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人吃什么:人才战略决定梁山成败----《水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8:40:27

本文引用自hongyafang_5的博客《人才战略决定梁山成败----《水浒》》

 

人才战略决定梁山成败----《水浒》启示录

最近,我抽时间把《水浒传》重新阅读了一遍,掩卷沉思,仍颇受启发。

梁山起义军在王伦、晁盖、宋江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由弱到强,不断壮大,最终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梁山领导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治寨理念、激励措施和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总结。梁山在鼎盛之时瞬间土崩瓦解,原因有很多,但人才战略是关键因素。梁山三代领导人不同的人才战略,决定了梁山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的得失,对今天的企业人才战略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门主义的个体户——王伦的人才战略

梁山第一代领导王伦是个不及第的秀才,虽然他读过书,却没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襟。王伦执掌梁山时,梁山正处初步发展阶段。王伦也需要人才,但只吸收能让梁山适度发展,又不会威胁到自己领导地位的人。王伦的人才战略带有明显的个体户色彩。

王伦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计划,也缺乏完善的机制,基本上算是个草台班子。王伦对林冲的态度充分表现了他嫉贤妒能的保守思想。当林冲雪夜上梁山,王伦说:“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略备薄礼,请寻个大寨安身。”林冲杀了人,犯了死罪,还有什么前途可耽误的呢。在朱贵、杜迁、宋万的极力推荐下,王伦收留了林冲,却不予重用,仅排第四位,这难免让林冲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让本已落魄的林冲深感不快。

到晁盖七雄劫了生辰纲,大闹石碣村后前来投奔,王伦对晁盖和对林冲如出一辙。王伦也就是做些拦路抢劫、收取卖路钱的勾当,巨额资本流入一个底子弱小的村办企业,王伦既害怕股权被稀释,收留晁盖也不符合他一贯力保现状、关门主义的战略规划。

王伦容不得林冲、也容不得晁盖七雄,这显然不能为这些江湖人士接受,最终导致林冲发动政变。林冲火并王伦时骂道:“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从林冲的话中可以看出,王伦的用人策略无法广纳贤才,也无法人尽其才,这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不能容人之长,导致伙伴相拼、同僚不和是王伦悲剧性格的写照。在群雄兴起的时代,王伦被取代不可避免。

实用主义的家族企业老板——晁盖的人才战略

林冲火并王伦为梁山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迎来了短暂的“晁盖时代”。晁盖孔武有力、仗义疏财,为了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晁盖只是扮演宋江上梁山前的一个过渡人物,一百零八好汉里也没有晁盖的名字,原因也是晁盖的用人理念出了问题。

晁盖掌权后开始重视组织建设,并且做到分工到人,在利益上实行物质奖励,他把打劫得的财物,一半藏仓库,另一半分作两份,十一位头领均分一份,其他人均分一份。这种方式,把梁山众人团结得“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一个细节也体现了晁盖和王伦对待人才的不同。当林冲提出回家见妻子的时候,晁盖立刻爽快答应,而王伦对林冲的这点诉求一直听而不闻。其实,晁盖的人性化管理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但他收获的是其他人的信任。

但晁盖在人才选拔上不思进取,自闭门户。他执掌梁山多年,真正的心腹却只有初上梁山时带来的几个人。更重要的是,对于梁山的前途,晁盖没有明确的规划,他追求的就是大家有酒喝、有肉吃、有钱赚,过一天算一天。随着梁山人口增多,晁盖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瓶颈期,不可能有更大进步,梁山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转制、转型。由此不难看出,晁盖被架空也是他的命运。

对于这种局面晁盖也有所醒悟,一方面宋江三打祝家庄、大战青州表现出的领导能力对他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曾家庄唱出“生擒宋江,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扬名!”,曾家庄竟然将晁盖不放在眼里,于是晁盖才要亲自去打曾头市,以求挽回岌岌可危的领导权。

在选择继承人上,也体现出晁盖心胸狭窄的一面。晁盖死后,梁山领导权理所当然是宋江的,可晁盖却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人,便让他做梁山泊主。”宋江是文官,不可能杀死武功比他高很多的史文恭,晁盖这样做等于剥夺了宋江的继承权。晁盖宁可把领导权交给一个未知数,也不愿意交给宋江,可见他与宋江对领导权的斗争已经公开化。这样看来,晁盖死得其时、死得其所,就算晁盖不死,也迟早会被宋江赶出领导层。

广纳贤才的国企经理——宋江的人才战略

晁盖死后,宋江独揽大权,梁山走向战略扩张阶段。如果说晁盖手中掌握的是家族企业,宋江则更像是大型国企的经理。晁盖的领导较为粗放,而宋江一上梁山就果断引入现代管理手段。

