至于培训的效果如何无人过问,对培训工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被培训者的素质提高情况更是缺乏追踪研究。有些培训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财力和物力。

  (二)对策与展望

  1.从课程领导来说,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高中新课改的领导。高中课改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政府要担起责任,建立起以政府牵头的高中课改推进与研究的共同体;有关决策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把课改当做一个常规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善始善终。相关部门思想要统一,态度要鲜明,准备要充分,方法要稳妥,坚定不移,全情投入,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课改,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切实把握好课改推进的速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学校与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之间也不存着很大的差异。课改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操之过急。课程改革,本质上是社会文化价值再造的过程,文化的过程就是隐喻的过程、参透的过程、积淀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积极支持推进课程改革,看到课程改革的可喜成果和好的主流,也要认真分析科学对待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

  2.从综合配套举措来说,建议做好下列工作

  ·课程实施要突出创新性。从面上来看,课程实施中有脱离实际的现象,特别是理科的一些选修模块及实验,许多学校因师资、设备和经费等问题很难开设。例如,生物学科中的DNA提取实验,需用活鸡血,正常情况下,一个班级按5只鸡的标准,一个年级需用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对于一般学校来说,经费负担是很重的;面对许多学校的大班额,选修课的比重显得过大,学生走课的面太广,给学生管理和有效考评带来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的创新能力。

  ·高考改革方案要尽早(或同时)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就是高中课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离不开评价制度的改革。高考方案不能配置而及时出台,学生就无法选课,直接影响课改的进程。比如,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各有6个必修学会,2个必修模块是4个学分,剩下的2个学分要在选修模块里拿。实验学校现在高一物理课已经学完必修模块的内容,现在高考方案没下来,学生没法选以后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没法安排。高考要体现学生的选择性,高考方案要适应高中学生的人文方向、应用方向、学科研究方向的准定向发展,让学生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早作选择。

  研究高考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同一性。高考方案要体现课改的精神,无论哪个国家,不可能把所有学的东西都拿来作为高考的内容,但中国的现实情况去是不考就不学,或者不认真学,所以高考方案要合理而可操作。比如,体育与健康、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假如高考要考,具体怎么操作,方案制订要慎重,否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失去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高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体现科学性、可行性、渐进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加强教材的建设与领导。教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鼓励教材多样化,这当然符合当今世界课改的潮流,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放开,教材质量难免良莠不齐,教师也很难适应。因此,教材多样化首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要加快同学科或不同学科之间教材会审制度的建立。

  高中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这个基础在课程结构上要体现均衡性,共同基础既不能降低,也不能盲目拔高或单科拔高。中小学教材建设应有主流教材,就像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的那样,“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教材建设中要形成主流教材。中国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统一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争取若干教材在使用中占有主流地位。特别是有些学科的教材带有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要求,这一点我们要非常清醒,不可掉以轻心。”选修教材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体现个性与特色。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高质量的教材,又能节省很大的人力物力。

  ·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建议利用正常教学时间安排教师的轮训制度。培训中结合教师的自我导向,应采用情感渗透、以问题为中心、经验参与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同时,要充分理解并积极化解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的疑惑和焦虑,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

  3.从高等师范院校和教研部门来说,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要加快专业设置调整和课程改革,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院校尤其是考虑对师范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要关注课改中的中小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动向。

  ·课改专家要深入课改教学一线实践,帮助老师专业成长。应与基层学校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与校长、教师、学生一起研究课改,要耐心细致地引领教师。

  4.从学校层面来说,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高中课改的理念和本质。第一,需要对基础的概念进行反思或重新理解,这里的基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也不是“难、繁、偏、旧”的基础,这里的基础既有稳定的,也有动态的,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情感、态度,终身发展的意义就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对本次高中课改中的选择性有一个辩证认识。选择性是在保证共同基础下的选择,它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亮点。这门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注重体验和整合,是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是理性智慧和形象智慧的整合,是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综合实践课程23个学分,占的比重很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教师在课改中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动的,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面对新课程,如何避免教师包括一些优秀教师“越来越不会教”“心中无数”的现象,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它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素养包括课程意识、课程理解、课程决策、课程实施、课程整合、课程开发、课程研究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修养,体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比较稳定的能力和文化价值观。

  ·在课程实施中要辩证地把握操作规范。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防止机械地设置情境,生搬硬套,忽视基础,或者脱离知识与技能片面地注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确立适切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尽量减少理想课程的损耗,由课程的“忠实取向”走向“相互调适”和“课程创生”。避免教师主导的弱化,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资源的泛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和刻板化。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处理好严格要求与激励赏识的关系,避免一味地宽容、赏识和激励,放松对学生的管理。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 叶延武

来自:《课程·教材·教法》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