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强度:区域农业的基本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8:56

区域农业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农业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区域是为某种目的而划分的连续、有界线的地理空间。包括了按行政的、同质的、同功能的地区。农业区域是指农业生产特征类似且空间联系密切的地区。区域农业是农业自然地域差异与劳动地域分工交互作用下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实体。它表现为农业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和农业区域内的相对一致性。即一个农业区域,它的自然资源特点、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开发利用的模式等均有相似的特点。

2.农业区域的经济特征

1.空间上的整体性。它是一个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区域单元,单元内包括农业、非农产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境、社会等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单元体系发生作用。表现为区域经济的整体功能。

2.层次性。农业区域在范围上有大有小,有层次的高低不同。从全球来说,可分为各热量带农区,又可分为各洲农业、各国的农业。国家以下又有省(市)、地州、县各级,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农业经济区。也可按不同的研究目的,分为不同用途的农业区。如外向型农业区、商品粮基地农业区、苹果、茶、中药材等不同的农业区的划分。一般说来,大的农业区下,可以划亚区来表示大区内部的次一级差异。

3.动态性和阶段性。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变化的类型包括线型的,如施肥、灌溉与产量的关系;也有非线性的,如气候异常对产量的影响;也有非对称性的变化,如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与量的变动,必然会导致农村经济非均衡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如农业政策的变化、市场变化、突发性灾害等,对农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些简直是不可抗拒的,给农业带来风险或机遇。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以便采取正确的对策。

4.依赖性。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区域,它是以区域中的大城市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作为腹地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网络。以城市为经济中心,农村经济服务城市,并且在服务中得到发展,城市又拉动、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5.极点辐射性。区域是由节点、域面和网络三部分构成的。节点是区域内的城镇,它使广大农村分散的经济活动凝聚起来,走向局部集中,成为该范围内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域面指节点吸引的区域范围,是区域内广大的农村腹地。网络是指物资、资金、劳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节点和域面上流动的路线和方向。节点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具有磁极吸引功能,通过网络,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研究区域农业的意义

1.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最具能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产业,发展最具市场竞争能力、最大盈利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配合辅导产业,达到充分利用和开发该区域的农业资源潜力,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区域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做好国家的区域宏观布局科学化,使全国各农业区域内部资源利用效率相对最大化,集合组成全国农业资源利用的总体效益最大化。我国有13亿人口,保证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9亿农民,实现农民的小康目标的任务可能比保证粮食安全的任务更艰巨,国家制定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要求和条件,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带,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以园艺作物为主的高效益农业外向型农业带,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棉油生产基地,西部成为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区。美国农业产业化形成了8个产业带:A.东北部的牧草乳酪带,乳制品占全国的一半。B.玉米带,位于牧草乳酪带以南,包括俄亥俄、印地安纳、伊利诺斯、衣阿华、察苏里、内布拉斯加及其周围地区,以玉米为主,配合肉牛肥育为主导产业。C.棉花带,包括德克萨斯、密西西比、路易安那、加利福利亚、亚利桑纳等偏南部的14个州。D.烟草、综合农业带,位于玉米带以南、棉花带以北的狭长地带。E.小麦带,位于大草原北部地区,包括北达科达、南达科达、蒙大拿、堪萨斯、俄克马拉荷马等州向南延伸至德克萨斯州,地势平坦,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0%。F.山区放牧带。位于西部山区,土地贫瘠,缺乏水源,地广人稀,原来是牛羊放牧带。G.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各种作物生长,以小麦、苹果、马铃薯为主,夏威夷出产甘蔗、菠萝。H.亚热带作物区。包括弗罗里达州及墨西哥湾沿岸地带,以柑橘、蔬菜、甘蔗、水稻等作物为主。

3.有利于不同区域农村之间进行地域分工和加强区域合作。当今的经济活动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生产单元,而是充分交换的大的经济统一体,在流通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优势互补,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增进地区经济发展。

表2-1  中国稻米供求平衡状况(1999)

缺50%以上

缺20%以上

缺5%以上

余30%以上

余4~19%

北京

天津 山西

河北 上海

内蒙古

福建 河南

辽宁

吉林 浙江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海南 四川

 

西藏

甘肃 青海

山东 云南

广东 贵州

安徽 陕西

宁夏(55%)

