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学校排名:统一战线与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52:43

统一战线与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邻水县委统战部  邻水党校课题组

 

农村、农业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农业、农村、农民改革事关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一战线这一重要的战略思想,自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以来,就一直成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统一战线应把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一、统一战线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完成农村中心任务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统一战线对于巩固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宝”作用

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工人阶级能否取得巩固自己的政权的关键是能否同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得到巴黎城外的农民的援助;列宁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使无产阶级能够保持领导作用和国家权力”(《列宁全集》第32卷,第477页);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特别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到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靠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8—1479页),即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特点在于人民民主专政有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作为它的政治基础,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上述领袖们的论述表明工农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工农联盟既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更是通过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深入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通过深入宣传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针政策,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各种呼吁,协助党和政府全面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体察民情民意,调整和制定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急盼之事,增强党在农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体现出统一战线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色,与时俱进地巩固和发展好农村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而达到与时俱进地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二)统一战线对于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宝”作用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必在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据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阶层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赢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统一战线坚持了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反动阶级中可以合作的阶层的各种形式的阶级联盟,才赢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统一战线坚持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劳动人民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才赢得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胜利。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即广大农村人员是这个政治联盟中为数最多的成员,他们参与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质量:统一战线通过与时俱进地为党和政府夯实广大农村人员“拥护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政治基础工作和做好“大依靠、大团结、大联盟”广大农村人员的群众基础工作,以及通过创造性地做好农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工作、民族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的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侨属的工作、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工作、团结联合各界群众的工作,把广大农村的一切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汉族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人士、国内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团结起来,把所有农村人员的智慧和力量都聚集起来,与时俱进地为农村的改革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推进我国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

(三)统一战线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的乡镇村社治理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宝”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显著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工作量大面广、农村综合改革任务艰巨,这些工作不仅与农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而且需要广大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多元变化,各类新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大量出现,使我国农村基层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新的格局,农村群众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不仅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身边的经济利益、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关注群体利益、长远利益,不仅关注经济利益,而且关注政治利益、精神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环保利益等等。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扩大基础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现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把“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纳入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中,并提出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活动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要求。在实现上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乡镇村社治理机制的过程中,统一战线特别是农村统一战线的代表人士无论是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管,还是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讨论,都有助于促进基层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助于党内党外领导与农村群众的沟通和理解,推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村社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

(四)统一战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农村统一战线方面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党在农村的统一战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宝”作用

在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反映到统一战线上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如(1)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问题上,如何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影响,坚持好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治方向。(2)在民族问题上如何正确处理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与保障农村稳定的关系,特别是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坚决反对达赖集团、“东突厥斯坦”等民族分裂势力,抵制境外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农村进行渗透、破坏活动。(3)在宗教信仰上,如何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坚决反对宗教极端努力,抵制境外宗教势力对我国农村进行政治和思想渗透。积极引导农村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上,如何从理论上回答现实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如何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壮大和发展农村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力量,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此外,在农村统一战线的其他工作上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这些都需要统一战线及时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发挥“广泛团结、凝聚人心,多党合作、参政议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安排人事、合作共事,联络友谊、沟通感情”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党在农村的统一战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二、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需要夯实的三项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统一战线历来就是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服务的,即统一战线要在为农村改革发展方面作出贡献,至少要与时俱进地夯实以下三项基础,才能适应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需要。

(一)要牢固确立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思想观念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在这个广泛的联盟中,工农联盟是基础,而在这个基础联盟中,农民在人数上占了60%以上且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力军。随着乡镇村社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上规模的上档次,已有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和农业技术人才落户乡镇企业,或到村社搞农业新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业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军;一些统战性质的人民团体的基层组织也开始在小城镇建立,有的小城镇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和一些宗教开展活动的地方;我国签署《公民权利和国际公约》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碰撞更加激烈,由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事端在农村时有发生,西方国家对我国农村“西化”、“分化”的攻势进一步加剧……,做好农民特别是做好农村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乡镇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党外人士、致富能手和落户乡镇的个体工商户中的代表人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知名人士(包括民族、宗教等人士)等统战人士的工作,做好到农村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应聘到农村帮助发展经济、开展技术服务、传播科学文化的党外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统战工作,做好离、退休回到乡镇、到小城镇定居的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做好前来探亲访友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他们亲属中的代表人物的统战工作,做好农村各类中介机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其它行业中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等人士的统战工作等,已成为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做贡献的迫切要求和直接体现。而要做好这些工作,牢固确立以下两个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1、牢固确立以统战精神激励农村统战工作的思想观念。即坚持把统一战线作为凝聚农村干部和农民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把团结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帮助农民的工作都真正当成是统一战线的工作,把创新农村统战工作载体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如通过建立农村少数民族联盟会、民族宗教和新文化研究会,为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创造条件;如建立乡村级商会,加强乡村级组织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联系沟通,不断完善村企结对的长效机制,为农村改革发展赢得广泛的力量支持;如通过开展以“和谐村企”、“和谐新村”、和谐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单位”创建活动,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调动各界人士支持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凝聚广泛的智慧和力量,展示统战工作的新面貌。

