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莹衣服贵:学习的三个理想层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21:45
“学习”这个词一直以来被我们用分数用期望用错误认识弄得太沉重。“学习”没有想当然的那么复杂,我们只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学习”其实也很简单。
一个主要问题是“学习”的目的,即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可以分为三个理想层次,一是修身、正己,二是齐家,三是平天下。
“平天下”是学习的最高理想,但不是所谓的一统天下,而是通过学习,掌握现有的一切科学文化知识,延续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齐家”是学习的中层理想,是借助学习,形成一定的知识、能力、素质,为人类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修身正己”是学习的最基础理想,是在学习中,获得基本生存和延续生命的技能,适应社会对个人的需要。跑步比赛中,运动员目标只有一个:跑到终点,有了这个目标,抛开得奖之类的功利性负担,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思想就没有了负担,只需要通过比赛这个过程达到终点就行了。
学习也是如此,明白学习的目的,就等于知道了学习的意义何在,在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意识,也就不会再因为“学习(读书)无用论”、“学习太复杂”、“学习好麻烦”等等错误认识而困惑、停滞不前。
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习”的方法,即我们怎么样学习。一件事情有了目的,就只需要在实现那个目的的过程中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了。我们学习上的技术层面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我们每个个体都有其自己的生物钟和思维特点,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优势进行学习方法的摸索很重要,这个社会“全才”、“通才”难得,但“专才”、“偏才”也吃香。我们在学习中突出自己的优势,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学出特色,也就能成为“专才”、“偏才”,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全才”、“通才”了。
理清学习的头绪,抓住学习中的主要问题,纠正在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在思想意识上的误区,学习不累也不复杂。我们就是太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单点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个证书带来的暂时意义或者短期功利,弄得自己看不清看不远,一切变得模糊变得复杂。
如何快速学习
如何进行快速学习?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快速学习一些新东西,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想:如何才能快速的学习新东西,如何能快速的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呢?
关于如何进行快速学习,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巧。这里列出来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以抛砖引玉。
给自己找一个师傅
一般的新东西,对你而言是新的东西,总会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则属于旧的东西,可以信手拈来。所以,在学习新东西,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去找会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人,认他们做师傅,向他们请教。
这样做的好处有:其一,师傅们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也经历过学习的过程,往往知道怎么去学习更加快速和有效;其二,师傅们对这些知识和技能比较熟悉,知道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对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能给与很好的回答;其三,师傅们能给你的学习指明一个方向,让你不至于漫无目的。
有一点,我认为应该要注意一些,我们从师傅那里学的东西,更多的是师傅们的理解和经验,我们需要辩证的吸收,而且不能因为他们的教授,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找到学习的方向
很多情况下,不一定能找到师傅,比如有些新的东西,也许就没有什么人会;或者有人会,你却不认识;或者你认识,你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请教学习,这个时候,你只能进行自学了。相对而言,用到我们自学的场合太多了。
如果是自学一些知识和技能,第一步应该弄清楚自己学习的方向。你有一堆的材料,有一堆的数据,都是关于新知识、新技能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学习的方向在那里,就是说不知道你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最终实现掌握怎样的程度,才算掌握知识和技能,你往往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不知道该学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学。
这里,我们看到了目标的重要性,目标的存在不一定是就是一个结果,更多的是一个方向,是你前进的方向。就如我们学习写作,怎样才算掌握了写作的技能呢?很简单,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呢?学习文章布局,学习修辞,积累词汇,如此一系列的你需要做的事情你都会知道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学习写作的方法,多读文章积累词汇等等,一步一步的学习下去,不断的尝试写文章,终究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来。这只是一个例子,不见的恰当。
怎么去找这个学习的方向呢?请教别人,或者由别人给自己制定,或者不管什么,相关的先给自己一个目标就好。
找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感觉
有时候,面对一种自己茫然不知的知识和技能,自己不知道如何下手,也没有人可以请教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寻找通向目标的途径,那么就如上面提到的,随便给自己一个相关的目标,或者什么目标都不给也可以,接下来你要干嘛?找你要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感觉。
什么叫找你要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感觉呢?很简单,就是想办法知道你要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干嘛的,怎么干嘛的,如此而已。似乎很玄,做起来其实很简单。
找你要学的知识和技能相关的材料,越多越好,然后根据你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或者漫无目的的,去阅读那些材料,去实践那些材料,把自己泡在这些新的东西当中,就如做泡菜一样,泡的时间久了,你慢慢的就会有感觉了。
比如你想了解一家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事先你对这家公司的运作模式一点都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那好,先找这家公司的业务相关的材料,研究进去,阅读公司的各种报表,收集公司的各种消息,跟公司的员工进行交流……时间久了,慢慢的你的脑袋当中就会出现一些关于这家公司业务的一些脉络。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方法我用的蛮多的,虽然我一直觉得是最没有效率的一种方法。
一定要多问问题
不管是上面提到的哪种方法或者技巧,其中一定要多问问题,即使是再愚蠢的问题,只要是自己不明白或者有疑惑的,就要问出来。
掌握那些你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的人,他们脑中会有些常识,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一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是新学习者,不了解这些常识,也是正常的。所以,没有必要觉得自己的问题傻就不敢去问,问了才是学习,而且这些简单的问题不见的就是简单的,初学的时候有些傻,不代表就一直的傻,甚至究竟谁傻谁聪明还真不一定。那些常识的存在,不见的就一直是好事情。
鼓起勇气,多问问题,多问为什么,甚至多问一些傻问题。那些傻问题的回答中,往往容易蕴含更多的信息。
学习资料:一本书,你只需阅读16%!
作者:黃力泓(国际竞争力和微型利润管理专家 )
你还在把「没时间」当成拒绝阅读的理由吗?其实,「读懂重点」远比「整本读完」重要,应用80/20法则来读书,抓重点、看重点,只要搞懂一本书的16%,你就能获得整本书的菁华!