湖北(15%)新疆

湖南(19%)广西

调入省15个

调出省15个

如从我国稻米平衡看,缺口较大的当为京津、西北一些省区,次为河北、山东、上海、云南。缺5~20%的省有河南、内蒙、广东、贵州。稻米供应省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的粳稻米和长江中下游稻米产区省。以稻为主食区缺米的省有福建、广东、贵州、云南。以稻米为主食的余粮省主要有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必须保证传统稻米生产主产区的优势,就近运销供应缺米省份。西北缺米省考虑以宁夏、新疆进行平衡积极发展北方粳稻米生产。

                 表2-2  中国各粳米长期市场的关系和地位

 

北京

石家庄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南昌

武汉

成都

北京

 

石家庄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南昌

 

 

 

 

 

 

 

 

武汉

 

 

 

 

 

 

 

 

 

 

成都

 

 

 

 

 

 

 

 

 

 

引自《中国农产品市场分析》64页

粳稻米与市场的关系可看出,东北的粳稻米与北方城市、上海有关,南方的粳稻米则局限在南方市场。

表2-3  中国各籼米市场的关系和地位

 

上海

南京

南昌

合肥

福州

武汉

长沙

广州

成都

上海

 

※※

※※

 

 

※※※

 

 

南京

 

※※※

※※※

 

 

南昌

※※

 

 

※※

 

合肥

※※※

 

 

 

福州

 

※※※

 

 

※※

 

武汉

 

 

 

 

 

 

 

长沙

※※

 

 

 

 

 

广州

 

 

※※

 

 

 

※※※

 

 

成都

 

 

 

 

 

 

 

 

 

※、※※、※※※分别代表在10%、5%、1%统计显著水平的联系

从籼米市场看,南方籼米生产者湖南的长沙和江西的南昌对籼米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次为南京的影响较大,武汉、合肥的影响较低,成都几乎是一个孤立的自给性市场。

小麦输出省主要有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新疆,其余均是小麦输入省。

我国玉米输出省以吉林为最多,占输出量的51.78%,达到222.9万吨;辽宁占19%;内蒙古占17%;黑龙江占9.71%。调入省以安徽最多,占71.24%;河南占28.51%。即玉米要巩固东北、内蒙的产地优势,支持全国各地发展畜牧业。

二、农业区域形成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形成农业区域间的异质性和区域内的同质性的基本原因,包括地貌条件,如平原、丘陵、山区、高原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区。纬度、海拔的差异形成的水热状况、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农业结构和布局、作物熟制的差异,决定了该区域最适于栽培的作物组合、品种组合、畜禽种类与品种、农业的基本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另一方面,农业区域内部的差异又会在区域内部形成范围内较小的差异,使一个农业区域又可分为几个亚区,构成次一级的区域。

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机械与农用物资、农业资本投入的水平,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能力等,在区域间存在差异。区域内的小范围也会存在差异,构成区域分异的又一个重要成分。

3.农产品市场因素。包括自给性生产的比重,尤其是粮食作物自给比重较大,商品粮一般低于30%;经济作物、特种作物商品化程度高、市场覆盖的规模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占领省外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能力等。市场运作的形式,包括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主要由当地农产品销售企业来完成,或是由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化的经营商来完成。

4.区位因素。城镇区位和交通区位是影响农业区位条件的两个主要因素。外向型联系区位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关键因素,到外销目的地比较方便的地区的区位条件比较有利,所以沿海地区、沿边地区较为有利。国内的大城市、港、澳、台地区是各地方农产品希望打入的地区,离这些地方近的地区就具有比较优势。贵州是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内陆省,但距广州、港、澳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km。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贵州的经济与广东省有比较强的互补性,如广东、广西的早熟蔬菜、早熟西瓜和亚热带水果、海产品是贵州所需要的,贵州的秋淡菜又是广东所需要的。在现代交通条件下,1000公里的距离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遥远,在全国绿色通道畅通的条件下,贵州的秋淡蔬菜已远销广东,今后规模会越来越大。

三、农业区域发展的一些理论

1.农业区域优势导向演进理论

 农业区域是农业地域分工的结果,而地域分工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区域特有的农业生产优势。农业区域优势又是随着社会经济、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如珠江三角洲过去甘蔗是优势。蔗基鱼塘现在变成果基鱼塘、菜基鱼塘、花基鱼塘,甘蔗的主产区由广东、福建转到广西、云南。优势导向演变的顺序可依次为资源优势导向、区位优势导向、规模优势导向和产业一体化优势导向四个阶段。

