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围巾变披肩围法:普九义务教材通用教案设计精编 中学卷 中学思想政治通用教案设计模式精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5:40
中学思想政治通用教案设计模式精编

思想政治课堂心理控制教学法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中学生道德水准的要求,解决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冷淡 思想政治课的问题,有必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内实施心理控制,以期调 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积极有效地阻止学生由于忽视思想政治课知 识的学习而产生的行为偏离。辽宁省清原县高级中学李香之老师对此进行了 研究。

1.实施课堂心理控制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所谓课堂心理控制,即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创设良 好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将其心理活动约束于所授知识的范 围之内,防止其心有旁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完成 各项教学指标。但是实践证明,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情况下学 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游弋于课堂之外,造成实际教学中部分知识的遗漏、疏忽, 而使知识衔接发生困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被动地应付考试,学习热情和主 动性下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便成了一纸空文。如此看来,在思想政治课 课堂内实施心理控制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那么造成学生心理活动游离于 课堂之外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由于商品经济冲击。社会、家庭教育的德化意识减弱,易使学生在
学校教育中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转瞬坍塌,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例如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体现是人人平等,但现实中屡见不鲜的却是
大学毕业挣小钱,小学毕业挣大钱;握一方权柄者可能家私万贯,贵胄后裔
总与蹬板儿车无缘。所有这些给思想政治课知识的可靠性带来疑问和冲击, 就在犹疑间,知识却如百驹过隙。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控制手段的运用。只要能把学生的
注意力拉回到课堂,那么便有说服的希望。
  (2)由于实用主义影响。近年来改革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高考文科将 思想政治课单科分数提到 150 分,从而使文科学生领略到思想政治科的分量 对其高考的成败是举足轻重的;但大部分考生由于志于理工故在平时学习中 只以应付的态度,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混”课。而就学生的智力水平看, 会考时只要稍假时日,以背代学便可轻松过关。故在课堂上明修栈道,暗渡 陈仓者不在少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的老师、领导又采取不闻不问、 默然处之的态度。由此任课教师不得不加强课堂心理控制的广度和力度。
  (3)教材内容同实际脱节。新教材在这一方面虽做了较大努力,但智者 千虑,终有一失。在遇到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兴 趣总是锐减。如大家知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的好出路是多种经营,发展乡镇 企业。但在有些地区,农民人均一亩多地,连温饱都难以满足的情况下,一 无财力二无能力,多种经营从何谈起?乡镇企业怎样发展呢?总不能望梅止 渴,画饼充饥吧?!这些人的情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渐严重和突出,或 任其穷困下去,则两极分化势在难免;而依目前的社会道德标准,先富起来 的人中又有几人愿伸出救援之手呢?类似问题上若不对学生施以心理控制, 那么理论尽管天花乱坠,终会因其未能入脑而于事无补。
(4)教材知识性虽强,但因其学科特点的关系,即使不听讲授,在死记

硬背以后亦可通过会考,甚至可以速效地在高考中拿高分。这种先例亦使学 生对这一学科的注意力下降。由于形成了这种心理定势,学生在课堂中精神 溜号、心不在焉便好像顺理成章。为此思想政治课便不得不实施课堂心理控 制以保证教学效果。
  从以上几方面看,思想政治课实施课堂心理控制势在必行、十分有益而 且必要。

2.实施课堂心理控制的可行性依据


  (1)教育学依据。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 学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表现在讲台上所处的有利位置, 而且在于其知识传授过程中“导”的作用。这一领航作用在学生思维亦步亦 趋中得以体现,以学生偏离知识的轨迹之外更宜体现,即以适当手段使其归 位。
(2)心理学依据。课堂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成果,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知活动的过程。它以知识交流为主线,另伴 以一条情感交流线。如图所示:





  此时若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 那么知识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致使教学过程的失败。故教师应善于调节自己 的情绪,在律己之后以和谐轻松的身心进入教学环境以影响、带动学生,且 随时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以便随时纠正、还原。

3.课堂心理控制的几个实施办法

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其中一种方法,亦可几种方式并用。具体方法有:
  (1)行为指示。这里既指的是教师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地用榜样的力 量昭示学生;又指课堂中体态用语的运用,如举手投足间或肯定、或否定都 能溢于言表。
(2)语言吸引。思想政治课堂不能讲套语、空语,也不能俚语、俗话连
篇;应鲜明生动而不失逻辑性,准确简当不失趣味性,当雅则雅,当俗则俗, 给人以享受和美感。
  (3)情感调动。有情感是人的专利。课堂活动同时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故任课教师应用最真诚、最深入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绝不能超然世外,唯我 独尊。
  (4)辅助手段。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而言,由于学生所作所为 历历在目,教师对其心理控制较易;但若知识传输方式改变,反而可以因其 新奇更能调动学生心智。因此教师若通过适当的媒体,如图片、影视等手段 把信息传输给学生可增加课堂内容的感召力,故可考虑适当运用。

4.实施课堂心理控制应注意的原则

  (1)要有先见之明。课堂心理控制虽实施于教学活动中,但教师应预先 设想每一教学目标中易出现的心理偏差,做到有备无患。因为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样大部分心理偏差都会有的放矢地解决于萌芽之中。
  (2)要能后发制人。课堂活动是动态性过程,若突发了未及预料到的心 理失衡,应灵活机动地处理,切忌感情用事。具体处理中要做到:不硬性灌 输、强迫接受;持探讨态度,以理服人。实践证明,一些心理偏差若处理得 当,不但不是教学过程的绊脚石,且能起到促进知识的融解、强化的作用。 课后若能注意总结教学全过程,查缺补漏,那么今后的教学便会更全面、
更有效地实施心理控制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上,那么我们的教育
便不难实现。