没时间,是许多经理人面对书本时最大的障碍。
「读书」的好处人尽皆知,对经理人来说,阅读商业书更是升级职场实力的最快方法。不过,「知道该读」与「真的去读」,却往往是两回事。许多经理人常表示:「我当然知道读书很好,但我连工作都没时间了,哪来多余的时间!」
曾以「杠杆思考术」在日本造成话题的杠杆效率顾问公司董事长本田直之,在著作《杠杆阅读术》中指出,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读书很花时间」,是因为从小就被教 导要「把书好好读完」。然而,只要意识到「我是想解决什么问题而来读书」,就可以舍弃不重要、不需要的部分,只吸收必要的信息,让每天阅读变成可能。 效率读书
不怕遗漏、限制时间、先抓重点
这种「略读」的概念,和一般人「没有全部读完,就不能说读了一本书」的观念大相违背。但是,商业书不同于课本和小说,阅读重点并非在「从头到尾读完」,而 是「学到该知道的知识」,能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张,比看完每个字更重要,即使是跳着读,只要抓对重点,也绝对能充分掌握一本书的含意。所以,读取20%的 部分,就能理解80%的内容,是绝对合理的一件事。
本田表示,「略读法」或许会让许多人难以适应,但是只要透过3个秘诀,就能轻松做到:
1.不要怕遗漏
「假如因此漏掉重要的部分,怎么办?」这是大多数人对于略读法最担心的一点,但本田强调,即使遗漏不无可能,也要抱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的豁达态度。为了怕漏失一个重点而耗费更多时间,相对于把这段时间用在发掘别本书中的精髓,其实是大大划不来的。
他表示,拿到一本新书时,找寻其中八成的重点,是比较快、收获也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尽管抓重点式的阅读法,可能多少会有漏网之鱼,但由于迅速读懂许多书,掌握到更多信息或知识,所得到的回报,必定大于只读完一本书。
不必担心「没读到」这件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以便达成各种目的与目标,只要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即可,」本田如此强调:「舍弃完美主义,是效率阅读的第一步。」
2.限制时间内读完
一般人在读书时,并不会限制自己该在多久之内读完它。但是,「没有时间限制,就会连多余、没用的部分也去读,」本田警告。因此,限制自己的读书时间,是提升阅读效率的第二步。
本田认为,一本商业书,在1~2小时内读完是最恰当的,而「强化已具备知识」「作者经验谈」「潜能开发」这类书籍,更是1小时就绰绰有余。至于「全新范畴」「外文书」等,可能就必须安排约两小时的读书时间。
3.透过浏览,先抓重点
想强迫自己在时限内读完,锻炼抓重点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田建议,在阅读书籍内文之前,先快速浏览,是不可省的工作。
首先要看的是「作者简介」,因为知道了作者是谁,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想象出内容的质量好坏。假设作者是企业人士,就可以吸收到与实务相关的经验与智慧;若是学者,则内容可能较偏向学术研究。
接着阅读「书腰」和「封底」文案,再看「前言」「目录」「后记」,只要如此,就能看出整本书的轮廓。本田表示,「先在脑海中备齐这些内容,再确认自己的阅读目的,则开始阅读时,重点自然就会跳进眼帘。」
效率选书
集中研究类别、选择高实用性
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读书之后,面对书店中琳琅满目的商业书籍,又该选哪本来看?本田表示,他自己每年阅读约400本书,其中会想推荐给别人的,只有约80本,完全符合80/20法则。他认为,只要从出书总量中,挑出20%来读,就绰绰有余了。
其实,商业的道理通常万法归宗,差别在于运用的技巧不同,就算目前台湾每月平均有约50本商管类新书上市,经理人也不必每本都读,只要选读其中10本,就可大致掌握当前的商业趋势。本田直之提出了两个聚焦秘诀,教你如何挑出这10本书:
1.确定目标
选书的第一要务,就是确定自己「当前的阅读目的」。就像去自助旅行,大家通常都会先买本当地的旅游书,了解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景点。读商业书也是一样,先厘清「当前面对的课题为何」,再从目标倒推:「要达成这个目标,我该做什么?」
如此,自然就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现在需要哪一种书。如果想创业,则相关产业的分析研究和会计、经营的相关法规,就是非常清楚的阅读课题,而不会选读到其它无关紧要的书籍。
当读书目标明确时,本田建议采用「类别集中法」来选书,也就是对某种主题感兴趣时,就只取这类别的书,然后大量阅读。这种方法虽然可能会重复读到相同的信息,但本田强调,正因为读了许多本,才会知道重点所在。
也就是说,当不管哪本书都写到相同内容时,那多半就是该领域不可不知的重要知识。锁定主题、大量阅读,就能避免受限于一本书的内容,而能分辨哪些是作者个人的论点,哪些是普遍的原理原则。
2.适合自己
不管是锁定目标来选书,或是追随趋势来选书,一般人总会认为权威大师的专业著作,就非看不可。但本田认为,对时间有限的经理人来说,不必勉强自己去看艰涩的书,只要从同类主题中挑选最容易阅读、理解的书即可。
本田指出,难懂的书对经理人的实用价值较低,无法立即派上用场。因此,他建议在选书时,应首选「经验类型」的书,而非「专业类型」的书,像学者或研究员所 写的书,理论重于实务,但以作者自身经验写出来的书,反而可提供实务上的参考。毕竟,从别人经验上学得成功之道,不多走冤枉路,才是读商业书的真正目的。
透过80/20法则,厘清目标来选书,只读需要的信息,要掌握一本书的要旨,其实比你想象中更简单,也更省时省力。
人生离不开阅读

  人生离不开阅读,
但贵在把阅读变成“悦读”
让阅读的习惯变成“悦读”的嗜好。
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要读书”固然重要;
悦读,作为一种嗜好,会读书更加重要。
读什么好?或者说读什么更有益?
