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忒弥斯神庙:评级机构:可以不用炸弹毁灭一个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3:04


  作为国际信用评级界的寡头,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的能量甚至被认为超过了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就在8月6日,世界评级机构标普首次取消了美国债务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评级,把美国主权债务评级降至AA+。由于信用评级的杀伤力巨大,此次降级将对国际市场造成强烈冲击。有分析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信用评级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与国家利益紧密挂钩,通过掌握评级话语权抵制现行不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正成为一种潮流。 【我要评论】


  美国会议员通宵赶作业,制定削减国债的方案,试图天亮前交出答卷。但问题是,这最后一分钟的匆忙回答能否获得3A级?




美信用降级将引发国际市场震荡



美债危机使奥巴马“走投无路”?

  评级机构可以用债信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8月2日,就在美债面临违约的最后时点,美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调高美债上限的协议。之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惠誉国际和穆迪投资即宣布维持美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均保持美前景展望为“负面”。而来自中国的大公国际更是直接将美国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8月6日,标准普尔首次取消了美国债务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评级,把美国主权债务评级降至AA+。
  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级,对美杀伤力可谓巨大,会引发国际市场的强烈震荡。信用评级被下调通常会导致借贷成本上升,因为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以补偿投资风险的提高。
  “评级机构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这句话毫不夸张。因为就在去年,欧洲刚刚经历了一场由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剧烈阵痛。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先是将希腊的主权信用级别下调至垃圾级,使其完全丧失借贷功能。然后又把矛头对准其他欧洲国家,引发欧洲债务危机。短短几个月,欧元已经从2009年底的强势货币,一路狂跌近16%。欧洲三大主要股指下跌均超过5%。欧盟提出了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才将市场暂时稳住。
  信用评级机构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中兴风作浪的表现,“搅动”了全球经济。 【详细】
-------------------------------------------------------------------------------
  
  首先,美国失去最高评级,预计每年将多支付1000多亿美元的利息。全球将进入高通胀时代,很可能发生美国国债价格猛跌、美元持续贬值、全球股市下降等全球性冲击波。
  其次,美国的全球债主可能被“坑”。世界上的每一个银行、国库、退休基金几乎都购买美国国债。即使稍稍降级,也将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意味着全球债主的购买能力下降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最后,美国因信用降级影响力减弱,而中国等国国家影响力相对提高。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认为,此次危机凸显建立一个与美国市场竞争的投资舞台异常重要。中国应联合有共同利益的世界力量,来捍卫中国作为美最大债权国应有的利益效果,发出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国声音”。 【详细】

  美债危机导致的信用降级与之前席卷全球的几次金融危机,再次将“国家信用评级”推上舆论关注焦点。




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历史最为悠久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的业务各有侧重

  什么是信用评级?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有美国的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家公司。可以说,国家与机构的信用高低,就由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说了算,它们垄断了全球92%的信用评级。 【详细】
-------------------------------------------------------------------------------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都是百年老店,其中标普的历史最悠久,创立于1860年。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立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并制定了相关加盟标准。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家评级机构获得认可,成为该组织首批会员,并因此逐渐成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主权评级标准从AAA至C。 【详细】
-------------------------------------------------------------------------------
  评级标准的制定及评级过程
  具体的评级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制定呢?业内人士称,表面上看,三大评级机构通常依赖于公司的信用评级模型来评估风险。除了按照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政治因素、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考虑到金融体制改革等所造成的财政负担。
  以穆迪为例,一个机构债券的评级过程通常会包括以下的程序:首次评级的会议通常是在穆迪公司的总部举行,时间从半天到一天不等,穆迪可能还会作实地访问。讨论的议题包括公司的债务结构、财务状况及流动资金来源等。会议后,穆迪分析师会继续进行分析,通常还会与发行人进一步讨论,以获得及证实跟进资料。结束分析后,分析师会向评级委员会作评级建议。穆迪评级委员会相当于一个把关人的角色,在首次为某机构评级时,主管分析师会在完成所有分析后召开一次评级委员会会议,会议上讨论的因素包括债务发行的规模、信用的复杂性及新工具的引进。评级过程从初步讨论到公布评级,大约需要60到90天。 【详细】

