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第八区:思想政治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2:15:47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朱明光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在历史课程和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教学基础上,本课程较为集中地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并超越前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引领学生回顾这一历程的落脚点,就在于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从而进一步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对内容要求的把握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1对照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言论,阐明《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空想社会主义无情地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4页)。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在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这些问题到了全面的、明确的、科学的阐释。“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而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

1.2引述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史实,说明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旗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成为科学,是因为他们在深入社会实际、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继承人类优秀科学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正是基于这两大科学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成为引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旗帜。正如恩格斯所说:“《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2.3分析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抓住历史机遇的典范。

20世纪初,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是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经济最落后的国家,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政府积极参战,约有1400万劳动人民被拉去当兵,数百万人被战争夺去生命,国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劳动人民和前线士兵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主义革命风暴的中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后,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于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抓住历史机遇的光辉典范。

2.4运用有关资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举。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为解决帝国主义时代的三大矛盾找到了新的出路,开创了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创举,也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英、法、德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这在他们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有它的客观依据。到了20世纪初,列宁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作出了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俄国有可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论断,没有这种理论创新,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向现实的转化。这一理论创新表明,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帝国主义时代的国际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实践经验,集中人民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

(三)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3.5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救亡图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苦苦探索。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实事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强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使命。

不同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其基本特点是: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所必然经历的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但两者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已经含有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独立自主的领导权,是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民主革命能够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具有历史必然性。

3.6简述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胜利历程,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在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创造性地产生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没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胜利。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4.7评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确认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4.8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说明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继承者和伟大开拓者。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这个问题,正确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5.9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5.10围绕“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80多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也是我们党执好政、用好权的根本保证。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即是先进生产力的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这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5.11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在许多重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解放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是思想与实际相一致。实事求是原本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毛泽东对它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将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全面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要求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以,江泽民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专题一内容结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 汇

本专题共有四框。

第一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在19世纪初达到了顶峰。当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之所以是空想,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把理性看成事物的唯一裁判,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由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的。

本框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一)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14~15世纪,西欧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在这段时期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把原来许多人都拥有的小财产,通过剥夺和集中变成了少数人拥有的大财产。到16~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猛发展,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到19世纪,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在西欧确立。社会主义思潮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暴露而出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问世之际,反对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者的理论先声,它反映的是早期无产者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抗议和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憧憬。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只是以一种私有制的剥削制度取代了另一种私有制的剥削制度。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的压迫,却又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是在对立中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与扩张,靠的是对内的残酷剥削和对外的野蛮掠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两极分化和成千上万的失业大军等表明:资本主义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史册的。

资本主义在产生初期,就暴露其固有的弊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些先进分子对现实社会的弊端感到不满。他们从理性的原则出发,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是人人平等的社会,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不劳而获的资本家剥削广大劳苦大众,显然这个社会不合乎人性,也不符合理性原则。他们力图探索造成广大劳动群众陷入贫苦境地的原因,探索消除社会弊端的途径,幻想构建新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希望摆脱资本主义弊端、建立美好社会的愿望,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初级形态。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于16世纪,标志是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出版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

(二)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徘徊了三百多年

以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为标志,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中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的晚期空想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是19世纪初期的晚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犀利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都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与一些科学的因素。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中,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合理设想,有的还进行了典型示范,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很不发展,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尚隐藏在尚未充分发展的经济关系中,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就只能从头脑中空想出来。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认为理性是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现,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他们仅仅把无产阶级看成“受苦的阶级”与同情的对象,而没有把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看成是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社会力量;他们寄希望于社会的上层统治者、富人、天才,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以为通过宣传、呼吁和感化资产阶级,靠试验示范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找不到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与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充分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大量的革命实践。他们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第二块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进行的划时代的理论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反映。

(四)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是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从主观愿望和道德理想出发,引出社会主义的结论,寄希望于统治者、富人发善心。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从考察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发现了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指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消灭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得寄希望于无产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

具体来说,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是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而空想社会主义是以抽象的“理性”原则为基础,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是从头脑中空想出来的,不是把无产阶级看成变革世界的社会力量,而是仅仅看成是一个受苦受难的人群和同情的对象,他们把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社会的上层统治者、富人和天才,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以为通过宣传、呼吁、感化资产阶级、规劝富人改邪归正和靠试验示范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找不到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与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