我以为,是美文,而且是经典美文。

 我们读司马迁,
知道了大痛后必成大器,大悲后才有晚成;
我们读屈原,
懂得了什么是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我们读李白,
诗仙的神采飞扬让人崇拜;
我们读杜甫,
诗圣的独立苍茫让人崇敬。

 我们在红烛旁读闻一多,
我们在康桥上读徐志摩,
于是理解和领悟到:只要诗还活着,
活在后人的心中,诗人便没有死去;
诗人除了常和自己对话之外,
只与知遇共鸣,只和知音酬唱。


我们读安徒生,才明白只有在童话里,
真是最善的,善是最美的,美是最真的;
我们读伊索,才懂得在寓言里,
不仅真善美, 连同假丑恶都是很好的启蒙教师。
我们读董桥,读余秋雨,他们的文章都有如行云流水,
一个举轻若重,一个举重若轻;
一个儒雅隽永,一个美艳浓郁。
 我们读余光中,我们读席慕容,
才知道乡思是多么难以释怀的乡恋,
乡愁原来是经年不曾失忆的乡思。
我们读泰戈尔, 看“飞鸟”
衔着诗人的灵感,在“新月”旁栖息,
而《吉檀迦利》便是他梦的“游思”;
我们读纪伯伦,伴“先知”在海边拾贝
,却意外地收获了“沙与沫”。
 我们读培根、蒙田, 读帕斯卡尔、富兰克林,
读拉罗什福科、马可·奥勒留,
读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我们读巴金、冰心, 读周作人、林语堂,
读季羡林、张中行,读王蒙、孙犁,
读汪曾祺、贾平凹, 读流沙河、魏明伦, 读海子、
北岛, 读金庸、李傲,读尤金、三毛......
总之,只要是他们的美文,哪怕是一篇短文,读者多了,
放之四海则皆准;或一首小诗,
流传久了,历久而弥新,自然成为经典。
读这样的经典美文,既是心灵的愉悦,
也是思想的充实,更是精神的富有;
既是播种,也是耕耘,更是收获。

',1)">
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书香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科学智慧和文学艺术的宝库。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书籍不但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更是思想和知识的载体,传承了人类的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件枯燥的事,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但是从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的角度讲,读书确实比一般娱乐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剂。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看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它能挖掘沉默于字句中的金子,转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

读书亦是美的享受。翻开一本好书,闻着淡淡的墨香,可与陶渊明一起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和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从《离骚》中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的悲愤和坚定的品格和操守。所以,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广博学问,还能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没有比读书更高尚的娱乐休闲方式了,也没有比读书给人带来的欢乐更持久了。读透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但是,读书不能搞实用主义,不能每读一本书都要有实用的目的,而应使它成为引导我们思考的路标,认识世界的催化剂。读书不能期望立竿见影,也不一定非要找到答案,急功近利地去直接找答案是一种书呆子的行为。我以为书只是一片肥沃的土壤,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成长的环境和基础,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耕耘、播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中,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行为。在学校教育分系分科的情况下,只有书是面向所有的人,非本专业的人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依赖于读书。苏东坡曾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为了使我们的每一天都能在快乐中进步,多读书吧!

读书趣味多 醉在书香中 知之好之乐之,方悟书中真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就学习而言,的确如此。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乐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读书求学问的态度能以求学为快乐才是高境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说:“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知、好、乐”实乃学习的三境界。
读书是否也有味道呢?读书成习,感受也越来越深刻丰富,此时便能感觉读书也有真真切切的味道,否则怎么会有“品读”一词呢?其实,书籍本身也是有其味道的,并且可以闻到。这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辩正》中早有记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可见,古人为防书籍生蠹,在书中放置香草,这不仅避免了书籍被蛀虫咬,也让书籍有了芳草的味道,加之抄写或印刷所使用的飘逸墨香,书籍又有了淡雅的香味,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即便是如今的书籍,也是有淡淡的油墨芬芳的,置身书店,让人常常觉得书香四溢,身心舒畅。凡购新书,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油墨香,搁在案头或捧在手中,让人马上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仿佛鱼在水里、鸟在林中,自然而然,心底满是淡定和从容。就像菜蔬本身有味道,烹饪成美味佳肴则味道更胜那样。
除了书本身的味道,还有一种虽用鼻子闻不到,但可以用心感受得到的味道。北宋哲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就是说,人们在久而久之的读书体味与玩味中,实际上就不知不觉地收获了人格上的升华和快乐,这也就是读书人所谓的书香味,或者叫“书香气”。同时,书籍各异,读书的味道亦各有不同,比如几代人都读书,家庭自然也成了“书香门第”。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或许可视为读书的快乐之味。他沉浸于其中而与俗世隔绝,不知外物。孔子晚年读《易》,读至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的竹简都承不住,翻来翻去韧皮都断了。孔子此时应该是一种陶醉于艺术美感之中的忘我的快乐味。类似的情感体验还见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说孔子迷醉在音乐美感之中,读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两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连皇帝的官气都乞望于书。所以我认为,书如同自然或者宗教,天生有教化的功用,就象河水对污染的净化作用,前贤智者总会给人生以指引,给人世以慰藉,让人不能不寄希望于书来做仕途的敲门砖,前途的铺路石,一砖一石地温养人生。久读书不仅能够一洗尘垢,而且可以一改门庭, 腹有诗书气自华。常常悠游于书卷中,人自然就有了一种别样的书卷气。古书凡历数十载而常新,经风雨而不凋,自有其精彩处,常与之对坐往谈,焉能不受益菲浅,读书既深,胸襟既广,境界既高,脸上自然就有了一番清正醇合之气,世人无以名之,唤曰书卷气。那些读来直让人击掌赞叹的书或是文章,读者恨不能立刻将作者召至眼前,与之高谈阔论,煮酒论书,抑或只是相对而坐,彻夜不眠。当年秦始皇读了韩非的文章禁不住慨叹:“寡人得与此人同游,死不恨矣!”汉武帝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时亦有一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这种阅读实在令人钦羡,也不由得令人心生感慨。钱锺书先生曾经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他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可是,当读者真正地被作品所征服时,真的是难以抑制地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母鸡”时,他居然能下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蛋”来?《红楼梦》读来让人揪心,读至伤心处,似有万千蛀虫咬噬,禁不住令人悲从中来而扑簌簌地落泪。它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摄人心魄,以至于“呜咽之声,中夜常为隐泣”,令统治者“严行禁止,率不能绝”。或许《红楼梦》的书里书外纠缠不清的本就是眼泪的故事。
