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等级划分: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教材总体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53:04

《国家和国际组织》教材总体介绍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良乡分校  覃遵君

一、课程性质和编写依据

(一)课程的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这门选修课,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观点教育,本课程以一般国家形式、几个典型国家形式和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对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的领悟和了解,为今后投身于社会政治生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是我国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第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明确主张。

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高中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观察国际现象,了解真实的国际社会,拓展国际政治视野,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有助于高中学生以敏锐的目光、开放的心态,批判地继承、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助于高中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有助于高中学生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形式的特点和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着眼于“三个面向”,培养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本课程性质的基本定位,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性质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观点教育;

主要内容──几个典型国家的形式和国际组织;

基本途径──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和民主建设;

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国家观点和世界眼光。

(二)本教材编写的依据

1.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本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

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会议指出,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新形势、新任务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强烈的民主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国家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正是基于上述考虑。

2.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是编写教材的政策依据。

早在1994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五个如何”,归纳了我国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意见》明确提出,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意见》强调指出:“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最权威的文件形式明确了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任务,《决议》指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的《决定》还提出了教材改革的具体要求:“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教育部还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要求:

第一,这个方案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切合高中课程的阶段特点,合乎高中课程方案对本课程的定位及其模块式建构方式。

第二,在把握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应具有的学科价值的同时,更要凸显本课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功能和视角。

第三,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要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的应用价值,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人生规划的能力培养。

第四,在考虑初中的学习基础的同时,还要注意区分与大学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层次。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全面阐明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当前指导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在这个重要文件中,专门提出要“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党和国家的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精神,为我们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编写指明了方向。因此,为我们编写《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提供了重要的方针政策依据。

3.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思想道德状况,是新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十五六至十八九岁的高中学生,正处在“未成年人──准成人──成人”的转变过程之中,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一毕业,他们很快就要参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让他们了解世界不同的国家形式和国际组织,了解国际社会,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

《若干意见》颁发之后,中央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如何既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又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充分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既引导未成年人借鉴吸收外国文明进步的有益成果,又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如何既遵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又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殊规律来规划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等等。

可见,深入了解和研究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深化改革和编写适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教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4.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教材编写的内容依据。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一门选修课程。《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编写思路、目标要求、内容结构,从5 个方面规定了教材的主要内容。与之相适应,教材编写确定为五个专题。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形式和国际组织”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三)基本理念和追求

1.坚持思想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几个典型国家的政体形式、结构形式以及几种典型国际组织的实际,一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上,把我国与几个典型国家的形式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肯定了我国的国家形式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征的统一。

2.把关注学生生活与关注学生发展结合起来。

高中学生即将成年,很快就要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材必须反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社会政治生活,不仅了解中国的国家形式,也要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形式,不仅要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而且还要了解国际组织的有关情况。把学生政治生活从狭小范围扩展到国际视野。

新课程要求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课程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政治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政治学科知识与政治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内容,力求把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与社会政治生活实际统一起来。政治生活,特别是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生活,是学生政治素质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它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编写,正是把关注学生政治生活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试图发挥课程应有的功能。

3.注重教学过程性与知识生成性的统一。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每一框内容,都采用背景材料(或文字资料卡片、或图片和图解等)引入,然后提出一些供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领悟,经过讨论和交流,历经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性与知识生成性的统一。

4.坚持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开放、互动的实践性活动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主动地感受和体验社会政治生活,领悟社会政治生活的真谛。

其实,《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材也力求做到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比如,教材提出的许多活动建议,选择当前西方政治事件,收集相关资料,对其政体运行进行讨论;结合历史等教材和其他读物,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探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收集资料评析联合国的作用;收集有关资料评析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追求和意义;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实践性与开放性统一的要求和理念。

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材结构

(一)教材结构的设计思路

1.教材总体框架和设计思路。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作为一门选修课,是对必修课《政治生活》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供关注国际政治的学生选修。相对于“立足中国,着眼特色”的必修课,本课程以国际政治为框架,着眼于“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国际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树立正确的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这是本课程的核心价值。

把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关键在于处理好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即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但同以往政治学的框架不同,这本教材采取的方式是:以介绍当代典型国家形式为框架,通过常识性的内容揭示其国家性质,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的原理。这就是所谓“画国家形式之龙,点国家性质之睛”的叙述方式。比如,介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同封建君主专制相比较;比较英法的政体,可揭示其共同的阶级实质;介绍美国的两党制、三权分立制,可揭示其政体反映国体的事实。当然,强调现代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必须从国情出发,也是本课程需要阐释的主要内容。

2.教材的内容结构。

(1)本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五方面内容和相应顺序,设置为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4―5框。见下表:

(2)各专题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具体内容

(二)结构设计的总特点

1.内容结构设计上基本遵循课程标准编排的内容顺序。

专题一主要介绍国家形式和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专题二主要介绍英法两国的国家机构,重点是介绍两国的政体形式;专题三主要介绍美国的“两党制”(政党制度)、“联邦制”(结构形式)、“三权分立”(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专题四主要介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及其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专题五主要介绍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欧洲联盟等国际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内容结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演绎思维方式,但每一框内容的呈现又以归纳的思维方式为主。

由于此前学生学习过《政治生活》必修课教材,对于国体、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国际组织、联合国等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因此,专题一先讲一些关于国家形式、国际组织等方面的一般理论和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后面四个专题对几个典型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具体的展开分析。这样,大体上符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在每一框内容甚至每一目内容的呈现上,先提供丰富具体的背景材料,再提出几个探究的问题,然后概括出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因此,仍然以归纳思维方式为主。