政治课数字教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政治课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教书育人方面,政 治课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到政治课教学入耳、入脑、入心,必须调 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数字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正确运用,有它 特殊的功效。从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看来,在政治课 中正确运用数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大量数字的分析比较中,透过现象看 本质,在偶然中把握必然,在表象中把握实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思维能力, 还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可信任度和深度;从中学生对政治教学的接受能 力来看,正确运用数字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政治理论中比较抽象、枯 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既能充分说理论证,又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从加强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看,正确运用数字教学,让 客观数字事实来说话,一个有充分说服力的数字事实,比几个空洞说教的“原 则”更有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从培养具有现 代化素质的新型建设人才来看,长期自觉坚持数字教学法,有利于养成学生 的精确数字思维习惯,形成精密思维能力,善于从量化角度考虑问题。由于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养成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 今后的工作和成才有极大的益处。
政治课教学中需要“数字教学法”,但方法不当,往往事与愿违。一大
堆数字的堆砌,有时不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如入五里云雾, 不知东西,长此以往,“数字教学法”必将失效。湖州师专胡世明老师根据 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1.转换法


  有些数字尽管很有说服力,但对中学生来说,一时难于掂量其究竟有多 重的“份量”。因此,为使这种数字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给以留下深 刻的印象,就需要想办法对这些抽象的数字进行形象性的转换,使其能“活” 起来,以达到给学生以深刻的刺激和触动的目的。


  例如,当我们讲到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时,可以追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 对我们大肆侵略和勒索的事实。历史的记载表明,1842 年、1860 年、1895
  
年、1901 年 4 次战争的赔款白银总额高达 7.1 亿两,其中 1901 年的《辛丑 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的白银就达 4.5 亿两。4.5 亿两白银这个数字,究竟 有多大份量?学生实际上理解不了。如果我们把它转换一下数字,效果就出 来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数字:如果这些白银用火车来装,一节车皮
装 60 吨,得用 230 多节车皮才能装完!

2.对比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分析才有判断。因此,对比法是数字教学中最常用 的方法。
  例如,为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国 力”这个目前世界上通常用以全面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来加以比较。统 计资料表明,我国 1949 年的综合国力指数 20.54,居世界第 13 位,而到 1989 年的综合国力指数就上升到 133.07,居世界第 6 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 的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更以迅猛发展的速度上升。若配以学生回家回乡的 关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的调查材料为佐证,则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 这时,我们可以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同学们一起展望 21 世纪的中国:她必将是 一条腾飞的巨龙!


  对比法是多方面、多侧面的,有纵向、横向对比法;直接、间接对比法; 现象、本质对比法;形式、内容对比法;结构、功能、层次对比法;侧面、 局部、整体对比法;静态、动态、常态对比法等多种形式。在具体教学过程 中,究竟采用何种对比法更有效、更恰当,还靠我们留心观察,精心筛选。

3.图表法


  图表法是一种运用表格设计和数字说明的能够全方位、立体型、多侧面、 网络化地表现和论证问题的有效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清楚地表现事 物的真实状况和发展脉络,缺点是“工程巨大”,比较多地占用备课时间和 教学时间,最好是用小黑板或大纸张事先绘制好,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讲解。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每个学期可以在 2 至 3 次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最好还 能结合材料组织课堂讨论,必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受益甚丰。


  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实表现之一,是使我们缩短了与发达资本 立义国家间的差距。为讲清这一点,就可用图表法,对 1952 年——1989 年 间中美经济增长幅度进行研究。使学生看到,在 14 种主要产品总产量的增长 速度方面,中国在任何一项上都超过美国,有些项目超过的倍数以千计!

4.计算法


  如果说以上几种数字教学法,主要侧重点在于教师的“讲”和“述”的 话,那么计算法的侧重点则在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它的最大优 点,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 动脑,在教师的提示下去演译、演算,从而使他们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如,有一个教师在讲关于“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积累资金”这一内容
时,向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数字计算题:“我国 1963~1973 年每年增加 2000 万左右人口,据估计,把一个婴儿抚育到 16 岁,平均需要 2950 元,其中国 家集体约需支出 30%,家庭支出约占 70%。这些人进入成年后,还要安排就 业,目前我国安排一个工业工人,需要新增资金 1 万多元,如果少生 1 亿人 口,可节省抚育费多少元?若再加上安排就业所需投资 1 万多亿元,两项合 计是多少元?”这时,学生就积极投入到这个计算题之中,计算的结果是: 可节省抚育费 2950 亿元,两项共计 12950 亿元。然后这位教师总结说:“这 笔钱大约相当于 1989 年我国全年的国民收入。这是一笔多么惊人的数字 啊!”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理论教学和经济建设及社会实践的紧 密结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数字教学法”已在各种教材和教 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笔者认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注意对其 运用成效的研究。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界域,过或不及都不可取。要 精当地运用“数字数学法”,必须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运用数字教学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所用数字必须
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不仅数字要真实,有出处,计算方法要科学严密,而 且还要教会学生鉴别和分析的能力。