只要是真读书,就一定能读出书的味道来。我每当在书海里遨游,就常常会因为一个故事或童话里的人物遇到了不幸而同情,不知不觉中的鼻子一酸就会哭出来,这说明已经读出了书中的“酸”味;每当读书获得了许多知识,就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每当别人问自己什么问题时,自己能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发问者很高兴,这时自己的心就更有了一种别样的“甜”味。当然读书必有“苦”:想到学生年代,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每到夏天大汗淋漓,还要受蚊子的轮番进攻,一到冬天,常常是书没看多少,人却给冻成木偶了等等,这时的确会心生“苦”味。但转念一想,往往“苦”后就会有“甜”,不亦乐乎!至于读书的“辣”味,我往往看到书中人物和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仿佛就有了自己的影子,在幡然悔悟的同时,脸上不免也感到了一种火辣的羞愧味。不过,读书的酸味,同样可指读书人被书中情景感动得眼鼻心酸之真情味;读书之辣味,也可能是像鲁迅那样的杂文,犹如匕首直刺被抨击人要害,让人随之而感到那醉酒般的辛辣!读书的苦味,大概在看了书里呈现那宏伟长卷中散发出带有血雨腥风的气味,肯定人心里都会生出不少的苦涩之味;至于甜味,我相信读书人读完一篇优美的散文或一个美妙传说,都会唇齿留香,甘甜如蜜;咸味吗,专指读书人被书中情节所感动的又哭、又笑,以致流到了口中的泪花之味。
当然我还可以说读小说是酸的,读笑话是甜的,读史书是苦的,读散文是美的……有很多人喜欢读笑话,因为它是甜的。不过,不品酸和苦,何以见甜?不是有苦尽甘来的成语吗?读小说,就能让酸变为甜。本人曾爱读过科幻小说,它会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和作者去品尝幻想的味道,神奇的感觉。跟随作者进入幻想境界,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你会觉得读书不光好玩,而且有趣,因为,酸已变成了甜!读史书,能让苦变为甜。说实话,读史书,比如说《上下五千年》,就很有意思,虽然不可能都记得牢固,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最起码不会让自己成为最后一个张口结舌的人,读多了,不就苦尽甘来了吗!什么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书是苦的,不过,它超乎寻常的收获却是甜的,干什么都要分个先后,读书也一样,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那我们读书不就成了做营养品的厨师了吗?
我尤喜欢有人把读书比喻有“美,妙,神,奇”之味。比如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一篇清新飘逸的美文,悟起来意境深远,评起来击掌叫绝,忆起来回味无穷,这种美感决不亚于欣赏一幅名画,在倾听一首名曲,如品尝一道佳肴,似享受一场酣梦。书中的字句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字里行间流露出炫目的光华,实在令人爱不释手。读过后,仍觉满口余香,意犹未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书有“意境深远,回味无穷”的美滋味,何乐而不为?再比如我们读美国.玛格丽特-米切尔《飘》,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广袤的新垦棉田,一望无际的红土,一群耕作的黑奴,在此缅怀那个已随风逝去的骑士与淑女的时代。读《红岩》,又使我们置身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在此我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投身革命,秘密印刷《挺进报》,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渣滓洞中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这种超越时空,冲破现实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它妙就妙在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五湖四海,古往今来,任我闯荡,任我遨游。人称“好极”为“妙”,既然读书的滋味妙,何乐而不为?三说读书的神,大到世界政坛风云,小到日常生活百科,书中应有尽有。多读一些便多知一点,多学一些,便多会一点本领。知识越积越多,本领越来越大,遇到难题,所有的知识画卷都会在脑海中一一展现,运用起来游刃有余,总能从容不迫地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一种神通广大的感觉油然而生,那时会觉得自己比书中的孙大圣还要神。它神就神在“生活百科,应有尽有”。世人都说神仙好,既然读书的滋味那么神,何乐而不为?最后再说奇。书,本是人类意识的结晶,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间的奇人异事都记述在书本之中,书本自然奇妙无穷。多读书,就能一览世界之大、世界之奇,只有多读书,才能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其奇就奇在“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人皆好奇,既然读书的滋味那么奇,何乐而不为?
总之,读书的滋味因人而异,要想知道读书是什么滋味,能不能书中百味让人乐,那就靠自己去选择品尝啰。据《晋书·王敦传》记载,晋代王敦酒后辄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可以想见,曹操的那几句诗是怎样地触及了王敦的灵魂,并将他的心彻底俘获。此事在千年之后又惹得大诗人元好问作诗感叹“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这种隔世的知音,想来不禁让人为之一叹。文天祥于幽燕狱中读杜诗时的感受是“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这简直就是一种心意相通的神交。此种阅读岂不令人神往?读好书,进则收获成功,退则有益身心。书,就是心灵的天然牧场,走进去有奶香,有青草香,人生的况味,人世的余味,就象童年曾经的书声朗朗,这些才是你生命里最初的味道。就我个人而言,我感受最深的是读书能让人变得沉静。在读书时,似乎一切都归于安详,唯有我和书在冥冥中快意地对话,那一刻,整个世界我都熟视无睹。如今,我对生活里的那份宁静格外珍惜向往,宁静里没有喧嚣,也没有躁动,思想回归纯净,不染尘埃。尽管书籍千百种,读书万千味。读书久了,总是对书的体会也愈多愈丰富,读书的味道也随着体味的深刻与丰富会越来越多,只是偶有觉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无论怎样,我认为能品出书的味道来,才可算作是进入读书的真境界了。
有报上说,美国的耶鲁大学的高才生们选修的专业大多都是哲学和历史类,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据传四川师范学院有位二十几岁的国学教授,居于如此的一个快时代,学习古人生活在农耕时代,读古书、着长衫、住草堂傲笑江湖。他还能执着如彼的慢生活,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应该献上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如同当初看《东边日出西边雨》羡慕主人公艺术地生活在树林里那样,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黄山谷(即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真可谓:书香人生有真味,醉人书香伴人生!
