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良谢易桦:初中思想品德学生疑难64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07:36

王老师解答——初中思想品德学生疑难64问

目录

1.不适应初中生活怎么办?

2.自尊与虚荣有何区别?

3.自尊与自卑、自负有什么不同?

4.“人缘”不好怎么办?

5.怎样才能找到知心朋友?

6.如何消除依赖心理?

7.产生失望情绪怎么办?

8.情绪与情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9.兴趣和情趣有何区别和联系?

10.什么是青春期?

11.女生比男生笨吗?

12.职位越高、获利越多,人生的价值越大吗?

13.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14.怎样对待自己不喜欢的老师?

15.怎样克服闭锁心理?

16.“一费制”是怎么一回事?

17.赚钱和知识是对立的吗?

18.父母可以随便不让孩子上学吗?

19.未成年人受到父母虐待应当怎么办?

20.生活中的诱惑都是不良诱惑吗?

21.什么是从众心理?

22.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有区别吗?

23.考试焦虑是怎么一回事?

24.代沟很可怕吗?

25.中学生网上交友是洪水猛兽吗?

26.网上聊天、交友应该怎样注意自我保护?

27.奉承就是拍马屁吗?

28.“拍马”、“溜须”是怎么一回事?

29.“哈日族”、“哈韩族”说的是什么?

30.握手、待客、打电话有什么礼仪?

31.纳米·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是什么?

32.什么是自然美?

33.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34.诚实意味着说出全部真话吗?

35.什么是知识产权?

36.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7.名誉权与隐私权有何不同?

38.权力与权利有何区别?

39.婚姻自由就是想结婚就结婚吗?

40.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

41.消费者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4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样的?

43.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是否男女有别?

44.打官司都需要请律师吗?

45.怎样进行诉讼?

46.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怎么一回事?

47.什么情况下犯罪不受刑罚处罚?

48.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民事拘留是一回事吗?

49.父亲打死不争气的儿子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50.死缓是主刑之一吗?

51.为何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52.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是“炎黄子孙”?

53.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54.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55.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56.为什么全球化不会导致标准化?

57.什么是战略机遇期?

58.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怎么一回事?

59.怎样理解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

60.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有何不同?

61.什么是人权?

62.何谓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63.怎样理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4.什么是“希望工程”?

1.不适应初中生活怎么办?

王老师,您好!

我在小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升入中学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开学初几天显得兴奋外,在校整天沉默寡言,听课精神不振,怕见老师,课后不与人玩耍;在家除了做作业,无所适从。空闲时间,常去找小学的朋友玩,很留恋小学时代的生活。这种情况已持续一个多月了。我该怎么办?

学生  孙晓峰

孙晓峰同学:

你这种情况,属于对初中新的学习生活不够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尝试这样做:

第一,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初中生活会面临许多新的变化,例如,校园环境、人际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制度要求、管理方式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必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心理方面的影响,如兴奋、紧张、忧虑、自卑、恐怖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这些不适应如果不及时调整,如果不提高适应能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心理调适,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第二,确立新的目标。目标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在人一生的奋斗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奋斗目标,可以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小学毕业,意味着小学时目标的实现,进入中学,我们需要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进一步成长的需要。我们要学会制订目标、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诸行动。

第三,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首先,要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进入初中后,课程的增多、学习内容的变化,都要求我们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是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逐步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要合理规划时间;要把握好学习社生活的节奏。其次,要加强自我管理。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必须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觉意识。在学习上做到自主,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自强,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生活的节奏,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自尊与虚荣有何区别?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说,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陷入了虚荣心的误区。请问:自尊与虚荣有何不同?

学生  张建刚

张建刚同学:

自尊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是一种相信自身存在价值的能力。而虚荣,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性格弱点。

自尊与虚荣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自尊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而虚荣是建立在自卑和无知基础上的。有自尊心的人也承认自己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但是他们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变得更好;而虚荣心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础上,有虚荣心的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总是不由自主地掩盖自己的弱点,以便显得自己和别人一样或比别人更优越。虚荣心使他们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而是急功近利地做表面文章,结果倒头来并不能真正改变不利地位,反而进一步丧失了自尊。因此,虚荣并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充实,永不满足的虚荣心带给人的只能是无休止的烦恼。

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这样一种自我情感体验。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敏感的一个部分,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就总是能争上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有自尊心的人不甘落后,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创造性完成任务。可见自尊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情感,只要我们很好的利用它,就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但是,有的同学自尊得过分,特别好面子,贪图追求表面光彩,这就走向了虚荣。比如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将父母或他人的荣耀也当成自己的;因为害怕别人看不起,而不顾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在穿着打扮上互相攀比;在知识学问上,不懂装懂;总想表现出一贯正确,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等等,这些都是虚荣心的表现。

你的朋友  王有鹏

 

 

 

 

3.自尊与自卑、自负有什么不同?

王老师,您好!

在《自尊自信》这一课中有自尊、自卑、自负等概念。这些概念有什么不同,请您解答好吗?

学生  张健

张健同学:

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自尊方面存在误区,容易导致自卑,也容易将自尊与自负混在一起。

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二是自尊又包含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自己瞧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方面做出偏低的评价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容易把困难想得过于严重,容易对未来悲观失望、处于孤僻状态。它有时又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轻生。所以,自卑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有很大的危害。

自负的人常会感觉他人都不如自己,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是与自信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自信的人对自己有着客观的认识,所表现的是实际的内在自我。而自负的人恰恰正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所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我,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自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过于自尊”。而实际上,对自己的夸张和炫耀——自负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质上正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人缘”不好怎么办?

王老师,您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觉得自己的“人缘”不怎么好。请问:“人缘”不好怎么办?

学生  伦志鹏

伦志鹏同学: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人总是斜眼睛;回答问话时往往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即使在求教于别人时,也爱摆出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架势,好像在考考人家。这些表现,虽然并非完全是有意识的,却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要有好人缘,就应该在与同学、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平等相待,不凌弱欺生,不看不起别人,要懂得尊重朋友的自尊心,不说伤害朋友自尊心的话,不做伤害朋友自尊心的事。

心胸狭窄,妒忌心重,是人缘不好的重要因素。能力比他强的,他不服气;受老师器重的,他不顺眼;别人相互关系密切,他则悻悻然,甚至连谁讲了一句精妙的俏皮话,他也会若有所失。这就无形之中在他与别人之间构筑了道厚厚的、无形的墙。心胸狭窄和妒忌心是一对孪生子,都是不良的心理品质特征,要有好人缘,就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别人,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友谊之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丽。

疑心太重,也是人缘不好者的一大弱点。如疑心重的人,别人只要一谈到某个问题,他就怀疑人家有意影射他;看到几个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在议论他;甚至别人无意中瞟了他一眼,他就受不了。凡此种种,使自己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使别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要有好人缘,就要信任对方,不要采取敌视的态度。如果在人际关系中没有信任,当然也不可能与别人沟通感情,就连正常的信息沟通也受到了严重阻碍。

人缘不好者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如果有的话,要注意克服,这样就不用愁没有好人缘。当然,我们提倡的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至于那种为人圆滑、善于投人所好,甚至不择手段以阿谀奉承、挑拨离间来获得“人缘”的做法,自然不可仿效,相反应加以警惕。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怎样才能找到知心朋友?

王老师,您好!

我渴望有知心朋友,又苦于没有知心朋友。请问:怎样才能找到知心朋友?