1.自然资源优势导向阶段。本阶段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农业生产力不发达,农业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人类干预农业的手段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因而自然资源优势与劣势,成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形成在与优势自然资源相适应的该农业区的优势产业,如江南的鱼米之乡、华南的甘蔗之乡、珠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的蚕桑之乡、海南的热作之乡。

2.区位优势导向阶段。区位优势导向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产物,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于城市人民生活和为轻工业提供原材料,建立起了城乡交换关系。德国的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理论,假设只有一个中心城市,运输工具是马车,运力昂贵,认为通过农业合理布局、节约运费,能使利润增加。农业布局围绕城市第一圈的是自由农作圈,以蔬菜、牛奶、鲜花等鲜活产品为主;依次为林业圈;轮作农业圈,以土豆、燕麦、苜蓿、黑麦、野豌豆为主,黑麦六年轮作为主;谷物农作圈,休闲地比重较大;三圃农作圈,休闲地占1/3;畜牧圈,六圈以外为荒地。

我国的区位优势导向首先表现为城郊农业的兴起,沿交通线农业结构调整,边远农区广大农业区域腹地出现的专业化分区,如棉区、烟区、糖区、油区、商品林地区、经济林区等。

3.农业区域规模化优势导向阶段。它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随着农业机械化准备水平不断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快速通达能力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使其在成本中的份额降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大的利润,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优势导向,它有利于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和覆盖能力。如我国福建漳州的天宝香蕉、山东寿光县的蔬菜、海南、湛江的早菜,各地正在兴起的商品基地建设就是这种类型。

4.农业区域产业一体化优势导向阶段。经济部门存在着投入—产出关系链,在一个经济地域系统中,向某部门或产业投资,都会通过投入——产出链使其它相关产业成倍增长,从而产生区域乘数效益。在区域乘数效益机制作用下,向区域专业化部门的投资,将会使其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的市场规模随之拓宽,同时带动配套协作部门和基础部门产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如在西部大开发中,贵州在西电东送中获益的县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纳雍县已完成火电一厂建设,在纳雍二厂建设成功后,县财政将获得5亿元的收入,同时带动煤、交通服务业、副食品也、商业的发展。农业领域也是需要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后才能显示出导向优势。河北安平县,一个不到30万人口的县,选择了生猪和渔网两项产业,年出栏生猪达到80万头,由京安公司为龙头,把产品销往北京、广东、港澳地区。英国的樱桃谷鸭饲养有限公司从繁育、孵化、商品鸭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生产全国3/4的商品鸭。北京的养鸡专业化使北京的鸡蛋卖向全国,在贵州市场上的北京鸡蛋数量不少。广东顺德市北皓镇投资5000万元兴建现代化畜产品加工厂,年加工鸡500万只,水产品1万吨,促进全镇年产肉鸡700万只,水产品1.06万吨。畜牧年产值达2亿元。

 

 

2.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理论

1.专业化的优越性。专业化是不同的农业区域,各自形成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使每一个地区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性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是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性农产品,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专业化部门构成该区的农业主导部门,其他为辅助部门,其优越性表现为:

A.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价格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

B.专业化生产便于大规模经营,改进技术、降低农业机械的存量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农业机械化。

C.有利于配置加工企业,降低运输成本。

D.区域专业化便于实现社会化的服务于该产业的行业专业经营,促成作业专业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如种子培育、生产、供应;配合肥料、饲料的生产与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农用飞机服务等。

2.比较优势。区域化的核心是要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形成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A.产量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粮食作物是最基本的农作物,粮食作物产量高低往往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各种作物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与粮食产量进行纵向和横向多方面的比较,是比较优势指数建立的基本依据。

                           CAij= ×100%

    式中,Y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Yig表示i地区粮食作物单产。Yi表示全国j种作物平均单产,Yg表示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如CAij指数>1,表示该作物具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反之,CAij指数<1,表示该作物在该地区不具优势。

B.区位比较优势指数。区位比较优势,主要反映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中市场需求、区位等方面因素所起的作用,用经济地理中的区位商来作为区位比较优势指数,用来反映作物布局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因为某区域专业化程度高的作物一定是该区域的优势作物。以区域某一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范围内这一种作物所占比例之比来表示。