3.在每一框的内容设计上,注重生活逻辑,不追求知识体系逻辑。

着眼于学生的参与,以学生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为主线,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反映出逐渐扩展、不断升华的生活过程。

4.内容结构设计上不追求学科体系,力求淡化知识的概念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尽量让学生通过大量事实和背景材料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明白一些政治生活的常识和道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家政治生活,了解国际社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世界眼光。

(三)教材的编排结构

1.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分专题、框题、目题三个层次。

(1)专题。本教材共设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序言,简要说明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意义。

(2)框题。每个专题下设4—5个框题。每框内容大体按1课时安排。

(3)目题。每个框题下设3个目题。用蓝色黑体字显示,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2.根据教材正文与辅助文的不同要求,采用了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分。

(1)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在其间反映各种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这两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

(2)辅助文。主要设有两个栏目。一是“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二是“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

3.教材的每个专题最后,都提出了一个“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旨在引导学生开展或参与活动,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体现实践性、开放性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实践、运用等各种能力。

三、总体教学建议

(一)科学选择教学(学习)方法

本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应体现学生自主性的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一些学习方法和途径。这里重点推荐和介绍三种。

1.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参与的全程性。“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始终,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学生均在参与。这些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绝非包办代替。

(2)参与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与自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3)参与的情感性。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情感投入,能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获得真知,享受快乐。

(4)参与的有效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到“会学”。衡量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学习,不仅要看学生是不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要看他们是不是富有成效地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倡导自主学习,就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满足学生探究、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封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选修课的学习中,由于学科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因此,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开展课内课外活动,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进行学习与活动评价,等等。本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考虑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

2.问题探究法(情境──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针对学生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与系统教学相对的一种方法。

按照反省思维的步骤,教学(学习)的程序是:

(1)需要有一种情境,能引起学生觉得对于自己有密切关系,以引起他的兴趣和努力;

(2)当时的情境须能激起学生的观察和记忆,以发现情境中的疑难和解决疑难的途径;

(3)要假定一种在理论上或假设上认为是最便于进行的计划;

(4)实施所定的计划;

(5)把实行的结果和最初的希望相比较,来决定采用的方法的价值,并辨别它的优缺点。

问题探究法已成为当今教学(学习)方法的热门话题,并有同系统教学相结合的趋势,在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中日益注意问题教学,方法和形式也趋向多样化。当前教学方法发展的总趋势,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科学知识转到在教师指导下教会学生独立地探索和获取知识,以求发展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问题探究法在这种发展性教学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也许会提出很多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究,力求集中时间精力弄清一个两个问题。

3.实践探究法。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究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经验和社区的生活为背景,在活动和探究中,演绎教材内容,补充和生成超越教材知识的内容。这种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突出实践性。

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在实践中感悟和生成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使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体验、重演和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2)回归生活,经历生活,体现开放性。

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体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3)注重过程,立足发展,关注生成性。

实践活动和探究过程,注重活动过程,立足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发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在活动和探究中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4)体现以学生为本,落实自主性。

实践活动和探究主题的选择,充分考虑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比如,专题三第三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可组织学生直接旁听或观摩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听证会等。之后,让学生模拟人代会或立法听证会。在此基础上,对确定的相关主题进行探究,形成对主题的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文本,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指南、资源和工具,还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互动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宏观上讲,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同时,又对课程标准的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和充实。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师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教学活动的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动建构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活动方式。

教材中的情景导入,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和“基于案例、基于情景、基于问题”进行学习的理念,教材列举了不少具体的案例、情景、材料等。但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

每个专题后面都提出了一个“活动建议”,师生可以参照建议去做,也可以根据本校、本地具体情况,重新设计符合本地实际的活动方案,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开展相关活动。这就是说,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师生都可以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选择和实施。

2.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范围非常广泛,按其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与实践活动资源等。在此,只择其重点进行简要分析。

(1)文字与音像资源。

文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其他涉及政治以及时事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重要的资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原著、经典文章,在教材中都有引导性的出现,应成为重要的文字资源。古今中外思想家、革命家的传记、名篇等也应该进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电视节目以其“短平快”、生动的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能及时录制诸如焦点访谈、社会调查、对话、实话实说等节目,并恰当地选择使用,这些节目就会成为非常鲜活的课程资源;国家各部委联合向社会推荐的“三个一百”,即“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都是重要的文字和音像资源。

(2)实践活动资源。

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的讨论、辩论、演示、模拟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集会、报告、演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科技活动等。因此,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场所包括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中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情景创意、活动成果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信息化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等。因其独有的共享性、互动性、智能化、容量大等特点,在拓宽视野、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使教学能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联系我国重大的政治生活,联系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节拍,增强本学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评价方式建议

近年来,有关教学评价的研究很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建议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评价中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评价中,应当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

比如,在专题四的教学评价中,学生是否认同我国的民主集中制,能否客观地看待西方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并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比较中,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越性。学生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通过一个专题的学习,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和疑虑。只要对问题的认识逐步明确,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求全责备,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

2.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估。本教材中设计了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学唱革命歌曲、图片(漫画)欣赏、观点辩论、收集整理资料、社会调查、制作展板(墙报)等大量课堂内外的探究活动,师生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的符合本地特点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肯定性评价。

3.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不能拘泥于课堂,更不能只看考试。应当使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有关人员都参与教学评价,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的评价体系。比如,在专题四的学习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观摩了人代会或立法听证会等,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能与同学、老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进行交流,就有成效,就是收获,不必强求学生的认识理解是否完整、是否完全一致、是否达到很高的境界。

特别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比如,对学生在参与课内课外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各自不同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自我评价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测评。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形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应当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考试(或测验),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考试又不是学习评价的唯一方式。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