  例如,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0 年为 290 美元,1988 年为 330 美元,排在世界第 95 位,但实际上,我国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 1978 年为 1522.8 元(据意大利米兰大学福氏·拉玛教授在考察后认 为,1983 年,1 元中国人民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相当于 2.5 美元)。世界 银行的计算与我国的实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问题主要在于“汇率偏 差”。当我们向学生解释了这方面的原因后,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我国一方面 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用美元计算的人均 GNP 却始终徘徊于 300 美元左右 的怪现象。


  (2)可比性原则。运用数字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数字的对比,因 此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这就是说,在进行比较时,要恰当地选择比较对象, 即在大体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使之具有可比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比较 出道道来。还以世界银行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在这方面对于我国就有 许多不可比性。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与服务的价 值总和。而在西方国家中,服务包括了教育、科研、医疗、诉讼、咨询、利 息、租金等等,连国家工作人员、军队、警察之类的活动都算服务,其工资 报酬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我国在这些方面则有许多是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的。这些都是不可比因素。
  (3)精选性原则。“数字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有其特殊的功效,但 究竟采用哪些数字,用何种方法,在什么场合下运用,又是要进行精心选择 的。一不要把政治课上成数字课,数字教学要用在它该用的地方。二不要在 同一堂课、同一内容中用过多的重复性的数字教学,防止数字的堆砌。特别 是已经用过的数字和材料,更不要多用,避免烦而无味。三不要将学生难以
  
理解的材料和数字运用于教学中,即过于间接、深奥而不能给学生以深刻印 象,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

数学与政治课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实现政治课教学之目的,是每 个政治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谷农老师以运用数学来指导和进行政治课教学 的设计,提出了如下意见:

1.运用数学来指导教学


  数学中的点、线、面、体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点的轨迹成线,线 的轨迹成面,面的轨迹成体。如果我们能用这些原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定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
  首先要抓好“点”。即对每一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师在平时传 授知识时,一定要讲清讲透,让学生理解、掌握。对毕业班也不例外。往往 有的老师为留出较多的时间来复习,上新课赶进度,对知识点、重点、难点 讲得不深不透,学生听了似懂非懂,煮夹生饭。到最后复习时,教师还得重 新讲,既费力又费时,欲速则不达,如能在平时多花点时间,让学生搞懂, 复习时,只要教师一提头,学生就很快会领会。
其次串成“线”。点是孤立的,缺乏应有的联系。教师如果把知识的传
授只停留在“点”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掌握“点”的基础上, 把“点”串联起来——成线,即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前因后果等等,从纵向上来把握知识。
第三形成“面”。平面几何里的面是向四周无限延伸的。知识除纵向联
系外,还有它的横向联系,具有广延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是 什么?还应让学生懂得为什么?积极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书本知识。与此同 时,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尽力想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能光停留在书本 知识上,因为书本知识有它相对的稳定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国内 外实际,及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新材料、新知识、新信息,以扩大学生的视 野和知识面。
第四组成“体”。数学中的体,是由长、宽、高三维组成的,我们当然
不能机械地拿它们来套政治课教学。但我们都知道: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要 通过教学,努力去达到知识、觉悟、能力三者的统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从立体上来把握:
  从知识方面来说,除了我们上面讲到的广延性外,它还具有深度、层次、 结构、内涵外延等等;
  从觉悟方面来说,教师在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社会科 学常识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国家观念、民主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等等,以提高学 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从能力方面来说, 通过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等。可见,不管是从知识方面,还是从 觉悟、能力方面看,它们都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它们是“体”,而不是“面”。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扩展、深化 和教育教学,最终达到政治课教学之目的。
  当然,点、线、面、体这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是紧密相联,相互渗透的, 我们切不可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实践证明:按照“点、线、面、体” 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这符合学 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2.运用数学进行教学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有不少概念、原理较为抽象、难懂,这对抽象思 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较弱的中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往往较困难。如果我们在 讲某些问题时,能运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讲,情况就不同了。
  (1)化抽象为具体。高二哲学常识中的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学生不易 把握。如讲物质概念时,学生常把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客观世界中的具体物 质混为一谈。为让学生搞清,教师不妨通过分析几何中的某种多边形与具体 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如“四边形”这个概念,它是从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四边形中 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共性,而不是指具体某一四边形的个别特性(教师讲时 可略展开点),但它又存在于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四边形的个性之 中,离开具体四边形的个别特性,“四边形”这个共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 它们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哲学上的物质是概括抽象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
—客观实在性,而万事万物除了这一共性之外,还有它们各自的具体形态(个
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离开物质的具体形态(个性),也就没有客观 实在性(共性),就没有物质,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哲学 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四边形与具体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一 样的,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共性≠个性),混 淆起来。因为教师讲的平面几何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里学的,这对高中学生来 说,是很容易领会的。
又如高一经济常识第 55 页,在回顾剩余价值产生过程这一内容时,是从
理论上来分析说明的,这对初学经济常识的学生来说,听起来就感到抽象、 费力。如果我们配以一定的数学来讲,学生就会感到具体,好把握;教师讲 起来也方便。如图示:









  从上述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前后两个流通过程不能使价值增值(因 为商品交换一定要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如第一次流通过程中,资 本家的 100 万元资本只能购买到100 万元的商品,即 80万元的生产资料和 20 万元的劳动力商品;第二次流通过程中,价值 120 万元的商品只能实现 120 万元的价值)。再从生产过程看,生产资料的耗消只发生价值转换,它不会
  