PCij= ×100%

式中Sij表示i地区j作物的播种面积,Si表示i地区作物总播种面积,Sj表示全国j种作物播种面积,S表示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如区位商>100%,表示这种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且区位商数字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上两项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用几何平均数表示为:综合比较=

C.国际农产品优势度的计算。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国内资源成本是指赚取(或节省)1个边际单位外汇而从事某项生产活动所需要消耗国内资源成本的价值,是由美国教授皮尔逊(Pearson)于1976年推出的“一国的第j种生产活动,当其增加1个边际产量时所需要社会机会成本低于j种产品的边际价格时,则j种生产活动具有国际比较优势;若该项成本高于边际价格,则j种生产活动处于比较劣势”。

DRCC=

DRCC=

式中i、j取值为1、2······k(产值),aij(成本)表示生产1单元i所需要的可贸易投入物j的数量。当ij取值为k+1 k+2······n, aij表示生产1单元i所需要的非贸易品j的数量。pjs表示j种非贸易产品投入的影子价格。pib pjb表示产品i和j可贸易品投入的口岸价格费,如果DRCC>1,表明该国在这种产品上不具备优势,DRDCC<1,则表明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以2000年的资料,计算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为:小麦1.231、大米0.653、玉米1.317、大豆1.052、棉花1.023、油菜籽1.219、生猪0.542、苹果0.199、烤烟0.420。现在我国大宗粮食产品中,只有大米略具优势;苹果、烤烟、生猪三项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度为1-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其结果值比DRCC更直观,如上述数据计算的比较优势度,小麦为-0.231、大米为0.347、玉米为-0.317、大豆为-0.052、棉花为-0.023、油菜籽为-0.219、生猪为0.458、苹果为0.801、烤烟为0.580。

3.农业资源配置理论

农业资源配置是使有限的资源在地域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布局,实现农业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作为一个经营者,则是以其能调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经济规律对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结构、时空分布起着最基本的引导作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农业资源的配置向高产、优质、高效的部门和生产项目合理流动与重新组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是农产品价值规律的载体和实现的条件,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媒介。由于农民的分散性、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很难掌握某种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信息,往往只能从市场价格的涨跌反映才能知道需求,哪种农产品价格涨农民就争种、价格降低农民就少种,往往在多数农民都多种的时候,价格又下降了,使农民蒙受损失。因此,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可能失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也无法解决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国家粮食安全、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政府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导向和宏观调控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如2004年市场发出粮食涨价的信号后,国家才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措施,如降低农业税,在5年内逐渐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烤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给种粮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两者都需要,宏观调控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重复以损害农民利益强迫农民种什么。市场调节则应以宏观调控为前提,市场作用越大,越要加强宏观调控,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在我国农业市场分割、发育不全、价格体系未理顺、市场信息不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更不应忽视。

4.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必然要有分工,随着社会商品生产的进步,劳动分工越来越多,分工的项目会越来越细,从而形成了劳动的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实际是各农业区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现产业的最优化和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例如,葡萄酒在法国和葡萄牙比较有利;谷物在美国、波兰比较有利;英国的呢绒生产比较有利。如葡萄牙用80人一年劳动的葡萄酒可换回英国90人劳动的呢绒;英国以100人劳动的呢绒可换回120人劳动才能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这样就比在英国要同时生产这两种产品有利。这一观点,现在仍在产业地域分工上得到广泛的认同。

5.自然资源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影响,形成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即不同的热量带、不同的降水带、不同地貌地域、不同土壤类型带、不同植被带和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差异,形成不同农业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也是构成区域农业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的产业优势,往往是与自然条件中的某些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我们要发展富硒农产品时,就要找寻富硒土壤带。

6.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理论

1.梯度推进理论。不同经济带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一定的经济水平下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农业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原来的优势产业会沿着经济梯度向邻近的经济带转移或更下一经济带转移。如历史上从河南、山东兴起的烤烟栽培产业向云南、贵州转移;江苏、浙江、广东的桑蚕丝绸产业向四川、广西、贵州转移;福建、广东的甘蔗优势向广西、云南、四川转移;烟台、熊岳的苹果向和河南西部、陕西转移;华北、长江中下游棉区向新疆转移。

2.跨越式发展理论。经济落后的地区在某些产业部门中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工业领域这种例子很多,农业领域也可在一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如陕西杨陵农科教中心和杨陵农业高新示范区在全国是领先的;新疆的棉花产业、番茄产业;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云贵的烟草产业等在国内都是排在前列的。

