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好吃的擀面皮:城市的脊梁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29:07
这段珍贵的影像,展现的是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大连工业展览会的盛况。这次历时两个月的展览会吸引了3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那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尾声,获得新生的土地还在医治战争创伤,百废待举,百业待兴。而大连由于其特殊解放区的历史地位,在其他地区战乱频仍的时候,幸运地获得了近四年的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面貌一新。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旅大区党委决定举办大连工业博览会。时任中共旅大区党委书记的欧阳钦这样说明展览会的意义:“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真理的体现。”

    【采访1】大连市档案局编研处副处长 李文鹏

    选址在大连市最好的一个位置,就是中山广场南侧那个位置,一共办了17个展馆,把包括铁轨呀、生产的锅炉呀,那些大的东西都搬去了。

    【采访2】大连工运史专家 刘功成

    全国40多个代表团,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的都来参观。他们对大连的工业建设一致称赞,说它是新中国工业建设典范。

    就在展览会举办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座工业城市在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和抗争之后,用最能体现城市实力的工业展览会向新中国献礼。从那时起,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上,大连工业始终屹立在时代潮头,以无数个精彩的“第一”,夯筑起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基石,成为新时代的城市脊梁。

    这位老人叫赵澳南,今年77岁,是原大连机车车辆厂的总工程师,虽说已退休多年,但他至今仍放不下与机车的不解情缘。

    “和平”,“和谐”,机车型号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追求,对于机车工业本身来说,也演绎了新中国从零起步,跨越万道雄关的拼搏创新之路。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机车厂被称为满铁沙河口铁道工厂,以修理蒸汽机车为主,技术工作几乎全部由日本人把持。1945年,在工厂613名技术人员当中,只有两名中国人。日本投降前后,工厂内的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至于日本人撤离工厂时留下了一句话:这里将来只能种高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厂创办技术学校,培养自己的技术工人,克服困难修复设备和生产线,到1948年,工厂终于恢复了生产,他们修理好的蒸汽机车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那时候,弥漫在工厂里的是产业工人炽热的报国情怀。

    为了发展铁路事业,铁道部于1953年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蒸汽机车,这项重大的国家任务就交给了大连机车厂。当时在铁道部机车设计科工作的赵澳南和他的同事们很快便接到命令:到大连去,搞出一台蒸汽机车。

    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的技术人员,差不多都是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这些日本技术人员陆续被遣返回国,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制约大连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年24岁的赵澳南、26岁的姚敏之都在风华正茂之年来到大连,他们要造一台“争气”机车,争口气的“争气”。

    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日夜奋战,全电焊锅炉、铸钢汽缸、密闭式司机室、混合式给水预热装置、加煤机、风动摇炉器,一道道技术难题啃下来,一个个部件造出来。1956年9月18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和平型蒸汽机车终于下线了。它以撼人的气魄,吞云吐雾,驰骋祖国万里河山。

    机车定型后,大连机车厂将和平型蒸汽机车的图纸转给大同等兄弟工厂生产。1966年该车型改名为带有时代烙印的“反帝”型,1971年又定名为前进型,取自“革命是人类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句当时的流行口号。到1988年12月停产为止,全国共生产包括和平、“反帝”、前进3种名称的此类型机车4714台,接近全国制造的蒸汽机车总数的一半,其产量为世界蒸汽机车单一型号之最。

    在和平型蒸汽机车研制成功两年后,大连机车厂又成功自行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巨龙型内燃机车,填补了我国机车工业的另一项空白。大连机车厂,成为中国的“机车摇篮”。

    【采访】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 赵澳南

    今天我们的车叫和谐型,我们最早研制的蒸汽机车叫和平型,50多年了,从和平型跑到了和谐型。

    【采访】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 赵澳南

    解放前我们国家机车制造行业可以说等于零,机车哪来的?那都是从国外来的,日本、美国、英国什么都有。所以中国铁路有万国机车博览会的称号,什么国家的车在中国都能看到。

    【采访】原大连机车车辆厂二车间工段长 刘国荣

    那时候就是各方面都鼓舞自己好好地干。有时候干到晚了没有电车了,就从机车厂往家里走,一走就是两个小时。又困又乏又累,坐在小墙根上,就睡了,睡一觉起来再回家。

    【采访1】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 赵澳南

    我们国家1953年要求大学生提前毕业,我们的课程压缩到三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机车设计制造,我们的人员就集中到这,当时离开北京去大连的时候,我们把桌椅板凳都带过来了。

