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教育叙事 糊涂,是一种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8:47
糊涂,是一种智慧林志明清代书画名家郑板桥曾写有“难得糊涂”一匾,其注云:“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板桥先生在历尽了人间的风雨沧桑之后所选择的一种处世之道。然而在我看来,它同样也是一位智慧的教师理应执守的育人之道。智慧的课堂,当然需要教师灵敏的察觉、机敏的判断和聪敏的调控。但在时下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因为过于精明与能干,致使学生的心智受到压抑,思维受到禁锢,情感受到束缚。对此,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学会“艺术地糊涂”。这里所说的“糊涂”并非真糊涂,而是教师在清明的心境之下故意装“傻”,故作“糊涂”,其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找到学习的动力,获得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正当大家沉浸在课文之中,为红军战士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深深地担忧时,有一位学生突发奇问:“老师,敌人明明知道红军要过大渡河,事先为什么不把桥给炸掉呢?”面对这样的“另类之音”,有的教师或许会当头棒喝、一语否决,有的教师或许会弃之一边、不闻不问。然而,这位教师却及时地捕捉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时机,巧妙地“糊涂”了一把,课堂也因此绽放出了别样的精彩——师:是呀,敌人也真是太傻了,把桥炸掉,不就省事多了吗?(众笑)大家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生:我认为敌人之所以没有炸桥,是因为敌人觉得凭借大渡河,是完全可以阻拦红军的。因为泸定桥只有13根铁链,平时铺上木板走在上面都摇摇晃晃,现在连木板都被抽掉了,只剩下了铁链,就更不可能逾越了。敌人不是没作过准备,只不过他们认为抽掉木板已经足够了。生:我认为敌人不炸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以为泸定桥有两个团的兵力把守,再加上来增援的两个旅的兵力,对付疲惫不堪的红军是绰绰有余的。在兵力上敌人认为胜算在握,所以没有炸桥。生:我觉得敌人不炸桥是想以逸待劳。我从“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和“妄想把红军消灭在桥头上”这两句话中看出敌人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是想让红军走这座泸定桥,以逸待劳,消灭红军。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觉得敌人其实并不傻,很聪明啊!(众笑)可我又纳闷:既然敌人那么聪明,红军怎么会战胜敌人,夺下泸定桥呢?生:我觉得敌人太狂妄,太轻视红军了。“骄兵必败”嘛!生:我觉得是红军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让他们夺下了泸定桥。生:我觉得红军不光有勇,还有谋。因为如果红军不赶在两旅援军的前面夺下泸定桥,胜负还真的很难说。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啊!在这一教例中,当学生提出“敌人为什么不炸桥”这“惊天一问”时,这位教师没有立即作答,而是以“是呀,敌人也真是太傻了,把桥炸掉,不就省事多了吗”和“既然如此,红军怎么偏偏又战胜了敌人,夺下了泸定桥呢”这两个“糊涂”的问题来引爆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诠释了疑点,也使学生获得了探究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糊涂”,与其说是一种巧妙的教学策略,不如说是一种高明的教学艺术,它折射着的是教师丰厚的涵养和智慧的光芒。(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心小学;2010年1月1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