带来剩余价值(它只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很显然,剩余价值是 雇佣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补偿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2)化难为易。高一经济常识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一内容是 个教学难点,教师如果光从理论上去讲,既繁又噜苏,费了不少力,学生还 不一定听懂,如果我们借用数学知识来讲,难点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易为学 生掌握。


讲前,教师可先在黑板上作一坐标、画一条曲线、列一个等式(注意: 画曲线时,不要把它画成正弦曲线,因为市场上的价格是随供求关系不断变 化而变化的,所以价格的变动应是一条不规则曲线)。如图示:








y1+y2+y3+??+y=y’1+y’2+y’3+??+y’n
从坐标曲线图中看出:
①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②价格时高于价值,时低于价值,总处在运动状态之中,但它始终围绕 价值这一轴心运动。
从等式说明:从长远看,价格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基本抵消。因此,价
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格由价值决定。 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采用数学知识来教学,除了上述优点外,它还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政治教师讲数学这本身对学生来说有一种好奇感,而举的例
又是学生学过了的,因此学生听时往往以审视者的角度来听教师讲,注意力 也特别集中。教师则在举例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之目的。另外,它还能把偏课的学生吸引过来。尤其是那些重数理 化、轻政治课的学生,并让他们懂得文理是相通的,文中有理,理中有文, 任何偏课思想都是错误的,逐步提高他们对学习政治课的认识和兴趣。
当然,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来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对所讲的数学知识自己必须懂,切勿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更不 是为哗众取宠,卖弄一手。
  ②举的数字例一定要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超过学生所学范围,举例 就起不到要说明问题的目的了。
  ③举的例一定要有针对性,切莫硬凑。讲时要精确、简练,切不可喧宾 夺主,把政治课上成数学课。

分层施教 异步达纲教学法


  “分层教学,异步达纲”(简称“层次教学法”,下同)就是在教学过 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 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
  
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湖南省岳阳市郊区教委 许慎生老师就实施层次教学法的基本途径作了总结。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育所期望的学生变化,便是教育目标。而教学目标就是学科教学范围 内的教育目标,它使教学过程既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 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三精:精心钻研教学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 解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在制定具体目标时:
一要注意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相结合; 二要注意内容要点与水平层次相统一,就认知领域来说,可依据布鲁姆
的教学目标分类,将其学习水平分为: 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评价五个层次。 识记,是指能够储存和提取学习过的材料; 理解,要求对学习材料能进行内部分析,即掌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应用,是指能解决与学习材料直接有关的问题; 综合,则指能掌握学习材料与本学科中其他有关材料的联系,并能解决
具有这种复杂联系的问题;
  评价,要求能对学习材料进行价值判断,并能在此基础上创新,解决未 曾解决过的问题。识记与理解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应用与综合是对基本能 力的要求,而评价就属于智力要求了。
教学目标的层次要明确而具体,从整体上说要将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
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分解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与发展目标三个层次,并 给予明确、具体而有序的规定。其中,基本目标是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 记、理解、简单应用以及分析中较为简单浅显的部分;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 学生可以掌握比较复杂的应用分析部分;发展目标是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 握复杂分析以及综合运用部分,是对大纲范围的拓宽和教材内容的加深:

2.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


  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学生作为 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的差异,接受教 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由于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往往不少有 学习潜力的学生或处于朦胧状态或由于种种原因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对学生的层次单纯地以入学成绩为依据机械地分类,偏差较大。对沉重的层 次作科学的分析可采取模糊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综合评判及动态特征的系 统论法进行分析研究。其具体作法可先根据入学成绩大致分层,并注意各科 成绩,有意识注意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考“砸”的学科;然后将入学一年的 四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与入学成绩比较,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再根据平 时对学生的知识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考察,进行综合能力评判,特别要注意有 个性特点的学生的综合能力评判;最后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 次。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注意层次的变 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
  
3.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就是寻找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 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 虑。
  一是学法。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三反一 的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而基础好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 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让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是要把握教学过程的速度。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 以大容量提问和练习加以训练与巩固,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作“低速” 处理;但在设计高层次问题时可适当加快,以满足“尖子”的学习要求。
  三是在例题配备时应区别对待。对同一的例题应体现不同的教育对象的 不同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求是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对 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一题多解,对同一例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引 导,一题多变。
  四是在落实知识点时,应放缓坡度,注意梯度。对基础差的学生是依据 教学大纲落实单一知识点,对基础好的学生就是对这一知识点经过横向联系 内在分析达到广泛的落实。
五是重视反馈矫正环节。这一环节的重点对象是差生。一句话,就是要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4.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上、中、下三部分学生能否各自在原有 基础上得到提高,这也是层次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在形式上要注意做到四个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讲解与自学结合,课内 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大面积的问题集体辅导, 个别性的问题单独指点;讲解与自学结合,即教师在讲清关键、要点的基础 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人钻研;课内与课外结合,即课内来不及矫正与加 深的,应安排在课外或通过第二课堂“补火”或适当延伸补充;校内与校外 结合,主要是要求学生家长取得共识,相互配合,共同落实教学要求。要实 施个别辅导时,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注意及时性,不能让学习 过程中的失误积累;注意反复性,不能简单急躁。

5.成功地沟通教学情感


  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学能否达取预期目的,是师生相互 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果。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着的事物,教师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情感靠教师沟通,健康的感情纽带靠教师去构建。教师 要热爱学生,要热爱全体学生,同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够成才的,“小 以小成,大以大成”,要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循循善诱,不要幻想“十个指 头一崭齐”。而经常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体的关心和帮助。无论是“辅 优”还是“补差”,都要伴之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 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取得优异成绩的自信心。对于差生,要
  
