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个人资料:骆家辉的“官样”为何被人推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9:37:38

骆家辉的“官样”为何被人推崇

2011年08月16日 18:41
来源:光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悄悄地他来了,携妻带女。他身背双肩包,手提电脑包,裤头上还挂着一个带套手机。……若不告诉你图人是骆家辉一家,你定以为这是华强北的老板,刚从潮州老家过完节回深圳,带着满满的番薯粉,装着重重的菜干……”知名网友@卓越兄微博记述了骆家辉来华的从简经历。该微博迅速引发大量网友的转发和评论,这样的“出场方式”也被网友概括成“骆家辉标准”。(8月16日《南方日报》)

这两天,中国网民对于骆家辉的推崇之情可谓昭昭。这并非骆家辉是首位以华人身份前来的美国驻华大使,中国人又一次阿Q式地自作多情,认定其为中国人的骄傲;也并非其先祖为中国人,进而推测其能够给中美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加深两国的文化交流;更非其血脉中的华夏元素,而会在国家问题上对中国予以帮助。要知道,虽然其先祖为中国人,并非代表他也是中国人,在国利益的选择上可没有血脉与否的论调。因为到了国家利益面前,该咋办还得咋办。诚如媒体评价骆家辉“中国面孔,美国心思”。

既然如此,公众为何还对其如此推崇?原因很简单。骆家辉前来上任,把家人都领了过来,而且自己背包拿行李,身边没有专门服务的秘书;坐车的时候也与家人挤一块,令人倍感温馨;据说卖咖啡的时候都自觉排队,没有因自己的“高管身份”而获得特权。这一切让见惯了官员摆排场的中国公众和媒体的眼里,是那么不可思议。有人评价说,骆家辉看来深昧公共外交之道,不发一言,不摆排场,借助微博,胜过千言,人尚未到,人心已俘。这就是最好的公共外交课,最佳的美国国家形象宣传。有的时候,不摆排场就是最大的排场。

是的,如果一个外交官能够向他国公众展现亲民的一面,对于一国的国家形象和气质的宣传的确是最好的广告。比如,胡锦涛出访日本时同福原爱打乒乓球,在一拍一拍的击打中展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亲民形象;温家宝出国也会同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交流,还有在棒球场上打棒球的场面,也让公众记忆犹新。所以骆家辉的此举的确有外交上的含义。但如果只把这些归结为骆家辉的外交手腕,就显得过于浅白了。

在笔者看来,骆家辉之所以没有摆排场,之所以同一般乘客一样,应该是长期以来的美国官场文化所定。如果说骆家辉在美国动不动就大摆排场,公众见他一面比登天还难,他长期处于与公众隔绝的状态,那么他还会如此“随便”地乘飞机前来吗?真要那般或许别说来了,就是能不能在美国官场混都成问题。反观中国官场,潜规则横行,一些地方领导的官威大得吓人,比如,某重要人物为提前打招呼就能让飞机多等会儿;某领导默许污染企业就能重新上马;某领导下基层视察,警察就在道边站着“维持秩序”……诸如此类,令人倍感愤懑。

骆家辉悄悄的来了,他能否带给中美关系新的解读方向不得而知。但他第一时间就让公众为其疯狂,不为别的,只为他带来的不寻常的官样文化符合常理。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