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生产工艺流程:穿过千年的尘埃之五十:王戎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18:23
 

穿过千年的尘埃之五十:王戎篇

(2011-01-19 13:43:09) 标签:

王戎

《世说新语》

竹林七贤

历史

文化

文学

分类: 千年尘埃

 抠门的王戎

    王戎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为凉州刺史王浑之子。王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评论和识鉴闻名。王戎少即受到钟会的赏识,后以弱冠之年与他父亲的同僚阮籍一见倾心,遂与阮成忘年交,因阮藉而参与竹林七贤之悠游,王戎成了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七人之中,官爵做到最显赫的一位。

    王戎早慧,虽身材短小,其貌不扬,却自幼聪明伶俐。还在他小的时候,有一次,王戎与小朋友们在路边玩耍,见路旁有一棵李树,硕果累累。其他小朋友都争着去摘,唯有小王戎不动声色。旁人不解,于是问他:“你怎么这么傻呀,为什么不去摘李呀?”王戎答:“李树长在大道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被前人摘光,说明这棵树结的果实必然很苦。”不多一会儿,小朋友们摘下果子一尝,没错,那李子果然苦不堪吃。

    及长,王戎的父亲王浑去世,父亲的同僚们给他凑了上百万的份子钱,然而王戎坚辞不受,王戎因而名声大震。

    可是,王戎做了高官之后,却忽然性情大变,变成了一个极其贪财之人。除了到处购置园田水碓,还大事聚敛,一度因此,甚至被罢职免官。也因而,王戎成了《世说新语》的吝啬一章的“幸运儿”,多次以守财奴的滑稽嘴脸出现文中,终被后世学者诟评为七贤之中,世俗心最盛的一位。

    王戎吝啬到什么程度,咱们先来看看关于他的几则小故事吧。

    △ 王戎有好李,常卖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

    与如今的花园小区时兴种植花草一样,那时候京城洛阳的大户人家,喜欢于庭院内种植李树,既可做疏木观瞻,又可有甘果饴人。可那样的年代,果树种植技术严重溃乏,以至于,并不是谁家的李树结的果都那么甘甜。偌大京城,唯王戎家的李树与和峤家的李树齐名。

    提到这位和峤官人,那也是位素以抠门闻名的大" 钱癖",抠门到什么地步,凡到他老人家的家中去吃李子者,管你王公贵戚,吃完之后,一律按核收费,小舅子求,也最多给几十个。这一年,和峤家的那棵李树终于让他的小舅子王济一怒之下给砍伐了。从此,整座京城,就数王戎家的这棵李树的果子最著名了。这下可把王戎急坏了,他担心啊,他担心世人买了他家的李子之后,以核做种,也种出与他家一样的甜李树。于是灵机一动,干脆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了再拿去卖。

    堂堂一国宰相,抠门至此,实在是叹为观止了吧。可这还不算,请看下面一则典故。

    △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这则典故是说,王戎一生从俭,有年,王戎的侄儿结婚,王戎让人给侄儿送去一件单衣做为亲婚礼物。可是等侄儿结完婚,王戎想了想,觉着不划算,居然厚着脸皮去向侄儿把那件衣服给要了回来。哈,对侄儿这样抠门也就算了,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对自己的亲闺女的。

    △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怿。

    王戎女儿嫁给裴頠时,曾经向父亲王戎借了几万块钱。可能新婚夫妇开支太大,周转不灵,于是迟迟没能还上那笔钱。于是,女儿每次回来省亲,王戎便摆出一副大不快的臭脸,窘得女儿如坐针毡,赶忙回家砸锅卖铁,把父亲那笔钱给还清了,王戎这才高兴起来。

    王戎之抠门,与那位贪婪、狡诈、吝啬的葛朗台大叔相比,实在是不相伯仲。可细想一想,也着实令人不可思议,普通人,穷人如此,也就罢了,可王戎乃高情隐逸的七贤之一。又出身高门阔府,官至司徒,为六卿之一,这个职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既贵且富,家有豪宅、僮牧,膏田、水碓,富甲京城,洛下无比。就是这样的身份,却每每算计如此,甚至天天晚上更点灯拨蜡,与那位“卿卿”夫人啪啪的把金钱算计。。。呵,若不是生性贪财,那就是此人实在是心有不羁。 

    东晋画家戴逵一语道破玄机:“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

 

    凡事不能只看表相,由古而今,事实上,有多少身不由己的痛苦,被浸进了残酷的命运里。尤其在魏晋两朝,这么一段杀气腾腾的板荡时代,朝庭对名人士子们的高压打击,令多少文人贤士,任涎而行,隐逸为生。而王戎任性不羁的聚敛钱财,谁说他不是效仿汉相萧何,“自晦,以保全身”呢?

 

    毕竟,生于乱世,险象环生,世情薄,人情恶,即便是坐上了朝庭的司徒之位,谁,不在如履薄冰?说到底,贪财,总比迷恋权势,更容易取得统治阶层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