“偏爱”,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6.得当地构成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又称教学环节)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 间分配。它是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诸环节能否实现最佳排 列与组合,对于合理地规划和操作教学程序,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全面协 调教与学的活动,以致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教学最佳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层次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由明确目标、同步讲授、分化训练、回 授调节四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明确目标。就是在开讲时,运用激趣、悬念、情境、衔接、复习、练习、 演示、实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并揭示本课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 目标,引起质疑,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自信心。这 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激励、导向。时间约 3 分钟。
同步讲授。就是按本节课知识有机联系和不同层次目标的综合要求,合
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要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换的规律, 形成有张有驰变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让不同类别学生的心理活动旨向并 集中于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思考、释疑,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约
20—25 分钟。
  分化训练。就是让中等生、优生和差生分别针对目标使用主体练习题、 探索性练习题和基本练习题进行训练,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重点了解掌 握情况,并灵活地指导、纠错与补漏这一环节里的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 “练”,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矫正”。时间约 10—15 分钟。
回授调节。实际上是针对反馈来的信息,作总结性评价,对普遍存在的
薄弱点或个别来不及矫正的问题进行“补火”,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知识——能力”双层次目标教学程式


  为了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提高政治课的实效,吉林油田教师进 修学校在吉林油田高中进行了提高政治课实效的课题实验。在教改实践中,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贺玉良、吉林油田教师进修学校刘凤学、吉林油学高 级中学李文学老师确定了政治课教学的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相结合的教 研实验(简称“双层次”目标)。通过浅层次目标教育和深层次目标教育的 有机结合,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统一:
  所谓浅层次目标教育,即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所谓深层次 目标教育,即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双层次教学法的中心思想是:导 为主线,学为主体,重在开发智能,以提高觉悟力归宿。这种教学法打破了 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 中心的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堂教学和课堂内外的自学相结合的转 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注重德育的转变。这种教学
  
法是对传统教学的辩证否定。它既肯定了传统教学中重视传授知识,重视教 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重视课堂教学等合理因素;又否定了传统教学 中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忽视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教育性和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股劲注入等消极因素;同时又增添了以提高觉悟 力归宿的新内容。两年实验证明,它对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发挥了显著的作 用。具体做法是:

1.“双层次”目标备课程式


  “双层次”教学法实施的第一步,是确定好每一课、每一框题的浅层次 目标和深层次目标。而“双层次”目标的确定,要源于教学的针对性,教学 的针对性源于科学的备课。
  要提高教学的实效,必须加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说,要在政治 课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来回答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使政治课教学紧密地联系实际,才 能使教学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更有针对性。怎样解决这个关键的第一步? 那就是从三个方面的整体研究入手,备好课。
(1)备好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法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中
规定的课程性质、特点、任务以及每个年级应达到的知识、能力、觉悟的具 体目标。
(2)备好教材内容。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保证。教师要在
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掌握教材的总体 结构、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搞清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 能力、党性目标具体化,做到完整准确,融会贯通。
(3)备好学生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实际。政治教师备课时要力戒见物不
见人,备课必须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做到“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了解
学生已形成的观点、看法、主张,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
就势必重蹈从书本出发,照本宣科的老路。这不但无法完成政治课的任务, 还会造成学生对政治课的逆反心理。
要了解和把握学生。
  首先,要做到师生思想相通。教师对学生应有真挚的情感,炽热的爱, 使学生感到教师不仅是“良师”,而且是“益友”。
  其次,还要把握学生的需求与政治课的结合点,使政治课教学永葆旺盛 的生命力。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是政治课的活教材, 只有把书本上的理论观点和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相结合,才能使书本上的科 学理论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最后,要把握学生免疫力的薄弱点,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走出迷津。
  (4)备好社会生活的实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建立,使新事物层出不穷,人际关系更趋复杂,价值观念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政治课教学要为提高学生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正确看待形 势,回答学生所关心的热点提供钥匙。政治教师面临的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模
  
糊认识,一不能回避,二不能再搞从前的“假、大、空”的政治说教。只能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为指导,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寻找 出结论和答案。
  在完成备好课的环节后,教育就可以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 “脚下有路”了。这时,教师就可以确定出教学的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 了。


  例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节课的浅 层次目标是:掌握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含义”;明确两个基本 观点,即“我国的现代化建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样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层次目标是: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力目标), 坚定一个信念——“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惩治腐败,一定会把自己建得更好”, 心中树起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主体”和主导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教学程式


  一堂好课就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主体作用的最佳 结合。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其认识活动在他头脑里进行,别人是无法代 替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改变单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抽象 的、不变的教育对象,而要引导他们动脑去思考,自己主动去发现真理,掌 握真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 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 人”,而不是“认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启发鼓 励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引导他们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知识转化为 学生的能力和觉悟。通过教改实验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必须不断改变说教者 的形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教育,自己探讨,教师要着重开导 和点拨,使学生朝着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的方向努力,在动态中学, 克服在“静”态中的死记硬背。这样,才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主体”和“主导”相结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基本方法是采用
“读、议、讲、练、行”五环节相统一的方法。 第一步,读,即让学生按老师拟定的预读提纲读书。读书以课前预读为
主,课堂再读为辅。通过课前预读,可使学生以真正的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
教学。对那些知识浅显,带有识记特征,阐述又比较清楚的基础知识,学生 经过自学就可自行掌握了。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在读书中发现又带有共同 性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点拨,适当讲解,让他们重新带着问题再读, 去求索真谛。这样做,能使学生逐渐学会并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认真看书学 习的能力,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地达到统一。在预 读中反映出来的那些围绕重点和难点的基础知识和疑问,不要求学生去为自 行搞清耗费更多精力,着眼点要始终放在参与教学、独立思考、启迪思维上。 作为中高生来说,这一步是奠定整个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基础。 第二步,议,即议论。它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因势利导,要 处理好开放教学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教师要克服怕浪费时间,影响进度,怕 搞乱了教学秩序无法收场,怕议来议去得不出一个大家认同的结果,怕老师

