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兰战场:中国的新东方VS美国的Khan Academy(深层对比中西教育思维和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4:59
中国的新东方VS美国的Khan Academy (附 Khan 兄幽默演讲http://v.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 名叫Salman Khan的人创立的,Academy是学校的意思,Salman Khan创立了这个学校,就取名Khan的学校,也就是Khan Academy。相比俞敏洪,Salman Khan却是一位富有的年轻人,他创立Khan Academy并非是为了财富,却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2004年8月,Khan接受他侄女的要求,辅导侄女的数学。当时,Khan是一家对冲基金的分析师,有相当不错的收入,Khan也是典型的美国精英,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两个学士学位,后来,又在哈哈弗商学院获得MBA。虽然Khan愿意帮助他侄女的学习,但他们却不在一个城市。Khan就通过Yahoo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她的侄女进行数学辅导,侄女借助Khan的辅导,学习有不小的长进,后来,另外两个侄子也要想要得到辅导,Khan干脆就做了一个辅导的录像,放在网上录像网站Youtube,Khan仅仅花了百八十美元买下工具,就把辅导的录像放在了Youtube,结果,其他一些学生开始看Khan的辅导录像。由此开始,Khan一边在对冲基金做事,业余时间,就做教学录像,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于Khan做的辅导录像。2009年,Khan离开了他在对冲基金的工作,在他家里的一间小屋全职做Khan Academy的工作,靠自己的积蓄支持Khan Academy以及他家庭的支出。 虽然Khan Academy就是Khan 自己一个人独自撑起来的学校,但Khan Academy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风险基金开始与Khan接触,希望把Khan Academy转化成一个商业实体,那的确是非常有潜力的商业概念,比如,可以通过收月费的方式提供辅导,但Khan坚持不要把Khan Academy搞成收费教育,而是要给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不希望以收费给许多穷学生设置门栏,他一定要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当然,Khan并非是不需要投资,他不能一直靠自己的积蓄“坐吃山空”,Khan不接受商业动机的风险投资,但他特别希望有机构或个人能对Khan Academy进行社会效益的投资,Khan还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Khan Academy,做义工,为学生们提供免费教育。 今天的Khan Academy也的确得到许多公司和慈善机构的财务支持,Khan 也招聘了几个员工,至今,Khan Academy在网上已经提供了三千多万课程,有2000多个录像,Khan Academy涉及到的课程几乎包括美国中学的所有课程,也袁晓明

 近期,美国《商业周刊》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做长篇报道。新东方起家虽是以提供英语出国考试服务,今天的新东方却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的上市公司,新东方的市值现在价值45亿美元,其创始人俞敏洪也从身无分文的人成为接近1亿美元身价的亿万富翁。 按《商业周刊》的报道,新东方的威力不在于帮助懂英文的学生做好考试的准备,而是让一些几乎不懂英语口语的学生考出高分,得到美国大学的录取。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需要翻译,自己都知道到美国后将会有很大的语言障碍,在大学的课堂里根本就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对于这样的学生,新东方会有什么责任吗?没有,因为参加新东方考试准备的学生,他们所花的高额学费不是用来学习英语,而是去攻克托福以及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题。 新东方创始于1995年,在过去16年里,新东方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同步,更简单地说,新东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给了私人经济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为出过留学打开了大门。对于俞敏洪以及新东方来讲,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缺一不可,经济改革让俞敏洪有了积累私有财产的可能,对外开放给了新东方广大的市场。新东方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利益,而且俞敏洪与新东方也在中国社会做了不少慈善事业,并在中国推行其从事教育事业的形象,但从根本上,俞敏洪还是一个商人,新东方是一个以追求最高利润的商业实体。 无独有偶,在介绍新东方的两个星期后,《商业周刊》介绍了另一家教育机构,这是一家美国的教育机构,名叫Khan Academy。相比新东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东方有45亿美元的事价,而Khan Academy学校却是“分文不值”,换句话说,Khan Academy是一家非盈利机构,两家机构虽然都是提供教育服务,新东方提供的服务是以收费为主,而Khan Academy却是完全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 那么,究竟Khan Academy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机构,Khan Academy又是在提供什么样的免费教育,为什么《商业周刊》要花那么大的篇幅介绍Khan Academy?我为什么要把Khan Academy与新东方进行比较呢? Khan是一个人的姓,Khan Academy是由一个近期,美国《商业周刊》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做长篇报道。新东方起家虽是以提供英语出国考试服务,今天的新东方却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的上市公司,新东方的市值现在价值45亿美元,其创始人俞敏洪也从身无分文的人成为接近1亿美元身价的亿万富翁。

 

