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商品批发:一片丹心为人民——记献身于新闻战线的于丹民烈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51:39

一片丹心为人民——记献身于新闻战线的于丹民烈士

赵自强  提万邦

于丹民,原名于继贤,辽宁省海城县人。1924年3月3日出生于海城县高坎村(今划归营口县)。少年时,读书刻苦,积极上进。他在营口师范学校学习,成绩全优。17岁考入沈阳南满医科大学,攻读病理学。在近五年的大学生活中,他学会几种外国语,尤其喜读鲁迅、巴金、冰心的作品,在学习时,他和进步同学王文彦、刘志诚最要好,经常在一起谈形势,讲理想,立志做一个有抱负的青年。

1945年8月,即将毕业的于丹民,回营口家中度暑假。此时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他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同年10月22日,他和去瓦房店探亲的同学王文彦一同赶回学校。回校后不久,由我党领导以中苏友好协会名义在沈阳创办的《文化导报》问世。报社急需招聘一批编辑记者,于丹民和王文彦一起考进了这个报社。从到报社这天起,他便把于继贤的名字改为于丹民。他说:“丹民、丹民,一片丹心为人民。我决心要做一名忠于人民的新闻战士。”到报社后,开始当记者,不久根据工作需要又兼管总务,实际是行政事务负责人。

《文化导报》的主编鲁企风(王纪尧的化名),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派去的负责人。对于丹民这个积极向上的进步青年,他早就注意到了,经常有意识的把《论党》、《整风文献》等书籍送给他看,这使于丹民逐渐对党加深了认识。当他知道鲁企风是地下党员后,一天,于丹民来到鲁企风办公室,看到周围没人,便向鲁提出了入党要求。鲁企风略加考虑一下说:“党欢迎每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只要好好干,经得起考验,愿望一定能实现。”这次谈话,对于丹民鼓舞很大,更加坚定了他的政治信念。

当时他住在同善堂附近的亲戚刘永成家。每天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保证及时出报,他除了积极整顿内部,开辟财源外,还利用业余时间为报社积极撰写政治性较强的稿件。比如,他写了一篇题为《瘸子国》的杂文,内容说的是有一个瘸子国,是一些身歪心不正的人。这篇杂文发表在《文化导报》副刊上,很有针对性,报社内部同志都为之叫好,说杂文形象生动,批判了国民党右翼分子及其对共产党的污蔑。

1946年3月16日,即苏军撤离沈阳的第三天,形势发生突变。这天,于丹民和往常一样照常上班,坐在办公室里正为职工发放工资时,国民党特务突然闯进来,声称要找报社负责人鲁企风。实际上鲁企风头一天就得了消息,躲了起来。敌人抓不到鲁企风,便气势汹汹的把于丹民劫持走了,投入国民党的秘密监狱。

在监狱里,于丹民受到特务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挺刑拒供,并进行了绝食斗争。仅仅关押了23天,当组织正在千方百计营救他的时候,不幸惨遭敌人杀害,时年23岁。

(转自《沈阳英烈》有删改)

崔云鹏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