第二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一框主要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观点,这一框有三个目题。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

《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呢?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它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没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剥削,是受苦最深的阶级,因而最痛恨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剥削制度。资产阶级占有的全部财富都是无产阶级创造的。无产者在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富有组织纪律性和团结战斗精神,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随着大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不断加剧,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知识水平和阶级觉悟不断增长。

剥夺剥夺者,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是历史赋予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人数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需要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因此,无产阶级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被奴役、被剥削的阶级,它担负着埋葬旧社会、创建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使命。

第三框: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无产阶级要实现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独立的革命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总是运用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手段,特别是运用国家机器来奴役、镇压无产阶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要用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在共产主义革命中,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国家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无产阶级民主。这就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因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巩固无产阶级统治,最终消灭阶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如何理解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废除私有制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因为,共产主义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剥削阶级的革命,它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彻底铲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经济根源--私有制。只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挖掉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私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十分之九的成员中间已经被消灭了。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少数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在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者要生活,就必须受雇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则隐藏在生产过程之中。当无产阶级认识到劳动产品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并断定自己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不公平的、强制的,这是无产阶级了不起的阶级觉悟。无产阶级有了这种觉悟,就为资本主义敲响了丧钟。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为私有制是私有观念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私有观念则是维护私有制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必然要利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各种工具向无产阶级展开进攻。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同时彻底消灭私有观念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才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具体地设计细节,而是以事实为依据,对未来社会的特征进行原则性的概括。如未来社会将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灭阶级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由于消灭了私有制,也就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也就消灭了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到那时人类社会彻底扬弃了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起崭新的无私有制、无阶级、无国家、无商品的社会。

专题二内容结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 汇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在比较落后的俄国首先爆发?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深远意义?怎样看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从一国发展到多国?这些都是本专题所讲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十月革命是抓住历史机遇的典范;了解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的历程。

第一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怎样认识帝国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深刻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于1916年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深刻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帝国主义的垄断实质,决定了帝国主义具有寄生性、腐朽性。如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食利者阶层、形成“食利国”,愈来愈多的资本和劳动脱离物质生产,出现了工人贵族等。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资产阶级由上升的、先进的阶级变成了下降的、没落的阶级。垄断资产阶级是走向死亡的、反动的阶级。帝国主义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它为自身的灭亡和新社会的到来创造了更为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所以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第二框:“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的影响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据此作出明确论断: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

这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而引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削弱了统治者的力量,造成世界帝国主义整个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这就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并夺得革命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西方和东方之间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汇集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改变了世界格局,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第三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在1922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提议,建立了苏维埃各族人民自愿的国家联合,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苏维埃国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经历了剥夺剥夺者,实现生产资料的国有化,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农业集体化等途径。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30年代,苏联仅用十几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跃进发达国家的行列。在此期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发生过失误,但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如苏联从1928~1940年,经济增长以28%的速度发展,同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严重倒退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促使欧亚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形成了同帝国主义阵营相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但给予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极为沉重的打击,还极大地鼓舞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战后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最终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专题三内容结构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聂月岩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社会主义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为什么能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新的贡献?这些都是本专题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本专题下设三框。

第一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历史。

第二目: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的尝试

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0余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拜西方为师,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进行了多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第三目: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这是因为:首先,帝国主义不允许。其次,封建主义不允许。再次,社会主义不允许。最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没有力量承担起领导中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使命。总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二目: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第一步的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当时中国革命最基本的特点。毛泽东还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第三目: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阐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三大法宝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第三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

第二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鲜明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了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它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途径和步骤,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第三目: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教材主要讲了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阐述了合作化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由之路。二是分析了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条件和可能性。三是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原则、方针、政策和步骤。

其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二是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使资本家对改变所有制不感到突然,减少了社会震荡,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注意把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其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我国劳动人民摆脱了被剥削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力量空前壮大,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大大巩固和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这一切为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四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第二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这一目主要讲了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大会指出,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地运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果,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理论。他还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是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以及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第三目:探索的成就、局限和意义

其一,探索的成就。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成就是在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困难,在国际上遭到战争威胁和巨大压力(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长期封锁禁运,苏联撕毁合同、撤销援助)的情况下取得的。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说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

