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设计招聘:穿过千年的尘埃之二十三:宋孝宗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3:15

穿过千年的尘埃之二十三:宋孝宗篇

(2010-05-14 21:23:13) 标签:

南宋

宋孝宗

文化

杂谈

赵昚

分类: 千年尘埃

  宋孝宗:生得辉煌,死于窝囊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草根新锐”/草根博客“大讲坛”推荐

 

    想起了前几年流行的一句小资台词,有谁,检阅你的忧伤?这句话,我其实特想送给这几天正一直纠缠着我,以至令我极端同情的南宋皇帝宋孝宗。有谁,能检阅你的忧伤?孝宗,这位生得辉煌,死于窝囊的宋朝中兴之主。呵,玩笑话。我之所以会对孝宗皇帝抱有好感,其实倒不是因为是他,为蒙冤受屈的岳飞平了反,而是他在我的印象深处,着实是一位活得相对辛苦又比较悲凉的一个。

    有一篇网文到处都在转,《靠十个女人攀上皇位的皇帝》,我也看了,觉着那题目严重有标题党之嫌,就跟外国人将《西游记》翻译成《四个男人和一群女人》一样,有哗众取宠的味道,但事实上,孝宗上台确实与十个女人有关。

    话说这一年,高宗选嗣,经过一定的筛选之后,最后剩下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赵昚就是瘦的一个,本来赵构一开始选中的并不是赵昚,赵构嫌他太羸弱,赵构属意的是比较壮实一些的那个,就在赵构刚要拍板的时候,宫里突然跑过来一只猫,赵昚表现得十分乖巧,仿佛视而不见,倒是那个胖男孩,实在无聊至极,竟然狠狠的踢了猫一脚,正是这个小动作,令赵构眉头立刻拧巴起来,心想,这胖子小小年纪咋这么不厚道呢?干脆两个都留下来,再观后效吧。就这样,赵昚被当成后补队员在宫中留了下来。又过了几年,两个孩子渐渐长大,高宗也老了,到了非得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到底选谁作为太子呢,高宗及宗室人员又开始犯嘀咕,这时,手下有一位头脑灵活的大臣向高宗献了一计,他们为两个男孩,现在已经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各送了十位绝色的美女。没过几天又颁旨将二十位美女全部召回,结果经验证,送去胖子门里那十位美女几乎一个不拉全都被他毫不客气的热情笑讷了,而送进赵昚府里的十位美女则竟都完璧归赵,人品的优劣,德性和修为,一眼就分了高低。就这样,赵昚先是凭着一只猫,后是凭着十个美女正式登上了皇位大宝。

    赵昚即位时已经三十六岁,三十六岁,对于许多中兴之主来说,早就已经开疆拓土成就一方霸业了,何况赵昚本身也不是一位淫逸恶劳的平庸皇帝,他也胸怀大志,爱憎分明,至少比起他那位贪生怕死的养父赵构,他可谓有宋一朝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之一。在他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早就摩拳擦掌,对北方金国的仗势欺人以及南宋朝庭的投降政策表露过极度的愤懑,只是以孝出名的他,虽满腔怒火,可惜毕竟不在其位,人轻言微,有所顾忌。

    好不容易挨到了养父退位,从即位之初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动作,谁都能看出,孝宗那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迫切之心,他是真想做出一番成绩,他是真心想挽救国家于危难。因此,刚一上台,他便不顾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大量起用主战派,为收复北方失地积极准备。那时候,宋高宗还生龙活虎健在,(这家伙后面还活了好多年,真是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秋。)一向主张投降罢战的宋高宗是整个南宋王朝投降派的“砥柱中流”,可想而知,孝宗皇帝当时面对的阻力有多大,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的收拾了高宗的忠实拥趸秦桧,这一年,孝宗登基,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有句话是这么说孝宗的,说他是“有成事之君,而无成事之臣”,在孝宗一朝,由于朝庭主和派的遏止,多年的武备废弛,兵弱将庸。能打仗的岳飞、韩世忠已经不在,剩下一个张浚还年老昏溃,面对的敌人又是金国皇帝中素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于是,隆兴年间的初次北伐,竟然以符离惨败告终,南宋被迫将收复的失地再次退还给金国,并且签下了屈辱的隆兴和议,与金国承认是叔侄关系。

