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筒是汽包嘛:激励学生敢问、勤问、问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6:31

 

   针对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列为了一项具体目标。由此,笔者不禁联想起了当年陶行知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一系列论述。陶行知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于今天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了参考书、练习册,便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

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就是要少一点依赖性,多一点独立性,做学习的主人。笔者以为,自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自习的习惯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做好了,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有无主见和独立性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弱的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实事求是地自定学习目标,自订学习进度和计划。会思考,不盲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会自主地支配和利用时间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实施新课改后,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还了同学们一片自己拥有的时空。面对忽然增多了的时间和空间,怎样做到象陶先生教导的那样,学会利用“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老师们要积极引导,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把属于自己的时空很好利用起来。

自动地学习建立在自觉随地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自动地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的自动地学习活知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只要留心观察,用心领悟,时时处处都可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本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地学习新知识。陶先生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学习。”随着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将交替贯穿于一个人的毕生。要教育学生千万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教科书里,要学会从电脑网络、电子信箱、广电报刊等传媒中及时捕捉信息,寻求新的知识。不会及时学习新知识的人,迟早将成为“现代文盲”而被淘汰。

自由地学习就是灵活地、愉快地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最高水准和最佳状态。怎样做到自由地学习?首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陶先生历来主张学习要有兴味。一旦你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会虽苦犹乐,轻松、自由地学习,并在自由地学习中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弥补欠缺,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才能做到自由地学习。现在,有些学生学得很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目标定得太高,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的种种压力,于是就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情绪焦虑。古往今来,学海中难免有失败,成长中总会有烦恼。得失、进退是常事,始终第一则不太可能。要教育学生承认差异,有自知之明。学会在挫折中磨炼意志,在烦恼时自我解脱,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在知识的大海中找准自己的航向。

 

激励学生敢问、勤问、问到底

 

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好方式,也是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治学思想。陶先生在《每事问》、《问到底》的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以此激励学生敢问、勤问、问到底。吟诵先生质朴而富有哲理的诗文,对照先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一生,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

要引导学生学会“三问”,最关键的是要鼓励学生敢问。现在,不少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疑难问题不敢问。究其原因有三怕:怕丢面子、怕同学瞧不起、怕老师有看法,误认为请教别人是不光彩的事情。自古“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学习中的“不懂”、“不会”是常事,决非愚笨,而不耻下问,却却是一个人好学上进的表现。陶先生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不耻下问的态度是一切进步之母”。如若怕这怕那,不懂装懂,不懂不问,到头来反会落个“一问三不知”而让人笑话。陶行知九岁时,吴尔宽老先生在万安经馆讲解《孟子》中的一章, 陶行知听后便对先生提出疑问:“老师,如果普天下杀人犯都象舜那样背着父亲逃跑,国家还能治理好吗?”又问:“老师,如果每件事都按古代圣人讲过的做,一点也不能改变,那么现在不还是春秋战国时代吗?”问得吴先生连连赞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陶先生自幼不盲从,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问倒老师,是一份激励学生敢问的活教材。

勤问,贵在一个“勤”字。荀子说“无善留,无宿问”,意思是说见到好事就去做而不停留,遇到疑难就去问而不过夜。这也就是陶先生倡导的“每事问”的学习精神。勤问是一个人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但勤问不是随便问,也不是动辄就问,而是要有准备的问,有目的的问,是经过一番思考后的问。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做到下面四点:一是先学而后问。陶先生认为“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是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二是先思而后问。学习应以思考为基础,向别人问问题,得自己先想一想,先思考研究一番。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用、最难忘的。三是勤问还须善问,也就是会问。要善于抓准时机,抓住问题的要害,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请教。所以提问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做到善问。四是勤问必须是诚恳的问、虚心的问。我国古代有个名叫杨时的,他为了向程颐讨教,特地登门拜访。但不巧,程颐正好睡午觉。杨时未去惊动,立在门口等候。当时正值严冬,大雪纷飞,待程颐醒来发现,杨时已成了一个雪人。程颐见状十分感动,两人从此成了知己。

问到底,就是俗话所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根究源,刨根问底,问个明明白白,探究个清清楚楚,不留半点疑问。这是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它源于“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基础之上。满足于似懂非懂,满足于一知半解是“问到底”的大敌。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得好:“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在浩淼学海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敢问、勤问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问到底的精神和毅力,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全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