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之剑神一笑下载: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06:05:32


翟王子羡1臣于景公,以重2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3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4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

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5,而惟饰驾御之伎6,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7载驷8,君子所。’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9甚乎!且君苟美乐之,国必众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此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10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11民、彰名、致12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13,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14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

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

【译文】翟国王子羡在齐景公这里做臣子,用了加倍的马驾车,齐景公看见后很不高兴。其宠妾婴子却很想看,齐景公说:“等到晏子生病卧床时吧。”于是在园林中高台上观看翟王子羡的车,婴子很高兴,因而为翟王子羡向景公请求说:“多增加他的俸禄!”景公答应了。

晏子病愈后去见景公,景公说:“翟王子羡的车驾,我很喜欢它,能请他展示出来吗?”晏子说:“驾御马车之事,我没有责任管。”齐景公说:“我就是一个高兴,想给他以万钟的俸禄,足够吗?”晏子回答说:“从前卫国人东野的车驾,主公喜欢,婴子不喜欢,主公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去看。如今翟王子羡的车驾,主公不喜欢,但婴子却喜欢,主公因此而喜欢;婴子为他请求,主公允许了,那么这就是为妇人控制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而乐于治理马车,不厚厚封赏贤人,而厚赏驾车人的俸禄。过去先君桓公的地域比现在狭小,但他修整法治,推广政治教化,因而称霸诸侯。如今君主您,一个诸侯也不能亲近,年岁受灾,道路上死的人随从可见。君主不以此而忧虑羞耻,反而只图声色之乐,不修整先君的勋功显业,而只追求装饰车驾的技艺,那么主公您就是不顾民众而忘记国家太过分了。况且《诗经》上说:‘骖马奔兮驷马跑,君子到达观军容。’那车是八匹马驾,定然不是古代的制度,如今又加倍,为否定车驾制度,不是更加过分吗!而且君主还随便赞美高兴,国内大家都仿效这种做法,去田猎很不方便,道路行车到远方也不可能,然而用马还要加倍,这不是驾御臣民的道路。追求声色之乐,不管治理民众的事,这是圣明的君王所禁止的。君主随便赞美且高兴,诸侯必然有人效法,君主您没有深厚仁德以施加于诸侯,相反改变为邪僻的行为,这不是用来慈爱民众、彰显德名、招徕远人、亲近邻国之道。况且贤良被废弃埋没,孤寡之人得不到救助,而听宠妾的话增加驾车人的俸禄而招致其他官员积蓄怨恨,这就是与民为仇的道路。《诗经》上说:‘聪明男人建国家,聪明女人多败国。’如今君主不考虑兴国建邦的请求,而只去致力于败坏国家之事,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来到了。君主您谋划此事吧!”

齐景公说:“很好。”于是不再观看翟王子羡的车驾,罢免了翟王子羡,而且疏远了宠妾婴子。

【说明】讨宠爱的女人的喜欢,这是大多数男人的通病,而且大多数男人都以为这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其实,这不是小事。大多数漂亮女人都不爱学习,因此掂不出事情的轻重,不说国家,就是家庭里,很多事情都要掂量轻重的,孰轻孰重?都需要一家之主或夫妻二人商量探讨,若是依着宠爱的女人的情绪、心情而随便决定一件事,跟着感觉走,那么这事的后果必然不佳。情绪、心情只是短时的,不足以为凭,凭心情做事的人心情好是一种做法,心情不好又是另一种做法,所以永远都做不成事。因为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各自的道路和规律,都需要深思熟虑,掂量轻重。

——————————————————

【注释】1.翟王子羡:人名。翟国君主的儿子,名羡。到齐国为臣,一是留学,学习齐国的官制及管理方法,二是作为人质到齐国居住,以表示翟国君主对齐国的服从。

2.重:(chóng从)《书·顾命》:“牖间南向,敷重篾席。”《周礼·掌次》:“设重帘。”《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管子·侈靡》:“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屈原《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史记·春申君传》:“王无重世之德。”这里用为重复、重叠之意。

3.嬖:(bi壁)《管子·君臣上》:“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说文》:“便嬖,爱也。”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4.囿:(yòu右) 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周礼·囿人》疏:“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国语·周语》:“囿有林池,从从木有介。”《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说文》:“囿,苑有垣也。”《字林》:“有垣曰苑,无垣曰囿。”

5.烈:(liè劣)《书·洛诰》:“以予小子扬文武烈。”《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小雅·黍苗》:“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诗·周颂·载见》:“休有烈光。”《国语》:“君有烈名。”《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这里用为光明,显赫之意。

6.伎:(jì技)通“技”。《书·秦誓》:“无他伎。”《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管子·问》:“问男女有巧伎,能利备用者几何人?”《荀子·王制》:“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淮南子·道应》:“故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这里用为技艺、本领之意。

7.骖:(cān参)《诗·郑风·大叔于田》:“两骖如舞。”《诗·秦风·小戎》:“骐駵是中,騧骊是骖。”《诗·小雅·采菽》:“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楚辞·九歌·国殇》:“左骖殪兮右刃伤。”这里用为驾车时在两边的马之意。

8.驷:(sì四)《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管子·侈靡》:“然则人君声服变矣,则臣有依驷之禄。”《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庄子·人间世》:“结驷千乘。”《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东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说文》:“驷,马一乘也。”《玉篇》:“驷,四马一乘也。”这里用为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之意。

9.滋:(zī吱)增加、更加。《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魏源《默觚上》:“去人滋久,思人滋生。”

10.被:(pi披)《书·尧典》:“施加允恭克让,光被四表。”《诗·召南·采蘩》:“被之祁祁,薄言还归。”《管子·山权数》:“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这里用为施加之意。

11.子:(zǐ紫)通“慈”。《书·益稷》:“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书·召诰》:“天迪从子保。”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诗·周颂·时迈》:“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礼记·缁衣》:“子以爱之。”这里用为爱之意。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12.致:(zhì志)《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诗·大雅·皇矣》:“是类是祃,是致是附。”《管子·小匡》:“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荀子·修身》:“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史记·魏公子列传》:“致食客三千人。”汉贾谊《过秦论》:“致天下之士。”这里用为招致、招徕之意。

13.振:(zhèn震)古同“赈”。《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管子·五辅》:“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管子·宙合》:“其死而不振也必矣。”《国语·周语》:“踣弊不振。”《说文》:“振,举救也。”《小尔雅·广言》:“振,救也。”这里用为赈济、救济之意。

14.哲:(zhé蛰)《书·伊训》:“敷求哲人。”《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诗·小雅·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诗·大雅·下武》:“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诗·商颂·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诗·周颂·雍》:“宣哲维人,文武维后。”《尔雅》:“哲,智也。”《说文》:“哲,知也。”这里用为聪明有智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