    首次出战便以巨大的失败告终,对于主战派来讲无异于致命的一击,一时之间,举国上下垂头丧气,主和派的声音又一次在朝庭之上死灰复燃占尽上风,朝庭里流言纷飞,门派斗争,相互推诿,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年轻的宋孝宗皇帝其实并没有因此而绝望,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这可以从他此后一系列的推政方针不难看出,他是个极富韬略的人。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时的南宋王国,世风日下,税赋沉重,加之人浮于事,机构浮肿。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孝宗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政,改革财政,增加纸币,出售官田。他还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加大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严格官吏的考核,甚至亲自任免地方中下级官吏。同时,再次起用白马书生虞允文,积极备战,定期阅兵。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他,更是以身作则,除了减少日常的宫庭花销之外,居说连他身上的皇袍都是穿了又穿的旧衣裳,给臣工的奖赏也往往节约到了打白条的地步,所有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全都被积攒到国库,以备日后北伐的军费支出。此外在军事方面,孝宗更是积极选拔年轻将领,加强部队军事训练,作为全军的表率,他甚至经常亲自参与练兵,骑马射箭,鼓励三军。很快,在这样的明君圣主治理下,南宋建国之初的颓废景象几乎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为后世称道的“乾淳之治”的繁荣局面。

    养精蓄锐,秣马厉兵十几年,遗憾的是,就在南宋准备再次北伐的时候,他所倚重的大将虞允文不幸病逝。一时之间,朝中无大将,北伐的决议不得不又一次搁浅,只可惜,这一次搁浅,竟然是孝宗手上的永久搁置。

    人心毕竟脆弱,皇帝也是人,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一方面,他也渴望收复北方,终究无将可用,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眼看着自己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南宋家底,一旦燃起战火,只怕失地未收,南方生灵又被裹进新的荼毒。

 

    南宋经历过太多的失败,战争是把带血的双刃剑,做为一位真正的明君圣主,决不可能将全国的兵力投入到一场根本没有绝胜把握的生死之仗。何况主要还是战机不成熟,休兵息戈这些年来,其实对于宋金双方皆是一场实力均等的交着格局,恰这个时候,大将军虞允文去世了,对于宋孝宗来说,无异于断膀折臂,将才的青黄不接,民生的喘息初定,他举棋不定了。


    淳熙后期,随着理想的破灭,孝宗慢慢的变得厌倦朝政,他意冷心灰,消极萎靡,恰好没过多久赵构病逝,他决定正式退政,去为养父守孝。

    孝宗退位后,传位于儿子赵惇,是为宋光宗,这个宋光宗在历史上之所以出名,完全得益于他有一个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名人老婆,这位名人老婆就是他的皇后,他的皇后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凤娘。提起这个李凤娘,那是相当有来头的,此女的毒辣与阴险几乎跟西汉高祖太后吕雉小姐好有一拼。据说有一年,因为老公赵惇不经意夸了一位宫娥的手长得细嫩,还是皇后懂得“体恤”丈夫,当天夜里,那名宫娥的手就被砍了下来,鲜血淋淋的送进了丈夫的床榻,可怜的光宗当场吓了个半死,从此再不敢对其他宫娥心生二意。

    这位皇后不仅对丈夫如此霸道,对自己的公公婆婆同样“百般体恤”,鉴于此女毫无母仪风范,孝宗一度心存废后之心,后因朝臣阻拦,也就搁置了下来,赵惇即位以后,李凤娘想着公公跟自己的前怨,总是在丈夫面前挑拔离间,搬弄是非,可怜的老孝宗,生了病,想见儿子最后一面都没办法,一气之下,急火攻心,没过多久,便含恨去世了。更可恶的是,孝宗驾崩以后,文武百官恳请做儿子的光宗替父亲主持丧礼,结果,在李凤娘的阻拦下,光宗竟一拖再拖,最后还是当时仍然健在的太皇太后代行了祭奠礼。

    百善孝为先,孝,乃为人根本,连自己父亲都不发丧的家伙,可见这样的儿子媳妇有多畜牲。所幸没过多久,在朝臣的逼迫下,光宗传位于赵扩,是为宋宁宗,他自己以及他那倒霉媳妇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纵观孝宗的一生,他有来自老皇帝对他的长期制约,他的死对头,又是一位跟他一样治国有方的金世宗。从被选入宫开始,他如履薄冰,谨慎为人,崇尚节俭,宏图大志,尽管有时候显得愚孝古板,左右摇摆,欠缺霸气,但不管怎么说,比起那些混帐软骨头皇帝,孝宗这一生,他努力过,还居功至伟,除奸邪褒忠良,昭雪沉冤,勤政为民,整顿乾坤。。。只是独木难撑。如果善恶有报的话,他应该有个好结局,连赵构都得善终,何况他?又谁知,好人偏偏命不济,一辈子郁郁寡欢但却兢兢业业的宋孝宗,他终于没能死在自己的任上,而是死于人世间最窝囊的呕气,呵---,想一想,堂堂一国之主,中兴之君,竟然被自己亲生儿子和媳妇活活的给气死,实在是情何以堪! 

 

 

 

 

 


    2010.05.14暴雨黄昏于广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