2、牢固确立以拓展统战领域来推进农村统战工作的思想观念。即坚持“哪里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哪里就有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要求,科学化拓展农村的统战工作。如通过推进统战工作进农村,实现统战工作全覆盖,结束基层特别是农村无统战的状况,形成全党重视、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村统战工作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在乡镇、街道设立起统战办,在村(社伍)设立起统战工作站,明确配备统战工作专兼职人员,保证农村统战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统战工作“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统战工作牵头协调机制、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统战工作教育培训机制等,不断夯实农村统战工作的基础,推进农村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好统一战线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法宝作用。

(二)要妥善处理好统一在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三个关系

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是由诸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直接服务与间接参与”、“组织者与同盟者”等工作组成的。统一战线在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确保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思想的牢固确立。

1、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效果上要妥善处理好“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关系。农村改革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软实力”的作用。农村改革发展虽然要以大量的“看得见”的经济指标来体现,而很多“看得见”的工作是靠很多“看不见”的工作的支持。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工作是特殊的政治思想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不能因为统一战线没有多少“看得见”的工作而受到忽视和影响统一战线成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全局观念,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关系。

2、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式上要妥善处理好“直接服务与间接参与”的关系。农村改革发展不仅需要“直接服务”,而且也需要“间接参与”。相对于政府部门“直接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而言,统一战线部门是“间接参与”者,但两者都是以农村的改革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不能以直接和间接的身份来衡量作用的大小,而在思想上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即要树立“直接服务与间接参与”犹如“红花与绿叶”的关系,红花没有绿叶的相衬,就不会有鲜艳的效果,绿叶没有红花的点缀,就不会有奉献的美誉;农村的改革发展,如果仅靠直接服务者的努力而没有间接参与者的努力,终究难以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3、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组织上要妥善处理好“组织者与同盟者”的关系。这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关系,是统一战线工作者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组织者”的统一战线工作者,首先要精炼掌握党和政府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熟悉农村改革发展的走向动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与时俱进地提高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掌握统一战线成员的“性格特点”,组织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再次要照顾好“同盟者”利益,即“组织者与同盟者”不是行政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要注重以“人格力量、人员关系、形象感召”来做统战工作,让组织者与同盟者真正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地为农村改革发展奋发努力,开拓创新。

(三)要增强和提高统一在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四种意识”和“四种能力”

农村的改革发展是一项复杂、庞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统一战线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四种意识”和提高“四种能力”,才能有所作为。

1、要增强“四种意识”。(1)要增强重点意识,即要根据各地农村存在着的改革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开展统战工作环境、条件的不同,坚持从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找准统战工作的薄弱环节,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合理组织力量攻重点、破难点、解热点,使统战工作始终围绕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开展。(2)要增强亮点意识,即在谋划农村统战工作上要有新思路,在重点工作上要有新举措,在难点问题上要有新突破,在各领域工作上要有创新、要有特色、要有亮点。(3)要增强责任意识,即要做到守土有责,恪尽职守,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不逃避问题,把涉及农村改革发展的统一战线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中,解决在当地、处理在基层。(4)要增强大局意识,即要始终把统战工作置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动,在重点工作上加强上下左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围绕大目标,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大突破。

2、要提高“四种能力”。(1)要提高凝聚农村改革发展人心的能力,即要把农村各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调起来,把农村各方面的人心都凝聚起来,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广泛而强大的力量支持。(2)要提高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即要坚持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为促进农村又好又快的科学改革发展作出与时俱进的贡献。(3)要提高引导农村人员政治参与的能力,即要通过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农村统一战线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渠道。(4)要提高促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即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农村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侨胞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方式

新时期的农村统战工作是密切党与广大农村统一战线成员联系的重要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的重要基础,是了解党外人士特别是广大农民建议和反映农村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随着农村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发展的深刻变化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要求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方式既要有章可循、操作性强,又能与时俱进地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需要。

(一)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内容

随着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仅成为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基本构成而且还将继续扩大,农村几乎汇集了统一战线的所有对象,它要求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内容应尽量适应各方面人士的需要。

1、切实做好宣传贯彻党的农村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工作。即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农村统战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着眼于统战成员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推进我省“两个加快”中的重要作用的宣传,与时俱进地组织农村各界人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三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各界人士参加有关专业协会,分会等组织的各项联系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统战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贯彻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促进其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工程,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2、切实做好调动各界人士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全体人民、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统一战线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大联合组织,围绕农村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坚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工作情况通报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为各界人士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优势;坚持做好“引进”科技开发和沟通本地农村与企业大中城市和海外的联系、交流等方面的助推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坚持做好农村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经济代表人士的发现培育培养工作,既及时帮助解决或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经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又对他们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发挥好农村致富能手和各类专业户代表人士帮亲助贫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为本地农村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3、切实做好农村的民族宗教工作“三胞”工作。在民族、宗教界人士较多的乡镇村社,要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政治局面;提高“三胞”的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的意识;深入了解“三胞”的所思、所急、所需,努力为“三胞”办实事、办好事,激发“三胞”爱国爱乡热情,鼓励“三胞”为农村故乡的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根本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团结人”、“引导人”、“培养人”、“照顾人”的工作,把一切可以可能团结、联合的力量都团结、联合起来,与时俱进地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统一战线,把党的主张变为广大农村人员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团结、联合的人心、智慧、力量支持。