学生  张俊香

张俊香同学:

有的人常发出“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的感叹。缺少知心朋友,主要的原因是主观造成的。比如:性格内向或孤僻,很少与人交往,拒人千里之外;活动范围小,与人接触交往机会少;过于清高,看不起别人;过于理想化,要求朋友十全十美;不能把握交友节奏,操之过急或进展太慢;等等。

要找到知心朋友,在检查自己主观原因的同时,可以这样去试一试:

第一,扩大交往的圈子,待人尽可能热诚友好,主动寻找机会与别人交流思想,加深了解。人的感情,总是在“互动”中深化或淡化的。你主动接近别人,别人便会觉得你尊重他,对你产生好感;你关心他,他也会同样来关心你,你向别人敞开心扉,别人就会向你打开心灵之门。友谊,就这样从知人到知性情,知抱负,知爱好,最后逐步发展到知心。当然,在众多交往的人中,由于双方的志趣、个性、友谊愿望等等各有差异,所以不可能都成为知心朋友。但交友范围越广,选择面也就越大,可能成为知心朋友的人也就愈多。

第二,多看别人的长处。朋友之间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分歧,知心并不意味着完全意见一致,而在于能不能倾心相见。信任、坦爽、尊重和互相帮助,才能成为知心朋友。

第三,友谊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过于急躁, 在别人尚未完全信任或对你存有一定戒心时,过早地表示亲近,过早地向对方敞开内心深处的秘密,无形中会给对方一种压力,这常会使对方左右为难,中止友谊进展,达不到知心的境界。反过来,假如已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也愿意与之发展友谊时,就不要放过时机。如果对别人的肺腑之言无动于衷,不能立即还报以同样的热情和真诚,对方会感到失望,觉得你内心世界高深莫测,友谊便撞上红灯,知心朋友会失之交臂。所以,要想交知心朋友,以心相许是重要的,把握友谊进展的节奏和时机也十分重要。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如何消除依赖心理?

王老师,您好!

我从小依赖父母生活,只是读书,不注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感觉自己的依赖心理比较重。请问:我该怎么办?

学生  李秀梅

李秀梅同学:

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消除依赖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克服依赖习惯。分析一下自己的事情中哪些应当依靠别人解决,哪些应由自己决定,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增强做出正确主张的能力。如自己决定有益的业余爱好,自己安排和制订学习计划等,由依赖转变为自主。

第二,增强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缺乏自信,往往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有关。例如,有的父母、长辈、朋友往往说些“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等。对这些话,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重新认知,逐渐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第三,树立奋发自强精神。常言说,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时代变革,在激烈竞争中摔打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四,培养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设想,一个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你的朋友  王老师

 

 

 

 

7.产生失望情绪怎么办?

王老师,您好!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尽管我用心学习,但还是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产生了失望情绪。请问:面对失望情绪,我该怎么办?

学生  张康康

张康康同学:

千万不能有失望情绪,因为它会使你丧失前进的动力。面对失望情绪,你可以尝试运用下列方法来消除:

第一,要有坚定的决心。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失败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勇敢面对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进取之策,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第二,要脚踏实地。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很差,却期望取得全班乃至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岂不自寻失望?期望越是过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望值,减少失望情绪。

第三,要有灵活性。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不要把期望凝固化,当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要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标。

第四,要有连续性。期望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一次失败,就深感失望,必将一事无成。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也就意味着失败过一万多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恐怕失败一百次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

你的朋友  王老师

 

 

 

 

8.情绪与情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王老师,您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但许多同学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不太清楚,恳请老师予以解释,谢谢!

学生  付丽丽

付丽丽同学:

情绪与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情绪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则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当饥饿、渴、疼痛时,则有明显消极的情绪体验,它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人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的,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其次,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有情境性。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一种不断变化着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而情感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再次,情绪通常具有较明显的冲动性与外部表现,比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怒不可遏等;而情感则较深沉和内隐,而且经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一个人的情绪不是在任何场合都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的,往往受到情感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又在各种变化着的情绪中表现出来。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你的朋友  王老师

 

 

 

 

9.兴趣和情趣有何区别和联系?

王老师,您好!

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教材中说,情趣源于兴趣。到底兴趣和情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不太清楚,请你帮助解答好吗?

学生  张伶俐

张伶俐同学:

兴趣是由好奇心所产生的一种想做某一件事、想了解某一种事物、或者想从事某一种实践活动的精神向往;情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和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兴趣和情趣是有区别的:兴趣是短暂的,是随时发生的、经常变化的。例如,我们在爬山的过程中,一会儿对树木感兴趣,一会儿对鸟语花香感兴趣,一会儿又可能对路边的奇石感兴趣,再过一会儿又可能对天上的白云感兴趣。而情趣是持久的、稳定的。情趣反映着一定的精神寄托和思想追求,反映了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个人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体现。例如,有的同学把滑旱冰当成强身健体的重要措施,当成自己不怕危险,不怕摔打的坚强意志的锻炼,立志要学会滑旱冰,还要滑得棒,坚持训练,坚持取得成绩,使自己有一项成功的作为。这就是一种生活志趣,这已经将平常的娱乐兴趣,升华到学习、生活、人生进步的稳定的志向和长远志趣。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可能会对许多生活现象产生兴趣,但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的兴趣都发展成情趣,像赌博、吸毒、色情等等。对这些活动、信息产生兴趣的,不但不能发展,反而应该坚决制止。

兴趣和情趣也是有联系的。一方面,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的平凡小事中,产生兴趣,发现乐趣,体验情趣;另一方面,兴趣可以升华为情趣。自觉地将生活中暂时的一般的兴趣发展成高一级的生活情趣,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0.什么是青春期?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说,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我们只有悦纳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消除青春期的烦恼,解决好自己的心理矛盾,才能奏出青春的华美乐章。请问:到底什么是青春期?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丁甲

丁甲同学: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这一时期有几个重要特征:

(1)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少年具有了与儿童明显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但少年也不同于成人。他们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要依赖父母;他们还没有成为完全责任能力人,并不是对自己的所有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

(2)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育完成的时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被称之为青春期急速成长现象。男性的急速成长从10.5-14.5岁开始,在14.5-15.5岁左右达到顶峰期,以后逐渐减慢,到18岁左右时身高便达到充分发育水平,体重、肌肉力量、肩宽、骨盆宽等也都得到增加,与此同时性机能和第二性征也发育成熟。一切都表明已开始向性成熟期过渡。

(3)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

(4)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在很早一起,德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

5)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少年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他们去办理;少年要应付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少年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少年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此外,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1.女生比男生笨吗?

王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女生,有时听人家说女生比男生笨,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  金玉

金玉同学:

许多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的大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女生并不一定比男生笨。

在小学阶段,女生成绩普遍比男生好。这是因为女生不像男生那样顽皮,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较多,做作业也较认真。进入中学以后,尤其是到了八年级、九年级以及高中阶段,女生的上述有利条件不存在了。加上女生的生理、心理成熟较早,这就又多了一份情感性因素,不利于集中精力学习。再加上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多数科目偏重于抽象的理论,而男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女生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高中阶段男生的学习成绩比女生好的现象比较普遍。实际上,男生和女生各有所长,男生在力量、胆量、速度、恒心和毅力等方面比女生强;可是在观察力、语言方面,却是女生比男生强。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般来讲,中学理科知识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更适合男生;文科知识的描述性和形象性更适合女生。有些女生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没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没有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容易被困难和挫折吓倒。遇到难题时,女生又碍于面子难以启齿向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请教,从而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产生了“男生比女生聪明”的误解。实际上,男女之间并不存在着谁比谁聪明的问题。只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短处,扬长避短,女生是不比男生笨的。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2.职位越高、获利越多,人生的价值越大吗?

王老师,您好!

有的同学说;一个人的职位表明他所承担的责任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以职位的高低决定人生价值的大小。还有的同学说:一个人获得利益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贡献的大小,所以获得利益越多他的人生价值越大。这样的观点正确吗?

学生  李明

李明同学: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而要把这些财富不断地创造出来,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社会的全体成员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只有大于他们从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说,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和体现。一个人越是重视贡献,就越能完善自身的价值。可见,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越多,他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我们承认职位的高低和获利的多少与人生的价值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看来,一个人的职位越高、获利越多,可能其人生的价值就越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虽然职位很高,但是因为水平不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人格卑微,那么他人生的价值就不大;有的人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他的钱来路不正,甚至是违法乱纪所得,加之为富不仁、横行霸道,那么他人生的价值也不大。

可见,我们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既不能看一个人职位的高低,也不能看一个人获利的多少,而应看他对社会的创造和奉献。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3.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不管你将来要做一个怎样的人,都会对人究竟怎样才活得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创造人生的价值等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您能谈谈关于人生价值的有关问题吗?