宋江上梁山伊始,就提出“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宋江实际上是废除了原有的排名制,不管以前功劳多高、资历多老,从今天起统统不算,以后重新考核,再按功劳评定座次。这种以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做法不是机械的、先入为主地将员工分出优劣,而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梁山文化,加上他一贯的分享主义、包容主义精神,激励各位英雄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潜能,为梁山组织的运转注入了新元素。

梁山人员组成复杂,各自价值取向不同,为了使不同的价值取向趋同,宋江同样煞费苦心。宋江首先通过造神运动确立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梁山英雄排定座次时候,宋江说:“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宋江由此树立起自己在梁山的绝对威信。

另外,宋江宣布改变纲领,把“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并树立起“替天行道”的价值观念。宋江称他们所做的一切是正义的,这比“杀富济贫”提升了一个档次。梁山有了这样的企业价值目标,大大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较好的实现了“以德治山”、“依法治山”的结合,各路人马、各层次人员和谐共处,对梁山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宋江在人才引进上广纳贤才,从不吝惜财物,在别人落难时还能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体现了宋江海纳百川的胸怀。张青、张横等人早期甚至绑架过宋江,宋江不但不记恨这些人,还能委以重用,更重要的是,宋江采取了开放的人才战略,主动出击,利用“梁山品牌”来吸引人才,对高素质人才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力。

宋江对人才渴求的之心远远超过王伦、晁盖。为了网罗 “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力敌万人,通今博古”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宋江煞费苦心,甚至不惜跪下,邀请卢俊义加盟梁山。宋江对竞争对手内部人才也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大破祝家庄后,宋江面对朱家庄内不计其数财富,却只说了一句“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宋江包容诚恳的胸襟气度,让他陆续笼络招揽了呼延灼、关胜、徐宁、柴进等精英人才,这些人或为良将后代,或是皇亲国戚,把梁山队伍建设推向精英化。

宋江对梁山的管理还体现了一种细致、稳妥、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执行力,面对复杂的战况,宋江集团立足梁山、扬长避短,一方面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也锻炼了队伍,所以面对朝廷大军的进攻才能做到有张有弛,表现出极高的组织素养。

用人机制僵化——梁山没落的祸根

宋江虽然任人唯贤,但其用人模式也有致命的弱点,梁山表面上的稳定是以牺牲个人的进步为代价的。梁山位次排定后,进入一百零八好汉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大碗吃肉、大秤分金,之后不管有多大的功劳也不能进入梁山核心领导层。在梁山后期攻打辽国和方腊战役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马玲、乔道清、琼英等人都没有被网罗在宋江帐下。

梁山领导层内部同样等级森严,排定位置时是什么地位,以后就永远是什么地位,不但堵死了其他英雄的晋身可能,也消灭了体制内的激励机制。林冲、武松这些人上梁山之前干得风生水起,而一上梁山就无所作为了,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这个封闭僵化的机制里失去了进取的动力。林冲火并王伦时也许想有所作为,但他发现,自己始终被抛弃在晁盖、宋江权力核心的边缘,慢慢的他就认命了。这个制度上的缺陷正是“木桶理论”中那根最短木板,也为梁山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战略决定成败。梁山没落的直接原因是用人体制不健全,事实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梁山缺乏更高层次的战略导向。“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楼上的反诗仅仅宋江酒醉后的恣意发泄,执掌梁山后,宋江没有体现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革命者形象,反而想方设法归顺朝廷。宋江曾对武松说,“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由此看来,宋江根本不想推翻朝廷、建立政权,招安,已经成了宋江的最高追求。更关键的是,梁山内部对是否招安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宋江置反对声音于不顾,一意孤行,而且宋江试图融入的朝廷是高俅等控制的腐败王朝,因此这一重组并购是注定要失败的。

敢于创新、勇于竞争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梁山企业在兵强马壮之时本应继续重组,上市融资,甚至靠实力打破原有的市场规则。但在宋江领导下,梁山企业没有与时俱进地制订经营战略,反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放弃了对更广阔市场的开发,挑战旧制度的努力消失殆尽,等待梁山企业的只有衰落。

总之,革命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洗牌与整合,人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往往会酿成新的革命。王伦与晁盖一直无法摆脱小农经济意识,在人才建设上不思进取、嫉贤妒能。宋江虽然求贤若渴,却无法寻找出一种良性的用人机制,也无法彻底平衡梁山内部矛盾,以致梁山组织缺乏效率、战略失衡,最终导致了梁山发展的失败。梁山的人才战略失误,使梁山起义从开始就注定会以悲剧收场,小说毕竟只是小说,一部《水浒传》,还是给我们许多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尤其是如何组建一支高效的团队,如何实现一个个既定目标,让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这是我们渴望的,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