    【采访2】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技改办主任 姚敏之

    听到我们国家要自己设计蒸汽机车,大家都非常兴奋,为祖国争光。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王众托

    当时的市政府,一方面从外地,特别是从关里聘请了一些技术人员跟专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一些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中央政府分配了很多大学生来,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相当一批人来大连,包括招聘的、分配的,以及本地成长的人才,就成为后来大连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采访】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 赵澳南

    我们就得有这个劲,自己没这个劲哪行?我们自己设计,自己摸索。我们是白天黑夜,晚上12点回去,第二天早上又来了。工人等着要图纸,当时情况是不容易的。

    【采访1】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技改办主任 姚敏之

    这台车的水平应该说当时是在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整个机车热效率达到9.33%,国际水平也就是九点几。

    【采访2】原大连机车车辆厂总工程师 赵澳南

    功率大,我们要的是功率大,货运,特别是在济南炒米店,坡道大,一般车拉不上去,得用两个车头一个推一个拉,用我们和平型一个车就上去了。

    新中国的曙光最早升起于黄海之滨,作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大连降生了无数个中国第一。几十万产业大军,承担着支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振兴民族工业的神圣使命,大连工业“国家队”的声誉远扬四方。

    大连起重机器厂是我国生产起重机的工业摇篮。1949年和1954年,工厂先后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吊钩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1957年,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当时起重量最大的140吨铸造起重机;

    1953年,大连工矿车辆厂成功试制出国产第一台冶金用120吨钢锭模搬运车和国产第一台矿山用60吨气动翻斗车;

    1953年,大连机床厂设计生产出521型车床。由于机床结构合理,精度高,被国家定为C620型车床,产品推向全国;

    1955年,中国第一台橡胶塑料机械装备在大连橡塑机厂诞生;

    1958年,大连钢厂制造出我国第一根优质合金钢无缝钢管;

    也是在这一年,大连化工厂首创了年产400吨的小型氨厂;

    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中国第一套铁路机车轮对轴承,中国第一套坦克诱导轮轴承在瓦轴厂诞生;

    1962年,中国第一套核工业轴承在大连交付使用;

    1966年,大连造船厂交付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被称之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一个个新中国工业“第一”的背后,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大连工人,他们是这个城市里的风云人物,不仅记录了大连这座城市的崛起,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2006年“五一”,位于锦绣小区劳模楼前的花园被改造成了劳模广场,大连18位全国劳模和132位省部级劳模的事迹被雕刻在大理石上,他们的功勋,将随着这些石雕永载史册。

    赵桂兰,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当时大连的军工单位国光工厂工作,两年间三次负伤。1949年12月19日,为保卫国家财产,她把即将爆炸的雷汞死死地抱在怀里。车间保住了,赵桂兰的左下臂被炸飞,右臂断了五根筋,头部和身体多处重伤。正是最后这次大无畏的英勇负伤,使得赵桂兰闻名全国,并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赵桂兰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连的第一代劳模代表,先后受到新中国四代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亲笔题词,称她为“党的好女儿”。

    迎面走来的这位师傅叫卢盛和,著名的“工人技术革新家”。1952年,卢盛和研制成功平生第一个技术革新项目——插瓦机,将日本统治时期留传下来的手工铲轴瓦工艺改为机械化生产,提高工效15倍。这成为他一生中644项技术革新活动的开始。

    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长” 田桂英、“盐滩铁人”孙华喜、“老黄牛”式的刨工方秀贞、“锻造革新家”张玉金等等,在这一大批劳模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痴劲”、“疯劲”和“傻劲”。这种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疯”、对得失的“傻”,正是大连工业发展中所需的闯劲、干劲、韧劲,也是城市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身上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炬。

    2007年,电视连续剧《大工匠》登上荧屏,故事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讲起,为我们呈现出产业工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大工匠》与大连缘分不浅,它在大连拍摄,故事以大连钢厂为背景,编剧也是大连人高满堂。

    “当工人什么最重要?技术。工人靠技术为国家做贡献,靠技术吃饭。”

    在那个历史时期,工人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无比崇高。就连姑娘找对象,首选的也是工人。

    这种价值观念成为一个城市普遍的文化认同,也转化为工业生产的强大动力。从1953年推出“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连工业开始加速发展。

    【采访】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

    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产品、装备,像机车、船舶、轴承、机械等等。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如果没有,那只能买别人的,国外的,就要受制于人,那么就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了。所以当时,我们的主要矛盾是有和无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要想有的话,谁来干?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一声令下,定点大连。