的“小结”不一定为学生所接受等顾虑。 第三步,讲,即在学生读之议之基础上的讲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
归纳概括地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要以教材为基础,以“双层次” 目标为指导,适当把内容讲深一些,宽一些。要通过讲授,使学生完成浅层 次教育目标和基本上完成深层次教育目标,这一步是教学的关键阶段。
  第四步,练,即练习。它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环节。课堂教 学中,要恰当地组织练习,使其达到及时反馈、培养能力的目的。课后练要 强化,要精心组织,精心检查指导。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是非 能力、辨证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习题设计既要面向全面实 现双层次目标,又要兼顾应试能力的培养。高中段教育不顾现实地回避应试 能力的培养,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第五步,行,即导行。为了指导行为,实验教师在政教处配合下,建立 了青年业余党校,实验班中 85%的学生参加了学习,共有 15 名学生写了入 党申请书。我们还结合油田特点,固定了校外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 斗的传统教育,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育,劳动观念和协作观念的教育等。通过 导行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
  总之,“双层次”目标教学,是我们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 高实效的一点尝试。实践证明,教改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我们沿着改 革之路走下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思想政治课程序式教学法


  所谓“程序式”教学法,并不是借助计算机编排程序进行教学,而是把 教材的有关内容程序化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式和循环 式三种具体形式。
直线式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是:①→②→③→④??。这种教学方法是把
教材的某部分或某个内容分成若干连续的步子,下一步的答案就是对前一步 的说明、解释或提示。这样一步连接一步、一步过渡一步,直到到达目标为 止。
如河南省潢川高中何一博老师在讲授政治常识“民族的形成”这一内容
时,就采用了此教学法,即氏族、部落→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 言→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稳定的共同体)。这样,就把这一难点问题简单 化了,再配以简短的说明解释,学生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分支式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是:

这种方法是把教材的某个内容看成是一个主题干,然后把它分解为若干个题 支,再由不同题支分别分解为若干个亚题支,每个题支是对题干的解释、说 明或提示,而每个亚题支又是其相应题支的解释、说明或提示。这样就可以 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分解开来,因而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这 种方法在政治课的复习中是可以经常被采用的。
如复习政治常识《前言》部分就可以列出如下模式进行理解和记忆:


前言
政治的科学含义(略)
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
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略)
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略)
 
学习政治常识的意识和方法?学习政治常识的意义(略)

学习政治常识的方法(略)
循环式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是:

  这种方法虽与直线式程序法相似,但它是从一个问题出发,经过一步步 的演化(说明、解释或提示),最终又回到起始问题上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知识一环连接一环的反复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 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如在讲授“经济常识”的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时,采用此教学法,即: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
减少←价格下跌←
  这样,根据政治课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适当的程序式教学方 法,再配以简明扼要的分析说明和解释,至少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 面,有利于对教学的有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使之更系统 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较为复杂、较 难把握的知识进行程序化,使之更简单化,达到直观、具体,因而有利于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甚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政治教学的“一个目标,四个环节”模式


  河北省抚宁县一中李树国老师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变课 堂讲授法为“一个目标,四个环节”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首先确定每节课堂 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并以几个问答题的形式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然后采 取四个教学环节来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


  一是读,即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读课文,找出反映教学目标的问题的答 案;
二是答,即教师让学生说出问答题的答案; 三是讲,即教师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并
板书;
  四是练,即教师指导学生做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反映教学目标的练习题, 并予以检查订正。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个证明,四个环节”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1.增大了教学容量,加快了教学进度

  学生经过“四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教学环节即“读”和“答”以后,已 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知识,教师在第三个环节“讲”中,不是面面俱到、一 切俱到,而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不会的问题和 一些关键性的知识,并提纲挈领地板书。这样,“读”、“答”、“讲”相 互联系,各有侧重,发挥所长,增大了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快了 教学进度。如,在讲高二第四课第一节第一框时,确定“掌握事物是普遍联 系的原理”这一教学目标,并提出了三个问答题:

①什么叫联系?
②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③如何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在学生自学课文,正确答出联系的定义后,简单明了地进行实例讲解。 经过对比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读”、“答”、“讲”三个环节,从理论和 实践的结合上基本理解掌握了什么是联系这一知识。并为第四个环节“练” 提供了时间保证。

2.增强了信息反馈,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 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和缺陷,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如读课文时有 的同学对“整个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不太理解;有的 同学回答问题时丢掉了“没有联系,就没有丰富多采的物质世界”的要点; 有的同学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任何联系都不需要条件”的知识性错误。教 师针对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做到有针对性地分别给以解答、补充和纠正, 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准确掌握知识扫清了障碍。