学生  宋芳

宋芳同学:

要理解人生价值,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价值。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用途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例如,我们说蔬菜、鸡蛋、牛奶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供我们食用,满足我们吃的需要;我们说花卉、盆景、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能够供我们观赏,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可见,所谓价值,是指这个事物对人们、对社会有无用途,能否满足需要而言。任何事物,如果丧失了实际用途,不能满足人们一定的需要,它就没有任何价值。

人生的价值也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人生的价值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正是在这种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中,才产生了人生的价值问题。

一般说来,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它是人的潜在的创造力向现实的创造力的转化。把个人的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做出了贡献,这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正如课本所说,“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人生价值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这两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不管在任何社会,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必须从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这二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但这两个方面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这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如果离开了它来侈谈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像离开了源泉去谈论流水,离开了树跟去谈树枝和树叶一样。

可见,责任、贡献、劳动和创造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4.怎样对待自己不喜欢的老师?

王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七年级女生。英语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紧绷着脸,讲话非常严厉,给我的印象不好,同学们也不太喜欢她。也许是不喜欢老师的缘故,我上英语课总觉得很烦,不爱听,经常走神,导致英语成绩不好。请问:我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英语老师呢?

学生  李芬

李芬同学:

如果因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就对老师看不惯,甚至不认真学习这门功课,这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态度。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不喜欢的老师。

首先,应端正对老师的态度。对老师,无论其脾气、个性如何,教学方法和水平如何,我们都应当给予尊重,这是对待老师最起码的态度。如果因为老师个人有某些不足就对老师采取不尊重的态度,那是非常错误的。

其次,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师生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构成矛盾、冲突与对立。如果能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做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那些被同学们认为严厉的老师,往往是工作认真的老师。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观察老师,就会发现老师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老师并不像想的那样难以接受。

第三,要主动适应老师。不同的任课老师有各自的讲课方式和风格,每个同学都应努力使自己适应老师讲课的方式和风格。只有适应了,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把这门课学好。

第四,用恰当的方式提出老师的不足。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提倡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对老师的不足或缺点,可通过恰当的方式向老师提出,老师是会愉快接受的。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5.怎样克服闭锁心理?

王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女孩。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我觉得班主任和同学都露出看不起我的神情,心里感到特别压抑。于是渐渐回避老师,疏远同学,而且目光尽量不和他们接触,否则就感到特别不自然。后来我竭力想克服这种尴尬,但是自己越是注意,遇到别人时越是手足无措,心“怦怦”乱跳,自己都感到别扭。因此,在生活中我尽量躲避别人,甚至跟同学也不说话,独行侠一般来无影、去无踪,结果我的人缘越来越不好,我因此很苦恼。听说,我这种心理是闭锁心理。请问,怎样才能克服闭锁心理?

学生  赵玉贞

赵玉贞同学:

从你叙述的情况可以看到,由于自我认识偏差、自尊心强、内心较为脆弱等原因,我们很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所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结果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产生闭锁心理。闭锁心理会对我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任其蔓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甚至会导致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因此,应该注意克服闭锁心理。

克服闭锁心理,要做到: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如果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终日独处,你就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困扰;如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曲高和寡”,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也会变成孤家寡人。第二,主动开放自我。闭锁心理的人总是等待别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其实,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友谊在于培养,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献,不在于单方索取。因此,要想在同学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首先要主动开放自我,主动与他人沟通,主动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当你能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率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第三,善于关心别人。有的人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毫无热情,这种冷漠的态度正是孤独的孪生兄弟。因此,要善于关心、体贴别人,善于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给予帮助。第四,完善自我。一个人不受欢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受欢迎的人则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因此,克服闭锁心理,还应注意完善自我。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6.“一费制”是怎么一回事?

王老师,您好!

我偶然看到一个概念——“一费制”。“一费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赵宁

赵宁同学:

“一费制”从200491日开始,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推行。所谓“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收费总额,然后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推行“一费制”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减轻负担、治理乱收费、确保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乱收费现象,让学生家长明明白白缴费,让社会各界明明白白地监督,并切切实实地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负担,这次推行的“一费制”,对现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各地在严格、合理地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的标准。实行“一费制”后,学校必须执行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不许再乱收其他费用,这样,就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收费行为,加强了对学校收费的管理,也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实行“一费制”,也有利于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义务教育学校不但免除了学杂费,有的也免去了课本费。学校收费比以前更加规范了。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7.赚钱和知识是对立的吗?

王老师,您好!

我有时候听到这样的议论:这年头只要能挣钱,有没有知识无所谓。我同学的爸爸,就是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大老板,他也经常说,做生意关键是靠关系,有没有知识不是很重要。赚钱和知识对立的吗?

学生  魏永

魏永同学:

你提的问题很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前社会上确有少数人这样认为:只要有钱,学不学知识无所谓。他们把赚钱和知识对立起来,这是非常荒谬的,也是无知的表现。这是因为:

第一,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用知识来塑造人。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塑造健康人格,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第二,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没有知识,人的才干是有限的,如果说在以前没有知识还能获得一定成绩的话,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知识,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第三,学习可以充实精神生活。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怎么样,不仅仅是取决于物质生活,也取决于精神生活。一个人,即使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使自己充分享受到人生的快乐。相反,不学习,无论物质生活多么富有,由于他知识贫乏,精神空虚,也一定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与世界的丰富多彩。

第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知识和信息化时代,没有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就会被社会淘汰。

第五,学习才能承担社会责任。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8.父母可以随便不让孩子上学吗?

王老师,您好!

我的妈妈经常说:“孩子是我的,我想让她上学就让她上学,不想让她上就可以不上。”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父母可以随便不让孩子上学吗?

学生  孟庆文

孟庆文同学:

这种言行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作为义务,任何人都必须履行。同时,接受教育对公民的自身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不让孩子上初中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教育是适龄少年和儿童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初中学生是否接受学校教育不是个人的自由。学校有保障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家长必须让适龄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同时,这种言论也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所以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你的朋友  王老师

 

 

 

 

19.未成年人受到父母虐待应当怎么办?

王老师,您好!

我看到一则消息,贵州省遵义县9岁女孩惨遭父母虐待,狠心的父母用塑料绳、铁丝将其捆绑,致使全身伤痕累累,双脚生蛆,最后竟将孩子丢弃。因涉嫌虐待罪和遗弃罪,经遵义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女孩的父亲赵仁新被该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严厉的制裁。请问:未成年人受到父母虐待应当怎么办?

学生  米高强

米高强同学:

虐待未成年人是指经常以殴打、冻饿、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人格、强迫超体力劳动、有病不给医治的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折磨、迫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的规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居委会、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依照《刑法》规定,虐待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即被害人到人民法院对虐待行为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追究虐待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未成年人受到父母虐待的,还可以主动到当地人民法院去起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如果未成年被害人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或未成年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对于严重的虐待行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虐待人进行处理。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0.生活中的诱惑都是不良诱惑吗?

王老师,您好!

生活中有很多的诱惑,这些诱惑都是不良诱惑吗?

学生  杨军

杨军同学:

诱惑是吸引、招引的意思。我们对诱惑的理解更多偏向于诱惑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生活中的诱惑并不一定都要抵制,有些诱惑要善于利用,促使成功。诱惑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良性诱惑、有争议诱惑和不良诱惑。

良性诱惑,如领奖台的诱惑。我们渴望成功与荣誉,是正常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想得到掌声和鲜花,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表现。这样的良性诱惑能促使我们奋发努力,不断提高。对于这种诱惑,要通过正当途径和勤奋努力来获得。

有争议诱惑,如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钱。在现代社会中,“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我们必须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获得。生活学习需要钱,但要取之有道。不择手段地谋取金钱,既是不道德的,也可能是违法乱纪的。游戏这种诱惑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放松与智力的锻炼,还是沉迷和无法自拔,关键在一个“度”字。度就是一种标准,对于游戏,我们应该把握的标准是,游戏的内容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时间上应该是适当的、有节制的,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否则就是过度。如果过度迷恋游戏,游戏就成了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如黄赌毒的诱惑,邪教的诱惑。黄赌毒和邪教,都是法律明确禁止的严重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极大,我们要坚决抵制。而且这种危害都是由于我们不在意生活小节引起发的。如吸烟导致面临毒品的诱惑,不当娱乐方式导致面临赌博的诱惑,浏览网上的不健康信息,面临“垃圾信息”的诱惑或邪教的诱惑。

总之,诱惑不都是不良诱惑。世界很美,诱惑很多,我们只要学会辨别和运用得当,生活就美!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1.什么是从众心理?