您发掘出书籍的全部了吗? 想要发掘出书籍的全部,您必须首要认清一个问题,就是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决定了书籍的选择,决定了阅读过程中思维方式!
在这里,我还是希望强调一点,那就是如果您希望提高和完善自己,并不一定通过阅读这种方式,读书绝不是唯一的方式,也绝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我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上更为尊重读书,只是一种误解!您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看电影、实践、不断动手来总结和获取,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将是更加适合的方式。我之所以更为关注读书,是因为我个人比较懒,希望通过阅读来用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大量的智慧,但是能否实现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同时,我个人比较喜欢读书,也比较适合通过阅读的方式提高,喜欢内心之中的思辩,所以,我想说的是,读书不过是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要迷信这种方式,分析您自己,选择真正适合您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改变思维方式:
这是相对困难的一种目标,但是却是必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它们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经历、所处环境、成长历程、内心之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标准都将决定思维方式,而阅读本身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突破这种局限性,获取更为广泛的智慧和历练。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读书目的,他将给我来带更大的转变甚至是质的飞跃。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分析一本书、一个人、一系列的书籍来实现,它需要很多的技巧和思路,将是我在这个专题中重点讨论的话题。
2、丰富知识、获取资讯:
这是最常见的阅读目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略读、泛读都可以实现,但是在这个部分中,效率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尽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大量的资讯。
在获取资讯的部分中,我把它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丰富知识: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不知道企业组织构架都有那些,这本书告诉你都有什么,那么您就是在获取资讯,丰富知识。在这一类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知识的确定性,所有的知识都已经包含在书中了,区别无非就是读者能否找到、获得。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对于您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科,同样是获取资讯。
第二类是受到启发,引起进一步思考:在这一点上,人们经常会和“改变思维方式”相混淆。比如您看到一本书中的某一个观点,或者一个小故事,它们引起了您的思考,是作者并没有告诉你的内容的思考,在这个时候,我认为您依旧是在获取资讯,而非改变思维方式,虽然这个资讯并不是作者告诉你的,但是关键的是:您依旧在用自己原有的思路来思考问题!这是最核心的地方!您并没有改变您的思路,您的思维方式,不过是现在对于原有的问题,受到了启发,或者是获得了更多的素材让你能够得出一个之前没能得出的结论而已。它与“改变思维方式”之间的最重要区别是,获取资讯是在依据您原有的思维方式来获得结论,不论这个结论看起来多么重要,这个启发让您选取了多么前所未有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它都是在依据您原有的思维方式而已!从表象上区别这两者相对容易:改变思维方式目的的阅读,您获取的东西是确定的,因为作者在完成这本书时的思路已经确定了,书中的所有内容,不论是看一本书还是一个系列的书,其中的内容同样是确定了的,那么,如果读者的思维水平和深度是足够的,我们有理由认为每名读者都将总结出作者的思维方式;而对于启发式获取咨询来说,即使是对于同一个读者,当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地点不同、自身头脑中思考的问题不同,都将决定您可能受到的启发不同,我们经常会发现阅读一本书中的一句话自己受到启发,但是第二次去看时,可能毫无感觉,这是获取资讯的不确定性。区分这两者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让您认清您自己的书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您是在满足于受到了启发,还是在努力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您以前的阅读方式给您的思维模式带来很大的改变吗?您是在不断的按照原有思路进行发展和延伸,还是从头开始换取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就像我在第一点中说道的,这很重要!
第三类是查阅:其实这一类别可以认为是涵盖在第一类中的,但是由于其特殊性,为了后续思路中针对不同目的选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方便,我将它单独提出来作为一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查阅一些资料,以便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个问题,或者弄清楚一个定义,它所采取的阅读方式将和丰富知识存在很大的不同。更多的不想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谈了也是废话。
3、休闲
很多书籍都属于这个类别的,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去谈的,我只想说,如果您喜欢看书,或者通过阅读来休闲,那么这是种很好也很必要的东西,毕竟生活不应该只是在努力做到什么,很多时候休闲是非常重要的!
4、单纯的体味
在我看来,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用理性解释清楚的,在现实中,您无法通过理性分析清楚一件事情的对错,比如情感,您没有办法用理性告诉自己喜欢一个人而不喜欢另一个,您所能够采取的方法就是真正把自己沉浸其中,去体会。我喜欢这种体会的感觉,它是人生的财富,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不论您体会到的是痛苦、是艰辛、是快乐、是伤感,不论它们是哪一种情感,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希望通过读书来获得人生的体会,所以在我看来,在读书中同样有一个目的就是体会。有些书,您读起来并不是为了休闲,更加无关乎获取知识或者改变思维方式,您只是单纯的喜欢,单纯的去体味书中的情感和作者的世界,它带给你的不在于什么提高,他是人生的一部分,他给你的是一段体会,一段人生、一段情感、一个经历。我想说,去体味吧,忽视了体味式的阅读将是不完整的阅读,太过功利性,将让你存有缺憾!
目前来说,我将读书的目的分为以上四种,在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中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而且一般会比我列的四种要多很多,但是个人认为这四种已经基本涵盖了全部的阅读,很多细小的分类其实都可以归入改变思维方式和丰富资讯两个类别中。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定给我留言!如果有什么不很清楚的地方,我会进一步解释!
