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艾因足球队厉害吗:并政发〔2011〕21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2:58:05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文日期:
2011年6月2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太原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有关专业计划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工作进度分别下达。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根据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市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确定为:预期性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氨氮排放量下降1.5%,烟尘排放量下降2%,粉尘排放量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新建开工保障性住房19186套,169.1万平方米。
为实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培育壮大“三个一流的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工业发展
以打造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承载”模式,积极与中央和省属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实施一批大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打造一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重大先进装备产品,大力发展重型机械、锅炉制造、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重点实施太原铁路装备造修基地、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技术装备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研制等项目。
打造一流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不锈钢和镁合金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实施太钢碳钢冷连轧项目和2万吨/年高强度精密带钢项目、阳煤集团新型化工材料园、山西汇镪磁性材料制作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启动西山新型建材工业园建设。
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重点实施中国电科光伏产业园、富士康苹果产业园、太原罗克佳华物联网地眼工程、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等项目。通过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培育和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开发区扩容提质。发挥高新区、经济区等开发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中的作用,重点推进电子信息、煤炭机械等产业发展,抓好横店工业园、不锈钢园区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聚,并孵化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引领全市创新发展,使园区成为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的主战场。
二、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国际性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住我市成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和太中银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的机遇,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支持武宿物流中心、不锈钢园区国际物流中心、钢铁交易中心、山西汇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引用先进管理技术,推广先进物流理念,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积极塑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品牌形象,以资源和市场为纽带,深入挖掘我市旅游景点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晋祠、天龙山、蒙山、崛围山等景区景点的配套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西山、双塔文化创意园区和清徐文化产业园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继续办好中国(太原)能源博览会、中国(太原)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太原)特色农产品博览会,积极筹办中国(太原)文化产业博览会,提高世界晋商大会等会展品牌知名度,努力把太原打造成为国际性专业会展中心。
抓好太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及“新三板”在太原的设立工作。积极鼓励金融企业在有效合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品种和服务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在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对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发展休闲娱乐、家政服务、托老托幼、保洁保绿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加强自主创新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以打造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为目标,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统揽,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省城创新要素集中优势,开展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争创国家自主创新基地。
在综改区对标国内外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经验,制定方案,在煤炭可持续发展政策、用地保障、园区发展、污染企业搬迁、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争取发展先机和竞争优势。
用好综改区政策,抓紧准备重型卡车等项目作为转型试验区首批实施项目,强化政策导向和要素投入,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西山地区综合治理、城中村改造、污水治理、廉租房建设等方面寻找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支持空间,用足、用活、用好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力争取得实质性效果。
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宜居城市
以建设一流全国一流省会城市和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规划引领作用,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南部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规划,完成晋阳湖片区等片区规划设计及太原都市圈战略规划及产业、公共安全、综合交通等专业规划,增强对全省乃至中部和周边地区的吸纳力、辐射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滨河西路南延、机场高架快速路、府东街东段打通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太行路、奥体中心片区路网等道路工程。着眼于提高城区通达率、气化率、绿化率、集中供热率、良好天气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大力实施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为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和“气化太原”、“净化太原”目标奠定基础。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抓好中博会所涉项目及长风商务区周边配套工程、南客站工程、汾河治理美化工程及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交车辆,加强出租车经营管理,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对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等十类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理顺市区两级城管执法体制,健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乡管理新格局,提高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拆除、安置优先、改善民生”原则,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区为主体,采取“一村一策”,兼顾各方利益,使城中村改造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以太原城市群确定为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推进太原都市圈建设,加快太榆同城化进程,尽快建立合作协调机制,抓好接壤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衔接,适时启动“共建区”建设,在规模扩张、完善功能、统筹城乡等方面为全省提供新的范式。重点实施东环高速公路外移和国道108复线工程建设,推进市政设施向清徐、阳曲延伸。
五、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构建“园区引领、基地支持、龙头带动”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大力发展以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的现代设施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设施蔬菜1.5万亩,建成40个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以尖草坪区爱绿园艺苗圃、晋源区四季青花卉、杏花岭区超级花卉种养等为重点的设施花卉基地。以醋、乳、果、菜、肉五大加工产业为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积极发展壮大一批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多功能园区。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确定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加大规划编制与培训力度,加强特色镇和中心村建设。在3000人以上乡(镇)、村建设2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改善和提高农村8万人安全饮水标准,为26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落实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
