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金灯:黄发〔2011〕1号:黄骅市委、市政府2010年工作总结--黄骅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4:23:58
中共黄骅市委黄骅市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总结  (2011年1月)   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政德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为统揽,以综合大港通航运营为契机,围绕“一个目标”、“三大任务”、“五个黄骅”,凝神聚力,求实创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4.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和3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58元,同比分别增长12 %和13.1%。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唱响“三大任务”、“五个黄骅”主旋律  2010年,面对国家沿海经济布局的进一步调整、秦唐沧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北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对渤海新区打造增长极、拉动冀中南发展的战略要求,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不动摇,围绕“新区是主战场、黄骅是大本营”和如何主动融入“三大任务”、在“港产城”建设中实现自我发展,结合黄骅实际,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现代黄骅、海上黄骅、生态黄骅、和谐黄骅、平安黄骅”的总目标,“大新区、大黄骅”、“共建新区、共建黄骅”、“55万人共建一个家”等理念成为共识,新区和黄骅步调一致、团结和谐,发展统一规划、道路统一建设、产业相互衔接、项目统筹布局、彼此协作发展,成效空前明显。在“三大任务” 、“五个黄骅”的思想指引下,全市上下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主动工作,引领和带动新区、黄骅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三大任务”、“五个黄骅”的指导思想,符合上级要求,切合黄骅实际,形成了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合力的工作主旋律,是科学发展观在黄骅的具体实践,成为指引黄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增长极目标的旗帜和方向。  二、加快发展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现代黄骅”建设取得新进展  突出“宜居、宜业、宜乐”的城市特色定位,瞄准“三年见形象、五年出规模、十年成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新城抓起步、老城抓改造、新城老城一起动,推进了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一是城市规划不断深化。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编制了旧城改造区、海园市场、沈庄片区、公园区域等重点地段的控详规,完成了电力、供热、电信、燃气等专项规划评审,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编制了全市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和新民居村庄规划,推进了城乡规划一体化。二是新城建设快速启动。重点推进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新城起步区“十大工程”,其中总长52公里、总投资12.5亿元的港城通道工程,已完成90%的路基工程,预计2011年7月份竣工通车,城市外环和港城之间将实现快速通畅的互通互联。实施了“三横两纵”道路扫尾与配套工程,市政配套建设顺利推进;河北农大渤海校区、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开工建设,博海公园、博海大桥进入开工前期,中海油中捷石化、伦特化工等5家企业总部签约入驻,上海世博会捷克馆、斯洛伐克馆签约落户。黄骅新城被列为全省4个生态示范城市之一。三是老城改造加快推进。做大做强城投公司,为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制定了旧城20个区块的分步改造方案,沈庄片区拆迁进入尾声,方马回迁安置小区交付使用。推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城区道路、排水、路灯等重点工程,建成了日处理3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4公里,城区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了城市容貌整治活动,美化靓化了城市迎宾线,城市面貌和形象实现较大改观。  三、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海上黄骅”建设取得新突破  抓住综合大港开航的机遇,坚持打沿海牌、走开放路,借助沿海临港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坚持“谋划项目抓推进,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解决了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融资、用工等难题,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共运作和建设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79个,总投资577.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74个,累计完成投入82.3亿元。沧兴预应力管桩、昌骅深冷压力容器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伦特重交沥青、长海物流等36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成润物流、京海物流等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眼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在优势,不断壮大提升现代物流、汽车装备、石油化工、五金制造四大产业。完成了市区物流中心规划选址,京海物流、长海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顺利推进,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模具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汽车装备业被命名为“省汽车产业集群基地”,并与北京科大合作成立科华专用汽车研发中心,宏泰铝合金罐车、昌骅深冷式压力容器等一批科技型新产品进入市场。全年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40.97亿元、利税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和30.5%,工业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三是园区承载力日益增强。按照“大项目进新区、高新项目进开发区、中小项目进园区”的发展布局,加快了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城北工业区、羊二庄临港工业园和市中心物流园等园区建设,拓展项目建设空间近万亩。推动了伦特沥青、6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大项目落户新区,北汽集团40万辆整车、鹏圣贤印务、天天冬枣深加工等项目落户市经济开发区,沧兴预应力管桩等超亿元项目落户乡镇工业园区,实现了项目聚集发展。同时,以小团组招商为主要形式,组织了赴沙特、香港、台湾等地招商活动。全年到位外资1070.3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倍和47.5%。四是渔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加大近海增殖放流和休渔期管理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展外海捕捞区域,新上钢壳船20艘,完成海洋捕捞6.75万吨,实现产值5.5亿元。加强了与科研院所合作,“滩涂贝类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养殖水体达到13万方,精品化、工厂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渔区基础设施建设,南排河中心渔港码头完成投资1656万元。扶持壮大海运业,立舟、东昊、鑫昊等海运公司保持了良性扩张态势。  四、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生态黄骅”建设取得新成果  大力倡导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打造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快生态建设。在市区,以道路绿化和景观建设为重点,完成了石港路、学院路、平安大街绿化工程,建设了神农居、众诚家园等六个游园,新增绿地面积40余万平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6.8平米,园林生态城市初现雏形。在外围,开展了以主要道路、河堤沟渠、农田林网为主的造林绿化活动,完成造林3.5万亩,其中生态林3.3万亩,绿化村庄65个,城乡绿化覆盖率大幅增加,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加强资源保护。