其二,探索的局限。

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这一探索总体上还没有摆脱苏联的模式;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而探索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其三,探索的意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一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专题四内容结构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编辑室  贺 军

有一声问候叫“您好”,有一句回答是“春天”,有一种日子叫“富裕”,有一位老人是“永远”。这位老人走过了一个世纪,创造了一个时代。 他这样评价自己──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 ──在1984年国庆阅兵的队伍里,有一个横幅成为了当日的焦点,“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中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领袖道一声问候。 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懈奋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名字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他所创立的理论始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紧相连。在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史诗中,永远铭刻着邓小平的名字。他一生奋斗,树起一座丰碑!

专题四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教材选取了三个主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论。

第一框: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本专题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旨在说明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

在第一目中,教材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国情不仅指一般的国情,如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等,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

其二,教材指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教材引用十三大报告的结论,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已经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整个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层含义,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或“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发达或“事实上的不够格”,主要是指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

第二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一,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看,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可以逾越,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可以逾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其二,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必须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不发达,必然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表现出一些不完善、不成熟。

其三,上面两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制度及其发展现状方面的基本特征。

它反映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进程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三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第二目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概述,不仅从发展进程上指出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这将是一个需要上百年的伟大的历史转变过程,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加快发展的精神,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决不能急于求成。为此,我们强调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教材从三个层面说明这一问题。

第一个层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方针、政策,必须符合这个基本国情,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

第二个层面,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个层面,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用一百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决不是过于漫长,而是非常快的速度。

只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能实现这个宏图伟业。

第二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可靠保证。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教材从两个层面对这一论点进行概述。

第一个层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基本路线又叫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一定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确定的途径和道路的总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层面:基本路线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结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二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教材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

第一个层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于这个问题,教材在第三目将具体说明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里,阐述该论点的侧重点放在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上。

第二个层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三个层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在这里,教师需要讲明,我们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的改革不是修修补补和点滴改良,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邓小平通过对我国长期闭关锁国、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敏锐观察,鲜明地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79年前后,邓小平及时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四个层面,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问题,共同构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第三目: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所谓“一百年”,既是对长期坚持这条基本路线的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也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估计相一致的。对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的自觉性、坚定性和长期性的观念。当然,估计一百年,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安于缓慢,不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教材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其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我们既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

其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不仅每句话都有丰富的内涵,而且相互之间紧密相联。教材从三个点位,分别论述了这五句话。第一个点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一目具体论述的内容。第二个点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二目要讲清楚的论点。第三个点位: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三目的教学内容。

第一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其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其二,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

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目: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在这一目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邓小平的科学概括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是不同本质的社会制度,这种不同的本质,除了社会主义比以往社会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外,还明显地体现在社会主义能够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三目: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教材从两个层面论述这一问题。

第一个层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裕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这样一个大政策。这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既竞争又互助的发展过程和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统一。

第二个层面,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那就是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专题五内容结构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编辑室  宋景堂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的实践中,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专题五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感受科学社会主义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心。

该专题共设四框。

第一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第一框共设三目,即“回应时代的呼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以看出,三目之间大体上体现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把握”这样一种逻辑关系。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国际国内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方面大胆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材先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维度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接着从总的方面进行概括,力图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教材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角度揭示其内在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第二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第二框共设三目,即“‘进京赶考’ 任重道远”“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目主要从历史传统和新的时代要求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目着重从党的性质、宗旨等方面,侧重从理论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解决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目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及具体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就是五大能力。这五项任务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等各个方面。这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和部署是全方位的,是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综合起来考虑的,是覆盖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总揽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两个方面的。五大能力也好,五种任务也好,实质上就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不懈地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贯彻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时,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目标是从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角度来进行概括的。其中,党要“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的角度所作的概括;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从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所作的概括;党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的概括。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第三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框共设三目,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大的设计思路来说,这三目是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这样的逻辑编排的。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加快发展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综合起来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在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如何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基础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地位,教材作了明确的说明。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平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四框: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本框共设三目,即“理想:人生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统一”。

第一目主要从一般意义上,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分类、理想的作用,启发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   

第二目主要引导学生明确两点:一是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理想是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二是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第三目主要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