附思维导图:http://www.gudaovision.com/reading/2007/10/14/462155
-------------------------------分割线---------------------
终于开始更新实质性的内容了,说实话这个过程还真的很痛苦,无数零散的东西在头脑之中没能形成框架,它们一直都在那里,但是就是无法组织到一起,虽然有思维导图的帮助,但是在今天之前我总是觉得缺少些什么。而当他们真正组织到一起之后,却发现其实又是那样简单,就像我经历了无数的事情,总结和思考了很久,结果却得出了一个无比平常的结论一样,这个结论很可能街上卖水果的老大妈都会说的道理,虽然当你看到自己千辛万苦得出的结论是如此平常不禁有些泄气,但是只有你自己可以真正体会到之前“知道”和现在“理解”之间的巨大不同,虽然,我无法说出。
已经理清一大部分思路了,更新应该可以恢复正常了,争取保证一天一篇,只要不是再赶上连开n多天会加上项目那边停电就好,前几天的停电居然连路灯都停了!整个地方黑漆漆的,一直到晚上十点才来电,我只好拿着电筒看书,仿佛回到了我4、5岁趴在被窝里看小说的日子,呵呵。

人要不断充电【1】






















人要不断充电【2】


    

   
  







人要不断充电【3】










  
  





【成功掌握知识:77种方法,帮你学得更快更好】
原文作者:Online Education Database (OEDb)
翻    译:Paula     工作组织:教育中文翻译
如果有人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想象一下,你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你还没有拥有的东西?对许多人而言,他们希望得到自我提升和知识。新知识是社会进步的支柱。正是象达芬奇,爱迪生,弗兰克林,爱因斯坦等大思想家以及其他人对知识的追求创造了我们今天得以享受的各种美好事物。你对知识的掌握不一定要象爱因斯坦那样惊天动地,但是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为你带来新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新的爱好,或者哪怕只是为知识而知识——任何你认为重要的终极目标。
通常需要高级的学习技巧来获得改变命运的知识。事实上,有人说,一般承认只用了他们大脑的10%。想想,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高级学习技巧,我们能干多少事啊!以下是与知识和学习有关的77条窍门帮助你获取知识。有一些是专门针对传统学习机构里的学生;其余是自学者。快乐的学习吧.
健康
1.伸伸腿。血液循环不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原因。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坐了很久,花一两分钟甩甩腿,可以加速血液流动,加强注意力和记忆力。
2.“精神食粮”:吃早餐。许多人不吃早餐,但是清晨的创造力最高,而且早餐可以为大脑提供蛋白质。事实上,缺乏蛋白质会引起头痛。
3.“精神食粮(二)”:午饭吃清淡些。午饭太饱容易使人瞌睡。你可以把这变成你的优势,采取“精神午休”(见23条),大多数人对此还不了解呢。
4.认知强化器:银杏。数世纪以来,中国和其他国家都用银杏作为自然补充,而且用银杏改善老鼠的记忆衰退。健康专家提议银杏当作记忆加强器。
5.减少压力和沮丧。压力和沮丧可能会减少记忆信息的能力,进而阻碍学习。有时,减少压力只需要更多灯光和更少精细食物。
平衡
6.小憩片刻。Maxwell Maltz博士在《心理学控制论》一书中写道有一个人靠出点子而得到很好的报酬。他会锁上办公室的门,放下百叶窗,把灯也关掉,全神贯注地思考手头的问题,然后在沙发上小憩片刻,当他醒来时,通常问题已经解决了。
7.休息片刻。改变身体或大脑的洞察力,减轻因在一个地方坐太久而产生的隐形压力,集中注意力学习。每学习一小时,就休息5-15分钟比连续学习更有益。这能让你的大脑放松然后吸收信息。如果你想真正休息,每90分钟尝试一下20分钟的次昼夜休息,这包括小憩,与第23条目的不同。
8.步行。改变视角通常可以减轻压力,这样让你的大脑更有自由,更有创造力。在周围走动一下,可能会有帮助。
9.改变你的焦点。有时候,简直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如果是这样,换一门课程,比如,从技术课程换到非技术课程。
视角与焦点
10.改变你的焦点(二)。有三种学习方式:视觉的,肌肉运动知觉的以及听觉的。如果一种方式不适合,尝试一下另一种方法。
11.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如果你步行,那么再进一步,学习边行走边思考,调动你的内部资源,加强注意力。但是当心,可别撞车!
12.聚焦沉思。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要同时看电视或者担心其他事情。焦虑不利于吸收信息。
13.关灯。如果你没有冥想,关灯也是集中精力的一种方式。坐在黑暗中,排除外部干扰。这最适合吉他和弦变化等肌肉运动知觉学习。
14.泡澡或淋浴。这两项活动都能够让你放松,让大脑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
记忆技巧
15.听音乐。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类型的音乐是很好的记忆“钥匙”。听某首歌或专辑时学习的信息,就是在脑海里“播放”这些曲子都可以很容易地回忆起来。
16.快速阅读。有些人认为快速阅读会让你错过重要信息,而事实是有效的快速阅读会过滤到无关信息。如果必要,你可以放慢速度读,甚至重读。慢读其实会妨碍抓住中心思想。(虽然技术性文章通常要求慢读。)如果你在线阅读,你可以尝试免费的针对网络的Spreeder。
17.利用由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构成缩写以及其他记忆工具。记忆术对记忆信息非常必要。有些技巧非常有效,合理使用可以让你在许多年后还能回忆起这些陈旧信息。
视觉帮助
18.每一副画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把你想要得到的画出来,在头脑中有具体目标帮助你朝着该目标迈进。
19.心智图法。需要计划什么事情?心智图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既可以让你对整个事情有全面认识,又很容易添加细节。用心智图法,你可以看到各种想法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也可以成为头脑风暴讨论的基础。
20.学习象征法和记号语言法。记号语言学是研究标记和象征符号。了解某种规律的符号有助于学习,而且让你更有效地记忆信息。
21.使用信息设计。当你记忆有内部结构的信息时,使用信息设计有助于更清楚地传递信息。“信息美学”有大量信息,提供了信息设计的范例以及来源链接。
22.使用视觉学习技巧。试试Gliffy 结构图。也可以参考Inspiration.com对网络,理念图,概念图,绘图等的解释。
23.把你的任务流程画出来。学习通常要求按照特定顺序来掌握知识。理顺你的思路,弄清楚需要做什么,有助于让你作好准备完成任务或者学习新内容。
视听技巧
24.刺激你的思维。做押韵游戏,叨叨几句废话。这样会让你放松,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