    【采访】全国劳模 赵桂兰

    我当时说,我代表大连人民,祝您身体健康。

    【采访】全国劳模 卢盛和

    后来我在全市发起技术协作活动,就是各个厂的老师傅一块儿研究厂子的问题,大家一块儿帮助研究。我就是干工作、干革新干不够。

    【采访1】编剧 高满堂

    那个年代是崇尚技术的年代,谁的技术好,谁的工匠级别高,那是受人尊敬的。

    【采访2】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董志正

    八级大工匠工资:104元,刚毕业的大学生:56元。

    那时候的大连,凡是工作日,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而在一间间厂房里,却是机器轰鸣。大连很快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多项产品在国内领先的综合工业城市。能者多劳,大连工业从此由输入型转变为输出型,大批工人和设备被调往兄弟省市,支援全国建设。

    这是一张拍摄于1958年5月2日的老照片,记录的是同事们在欢送调往山西大同机车厂工作的孙廷福。照片中前排左边第一位的年轻人叫栾忠周,当时是大连机车厂铸造车间的六级工匠。

    那是一个铁路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机车生产厂,大连机车厂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对兄弟厂的支援建设任务。从山西大同到青岛四方、从湖南郴州到长春客车,在一次次的援建过程中,大连机车的基因融入到了共和国机车工业的血脉之中。

    1964年10月1日,栾忠周再次来到照相馆拍下了一张照片,这次他变成了被欢送的主角,他的目的地也是山西大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连机车厂先后有4491名像栾忠周这样的职工奔赴祖国各地。

    除了机车,还有造船、瓦轴、大化等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母机厂”和“摇篮”,他们用技术和骨干在全国孵化出众多的同类企业。

    在大同厂里,上千名来自大连的工友们一边适应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一边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栾忠周那一批大连人早已退休,纵然时光流逝,依旧乡音难改。

    虽说大同、大连远隔千里,但心中的那份牵挂并未随着距离的拉长而减轻。

    栾忠周1980年从铸造的岗位上退了休,如今女儿栾淑杰继承父业也在大同厂工作。

    这个女孩叫修昀,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连机车厂工作。当人们了解到,修昀是栾忠周的外孙女,而且她现在工作的铸铁车间就是外公当年上班的地方时,无不对历史的机缘巧合惊叹不已。

    从大连到大同,再从大同到大连,栾家三代人用各自的人生轨迹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轮回,这是大连工人血脉的传延,是一座城市对中国工业发展贡献的缩影。

    本版图片选自《大连图史》等

    【采访1】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

    新中国诞生后,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0%左右,而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却占了90%。党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工业化,使国家由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富强的工业国。当时国家对大连的定位是工业、港口、旅游城市,工业排在第一位。

    【采访2】大连经济学会会长 杜辉

    大连在当时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承担了国家很多重要的任务,造船、机车、工业制冷、机床、轴承、橡塑机等16个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老大”,排头兵,当时人们称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

    【采访】老工人 栾忠周

    那是我们组的组长要走,我们就照了个相。

    【采访1】老工人 栾忠周

    1964年开始正式生产了,从老厂开始调人,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听从分配,不讲条件就来了。我和爱人、四个孩子还有老妈都来了。我走的那年37岁,今年82了,45年了。

    【采访2】栾忠周的女儿 栾淑杰

    这个柜子就是当年从大连带过来的。

    【采访】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恰当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实际上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而大连就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颗棋子。

    【采访1】编剧 高满堂

    外地人评价大连的技术工人技术好,洋气,好打扮。

    【采访2】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离退办主任 文道胜

    从大连厂来的都是骨干,后来有干到副厂长的,多数都是中层干部。

    【采访】大同厂的大连人

    走到街上,好多人都说大连话。

    我们还爱吃海鲜,本地人不怎么喜欢。

    【采访】大同厂的大连人

    兴工街的天桥还在吗?

    我们想大连,毕竟是老家嘛!

    【采访】栾忠周的女儿 栾淑杰

    我在厂工会体协工作。

    【采访1】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铸铁车间材料员 修昀

    这是天意吧,和我姥爷干的差不多。

    【采访2】老工人 栾忠周

    挺高兴的,外孙女接姥爷的班儿去了。

    【采访3】栾忠周的女儿 栾淑杰

    大连是老家嘛,当然我希望孩子在大连,将来退休以后我也回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