3.提高了参与意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给学生留有较多的参与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这本身 有助于克服教师独霸讲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增强了学生的 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事实上广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普遍 增强,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认真“读”,积极“答”,注意听“讲”,争 先“练”,思想活跃,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呈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

4.增加了学练机会,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主要表现在学生 对体现这个目标的问答题掌握的程度怎样。师生通过“读”、“答”、“讲”、 “练”,紧紧围绕体现目标的问答题进行活动,这不仅突出了授课的知识点, 而且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以四种不同的环节多次接触和学习这些知识,从 而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目标,四个环节”的教学改革,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六点:

  一是要从师生共同活动上,突出重声,照顾到一般,避免环节教学上的 无意义的机械重复;
  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合理搭配不同 环节上的时间,增强计划性、预见性,防止随意性,避免前松后紧或讲到哪 儿哪儿休的自由主义的教学态度和做法;
  三是“讲”要突出中心,干脆利落,详略得当,防止拖泥带水,稀里糊 涂;
四是板书简明扼要,形成知识体系,防止过多过细; 五是“练”的习题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难易适中,数量适宜,克服那
种认为习题越做越偏就越好的思想和做法; 六是备课要认真,下功夫吃透大纲和教材,克服那种对教学大纲和所学
知识还停留在囫囵吞枣阶段就急于“改革”的得不偿失的做法。

政治导读教学法


  现代教学观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 原则,主张教师只充当学生知识的“引路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地获取知识。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强了可读性,为提高 学生自学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湖北省英山县红山中学程报国老师在教 学实践中,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阅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解题开导法


  题目是文章的前额、眼睛和窗户。思想政治课的课题具有高度的根据性 和严密的逻辑性。进行新课之前,对课题、节题或框题稍加解析,把浓的题 目适当展开,就可以使学生预感到课文内容的脉络,找到“读”的突破口。


  例如,初三政治第二课第二节节题是“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 展”。揭示课题后,教师在题下划出三段线,把节题解为三个部分,即为: 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份——适当发展。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时围绕 三个问题思考:①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
些其他经济成分?他们有着哪些不同于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②为什么要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存在与发展?
  ③对其他经济成分为什么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只能“适当发展”?经过 破题解题,开导学生顺着题目包含的内容去阅读课文,寻求答案。


  学完一课一节之后,适当讲明课题与节题、节题与框题之间的关系,要 求学生浏览课文一遍,以收到系统把握课文内容的功效。

2.设疑引导法


  学生读书往往易犯两个毛病:一是走马观花,处于浅尝辄止状态;二是 无疑可生,似乎“无师自通”。怎样克服这两种毛病呢?我通常在备课时,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和阶梯性的“自学提 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沿坡求源地去感知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发挥智力潜 力循序渐进地探索问题的答案。


  如初三第二课“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框,拟设以下四个阅读 思考题引导学生读书:
①怎样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②在分配问题上要防止哪两种错误倾向?
③共同富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④允许部分先富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统一的还是矛盾的?如何实现二者的 统一?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在质疑、辨疑、释疑过程中获取知识,达到新的智力水平。

3.图示导读法


  图示导读法,就是运用文字、线、点、图表等表象符号,将教材内容勾 勒一幅形象简明的骨架图象,反映课文主旨,学生在导读图的导引下,顺藤 摸瓜,开展独立学习活动。

下面是预习初二第六课第一节第二框的知识图示:

  这幅图示将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内统治的表现、方式或途径、目的、经济 控制和政治操纵的内在联系,精炼而明白地浓缩于一体,形成本框教学要求 的“脉络图”,学生就可以凭借这幅图删繁就简、削叶留干,抓住中心和重 点,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实现教学要求。


  完成新课之后,对整篇课文乃至全册课文的内容结构也可归纳成一幅“脉 络图”,达到全面梳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图示的导引下,学生 把厚书读“薄”了。

4.圈点疏导法


  徐特立同志说过,当教师的应当指导学生善于读书作笔记。不怕看得少, 但必须看懂、看透,要用笔标记书中要点。在教学实践中,借鉴老一辈教育 家的治学经验,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如何做记号,并为学生统一规定使用几种
  
表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说明和解释的文字, 知识点的中心句、揭示性的设问句或总结归纳句,需要着重理解的关键词语 等词语的符号,同时要求学生在书面旁边相应空白处注上知识点的小标题, 在相应的段首句前和句中标出序号: 1、(1)(2)(3); 2、(1)(2)
(3)??使知识点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更加鲜明突出。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 的良好学习习惯,克服过去读过的书上满页划杠杠,印象模糊,思路滞塞, 不得要领的毛病,使读后要点清晰,记得牢,懂得透,有意贯脉通的感觉。 总之,导读教学法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导读法比注入式教学法更适应素 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生动、 活泼地进行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 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觉悟;有利于养成学生探索性学习的
习惯,使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认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高中理科思想政治课讲、议、评三步数学法