  正是由于信用评级的杀伤力巨大,可以想见,一旦其出现误判误断,后果将会“相当严重”。历史教训印证了这一点。

  “三大”频遭质疑:市场动荡的幕后推手
  早在一年多前希腊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就对这个债台高筑的地中海小国频频发起攻击,导致毫无还手之力的希腊国债市场一片萧条,融资成本节节攀升,最后,希腊不得不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随后,“三大”又把矛头对准了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和英国等。一时间,整个欧洲风声鹤唳,债务危机阴霾笼罩。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表现,遭到社会各界以及多位欧洲领导人的猛烈抨击。
  其实,投资者对三大评级机构“马后炮”的滞后反应以及“落井下石”的做法提出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酝酿之时,三大评级公司未能发出任何警告;等到危机爆发后,慌张应对,降级过激,加剧市场恐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与2000年土耳其金融危机之际,这一幕再次重演。其时,三大机构都未能预测危机的到来,直到危机已经成形,才降低有关信用等级。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三大评级机构无一例外地给予了金融衍生次贷产品“AAA”的最高评级。评级机构不仅未能对危机做出及时预警,反而对危机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分析人士毫不客气地指出:“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详细】
-------------------------------------------------------------------------------
   评级的双重标准:垄断背后的利益冲突
  国际信用评级行业缺乏竞争、滥用权力和利益冲突等弊端却让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饱受诟病。除了惠誉在纽约和伦敦都设有总部、并有着欧资背景外,其余两家皆为纯粹的美国公司。虽然名义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是非官方的民间机构,并且标榜“公正、独立、客观、科学”,但背后却充斥着对经济利益和美国国家利益的追求。
  首先,三大评级机构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国家的信用等级,它们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对他国的金融市场动态则往往“明察秋毫”。此外与美国亲善的国家,一般都会受到“特别关照”;相反与美国关系不和、或不合作的国家,往往会受到“特别关注”。
  其次,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享受着国际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经营权,美国标准几乎成了国际标准。美国政府将“言论自由”的公民权授予三大机构,使之能够逃避法律责任;还授予它们垄断经营权,并在实际操作中给予了极力庇护,而垄断又导致信用评级行业缺乏竞争,并且使评级结果的公平性难以保证。
  再次,信用评级机构存在“利益冲突”的盈利模式:要求评级的客户向评级机构付费,请后者为其进行评级。也就是说,评级机构既要争夺客户,又要向客户收费,还要给客户评级。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客户之间显然存在利益关系。评级质量难免会成为追求利润的牺牲品。对商业利益的“贪欲”使评级巨头们“堕落”。穆迪公司一位经理级人士曾这样说,“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来换取金钱”。 【详细】




希腊债务危机引发全球关注



三大评级曾遭欧洲领导人猛烈抨击



世界市场凭什么由美国说了算?

  在被“三大”垄断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格局中,需要几条“搅局的鲶鱼”。

  中国对评级巨头说“不”
  大公作为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自称是“完全民营、独立的评级机构”,向全球发布国家信用风险信息,其意义已远远超出这一行为本身。
   2010年7月11日,大公国际在北京高调发布了《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也许对于外行人而言,这一评级结果的简单化、通俗化的解读就是“中国主权国家信用等级首次高于美国”;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一报告的内容显然要复杂得多,其标志意义更是历史性的。大公国际报告中的本质性亮点是: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明显高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评级结果,但对欧美18个国家的评级则一致低于后三者。50个国家中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占到了总数的54%。“产生上述差别的具体原因在评级理念和方法上,根本原因则在于它反映了大公国际不以意识形态划界,平等维护国家信用关系各方利益的根本立场。”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回应说。 【详细】
-------------------------------------------------------------------------------
   中国大公国际的新思维
   关建中指出大公评级标准与“三大”的关键不同之处在于:按照一个国家的财富创造能力来判断其债务承受能力。“西方评级机构把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依托在其能否借到钱,而非它的财政收入状态。这就使得债权人在判断债务人风险时,不是看对方能否创造更多价值,而是看他是否能够借到更多的钱。这显然违背了信用关系的普适原理。”
   他认为,信用评级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其次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安全,第三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即可持续性发展。时事评论员宋晓军指出,中国的国家金融安全是短板,大公国际出来后,需要国家与普通民众的支持。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真正拥有了一种金融防范意识。 【详细】
-------------------------------------------------------------------------------
  评级背后的大国博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称,“尝试挑战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地位的,不止一个中国,也不止一个大公国际。很多小国都做过,包括新加坡,但都没有撼动过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地位。”
  其实,美国的信用评级早该被降级,美国债务目前已接近GDP的100%,远超过国际金融警戒线的60%的指标。中国债务大约只占GDP的25%,但是中国的信用只有AA。清华大学研究员周世俭指出,“三大机构迟迟对美债信不降级,是因为它们都是美国的,不会做不利于美国的事情。”
  中美评级机构竞争的背后是大国的博弈与较量。对于大公国际何时能被国际金融市场接受,国际货币体系专家向松祚并不乐观。“中国本土评级公司做的国家信用评级报告能否被认可,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郑永年认为,中国“必须”争夺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但“若是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不变,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就很难被撼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比它们更好的替代物,不要指望在三五年内挑战它。”当然,中国的优势在于,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正在上升。 【详细】




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评级机构



大公国际总裁关建中:这不是自娱自乐



中美评级机构竞争的背后是大国博弈

特别鸣谢:李洁思 编辑、整理:乌元春

所谓世界老大到处收保护费,钱还是不够用就大举借债,过着安逸的日子,以为钱不用还了,可能吗?借钱不还想赖账,在世界上是行不通的,借钱不还耍花招,恐怕债主不是没办法的!!!

美国是个无赖 故能玄虚 ,其实这样做就是想吞掉这些国债 ,这是一种制裁手段 ,特别是对付我们中国武力不能解决就采取经济解决,打仗要的是钱这样不用打你的钱就没了,这一招实在太毒。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美国为了赖账什么招都使得出

美国已经做空各国,大赚了一笔.

美国还钱啊 ,没钱谁相信啊? 每年的军费投资 多少啊会没钱鬼才相信。

看吧, 美国为了赖账什么招都使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