25.头脑风暴。这个方法经过了时间考验,它包含了说话和写作以及配合。(一个人可以头脑风暴,但是在团队中更为有效。)如果你呢感记住几条简单原则会更有效:第一,别把任何人的观点排除在外。第二,在过程中不要“编辑”;先把所有的想法记录下来,之后再仔细研究。参与头脑风暴帮助你了解,对于某件事情,哪些是你知道的,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26.渗透法学习。有iPod吗?把你自己的podcasts录制下来,上传到你的 iPod 上,然后听着它睡觉。把它放在枕头底下,播放语言课或其他内容。
27.认知强化器:双耳节拍。双耳 节拍是播放两个相近频率来产生α,β,δ和θ波长,这些波长都是要么令人昏昏欲睡,安静,放松,冥想,警惕或集中。双耳节拍通常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以便更好地学习。
28.大笑。大笑可以令身体放松。放松的身体更容易接受新观点。
肌肉运动知觉技巧
29.写字,而不是打字。虽然把笔记敲入计算机内对子孙后代大有裨益,用手写会刺激你的思维。拿着钢笔或铅笔楔子这个简单动作能够按摩手上的穴位,而这可以刺激思维。
30.随时带上质量较好的笔记本。Samuel Taylor Coleridge梦见这样的诗句,“忽必烈汗是否在世外桃源…”醒来之后,他把能够回忆起来的写了下来,但是被一个来客打扰了,然后很快就忘记了诗的其他部分。永远地。如果你一直进行“步行沉思“或者任何类型的冥想或建设性的小憩,可能会突然产生灵感,那就立即把它记录下来。
31.记日记。这个和笔记本并非完全一样。日记的目的在于把长期经验记录下来。如果你添加上视觉元素,图表,心智图法等,你就有一个更有创造力的方法记录你所学的内容。
32.整理。用彩色贴纸把笔记本或日记分开,便于你快速查找相关内容。
33.使用贴纸。贴纸可以帮助你把书本内容记录下来,而不会把因为钢笔铅笔作的标记而使书本面目全非。
自我激励技巧
34.相信自己。实际上想法多得是,如果你学习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获取什么样的结果上,你就会识别出好的想法。你的大脑犹如过滤器,而这又触发你去学习更多东西。
35.自我激励。为什么你想学习某项事物?通过学习,你想获得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你想学习,那么干扰因素进很强烈。
36.设定目标。W. Clement Stone曾经说过,“理想有多大,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这在获取目标上是个惊人的现象。准备好所有必须的方法,以及所有需要跨越的障碍。每个经历过这个现象的人都知道它有多可靠。
37.积极思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习,那么为自己设置学习目标就毫无意义。
38.组织(第2部分)。学习知识一般成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层面。你需要安排好你的时间和任务,否则你可能会发现不容易找到学习时间。试试Neptune,这是以浏览器为基础的应用软件帮助你“完成任务”。
39.每一项技巧都是学习得来的。除了身体功能以外,生命中的每一项技巧都是学习得来的。笼统地说,如果别人能学什么,你也可以。可能你需要投入更多努力,但是如果你设定一个可信的目标,就很有可能取得该目标。
40.作好学习的准备。光靠积极思考是不足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如果你是成人,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干扰因素。找到方法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干扰,至少一次几个小时,否则学习就变成了令人灰心的经验。
41.作好准备(2)。由于人性,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是你在自我改善和学习计划中的祝愿者。他们可能有意潜意识里干扰你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下班后要去上课,你一定要让工作同事知道你不能工作到太晚。如果你认为你的老板故意让你在你需要离开的那天工作,而他/她明明知道是哪一天,那么“外交”最有效。如果可能或必须,把课程重新安排得稍晚一些。
42.约束自己。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组织纪律。自由有时令人恐惧,象混沌一样。但是混沌也有自己的内部次序。约束自己——比如说给自己期限,限制在某个想法上的时间,或者限制你工作用的工具——通常你可以在更少时间内完成更多内容。
补充技巧
43.尽量阅读。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需要的话,使用Use Spreeder (#33)。阅读面要广,同时也要深。
44.各种兴趣相融合。与现有神经元相联系的神经元可以给你新视角和能力,以新方法利用额外的知识。
45.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新视角让你有能力将不同的文化概念相融合,然后产生新想法。同样地,有时阅读原版书可以让你领悟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
46.学习如何学习。和SIAST(虚拟校园)一样,管理帮助(Management Help)是资源页,连接了众多与学习方法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适合于在线学习,但是毫无疑问,你可以从中得到适用于任何学习的东西。如果你对最佳学习方法很热心,那么看看Headrush's Crash的学习理论课程。
47.了解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许多人会说,“我不会说,”或者“我对那东西一点也不了解。” 而事实是,许多人全然不知道自己对某个问题已经了解了多少。如果你想学习某项事物,你需要确定你已经知道哪些内容,了解哪些你不知道,然后再去学习这些你不知道的部分。
48.通过后台程序完成多项任务。有效的多重任务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几项任务。学习也可以在完成多项任务时进行。有效的多项任务并不是说在完全相同的时间内做两件或几件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用正确的方法,以及精神准备来完成多项任务。比如,成功的自由撰稿人学习同时整理几篇文章。研究第一篇文章,然后让你大脑的后台程序来接管。有意识地进入到第二篇文章。在研究第二篇文章时,第一篇文章通常就“自己写出来”了。当它向你显现时,准备好记录。
49.全面思考。全面思考对学生而言是最“先进”的单项学习技巧。
50.采用正确的重复。复杂的概念通常要重复学习才能完全吸收。有时候,对有些人,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不断重复概念和原理加上具体的例子有助于帮助吸收,加快学习步伐。
51.采用量子学习模式。美国一些学校已经正在利用量子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超越了传统教育方法来吸引学生。
52.准备必需的工具。很显然有各种学习工具。如果您象越来越多的人一样在线学习,那就考虑一下您的在线工具。最好的在线搜索工具之一是Firefox(火狐狸)网络浏览器,它有各种附件,带有各种有用的属性。还有一个是Googlepedia,它可以在Google搜索引擎里显示你寻找的词条,同时显示 Wikipedia里的相关条目。