  1993 年全国一些省的高考推行“3+2 方案”,在理科高考范围中去掉了 政治科。这种高考架构的改变,打破了中学各种教学的平衡,给本来就处境 艰难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新难度,提出了新挑战。
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在全面总结了以往各种教学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
上,山东省蒙阴第三中学张义江等老师设计并实施、总结了“讲——议—— 评”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1.实施三步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所谓“讲——议——评”三步教学法(以下简称三步教学法),就是把 一个教学过程分为学生个体讲、群体议和教师讲评三个主要环节,以求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 法。
三步教学法的三个主要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它从学生个体、群体和教体
三个角度,对同一问题分层次、渐进性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求取得最佳效 果。为此,实施三步教学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这是实施三步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备课分为学生备课
和教师备课二部分。教师在确定好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之后,便组织全 体学生认真分析教材,设计教案,为登台讲课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除了备大 纲和教材外,还要特别注意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选教材内 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好讲课的学生;充分估计学生讲、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并设计好解决方案,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顺利地进行。
  (2)学生讲。这是实施三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教师根据师生备课状况, 选取 1—2 名学生上台讲课。在学生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学生,认真听课, 特别要仔细记录学生错讲、漏讲和讲解不透的地方,以便在讲评时能对症下 药。这也是教师备课的补充。
  (3)学生群体议。这是学生个体讲的深化。学生个体讲完后,教师要及 时组织学生群体对之进行评议,让他们各抒己见,通过集思广益,从学生的 角度对讲课进行初步的纠正和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作为一分子参与
  
其中,但主要是起组织、调度、裁决作用,以保证评议的效率。
  (4)教师讲评。在学生个体讲、群体议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讲、议 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查漏补缺,进一步分析难点,突出重点。从而使学 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5)课后调整和巩固。根据学生个体所讲、群体所议、教师所评,要求 全体学生课下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全面地修改和调整,并通过作业等适当形式 巩固所学知识。

2.实施三步教学法的可行性

三步教学法是可行的,原因在于以下条件的具备。
  (1)新编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外在条件。从 1992 年秋季开始,中学思想 政治课开始试用新教材。更加面向中学生实际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其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大都采用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一般、从分析到 综合的编写体例。这种编写体例,可读性强。它既化难为易,将一些抽象的 概念、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又符合中学生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这就为学 生在教师讲评前进行讲、议提供了可能。
(2)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内在动力。三步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学生的参
与意识是关键。高中的学生,在生理上大都处于青年初期,即从不成熟向成 熟转变的时期。相应的,其心理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独立意识急剧发展, 自尊心、自信心明显增强。自尊心增强,要求在社会关系中有自己的位置, 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树立自己的形象。自信,认为自己不需要接受“一般 化说教”,要求自我表现。而三步教学法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场 所。为了不致在众人面前“丢丑”,他们必定会认真分析、把握教材,充分 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为讲好、议好课而全力以赴。
(3)高中生的知识、智力水平是素质基础。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
分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再加上他们这一时期抽象 思维、根据能力的迅速发展,是非判断能力的逐步加强,这就为学生的讲、 议奠定了必要的素质基础。
(4)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可靠保证。三步教学法绝不是以学生替代教师,
相反,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 教师自始至终要把好舵,加强高度,解难释惑。否则,势必会导致教学的混 乱。

3.实施三步教学法的优越性


  三步教学法是适应新形势、新教材和学生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 端而设计的。其优越性突出表现在:
  (1)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步教学法准确地抓 住和利用了高中学生不喜欢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和说明,而乐意通过自己的观 察和思考获得知识,同时又具有极强表现欲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从台下走到 台上,从教学客体转变为主体。这就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克服了逆反心理, 改变了学习态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环境,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全面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三步教学法通过一系 列教学环节中的读、写、讲、议、练等手段,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例如, 在学生备课中,培养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在讲课过程中 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在评议过程中培养了 判断分析能力等。而从能力、知识和觉悟的关系看,一方面,能力的全面培 养,保证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过程, 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透过现象探求 本质、拨开迷雾认识真相的过程,即觉悟提高的过程,它有利于全面实现中 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真正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纵观三步教 学法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
  首先,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规定教学进度和内容;组织讲课、 议课;对学生的讲、议进行总结性讲评等。
  其次,学生又始终处于主体位置上——学生备课、讲课、议课;根据教 师的讲评纠正、修改教案等。也就是说,三步教学法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 了教学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有机结合,它通过教师这一“导演”,使学 生的“演技”获取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讲、学 生听这一不变模式,从而较好地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当然,三步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就
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环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是 80 年代改革大潮中涌现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河南省洛 阳市教委教研室吴志贤、徐学敏等老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试行“目标教 学‘三环法’(目标预习、目标内化、目标检测)”的实践探索,推进了课 堂教学的改革。

1.目标预习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目标预习”, 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制定出“双项细目 表”,然后将其具体化为具有序列性、系统性的预习目标习题,并借助于该 习题进行目标预习。就是说,进行具有目标导向的预习。如,在讲到商品和 商品的基本属性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制和下发这样的预习习题:


(1)判断分析: “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选择题 下列哪些鲜花是商品:
  A、团员们利用义务劳动时间,在校园里种植了各色各样的月季花。花开 了,美丽的校园引起了师生的声声称赞。
B、春天来了,龙门山上的野花,满山遍野,龙门山色分外妖娆。 C、小王病了,同志们在花房买了一束鲜花来探望小王。

D、“红玫瑰”花房的货架上放满了色彩斑斓的各种鲜花。
  (3)判断分析:“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在于它们都 具有使用价值。”
(4)选择题 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D、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显然,这和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出几个名词解释和简单的问答题,看看课 本,找找答案的预习不同,它编制的要求是要体现目标性,它的最大特点是 要具有启发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 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 都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在设制目标预习习题时,就是在努力创造一 个学生有一种“愤”、“悱”的意境,引人入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 到对未学知识的主动出击,积极探讨的状态中。为下一步的“目标内化”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