王老师,您好!

我们知道,作为中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那么,到底什么是从众心理呢?

学生  曲寿祥

曲寿祥同学: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尽可能与多数成员在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心理过程。从众心理是正常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思想上从众、行为上从众。思想上从众是指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行为上从众是指多数人怎么做、做什么,自己也跟着怎么做、做什么。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众可以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还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但是盲目从众会使个人容易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还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

在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2.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有区别吗?

王老师,您好!

我有时候听到集体主义、小团体主义等概念,但不知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有什么不同。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许婷

许婷同学:

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是截然不同的。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他所从属的组织和团体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小团体的利益服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集体主义的要求之一是要顾全大局,要以全局的利益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决不能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借口,而要求组织中的成员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去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所谓小团体主义,是指为了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而忽视或忘记国家的整体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它在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不是部分服从整体,而是要求整体服从部分,其结果必然损害全局利益,同时也必然损害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小团体主义打着集体主义的幌子,表面上不是为了个人,表面上似乎为了“集体”利益,实质上是为了小团体,为了满足其小团体的私利,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例如:个别单位私设“小金库”、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就是小团体主义的具体表现。

可见,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相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就是集体主义;违背人民群众利益而从少数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出发,则是小团体主义。我们必须划清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界限,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3.考试焦虑是怎么一回事?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有些同学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考试焦虑现象。请问,考试焦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  于鹏

于鹏同学: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1)学习不扎实。学习不好,基础薄弱,有关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考试成功没有信心和把握,则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当。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考分极为关注,如果看到孩子考分不理想,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棍棒相加;不少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把眼睛盯在学生的考分上,结果使考试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进行。可见,学校和家庭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和过高期待,必然使学生产生考试焦虑。(3)个性品质不良。考试焦虑的产生与个性品质也有关系,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兴趣,没有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状态,就可能会产生和加剧考试焦虑。(4)考试态度不端正。学生如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良好机会,就很难产生考试焦虑,相反,如果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就可能产生和加剧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存在考试焦虑的同学,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都忧心忡忡,忐忑不安,极度紧张,甚至苦恼、烦躁。由于对考试问题放心不下,学习和复习不能集中精力,必然降低学习和复习效率;由于答卷时注意不能集中,这必然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考试成绩。学生长期受考试焦虑的困扰,不但会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甚至使学生出现某些身心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注意克服考试焦虑。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4.代沟很可怕吗?

王老师,您好!

我有时听到“代沟”一词,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代沟很可怕吗?

学生  彭春杨

彭春杨同学:

父母和子女是两代人,当子女长大以后,这两代人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某种难以消除的隔阂,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代沟。代沟是影响子女与父母沟通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影响双方的沟通。

应当承认,代沟在现实社会中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两代人的差异就有可能扩大,甚至走向极端,这样的极端事例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但是,代沟并不可怕,只要双方端正态度,正确运用一些方式方法,就能尽量消除代沟的消极影响。从子女方面看,具体方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父母。子女应站在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要,包括理解父母的“唠叨”,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体谅父母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理解父母也需要倾诉自己的烦恼,理解父母也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等。第二,尊重父母。子女和父母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是认为不尊重自己所造成的。子女要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交谈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分寸;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要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在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的态度。第三,与父母交流和沟通。每天找一点时间,主动与父母交流和沟通,让父母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必然会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第四,关心和爱护父母。子女要主动关心和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当父母生病时,更要细心照料,多承担些家务,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如果能够这样做,怎么会有代沟呢?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5.中学生网上交友是洪水猛兽吗?

王老师,您好!

经常耳闻这个孩子与网友通宵达旦地聊天而身心受损,那个孩子与网友见面而被劫财劫色,甚至伤害了生命的消息,就不禁扼腕:网上交友到底好不好?中学生网上交友是洪水猛兽吗?

学生  彭晓雪

彭晓雪同学:

网上交友有利有弊,视为洪水猛兽是不正确的。

从“利”来看,网络开辟了现代人交友的新途径,这是现代中学生的幸事。网络延伸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使我们认识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认识的人,展示出更多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择友机会;有了网络,我们信息、思想交流的机会增加,从不同生活经历、文化价值观和年龄的网友身上,我们可以兼容并蓄,丰富阅历;在网络交友中,我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增强了自我认同感;通过网络交友,我们步入了成人社会,加速了社会化程度,并且能丰富其情感生活,体验到平日生活中很难无拘无束体验到的平等、刺激和新异。

从“弊”来看,对于中学生来说,沉溺于网络交友最大的弊处在于容易混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而不自知,分不清真实与虚拟,把对待网络的处事观与情感用于对待现实生活,产生错乱,迷失了自我,甚至产生虚幻的感觉。由于中学生情绪情感单纯而丰富,容易在网络中付出真感情但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回报;容易沉溺于自我及他人营造的情感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弥散,却没有归宿感;品尝了网络交友中虚幻的美,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感情失去兴趣、信心,产生感情危机和价值偏差;加之中学生防范意识差,情绪易冲动,轻率地与网友见面,但又无法自我保护,造成人身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网上交友的“利”是以克服其“弊”为前提的。中学生如果不能克服其“弊”,网上交友还真如同洪水猛兽,我们不可不慎重对待。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6.网上聊天、交友应该怎样注意自我保护?

王老师,您好!

现在,许多青少年喜欢网上聊天、交友,我也喜欢。但是经常听到网上交友不慎而发生悲剧的事例,我真是对网上聊天、交友心有余悸。您能给我介绍一下网上聊天、交友应该怎样注意自我保护吗?

学生  于江宁

于江宁同学:

你提的问题很好。对逐渐成为网络主体的青少年来说,掌握交友安全常识和树立交友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一些中学生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聊得一开心就会轻易将自己有关的信息透露出去。一名中学生在假期中初次上网,为了引起网友的注意,在网上炫耀家庭财产,称全家到国外旅行、刚买了高档手机等等,结果被两名正在网上寻找作案目标的不法分子盯上。他们假意和中学生热情聊天,进一步打探他家中的情况。全无戒心的中学生见有人这么热情地回应,欣喜不已,不仅将家中地址告诉了对方,还透露了假期中父母上班、自己独自在家的情况。第二天,两名不法分子就上门实施了抢劫。这个引狼入室的案例非常典型,警示我们网上聊天、交友要慎重。第一,不要随意在网上输入或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学校名称等信息。不要轻易将各种密码告诉任何人。第二,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结识的任何人。因为在网上冒充其他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个自称是12岁小女孩的人,“她”可能是个40岁的男人。第三,遇到网友约会,更要警惕。没有父母的同意都应该拒绝。如非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或请父母一同前往。第四,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第五,家长和孩子一起商定每天上网的时间、长短以及可以访问的网站。第六,不接触诸如色情、暴力、邪教或者怂恿进行非法活动等不适当的内容。

总之,应记住“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7.奉承就是拍马屁吗?

王老师,您好!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但是有的同学认为,说赞美的话奉承别人,就是在拍马屁。请问:奉承别人就是拍马屁吗?