53.准备必需的工具(第2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冷僻的窍门,但是如果你想快速掌握编辑软件,可以阅读Getting Real from 37 Signals。网络版的是免费的。书中的技巧已经被人们用来在短时间内编写Basecamp,Campfire 和 Backpack网络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都支持合作和组织。
54.学习批判性思考。如Keegan-Michael Key在MadTV 上的角色可能会说,批判性思考可以把分析带到“一个全新的notha高度”。可以从阅读Wikipedia里批判性思考的有关内容开始。它包括好的分析技巧来提高选择性学习的能力。
55.学习解决复杂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是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是该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你有复杂问题,你需要学习解决复杂问题的艺术。(后面有一些难以置信的视觉信息)。
老师,家庭教师及家长注意事项
56.引人入胜。 讲课通常是单方面的,而且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听到或看到(比如在黑板上)的信息通常就被忘记了。教学不是简单地谈话。谈话是不够的,要向学生提问,情景演示,吸引他们。
57.利用信息金字塔。学习象层面一样,打好基础,然后你才能在上面添加高级概念。
58.利用游戏机。由于某些暴力游戏,游戏机也名声不好。但是,总的来说,游戏机可以有效地辅助学习。
59.扮演角色。年纪小的人如果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就学习得更快。比如,通过扮演角色,历史更容易被记住。
60.记住80/20原则。这个原则有各种解释。在学习方面,80/20原则是指:一个学科的概念,比如20%的概念,比其他,比如说80%的概念,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作好准备在复杂的问题上多下工夫。
61.讲故事。Venus Flytrap是辛辛那提情景剧WKRP中的一个人物。有一次,他告诉学生团伙的成员原子就是一个大的社区,质子和中子有他们自己的小社区,而且从来不混为一体,就象彼此竞争的团伙一样,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讲解原子,电子和质子。故事起作用了,学生眼睛里闪烁着理解的光芒。
62.超越公立学校的课程。很不幸,公立教学体系缺乏教授高级学习和头脑风暴方法。并不是那种方法不能教授,而是他们就是不肯教。想要学更多知识,你必须花额外时间和功夫,有时还要花钱买学习工具。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学校里教授的知识必须扩展。本文作者已经证明9岁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大学程度的数学课程,如果学习方法正确。
63.应用所学的知识。如果一个高中数学不太好,比如说分数,可以在摄影,镜头光圈系数等方面应用分数,还有个例子是作饭,衡量调料多少。把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
对于学生和自学者
64.投入。惊奇。有些学生觉得厌烦,因为他们知道的比老师教的多,甚至比老师知道的还多。(但愿老师能事先评估一下学生已经知道的部分。)学生应该和老师进行讨论,如果他们觉得学习内容没有挑战性。同时也可以考虑额外材料。
65.自学。老师不能总是变更他们的课程。如果你没有面临挑战,那么就自己挑战自己。有些国家还是采用所有学生都参加国家考试的方法,如果老师没有涉及某个内容,你应该自学。别等着别人来教你。当你提前自学了某个概念时,听课会更有效。
66.合作。如果自己学习效果不好,那么学习小组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67.给别人教东西。更好地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向别人教授。这强迫你去学习,如果你有足够动力去分享你的知识。
68.写下来。一个有效的“教授”办法是把你对某个话题的所有知识编写成FAQ或者维基。或者写在BLOG里。这样可以帮助你认识到你了解什么,而且,更重要地是,你不了解什么。如果你有Typepad, Wordpress或 Blogger 的免费帐号,你甚至不需花一分钱。
69.通过经验学习。很明显,是吧?这意味着投入必须的时间。通常对专家的定义是对某项经历或努力投入了10000小时的人。那大概是每周40个小时,一共5年的时间里。你是不是这样的一个专家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呢?如果你不是,你有没有献身精神成为专家呢?
70.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有助于强化该信息。抽认卡是最佳方法之一,而且不单是对儿童。
71.首先学习合适的内容。从基础学起。打个比方:如果学习语言从语法,拼写和句子成分开始学,会令人很灰心。这不是婴儿学习语言的方法,成人或青少年也没有理由要另劈蹊径,不论“专家” 的观点如何。你可以自己尝试看看有什么差别。
72.制定学习计划。如果你有长期学习计划,引用Led Zeppelin的话,“有两条道路你可以走”。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习,或者你可以稍微计划一下,然后找到最佳方法。计划你的时间,平衡你的学习和生活。
结束语
73.持之以恒。在面临困难时,不要放弃。一个人能学会的,其他人也都能学会。爱因斯坦不是说过吗,“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爱迪生也这么说呢。
74.挑战权威。简单说,诵读困难就是字母和数字在大脑里杂乱无章,引起阅读书写困难,从而引起学习困难。有时候,说的话或数字也会引起混乱。从前,“专家”断言有诵读困难的孩子都很笨,后来,他们说他们无法学习。笔者与有诵读困难的青少年接触并给他们上课,他们可以学习。海伦·凯勒没有任何视觉,听觉或语言经验,但是她可以学习。结论:学习的方法不止一个,永远别相信你不能。
75.挑战自我。人们通常比他们自己认为得更有智慧。在这个把所有东西都分门别类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清楚他们适合什么位置。而天才可以在各行各业找到。如果你诚实的怀疑,你还有更多潜力没有机会表现,那么可以做做MENSA提供的IQ测试。大多数学校不提供标准的IQ测试。你知道有种IQ测试伤害了学多孩子,让他们以为自己很笨,只不过因为测试并没有真正评估孩子的知识和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比你已经知道的远为重要。
76.考试前参加聚会。哦,别太离谱。关键是放松。最糟糕的事情是在考试前夜拼命死记硬背。如果一个科目到那时你还不了解,死记硬背也没用。如果你已经学过了,那就再温习一下,然后做点让你高兴的事情(不要再学习了)。这样做就是告诉你的大脑已经准备好了,你能够回忆起来你已经学习的任何内容。另一方面,如果你一学期都没有学习你应该学习的知识,那你干脆去聚会,反正在最后一分钟死记硬背根本没有多少用。
77.不要担心。开心地学习。对学习要有真正的热情,愿意和我们分享吗?欢迎(通过LifeHack)参加欢乐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