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推进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大空间。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推进了1.6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高度重视水资源综合利用,委托荷兰德荷威公司编制了《渤海新区水资源管理总体规划》,推进了南排河、石碑河等河道治理工程,为建设生态新城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执行项目审查制度,坚决拒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查处违法企业22家,对6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取缔“十五小”企业26家,停产整治4家。化学需氧量完成全年削减任务,二氧化硫排放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五、坚持全面统筹发展,“和谐黄骅”建设取得新业绩  坚持把改善与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安排了总投资17.9亿元的8大类、59项民生工作,投资额度、项目数量均创新高。一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把推进新民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重点推进了23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其中12个村已完成主体工程。按照现代农业理念,重点建设了官庄设施蔬菜、常郭食用菌、旧城绿芦笋、羊二庄肉牛肉鸡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新增设施蔬菜2260亩、食用菌8.7万平米、绿芦笋1000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家,建成省、沧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康宝蔬菜产品荣获第十四届农交会特别金奖,官庄蔬菜种植基地被确定为沧州市级科普示范基地。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冬枣产量达到1.5亿斤,实现产值5亿元,创历史新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了总投资6230万元、总长115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建设里程连续5年每年超百公里;重建农业生产桥3座,大大改善了农村出行条件。投资3085万元,新打机井32眼、建净化站43座、改造管网56处,解决了57个村、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将渔区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为2.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810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增长35%和34%。新农合参合率达99.45%,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4596万元。总投资9000万元的3.5万平米经济适用房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200万元的3.1万平米廉租房正在抓紧建设。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6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三是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北交大海滨学院二期工程顺利推进,三中扩建、学院路小学均已投入使用,启动了10所项目校建设,完成了1.5万平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总投资2818万元的公墓、祠堂和殡仪馆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完成了回民公墓规划选址。启动了总投资4000万元的市中医院建设,完成了2所乡级卫生院改造。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大力宣传表彰了“2.28”冰河救人英雄群体,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批示,被评为河北省“见义勇为先进集体”。开展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出版发行了《黄骅英烈系列丛书》首卷《铁骨英魂——刘贯一烈士生平事迹》,得到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黄骅冬枣节和翰墨乡情书画展,协办了“激情渤海湾”总政慰问大港建设者文艺演出,充分展示了黄骅开发、开放的崭新形象。完成数字电视新装、整转1万余户。完成了市文体中心项目立项和选址,建成了综合健身馆,开展了系列文明创建和群众文体活动,城乡文体生活日益丰富。同时,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作用、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统战、武装、双拥、民宗工作得到加强;计生、党校、老干部、街道、残联、档案、科技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平安黄骅”建设取得新成效  (略)  七、加强党的建设,建强“五个黄骅”组织保障  坚持党要管党,以创先争优、政德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为载体,把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想事、干事、干成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学英雄、亮旗帜、建功业、促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市委常委中建立了定点联系、专题讲座、典型培树、带头破解难题、走访困难党员群众等5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带头示范作用。在各级党组织部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定标明路”和“亮牌示范”活动,有力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省委督导组对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了“三级联创”、“创星争先”和“认岗定责”建设,三星级以上党支部达到半数以上,39个后进村全部实现转化,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学校、非公企业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也都取得新成绩。三是强化了干部队伍管理。推进了与科级干部“谈心谈话”活动,畅通了识人渠道,强化了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修订完善了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对乡科级干部进行了调整,激发了活力,鼓舞了干劲,优化了选人用人环境。组织了郎咸平高端经济论坛、单位一把手和农村支部书记专题培训活动,对新提拔和改任的科级干部进行了履新培训。四是狠抓了干部作风建设。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开展了以“亲民、务实、创业、廉洁”为主题的政德建设活动,推进了以“提升效率、治理慵懒、严管吃喝”为重点的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三心”(党心、民心、良心)、强“三感”(责任感、紧迫感、自豪感)、树“三观”(事业观、政绩观、工作观),各级干部干事创业、亲民务实、无私奉献的意识和行动明显增强。狠抓党风廉政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在全省首创了《廉政手机报》,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臧胜业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完成了“阳光热线”改版日播,全年播出217期,舆论监督和服务群众功能进一步增强。推进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施了工作巡视制度,对城市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行业的不正之风及公款吃喝、工作日禁酒进行了专项治理,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回顾全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运行质量不高,与所处的区位优势、干部群众的期盼要求不相适应;项目建设和开放的力度不够、工业项目小,大项目少,外向度低;道路、城市等基础设施依然落后,与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精神状态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民生建设与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奠基之年,我们确定2011年工作的主基调是:紧紧围绕“五年翻两番”目标,抢抓河北沿海开发建设机遇,增投入、扩总量、转方式、上水平,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在“三大任务”、“五个黄骅”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