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淘货源:礼文彬烈士传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9:14:24

礼文彬烈士传略

张永仁

礼文彬,化名英时,1908年4月生于辽中县黄旗堡村一个农民家庭。全家人靠父亲租种地主土地勉强维持生活。父亲深感不识字的痛苦,全家人节衣缩食供他读书,礼文彬读书刻苦,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我东北三省,同胞惨遭蹂躏,横尸遍野,对此礼文彬悲愤交集,毅然弃家出走,流亡关内。1931年9月底,礼文彬来到北平,考入东北大学法律系。在学习期间,他不仅自己学习刻苦,成绩突出,还帮助同学。他还长于书法。同学们都十分敬重他。他经常接触一些进步同学,阅读一些马列著作和进步文章,他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的命令,颇为不满。他怀着满腔义愤,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散发抗日传单,搞街头演讲,组织募捐活动。他参加了东北各界人士和青年学生赴南京请愿团,呼吁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拯救三千万同胞。

1935 年礼文彬在东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奔赴到国民党“全国剿匪总部”(在西安,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军法处工作。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给了他深刻教育,因而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扣留了张学良将军,使他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一心挑动内战,消极抗日的反动面目。他看清了担负起抗日重任的,只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队伍,逐渐坚定了抗日革命的决心。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礼文彬再也按捺不住满腔的革命激情,于1938年7月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感到延安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领导和同志们都是那样的可亲可敬,与国民党部队相比,真是两个天地。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认真刻苦地练习军事技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军法处工作。此时他改名“英时”,以表达他革命到底的决心。1940年8月,为粉碎日本侵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连续“扫荡”,巩固和扩大解放区,以影响全国抗战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华山地区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即著名的“百团大战”。在历时三个月的艰苦卓绝战斗中,礼文彬随所在部队冒着枪林弹药,突破重重障碍,炸桥梁、毁隧道、扒路轨、割电线,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向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发动大规模进攻,总部决定撤离麻田。礼文彬在突围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3岁。

崔云鹏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