学生  吴方圆

吴方圆同学:

奉承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

奉承其实是一种美德。在交往中,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交往中难得的美德。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赞美而动气发怒,一定会心存感激而对你产生好感。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应该牢记在心:“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奉承不应是拍马屁。有些人的“赞美”总让感到恶心。他们总像套着一个面具,不分场合和时间,巴结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什么过头的话他都说得出口。千万不要把马屁精误认为朋友。他们只是利用你,一旦目的达到,就会把你一脚踹了。马屁精往往有这样的表现: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完全赞成”,从不发表不同意见或建议;经常用贬低自己或其他人的方法来赞美某个人,同时表情丰富,挂着夸张的笑容;不该表扬的时候也大加赞赏,而对自己的平庸千方百计地遮掩;有意出别人的洋相而博取某人一笑,使自己出风头;如果自己要巴结的人说了个笑话,哪怕是很没趣的笑语,自己也会笑得像真的一样;工作时挑精拣瘦,但总是述说自己干的工作最重要最吃力。

可见,奉承并不是要让你不分场合地乱拍一气,成功的奉承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奉承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陪尽小心。奉承别人要做到:不管是谁,都要亲切地打招呼;不管何时、何地,都要面露微笑;最好的回答是“是”、“好”;偶尔不妨说一些玩笑话;对前辈要恭敬并奉承。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8.“拍马”、“溜须”是怎么一回事?

王老师,您好!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把阿谀奉承叫做“拍马”、“溜须”。“拍马”、“溜须”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  王丽

王丽同学:

人们常把阿谀奉承叫做“拍马”、“溜须”。这来自两个典故。

“拍马”也叫“拍马屁”,即拍马的屁股。蒙古人十分爱马,马是他们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人们看到骏马,总是喜欢拍着马的屁股称赞一番,这本是常情。但有的人为了讨好马的主人,特别是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主人,不管他的马优劣,总是争相上前,拍着马屁股连连恭维:“好马!好马!”后来人们就称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为“拍马屁”。

“溜须”说的则是宋朝宰相丁谓善于献媚邀宠的故事。宋真宗赵恒笃信道教,大臣丁谓为讨好真宗,就大建道观,进献奇贵物品,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因而被提升为副宰相。有一天,丁谓与宰相寇准一起在朝房吃饭,丁谓看到寇准胡须上粘了一些饭粒,便亲自上前为寇准溜须拂拭,并对其胡须加以盛赞一番。丁谓原以为这样会博得寇准的欢心,殊不知寇准深知此人心术不正,见他一副媚相,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后来,人们便称丁谓为“溜须宰相”,而“溜须”与“拍马”一样,都成了阿谀奉承的代名词。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赞美他人。但是不能把赞美之词与阿谀奉承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有明显的区别,赞美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真诚的,后者是虚伪的;前者发自内心,后者出自牙缝;前者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而后者却有明显的个人目的;前者会帮你走向成功,后者则会让失败经常伴随你的左右。

你的朋友  王老师

 

 

 

 

29.“哈日族”、“哈韩族”说的是什么?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哈日族”、“哈韩族”是近来出现的一类人群。请问:“哈日族”、“哈韩族”说的是什么?

学生  李颖

李颖同学:

“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意指“非常想要得到,近乎疯狂程度”。“哈日族”、“哈韩族”就是指一群狂热追求日本和韩国流行娱乐文化,连穿着打扮、思想行为都效仿的人。他们是这样一群年轻人,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集,总之,他们对邻国韩国、日本的崇拜到了疯狂的程度。

不得不承认,时尚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些多元化的时尚信息中,必然包含有比较复杂、阴暗的东西,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起一些误导作用。那么对于这些时尚信息,该如何把握和接受呢?首先,要求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思想认识,用健康、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时尚文化,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升华人们感受美、识别美的能力。最后,学校教育应承担宣传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家庭也应积极加强对青少年主流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同时,宣传媒体也应多编排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好作品,使时尚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健康地建立起来。

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应当也完全能够干一番事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渗透无处不在。对于青少年中出现的“哈日族”和“哈韩族”等现象,我们一方面应以广阔的胸怀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固本强基”,否则就会丧失宝贵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华。作为肩负着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重任的中国青年,在努力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本国、本地文化的学习,挖掘本国、本地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发挥我们的作用。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0.握手、待客、打电话有什么礼仪?

王老师,您好!

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请问:握手、待客、打电话,其相应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学生  王春红

王春红同学:

你好!下面我简要谈谈你提的这三个问题:

第一,握手礼仪。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仪要求是不同的。与同学握手,如果两个人比较熟悉且感情比较激动时,握手的力度可以大些,握手时间可以长些,并可双手加握;与长辈握或上级手时,用力应稍小,否则给人一种强迫的感觉;与晚辈或下级握手时,可适当用力;与异性握手时,女方首先伸手,当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再伸手轻轻地握,如果女方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示意或鞠躬,不要贸然伸手,让女方有非握不可之感。

第二,待客礼仪。当得知客人要来访时,应将室内打扫干净,收拾整齐。客人来时,要及时开门表示欢迎,然后请客人就座,送上茶水。对熟悉的客人可以随便些,对初次登门的客人则尽可能消除其陌生感,使之愉快、自然。交谈时,可以寻找一些双方都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客人离开时,应有礼貌地送到室外,并打招呼“欢迎再来”。

第三,打电话礼仪。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接电话时要学会说“您好”、“请问”、“请等一下”这样的礼貌用语;声音要放轻一些,不要在电话中大声嚷嚷;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以长时间不回应对方问题,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时把电话一扔跑到别处去;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接电话;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通话时间不可太长,也不要选择太早或太晚的时间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休息;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挂话筒时要轻轻地放,不可以摔话筒,或重重地挂电话。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1.纳米·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是什么?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介绍了神奇的纳米技术,我平时也经常听到“纳米材料”一词。纳米、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左强强

左强强同学:

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1米,即1nm=0.000000001m,大体上等于四个原子的直径。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在0.10至100纳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纳米科技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作为一门极有前途的新兴科学,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所涉及的领域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例如纳米碳管内部空心,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密度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100倍,是做成防弹背心等织物的理想材料,也可以作为显象管底板涂层,生产出薄型、节能的壁挂式电视屏。用纳米技术做成的所谓量子磁盘,能作高密度的磁记录,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储存3万部《红楼梦》。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精细颗粒构成的材料的总称。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根据物理形态划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线)、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目前只有纳米粉末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它纳米材料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2.什么是自然美?

王老师,您好!

自然美是诱人迷人的。我们多么希望一览泰山日出,观赏庐山瀑布,领略黄山奇峰,饱览桂林山水……那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恰啊!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然美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特征?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马敏

马敏同学:

凡是自然事物所体现出来的美都叫自然美。它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的产物。自然属性就是指自然物的色彩、线条和声音等因素构成的固有特性,它是形成自然美的条件。只有自然被“人化”了,或者自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它才是美的。人类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时,许多自然事物尚未与人发生关系,因而也无所谓美和不美。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自然界被“人化”的自然越来越多,“人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自然美也越来越丰富。

自然美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客观性。自然美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如梅的冰肌玉骨,兰的秀质清芬,竹的虚心有节。第二,多变性。由于自然事物具有两重性,这决定了自然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如红色本身就具有二重性,同是红色,红手套与血手印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同是桃花,有人把它比作佳人的天姿国色,有人把它比作轻薄的女郎。第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根源于自然事物的丰富性和主观感受的差异性。比如同样是山,但却千姿百态,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这就构成了大自然美的无比丰富性和多样性,再加上欣赏主体国家、阶级、民族、文化、性别等诸种因素的差异,这就构成了自然美的立体式、开放性。

自然美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可以培养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年轻的朋友,投身大自然吧!青山将为你欢笑,碧水将为你高歌,大自然会给你享受美好的人生。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3.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王老师,您好!

我听说为了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您能介绍一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吗?