3.增长极理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极一样,能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加快磁场极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能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缪尔达认为这是一种“回波效应——扩散效应”。

四、区域农业结构和布局

1.农业结构与布局的概念

1.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以及部门内部各生产门类的构成和比重。农业又是构成乡村的主体,向上为农村区域经济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农业内部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结构,种植业内又可分为粮、经、饲结构。粮食作物又可分为主粮、粗粮、薯类结构;或秋粮、夏粮结构;或各种粮食作物的比重。经济作物又可分为工业原料作物、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香料······等的构成与比重。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家休闲度假游日益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新领域。

2.农业布局。农业布局是指农业的空间配置和变化。它与农业分布有关,农业分布是现状,农业布局它既反映现状,也反映农业发展对农业布局的调整,是正在计划和规划的方案。规划实施的结果,又成为新的现状,又成为新的调整布局的起点,如此无限的螺旋式的循环,促进农业发展和产品换代升级。农业布局实质是研究安排好农业各部门、各种作物间、各种畜禽种类间,以至品种的合理安排的构成与比例关系,落实到区域、地块,以便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快速安全持续地发展农业生产,使之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区域农业结构与布局合理性的评价

1.是否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使农业结构与布局,既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优势,避开自然资源的劣势,弱化不利因素的影响,甚至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北方冬季寒冷,不利于蔬菜生产,长期靠冬贮大白菜等蔬菜作为冬季蔬菜的主要品种。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克服冬季气温过低的缺点。利用大城市有高消费的群体,发展设施蔬菜栽培,形成盈利能力比露地蔬菜成倍、数倍增强的能力,现在设施农业已由蔬菜向花卉、矮化果树、各种中药材的方向发展。

2.是否能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纯收入。

3.是否能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大中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应出口创汇的需要。

4.是否能体现不同农业区的突出特点,区际间协作互补关系强,如我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北果南运、热带亚热带水果北运等。先进地区对后进地区帮助作用大,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上,省级层面上的农业区域布局,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5.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沙漠化、沙尘暴,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大量污水对中下游区的影响,发挥好我国生态屏障的作用;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平原地区面积大、丘陵区地势平缓、水热资源丰富、粮食生产的自然禀赋优越的条件,建成我国稳固的商品粮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棉花、油料的生产基地,保护好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东部地区要更加注意保护农业环境,严格限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使外向型农业能在农产品质量上突破国际上的生态安全壁垒。

3.区域农业结构和布局的选择

1.农业区域结构的选择。

A.农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了解结构的现状,现状中哪些部分是合理的,哪些部分由于社会需求进步、市场需求变化,那些部分已不适应,需要进行调整。如过去畜牧业水平低,养牛业以耕作为主,而现在市场对牛奶、牛肉需求增加,就需要发展草业生产,除利用荒地建立永久草场、改良草山草坡外,在农耕地种植饲料、牧草,发展草业生产就有了新的要求。

B.正确处理自给性生产部门与商品性部门的关系。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密度大、尤其是西部地区,许多县几乎是80~90%是农村人口,人是要吃饭、要吃肉的。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给性的,它虽然是自给性的,但在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下来观察,这部分生产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但自给部分仅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农民不仅需要吃饭,还需要花钱,富余的粮食可以变卖成钱,但在小规模生产水平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发展赚钱多的商品性农业生产。使其成为快速增长的农业部门,即在稳定自给性部门的同时,快速发展高效益的农业部门。在一个省、一个县的范围内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但作为一个农业企业、一个农户或一个村,或一个乡,也可以考虑发展单一的商品生产部门,如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业、经济作物区经济作物产业、草原地区的畜牧产业等,它的生存性需求部分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但这种解决的办法是在全国或全县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下才能得到解决。

C.正确选择和确定主导部门和非主导部门。主导部门可以选择对地区发展目标可以做出最大贡献的部门、对关联产业带动作用最大的部门、对直接使农民能较快致富的产业。主导部门或主导产业一定是该区域的优势产业,或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主导部门的多少与农业区域的规模、范围大小有关,大范围的农业区域,可以有几个主导产业。而小范围的农业区域、或农业企业、一个农户的主导产业的数目就应少一些,一般只有一个主导产业。但少数或一个主导产业并不能完全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时,需要与主导产业配合,发展一些非主导部门产业,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非主导部门有两类,一类是为主导生产服务的辅助部门,如生态建设为主导部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或为主导部门生产的副产品加工业、主产品加工业;或主导产业需要的产前产业,如发展畜牧业需要的种草业、饲料加工业。第二类为地区消费服务的自给性生产部门及其为本地人民消费的加工业。