包括辅导美国大学的考试准备,除了提供教学录像和文字辅导以外,Khan Academy还提供自我测验的在线软件等等工具帮组学生,Khan Academy通过www.khanacademy.org向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也包括来自美国以外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 有意思的是,Khan Academy除了有普通学生那样的粉丝,更有比尔.盖茨那样的粉丝。通过别人的介绍,盖茨知道了Khan Academy,盖茨用Khan Academy的网上录像辅导自己孩子们的学习,盖茨发现,Khan Academy真的是太有效率,他的基金对Khan Academy给了支持,他自己更为Khan Academy做大力的广告,在Khan Academy的网站首页上就有盖茨的录像讲话,称赞Khan Academy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在教学上的有效。Khan Academy不只是在网上提供免费教育服务,更在一些中小学去提供服务,帮助老师的教学,今天的美国,在中小学教数学的老师,很少有人不知道Khan Academy。 Khan Academy的出现,也有其美国特色,美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商业竞争的社会,同时,美国社会也有非常大的慈善事业,这其实是一个竞争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方面,商业竞争的部分要不断地创造财富,另一方面,社会的慈善事业要分散财富,同时,给竞争之下的冰冷社会增加一些温暖,无疑,作为非盈利机构,Khan Academy也是属于慈善事业行列。在Khan Academy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读到Khan Academy的宗旨:“向所有人提供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 也许《商业周刊》报道这两家教育机构,并非是要对新东方与Khan Academy做一个对比,但我却认为,新东方与Khan Academy的确代表两个非常典型的不同的模式,今天的中国以及将来的中国社会有新东方的位置,但更加需要发展出Khan Academy这样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那么,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是否能有Khan那样的精英愿意放弃成为富翁的机会,去实现造福社会的梦想?中国社会是否会有企业和个人去资助中国式的Khan Academy?

按《商业周刊》的报道,新东方的威力不在于帮助懂英文的学生做好考试的准备,而是让一些几乎不懂英语口语的学生考出高分,得到美国大学的录取。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需要翻译,自己都知道到美国后将会有很大的语言障碍,在大学的课堂里根本就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对于这样的学生,新东方会有什么责任吗?没有,因为参加新东方考试准备的学生,他们所花的高额学费不是用来学习英语,而是去攻克托福以及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题。

 

新东方创始于1995包括辅导美国大学的考试准备,除了提供教学录像和文字辅导以外,Khan Academy还提供自我测验的在线软件等等工具帮组学生,Khan Academy通过www.khanacademy.org向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也包括来自美国以外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 有意思的是,Khan Academy除了有普通学生那样的粉丝,更有比尔.盖茨那样的粉丝。通过别人的介绍,盖茨知道了Khan Academy,盖茨用Khan Academy的网上录像辅导自己孩子们的学习,盖茨发现,Khan Academy真的是太有效率,他的基金对Khan Academy给了支持,他自己更为Khan Academy做大力的广告,在Khan Academy的网站首页上就有盖茨的录像讲话,称赞Khan Academy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在教学上的有效。Khan Academy不只是在网上提供免费教育服务,更在一些中小学去提供服务,帮助老师的教学,今天的美国,在中小学教数学的老师,很少有人不知道Khan Academy。 Khan Academy的出现,也有其美国特色,美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商业竞争的社会,同时,美国社会也有非常大的慈善事业,这其实是一个竞争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方面,商业竞争的部分要不断地创造财富,另一方面,社会的慈善事业要分散财富,同时,给竞争之下的冰冷社会增加一些温暖,无疑,作为非盈利机构,Khan Academy也是属于慈善事业行列。在Khan Academy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读到Khan Academy的宗旨:“向所有人提供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 也许《商业周刊》报道这两家教育机构,并非是要对新东方与Khan Academy做一个对比,但我却认为,新东方与Khan Academy的确代表两个非常典型的不同的模式,今天的中国以及将来的中国社会有新东方的位置,但更加需要发展出Khan Academy这样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那么,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是否能有Khan那样的精英愿意放弃成为富翁的机会,去实现造福社会的梦想?中国社会是否会有企业和个人去资助中国式的Khan Academy? 年,在过去16年里,新东方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同步,更简单地说,新东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给了私人经济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为出过留学打开了大门。对于俞敏洪以及新东方来讲,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缺一不可,经济改革让俞敏洪有了积累私有财产的可能,对外开放给了新东方广大的市场。新东方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利益,而且俞敏洪与新东方也在中国社会做了不少慈善事业,并在中国推行其从事教育事业的形象,但从根本上,俞敏洪还是一个商人,新东方是一个以追求最高利润的商业实体。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17u1i.html) - 中国的新东方VS美国的Khan Academy_袁晓明_新浪博客
    【江晗转载按】 兹事体大——读了袁晓明先生的这篇文章后,脑海上首先浮出的,不是人才或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系统工程专家常远教授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诠释——“顾名思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是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主义,应当是令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充分、和谐而持续地获得安全与发展(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S&D),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共赢的主义。”Salman KHAN先生创办的Khan Academy,已成为一项伟大的、世界级的教育系统工程。它虽然出现在作为当今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的美国,但社会主义国家做这样的事情,似乎更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够在当年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势,搞出“两弹一星”大业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应当以人为本,在人才(包括教育)领域创造世界级奇迹。这实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系统工程事业解决“钱学森之问”所需要考虑的极其重大的战略级问题。
    袁晓明先生的这篇文章,虽然只在微观层面上介绍及评述了中美两家教育组织的不同模式,但在宏观层面、在国家人才战略(包括教育战略)层面却涉及了一个极其重大的体制问题。作者在文章结束时针对中国的企业组织及个人的提问——“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是否能有Khan那样的精英愿意放弃成为富翁的机会,去实现造福社会的梦想?中国社会是否会有企业和个人去资助中国式的Khan Academy?”,更可上升为对整个国家人才体制(包括教育体制)及社会的拷问——“在走(或声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是否能够最有效地支持Salman KHAN那样的精英,去实现造福社会的梦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政府及社会是否能够更有效地推动Khan Academy那样的事业?!”
    有头脑的国家人才战略(包括教育战略)制定者,应当从这篇文章中,严肃、认真地思考一下“社会主义”人才体系(包括教育体系)应当怎样建设,才能最充分地释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中国的教育事业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