学生  张言诗

张言诗同学:

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呈现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最近10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5%。这些保护区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各类保护区网络的建立,使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以及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历史遗产,促进科研、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4.诚实意味着说出全部真话吗?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讲: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请问: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生  刘超

刘超同学: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必须诚实。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例如得了绝症的病人,有时候就需要向病人隐瞒实情。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出于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如果把病情如实告诉病人,有的病人可能会完全放弃生的希望,很快死去。可见,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诚实也并不意味着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公开或不愿意为他人所知晓的秘密,保守这些秘密也是法律所赋予的别人不可侵犯的权利。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5.什么是知识产权?

王老师,您好!

通过新闻媒体,我们经常听到侵犯知识产权的新闻。请问,到底知识产权是怎么一回事?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唐雷

唐雷同学: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知识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人类智力活动的一切成果,它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其他一切权利。当今世界各国制定了不少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和国际性、地区性的协定或公约,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为著作权(又称版权),一为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厂商名称、服务标记、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与有形产一样,可作为资本投资、入股、抵押、转让、赠送等,但它有其三大特性:(1)专有性(又称独占性、垄断性、排他性),例如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只给予一个专利权,由专利权人所垄断;(2)地域性,即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只在本国国内有效,如要取得某国的保护,必须得到该国的授权(但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之间都享有著作权);(3)时间性,知识产权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保护期一旦失去,即进入公有领域。

我国已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它们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体系。此外,我国施行的技术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属于知识产权立法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6.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王老师,您好!

是否接受教育,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为什么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义务呢?

学生  韩良

韩良同学:

在我国,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以限制和剥夺的,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履行的一种职责。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首要前提是人民群众有文化有知识,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自觉接受教育,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如果每一个公民都不愿接受教育,我国在国际竞争这个大舞台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就不会摆脱落后的局面。只有每一个公民认真履行这一义务,国家才有力量迎接这场挑战,也才能在这场挑战中取得胜利。

第三,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大批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去获取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可见,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基本做出贡献。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7.名誉权与隐私权有何不同?

王老师,您好!

教材中说: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内容。不知名誉权与隐私权有何区别?

学生  陈江

陈江同学:

名誉权与隐私权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的区别是:(1)任何公民和法人都可享有名誉权;隐私权只有公民才能享有。(2)名誉权涉及的内容包括自己在能力、品质、信用等方面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如果他人的非法行为降低了自己的名誉,就会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隐私权的内容是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如果外人知道了自己内心秘密,就会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3)侵害名誉权的方式是侮辱与诽谤;侵害隐私权的方式是窃取、偷看、传播等。(4)侵害名誉权的侵权人散布的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侵害隐私权的侵权人散布的内容只能是真实的。(5)名誉权的侵权人要通过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承担侵权责任;隐私权的侵权人只有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三种方式承担侵权责任。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8.权力与权利有何区别?

王老师,您好!

不少同学在写“公民权利”时,写成“公民权力”,教师说,不能把“权利”写成“权力”,但不知这是为什么。到底权力与权利有何区别?

学生  崔勇

崔勇同学:

权力,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和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和力量;权利,则专指法律赋予人们的一种权益和资格。二者的区别是:(1)权力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强制力,而权利对他人来说是一种请求资格,而非强制力。(2)行使权力的一方必须有另一方,也就是在拥有一定的作用对象时才能形成和实现权力,而行使权利的一方则不一定要有另一方才能实现权利。(3)权力的实现以对方的服从为条件,而行使权利须以承担义务为条件。(4)权力往往代表的是公共利益,而权利代表的往往是个人利益。(5)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不仅是权力者在职责范围内有从事一定行为的资格,而且意味着享有者必须从事该行为。既不能转让也不能放弃,否则就是渎职或失职,也就是说权力的行使无选择性。而权利虽然是国家法律所赋予人们的一种权益,但并不意味着法律要求其享有者必须从事该行为,其权利有些可以放弃或转让,也就是说,权利的行使具有选择性。

你的朋友  王老师

 

 

 

 

39.婚姻自由就是想结婚就结婚吗?

王老师,您好!

有的同学认为,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就意味着公民想结婚就结婚。这种认识正确吗?

学生  丁霞

丁霞同学:

这种认识不正确。原因是:第一,歪曲了婚姻自由的含义。婚姻自由是指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任何人的强制或干涉。可见,婚姻自由并不意味着公民想结婚就结婚。第二,忽视了结婚的法定条件。根据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是: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结婚的禁止条件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结婚。可见,如果不符合结婚的条件,即使想结婚也不能结婚。第三,忘记了结婚的法定手续。结婚必须履行法定手续,即办理结婚登记。只有经过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可见,如果不履行手续,想结婚就结婚则是违法的。第四,想结婚就结婚是在婚姻家庭关系上轻率的态度,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缺乏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表现。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0.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

王老师,您好!

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权利中居于首位。有人认为,言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认识正确吗?

学生  国良

国良同学: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言论自由等政治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表达意愿,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任何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发表言论内容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受非法干涉,发言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这正是言论自由的本质含义。

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它以不损害国家、社会、个人合法利益为前提,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得发表以下言论:(1)有害于国家的言论,表现为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煽动他人背叛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3)有害于社会的言论,如宣扬盗窃、淫秽、凶杀等。(4)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社会公德、破坏社会秩序的言论。(5)侮辱他人的言论,即捏造或夸大事实,诋毁他人名誉,或者用污秽的语言侮辱他人。任何公民如果有上述言论,将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可见,言论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滥用言论自由行为,就要受到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的处罚。应当指出,公民的自我感叹,自己写日记、做文章,不供发表,不给他人阅读,对社会和国家不会造成危害,法律对此言论就不予追究。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1.消费者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王老师,您好!

我们常说,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请问,消费者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  刘星

刘星同学:

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消协”)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经费由政府资助和社会赞助。它的组织机构是理事会。理事由各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新闻媒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消费者协会,以及各有关方面的消费者代表协商推举产生。理事会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协会有以下职能:(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4)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5)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6)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7)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所以,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样的?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说,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请问,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样的?

学生  侯晶晶

侯晶晶同学: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根据选举法第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简单地说,就是县级和乡镇的人民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这种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是与我国的国情基本相适应的。我国地广人多,加上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大范围内,选民和候选人难以直接见面,选民难以了解候选人,因此不宜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而以间接选举比较妥当。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3.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是否男女有别?

王老师,您好!

我听说,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请问:男女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要求是否有所区别?

学生  马强

马强同学:

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兵源充足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照顾女性公民的生理特点,兵役法对公民义务提出了不同要求:(1)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女性公民不进行登记。(2)适龄男性公民符合服现役条件的,都有应征服现役的义务,女性公民根据军队需要应征服现役。(3)年满18~35岁的男性公民凡符合服兵役条件的,除应征现役外,都应按规定进行预备役登记,分别服第一类预备役或第二类预备役,女性公民不服第二类预备役。(4)有民兵组织的单位,适龄男性公民应分别编入基干民兵或普通民兵,女性适龄公民根据需要只编入基干民兵,不参加普通民兵。可见,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是男女有别的。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4.打官司都需要请律师吗?

王老师,您好!

我们经常听说,在“打官司”的时候,要请律师帮助。请问:打官司都需要请律师吗?

学生  闵香

闵香同学:

打官司并非都需要请律师。聘请律师,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是法律服务方面的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是需要花钱的。因此,在打官司时首先就得掂量一下,这个案子有必要请律师吗?那么,何为必要呢?第一,有的案子,是非曲直泾渭分明,即使外行人也一目了然,可以称之为铁板上钉钉的“铁案”,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可预见性和不可逆转性,很难找到变通之策、补救之计。在这种情况下,请律师就显得多余了。第二,有这样一些案件,看上去好像简单,在当事人眼里,似乎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只要到书店里买上几本法律常识书看一看,依样画瓢,自己也懂得怎样操作了。其实,这些案件往往蕴涵着外行人难以把握的司法程序和诉讼技巧,不是看几本法律书就可以无师自通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请律师,否则,有可能会把应该赢的官司弄输了。第三,特别是相当多的案件,证据材料漏洞百出、疑点重重、问号多多,定性上介于两可之间,属于有“松动”可能、有回旋余地的“疑案”,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值得一辩。这种情况下,请律师就显得大有必要了。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5.怎样进行诉讼?