D.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农村中的非农产业转移。但发展二、三产业的难度是很大的,它需要雄厚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的投入和市场的开拓创新。据国际经验,在人均1000美元时,应当转入二、三产业快速增长时期。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最大难点于发展二、三产业。它是高资本投入产业,它一方面要靠农业部门内部积累,通过合作经济形式发展。快速的办法,是以当地资源吸引国家、国内大企业、外资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矿产、水能、优势资源的开发;吸引东部资金、省内民营企业的资金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农资生产供应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在农村资金积累极少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是劳务输出,全国约有2亿农业劳动力进入各地劳动市场,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民观念、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支持、培训、服务工作。

2.农业区域布局的选择。

A.农业区域布局是要把农业结构的各种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或田间地块。这就需要将作物、畜禽、鱼类的生态适应性与当地农业区域自然条件的关系,划分最适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主导部门、重要的商品性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安排在最适宜区、适宜区,一个生产单位应安排在最适宜的地块上。

B.经济有效性的判识。农业用地有多适宜性,尤其是优质农业用地具有更大的多适宜性。在几个都是最适区的作物或畜禽、鱼类中,要根据其比产、比价、比效、市场价格、进入市场条件等,选择和发展最有效的部门或产业。

C.运输量大的作物,如甘蔗、蔬菜;运输量大的畜禽,如较大规模的商品猪、机械化养禽等,饲料和产品大进大出;奶牛业的鲜牛奶上市时间要求短。这些产业应布置在交通主干线附近或接近大城市,或当地的经济节点上。

D.产业规模布局。产业规模和生产手段、市场容纳量、市场开拓能力有关,手工操作规模较小、机械化操作规模较大、自动化操作则更大。农业小商品生产规模小、原料性生产规模较大,市场开拓能力强,尤其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规模一般较大。

五、中国农业区域政策

1.中国农业区域政策的目标

1.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前实现小康目标。

2.优先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东部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要建立稳固的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西部要建成全国生态屏障和特色农业基地。

3.确保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维持大宗农产品的供需平衡。

4.消除贫困,促进后进地区、后进县、乡的发展。从消灭绝对贫困入手,进一步减少相对贫困程度,逐步缩小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的差异,缩小基尼系数。

2.粮食区域政策。

建设商品粮基地,重点就是黄淮海、江淮、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松嫩、三江、成都等8个平原区,其余省区要求粮食自求平衡,国家重点解决粮食缺口大的津、京、沪、粤、闽、黔、晋等的供需平衡,四川主要在于增产饲料粮、扩大商品猪生产。

3.“菜篮子工程”政策

1.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生产,较快发展家禽和牛、羊、兔等节粮型动物生产,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和逐步扩大规模化养殖,增大畜产品出口的竞争能力。

2.水产业。以养殖为主,实行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增加城市供应。

3.蔬菜业。快速发展蔬菜生产,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是扩展最快的产业。1980年仅316万公顷;1990年660万公顷、产量19519万吨;1999年达到1334万公顷,占农作物面积的8.5%,总产增至40514万吨。全国每年南菜北运超过1000万吨,1999年出口蔬菜225万吨。

4.林业区域政策。重点搞好三北、长江中上游、珠江、沿海、太行山防护林和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推进全国山区绿化、城市绿化、道路网绿化。作好东北老林区和西南老林区的新林营造工程,在南方建设用材林、经济林基地,切实作好封山育林和自然保护区工作。

5.华北、西北地区节水农业政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小麦占全国的31%、玉米占28%、棉花占44%、油料占37%,但严重缺水达50~170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农业用水配额仅25.9亿m3,且水费高昂,每m31.4元,农民负担不起。因此,需要发展节水农业,调减用水量多的水稻种植,今后还有可能调减小麦种植。推广节水灌溉措施。

6.乡镇企业向中西部推进政策。

7.消除地区贫困政策。包括建立反贫困的目标、中央反贫困计划。减轻贫困地区负担政策,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本生存条件、生态条件、发展经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