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菲克·希达亚特:旱作农业的技术革命——甘肃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43:29
旱作农业的技术革命
——甘肃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中)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张 雪 瞿长福 李琛奇

7月底,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连续多日无降水,加上太阳炙烤,庄稼地看上去“渴”得很厉害。若是放在从前,这样的旱情可能会叫吴德流愁眉不展。然而现在,他却给记者算起了收成账,“五六年前,我家开始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玉米。前年我的玉米亩产超过1000斤,去年天气干旱,一亩地也收了800多斤。原来种小麦一亩也就收200斤到300斤。这个技术真好,保水不怕旱。”
甘肃省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00多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月,蒸发量大,全省旱地面积3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但是近几年,甘肃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产量屡创新高。
产量屡创新高是科技推动的结果。“发展农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水问题。”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认为。如何减少水分蒸发,将宝贵的降水留在土里滋润农作物生长?杨祁峰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
在吴德流家的地里,记者见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上起大小双垄,再覆上一层地膜,一来全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二来将平作改为起垄,可以将春季无效降水通过集雨面汇集到播种沟,将种子播在沟里,便可充分吸收水分。这项技术能让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1倍。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曾撰文称推广这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
“我家种马铃薯,大部分地使用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小部分没用,两边庄稼的差别就像大人和孩子站在一起。”家住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的成进是马铃薯种植大户,“现在一亩马铃薯最高比原来增产1000斤。”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可较半膜玉米平均增产35%以上,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30%以上。
梯田建设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功攻克了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的难题。实现粮食稳产增产,选择“种什么”很关键。
“和小麦相比,玉米、马铃薯更适宜甘肃旱作农业区种植。”杨祁峰称,一来玉米、马铃薯等本身属高产粮食作物,二来它们的主要生长期恰好和甘肃的降雨期吻合。更重要的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出现,让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变得更为有利。“通过秋季或早春的全覆膜,可以解决土壤先墒过快、玉米不能适时播种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这一技术扩大了玉米的种植范围,从海拔2000米以下延伸到2300米左右,降雨量由350毫米以上扩大到250毫米以上。”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甘肃旱作农业区采取“压夏扩秋”的办法,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冬小麦种植面积,科学调整了农业结构。据统计,全省玉米面积已由2000年的697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1274万亩;马铃薯面积由626万亩扩大到近1000万亩;夏秋作物比例由51∶49调整为38∶62,玉米、马铃薯成为甘肃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支撑。
广河县齐家镇周家子村70岁的老人马少元介绍,“去年我家玉米打了26000斤,卖了好价钱。大量的秸秆拿来喂牛,产生的有机肥再还田。牛有吃的了,庄稼也长得好。”现在,甘肃玉米种植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广河等地正在探索“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循环农业模式。2010年,草食畜在甘肃畜牧业中的比重上升到45%,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夏粮不成种秋粮,大秋不成种小秋,小秋不成种蔬菜。”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甘肃农业曾经的发展状况。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灾害频发,如果按照传统思维看甘肃农业,恐怕很难有大发展。”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坦言。然而近年来,粮食产量却连年增长,为什么?“主要是坚持科学发展,顺应了自然规律、科技规律和市场规律。以水定作物,以水定发展,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做强特色农业,满足市场需求。”武文斌给出了答案。
换一种角度看,“面对常年干旱,关键要找到什么作物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武文斌表示。“在稳定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产量的同时,进一步运用产业链的思维发展旱作特色农业,不仅让农民吃得饱,还要有钱花。”
下一篇 4语音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