(二)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方法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其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它的范围、对象宽而广,即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就要求统一战线在为农村改革服务的方法要与时俱进,以适应需要。

1、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与方法上的灵活性相统一。统战工作因其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因此,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时,必须准确、全面地贯彻党中央制定的统战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绝不能各取所需或各行其是,这是政治坚定性和党的政治纪律对统战工作的要求;同时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由于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就是处理同样性质和同类别的问题,按照中央方针政策,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也是不相同的,这也就是说统战工作方法必须要灵活。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坚持统战工作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方法的灵活性的统一,就是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农村统战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相结合,在具体措施方法上体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反对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提倡上下结合、方法创新的工作态度。

2、重在排忧解难方面倾力搞好服务。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各界代表人士,由于他们生活、工作在农村基层,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服务者”姿态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解决,要求合理而因一时条件还不具备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他们讲明情况,对政策方针不允许解决的问题要耐心引导。当前,特别是关系到各界代表人士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政策上、法律上又有相应的规定,要依法律、按政策维护各界代表人士及其同盟者的利益,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办好,既是统一战线工作份内的事,也是统战部门的职责。

3、寓统一战线工作于活动和业务工作之中。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重要方法就是方式要灵活多样化,特别是对农村的各界代表人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使农村基层单位的行政业务领导不断增强统战意识,主动把统战工作寓于各个业务工作之中去。其次是要结合形势的要求,采取既符合统战工作特点,又为统战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大家在活动中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再次是要根据农村统战成员分布在不同阶层,不同单位、不同业务部门的特点,一方面要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完成的目标出发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统战干部要深入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之中。

4、调动社会力量一道做农村的统战工作。随着统战工作向农村的延伸,统战工作社会化、群众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仅靠统战专职干部和兼职人员的力量来做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充分发挥由党外代表人士、政协委员在乡镇建立或组织的“学习小组”、“协商小组”、“联络组”以及“三胞”亲属联谊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宗教人士联谊会、商会等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群众组织作为统战成员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团结各界群众和沟通党政领导部门同统战人士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作用的同时,主动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各类学会、专业协会的工作相互配合,共同为搞好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好务。

总之,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根本方法,就是广交深交农村朋友,以诚相见,平等待人,循序渐进,坚持真理,排忧解难,持之以恒,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方式

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工作不仅大量地体现在加强农村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工作以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工作等具体工作上,而且还大量地体现在通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的方式,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好务。

1、通过发挥人才荟萃优势作用的方式,进行智力支农。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特别是引导统战成员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出谋献策、参政议政,着力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耕地保护、保障国家耕地安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事关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建设建议;发挥统一战线中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在种植、养殖、农产品等加工等领域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支农活动,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指导和协调统一战线成员采用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健康讲座、送医送药下乡等方式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参与和服务农村教育改革实践,深化农村学校主要课程的示范课,一对一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通过引导企业家(人士)积极投身“反哺工程”的方式,进行实业支农。引导企业家(人士)积极投身“企业进村工程”、如通过引导企业家(人士)到农村投资办厂、搞资源开发、开展农副产品经贸活动,帮助和促进农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着力做实“回引工程,如通过发挥各级工商联、民间商会和海外联谊会的作用,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创业人员、海外留学人员和海外侨胞回乡经办、创办、兴办各类经济文化实体,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及其发展;协助搞好“基础工程”,如通过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培养造就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开展“争当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如通过引导民营企业参加乡村社的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倡导落实“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光彩事业”,即通过教育引导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把企业和个人的富裕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积极为农村改善和发展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3、通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的方式,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统一战线联系面广、包容性强、回旋余地大,在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农民内部矛盾方面能够发挥其特殊的重要作用。如通过以发展为根基和目标激励农民,以文化为纽带引领、融合、号召农民,以制度为保障集中民智、汇集民力、体现民意,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凝聚力工程”的可操作性;通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作用,畅通农民群众诉求利益渠道,理顺农民群众情绪;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信教群众居住在农村的状况,通过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作用,积极配合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会同政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维护农村各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营造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统战文化进农村、进家庭,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统战文化活动吸引农民、感染农民、引导农民,使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统战文化“和”的精神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影响,坚定农村人员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统一战线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式,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大团结、大联合”作为统一战线的安身立命之本,持之以恒地把“凝聚人心和汇聚力量”作为统一战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时俱进地夯实“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个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的重要基础,因地制宜引导智力支持农村,帮助和搭建农村科学发展平台;引导企业扶持农村,帮助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社会资源服务农户,帮助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