王老师,您好!

我们通过第十五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诉讼的类型和诉讼的基本程序。但到底应该怎样诉讼,还是不太清楚,请您帮我解答一下好吗?

学生  李小刚

李小刚同学:

要知道怎样进行诉讼,需要明确下列四个问题:

第一,到哪里诉讼。一般在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鉴于级制管理权限,须参看标的额大小、经济合同和被告人级别,可到相应的各级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起诉时须提供的材料。当事人到人民法院起诉,须提供侵权或者形成法律职责存在的事实证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主张,提供主体资料证明。当事人是单位的,须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等证明的复印件;是个人的,须提供身份证明的原件。

第三,诉状数目。诉状数目需比关系者人数多一份。如一个原告、一个被告、一个人民法院的,则要准备一式四份的诉状。若多个原告或多个被告,诉状数目则需是原告加被告加人民法院之数,再加一份。

第四,诉状写法。先写原告者身份、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律代表人,单位则是法人。再写被告者身份、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律代表人,单位则是法人。三写诉讼请求。四写事实理由。最后落款“此呈”。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6.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怎么一回事?

王老师,您好!

每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听说每年的宣传日都有一个宣传活动的主题。请问: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  张婷

张婷同学:

弄清这个问题,应从以下4个方面来认识。

1.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由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2001年5月,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对“四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意义。首先,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其次,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第三,确立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法制宣传教育在更宽的领域和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作用并不断深入发展。

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都有一个宣传活动的主题,2009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宣传重点是:第一,结合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力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成功经验,宣传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宣传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宣传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重大发展,宣传我国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方面的重大发展。第二,大力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着眼于维护宪法权威,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基本原则等内容,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宪法、贯彻执行宪法的氛围。学习宣传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人民民主制度,促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三,积极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着眼于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农村改革发展等,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资源环境、土地经营权流转、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着眼于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第四,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和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7.什么情况下犯罪不受刑罚处罚?

王老师,您好!

我听说并非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这是真的吗?如果是这样,请问:在什么情况下的犯罪不受刑罚处罚?

学生  王珊

王珊同学:

许多人认为,一个人犯了罪就一定要受刑罚处罚,这是一个误解。在一般情况下,犯罪与刑罚不可分离,犯罪就要受到刑罚处罚。但并非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已经犯罪的人,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免除刑罚处罚。第一,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三,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四,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五,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第六,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七,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免除处罚与无罪不同:前者应作有罪判决而不予处刑,后者因犯罪不成立做无罪判决。可见犯罪并不都受刑罚处罚。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8.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民事拘留是一回事吗?

王老师,您好!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有三种,即警告、罚款及拘留。请问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民事拘留是一回事吗?

学生  尤本浩

尤本浩同学: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行政处罚,其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却不构成犯罪的人;行政拘留的时间是1日以上15日以下,由公安机关裁决执行。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依法采取的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它是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为防止犯罪分子或重大嫌疑分子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公安机关对人犯决定刑事拘留时,须经公安局长批准,公安机关执行刑事拘留时,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刑事拘留的时间从限制被拘留人的人身自由开始算起,不得超过10天。民事拘留也叫司法拘留,它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严重妨害诉讼的人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民事拘留是在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属于民事制裁的性质,采取民事拘留用决定书,并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拘留的期限为15人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可见,三者不是一回事,绝不能互相代替。

你的朋友  王老师

 

 

 

 

49.父亲打死不争气的儿子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王老师,您好!

我村村民李某的儿子李虎,于2004年染上了毒瘾,当时年仅14岁。从那时起,这个原本宁静的家庭再无宁日,家里根本不敢放钱,不管把钱藏在鸡窝里,还是藏在墙上的夹缝里,都难逃李虎的“魔掌”。2008年7月6日,没钱的李虎又偷了本村村民的拖拉机后斗板。李某非常气愤,7月8日终于找到了一个多月未回家的李虎。一见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李某不由火冒三丈,当时就打了他一顿,并揪着他的衣领将其拎回家中。回家后,李某将李虎反捆后吊在一棵碗口粗的树枝上进行毒打,李虎被打成重伤后,于7月13日死亡。之后,李某投案自首。请问:父亲打死不争气的儿子,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  董康

董康同学:

儿子不争气,父亲管教儿子是应该的,但要得法,要合法,要有分寸,动手就打的管教方法不可取,将儿子打死则太过分了,也违反了有关的法律规定。李某打死儿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已构成犯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理受到法律的追究。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任何其他权利的基础,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0.死缓是主刑之一吗?

王老师,您好!

我看到一则消息,我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宣判大会,一审宣判三案十人,他们因贩卖、运输毒品、抢劫罪被分别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同时被处没收财产或罚金。请问:死缓是主刑之一吗?

学生  刘伟

刘伟同学:

我国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五种,可见,死缓不是主刑之一。当然,它更不是附加刑之一,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三种。那么,死缓到底是什么呢?

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简称,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和刑罚制度,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执行“少杀慎杀”政策的法律表现。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适用死缓的条件是:罪犯应当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所谓“应当判处死刑”,是指犯罪分子的罪行极其严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犯罪性质特别严重,即从整体上看是具有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的重罪;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即客观上导致众多人员死亡、被害人多、财产损失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特别严重),即犯罪的手段特别残忍、在犯罪中起主要的作用、具有卑劣的犯罪目的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或者特别严重的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应从罪行和刑事责任两方面进行考察,即:从罪行上看,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与必须立即执行的相比,后者罪行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说来要比前者严重。从刑事责任上来看,罪行最严重的,一般说来要负最严重的刑事责任,但如果罪犯具有法定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刑事责任就应适当减轻,这时就不再负最严重的刑事责任。与此相适应,判处死刑就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1.为何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请问:为何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学生  赵娜

赵娜同学:

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大量的实例证明,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从半坡到夏墟的原始的龙纹来看,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蛇状的长鱼。有的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由半坡长鱼纹演变过的。仰韶文化古人和夏人为什么把这种蛇状的长鱼作为他们的图腾呢?可能是他们常常面临洪水灾害,都希望人类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就把龙鱼当成他们的保护神来崇拜。有的学者认为,“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只不过它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神奇罢了。有些鳄的外形,都与传说中的“龙”很相似。它们天生就有一些奇异的功能,如能敏锐地预知晴雨,每当下雨之前,常常怒吼如雷。古代先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把它们视为神兽,拜它为雷神、雨神、鼓神等。也有的学者认为,远古人类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和种种野兽打交道,但它们从没见过“龙”这种最神秘、最具威胁性的动物,所以十分害怕它,从而崇拜它,把它看作是地神、水神、战神等,使得“龙”也就越来越神奇。

不管“龙”到底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但千百年来,“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一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在神州辽阔的大地上,处处都是龙的崇拜。“龙”是中华民族权威和神灵的象征,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2.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是“炎黄子孙”?

王老师,您好!

2005年5月6日,新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黄帝陵。他在祭黄帝陵文中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请问:中华儿女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呢?

学生  章永丽

章永丽同学: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中国古书上习惯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皋、炎帝、黄帝、少皋、颛顼称为“五帝”。

相传在上古的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过着原始游牧生活,以至于经常挨饿、受冻、遇险。炎帝看到人们备受折磨,心里极为不安,于是日思夜想,要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如果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人们不就不用四处采摘野果了吗?炎帝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决心寻找这种“草”。他尝尽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果子,有一次误吃了毒果差点送了命。后来,炎帝终于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炎帝收到了很多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一传十,十传百,炎帝种谷的技术传遍了天南地北。炎帝种谷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后来,黄帝和炎帝展开了几场大战,并彻底击败了炎帝部落。从此,黄帝部落进入了黄河流域,并很快发展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黄帝打败炎帝后,又活捉了蚩尤,并将他斩首示众。天下从此又太平起来,于是各部落都尊黄帝为天子。黄帝死后,他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炎帝神农氏首先发明了种谷技术,黄帝首先统一了中华民族,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中华儿女为了世世代代永远纪念他们,就自称是“炎黄子孙”。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3.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说,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发展,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请问:中华民族精神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  王生

王生同学: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岁月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又是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发展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尺度。因此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4.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王老师,您好!