以建设星级示范社和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为重点,加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基地直销和“农超对接”模式,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促进转移就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六、继续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价格监管,稳定物价总水平,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合理使用价调资金。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全力保障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生产供应。
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大力实施职业培训和创业实训,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农民工等各类群体的就业问题,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市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保制度,提高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实现更高层次的“全民医保”。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关爱老人,完善应急呼叫援助公共服务系统,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波动联动机制,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将低保、医疗、保障性住房、残疾人康复等专项救助逐步覆盖到低收入群体。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开工建设4万套。
全力推进“百校兴学”工程,保障现有项目学校如期顺利完工。加快太原大学搬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将幼儿园纳入“百校兴学”,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联盟校”工作,积极探索促进均衡发展新的办学模式。继续做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现就诊“一卡通”。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所有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百院兴医”工程,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在50个社区设置自助健康体检小屋,在30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三位一体”远程诊断系统。不断健全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为社区文化活动室统一配备文化活动设施。做好市少儿图书馆、市数字图书馆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打造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清徐醋文化节等特色品牌,继续开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举办好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加快滨河体育场建设,积极备战2011年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精心办好第二届太原国际马拉松赛,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高危、重点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顿,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大接访长效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之城
加快西山地区综合治理,高标准完成绿化造林8-10万亩,年内关停淘汰所有区属落后产能企业,实质性推进中央、省、市属污染企业搬迁。以阳煤重组太化、中国建材集团重组狮头水泥、中国北车集团建设铁路装备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太原至古交运煤专线,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长风西大街启动区建设。
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开展“绿染龙城、花满并州”三年植绿大行动,以城区绿化和东西山综合整治生态恢复保护工程为重点,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造林,努力引进外资,启动碳汇造林项目,完成造林47万亩。加大市区、城市生态圈、工矿废旧地、破损山体的绿化美化力度,大力推进龙城公园等14项园林绿化工程,新建20个小游园。实施一批煤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大幅度提高市区集中供热率,采取多元化供热方式解决城中村供热污染矛盾,加快集中供热全覆盖步伐,加大热源项目开发和建设,走“绿色供热”之路。加快“气化太原”建设,整体推进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四合一”。下决心抓好重点污染企业关停治理,破解冬季大气污染难题。淘汰市区范围内落后燃煤设施,实施一批重点污染减排工程,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启动晋阳湖和汾河太原城区段及其边山支流整治,综合治理城区河道,清淤疏浚,确保河道清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抓好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扩容以及晋源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开展汾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加大节能降耗推进力度,在工业领域推广和实施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余气瓦斯发电等节能技术和项目,在建筑领域推广以太阳能为主体的光电、光热一体化技术,在农村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进一步推广沼气技术、秸秆气化和节煤省柴灶连炕技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古交新型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控高耗能行业发展。
八、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开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以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建设和西山地区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各项改革。加大资产重组及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力度,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合法利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统筹协调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营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已签约或达成意向的利用外资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尽快落地。做好引资项目审批、履约与跟踪服务,以开放合作促进转型发展。发挥开发区示范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争取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高端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进一步强化“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意识,在全市掀起引资金、招项目热潮。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导向和要素投入,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开创民资民力空前释放、创业激情充分调动的新局面。
扩大投融资规模。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争取多种形式的“银团贷款”和国际贷款。大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采取BOT、BT、TOT、信托、发行城市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完善各类资本市场,积极做好新型连锁销售、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工作,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加强政府投资的“引导、聚积、放大”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转型跨越发展主战场,形成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投融资格局。
做好中博会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准备货物贸易、投资洽谈及旅游推介。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市容市貌综合治理,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及城市管理水平,使中博会成为展示太原转型跨越发展成果和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附件: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录
附件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录
一、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二、太原市2011年农村经济发展计划
三、太原市2011年工业经济和公路运输计划
四、太原市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五、太原市2011年利用外资计划
六、太原市2011年教育事业计划
七、太原市2011年环境保护计划
八、太原市2011年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计划
九、太原市2011年基础测绘计划
主题词:计划 指标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