教材讲到了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并且讲到了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那么,到底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学生  孙伟

孙伟同学: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按照恩格尔的推论,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即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示。计算方法是:食物支出金额除以消费总支出金额,再乘以百分之百,等于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依据这个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民以食为天”,吃是消费者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被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一般地讲,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越富裕,它反映了贫困与富裕的程度。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是较早引入我国的西方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概念。在分析收入对支出的影响,支出的结构变化时,应用该系数即能看出其变化情况。该指标内涵明确,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和计算。资料取得也很容易,一般可采用各地统计系统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从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5.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王老师,您好!

教材提到了经济全球化,我不太懂是什么意思,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韩剑

韩剑同学: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6.为什么全球化不会导致标准化?

王老师,您好!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有人认为,全球化的发展就是文化趋于标准化。这种观点为什么不正确?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孙雨

孙雨同学:

全球化就是标准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世界上存在着多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深厚的渊源和根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文化存在差别,但不存在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瑰宝,正是有了不同文化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而多彩。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作越来越重要,不仅一国之内,而且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广泛,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把人类联系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但文化的发展不会随着全球化而趋于标准化,相反,世界的发展使文化更趋于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

如果认为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标准化,会使某些国家或民族认为自己的文化更优越,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深刻意义,并对文化加以保护、宣传和弘扬。所以,虽然经济发展趋于全球化,但世界文化会多元、和谐的不断发展,而不会标准化。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7.什么是战略机遇期?

王老师,您好!

新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什么是战略机遇期?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于菲

于菲同学: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主客观条件较为成熟、具有大好发展前景的特殊时期。新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在对国内外形势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我国的战略机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机遇。环顾全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还存在着企图破坏和平与发展的逆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潮流是谁也阻挡不住的。所以,世界大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打不起来,和平的大局还能维持。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资源在国际范围大规模流动,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三,新科技革命的机遇。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正迅猛发展。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过程中将传统工业向境外转移的机会,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巨大成就的机遇。经过20多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比较健全的市场体制环境,比较开放的国际经贸条件和比较旺盛的创新创业机制。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8.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怎么一回事?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在祖国的土地上,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此,党和国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并有力支持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请问:西部大开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  郑旭红

郑旭红同学: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举行的西北地区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突出强调要加快开发西部地区。2000年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西部开发会议。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步伐。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不仅加快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促进了其它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实际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适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

你的朋友  王老师

 

 

 

 

59.怎样理解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

王老师,您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又经常听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请问:怎样理解这三个“社会”?

学生  陈俊

陈俊同学:

要理解这三个“社会”,就必须弄清它们的提出背景、含义等基本情况。

1.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于上世纪末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包括:(1)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述了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特征,“和谐社会”的构想是其中之一,即“社会更加和谐”。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是: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换言之,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不难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以认为,没有一个和谐社会就没有一个小康社会,或者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符合13亿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证中国真正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础。

3.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从目前资源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将迅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社会。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0.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有何不同?

王老师,您好!

我们知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通过提交议案和提案,来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责。请问: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有何不同?

学生  许开里

许开里同学:

全国人大的议案,是全国人大代表及有关部门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议事原案。宪法第72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分别提出属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主席团可以将议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报告,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经表决,议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政协提案实行提出提案的时间不限、内容不限、人数不限的“三不限制”原则。提出提案一般有4种形式:政协委员以个人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期间以小组或者联组名义提出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人民团体,以本党派、团体名义提出提案;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以本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提案。提案办理有专门机构负责,要求件件有着落,案案有答复。

人大代表议案与政协委员提案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大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另外,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1.什么是人权?

王老师,您好!

我看到了一则新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2月26日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于2月25日发表的《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不当作为,我国特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请您解答有关人权的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  李小新

李小新同学:

要理解什么是人权,应明确人权概念的内涵。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所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享有人权的主体不仅包括所有单个的人,也包括人的结合,即群体、民族和国家等。人权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利,也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等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和平等,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要理解什么是人权,应知道人权概念的产生情况。人权概念最初是17、18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而提出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高举“天赋人权”的旗帜提出:人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的生命、财产、自由等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剥夺或放弃这些权利,就是剥夺或放弃做人的资格,是违反人性的。随着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这种“天赋人权”的思想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相继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人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象征。

要理解什么是人权,应了解人权概念的发展情况。当今国际社会的人权概念与传统的资产阶级人权概念有很大不同,是“发展了的人权概念”,它不仅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提出和确认,使人权概念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狭隘界限。

要理解什么是人权,还应区别两个概念。首先,人权不同于“人的权利”。人权固然是人的权利,但人的权利不一定是人权,因为特权也是一种人的权利,而特权恰恰是与人权相对立的。其次,人权也不同于“公民权”,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人权的主体更广泛,如在中国的外国人并不是中国公民,但他们也是人权的主体;第二,人权有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之分,而公民权就是公民个人的权利;第三,人权的实现不仅靠国内法保障,还靠国际法保障,尤其是集体人权的实现更需要国际保护,而公民权的实现只需依靠一国的宪法和法律来保障。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2.何谓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王老师,您好!

课本上说,目前我国还存在着某些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些都不利于民族团结。请问: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什么意思?

学生  王园

王园同学:

大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一种思想和倾向。大民族主义者把本民族说成是最优秀的民族,应居于支配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享有各种特权,从而不尊重其他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强迫少数民族接受本民族的文化教育,甚至采取强制的同化政策,企图消灭少数民族,一旦有可能,就去侵略和掠夺国外其他民族。在我国,大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就是大汉族主义。有大汉族主义思想的人,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忽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等等;地方民族主义是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剥削阶级的思想和倾向。其主要表现是:过分强调本民族的局部利益,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保持本民族一些落后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不愿意接受其他民族的有益的经验和帮助,固步自封,甚至有排外情绪。地方民族主义对于加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阻碍和破坏的作用,是必须注意克服的一种思想倾向。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3.怎样理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王老师,您好!

教材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请问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学生  孟祥广

孟祥广同学:

以往阶级社会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都是阶级矛盾,即最主要阶级之间的矛盾。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尽管阶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激化,但它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就由阶级斗争转变为发展生产,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可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历史阶段不同,主要矛盾必然不同。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的各方面需求,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生产出丰富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惟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任务很多,存在种种矛盾,有一些甚至是我们更接近、更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但很多任务的完成、各种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可见,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在纷繁的矛盾中不迷失方向,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你的朋友  王老师

 

 

 

 

64.什么是“希望工程”?

王老师,您好!

平时我经常听到有关“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事情,但不知“希望工程”是怎么一回事,请您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张丽

张丽同学:

“希望工程”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的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从社会集资,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民间救助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它的实施范围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重点是国家、省级贫困县。它的目标是: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失学现象,配合政府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

“希望工程”的资助和奖励项目主要有:(1)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提供助学金,资助其完成小学学业,这是“希望工程”的主体部分;(2)为农村贫困地区考入大学、中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其继续深造;(3)在农村贫困地区改建、扩建或新建小学校,统一命名为希望小学;(4)奖励农村贫困的优秀小学教师。

“希望工程”的推出,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理解和积极支持,许多社会团体、企业、民间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或组织义演、义卖、义展,或成立专门的筹资金组织,为“希望工程”筹集资金。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希望工程”共收到捐款24.4亿元人民币,救助260多万失学儿童,盖起了1.1万所希望小学,取得了辉煌成就。“希望工程”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单纯的数字,它更向公众传播了一种公益意识,培育了社会对公益事业的一种理念,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重视,激起了人们对辍学儿童的爱心,开创了社会办学支教的新路子。

你的朋友  王老师

 

 

作者:王有鹏   山东省中学特级教师,临沂市“沂蒙名师”;

联系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联系电话:13954916656  信箱:jiaoyuji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