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合金 铸造 宁波:南通市中小学教师2011年暑期校本研修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9:36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六:文言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点击数:801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而非指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即古白话,如《水浒传》等明清章回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古文10篇,古诗词30首)。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实词120个,虚词15个)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江苏《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所作的具体阐释是:“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4.鉴赏评价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学习从语言到内容到最终目的的具体要求,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把握的“纲”。只要掌握规律、循序渐进,学好文言文并不难。具体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积累,熟记一定数量的词语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精选出来的,无论语言、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学习这些文章,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或如讲故事一般概述内容,要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含义。1.了解文言词语的特点。要培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理解、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这和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不同。“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政”是“政事”,“治”是“治理”,在读法上也不能连读。“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爷娘走相送”,“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妻子”都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独用的,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位卑则足羞”,“北蛮夷之鄙人也”中的“妻”、“子”、“卑”、“鄙”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子。熟悉掌握单音词应注意的几点:(1)理解文言文单音词的词义,可将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当的双音词进行对照。如“今齐地方千里”中的“今”是“当今”、“如今”,“地”是“土地”,“方”是“方圆”。“时操军已有疾疫”,“操”是“曹操”,“军”是“军队”,“疾”是“疾病”,“疫”是“瘟疫”。(2)有的文言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当它们合在一起运用时,不必拆开解释。但是当它们单独使用时,意义是有区别的,例如“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两京赋》因以讽谏”中的“讽谏”就是“劝谏”的意思。但是在“于是舍人相与谏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谏”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单音词。“讽”是“委婉劝告”的意思,“谏”则是“直接劝说”。又如“沾湿”在“长夜沾湿何由彻”句中就是“湿”的意思,但在“儿女共沾巾”,“江州司马青衫湿”,“沾衣欲湿杏花雨”句中的“沾”和“湿”是两个独立的单音词,表示“湿”的不同程度。 (3)联绵词“踌躇”、“踯躅”、“披靡”、“彷徨”、“仓庚”(鸟名),译音词“冒顿”、“大宛”、“大月氏”等是双音或多音单纯词,不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2.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从数量上说实词远比虚词多,从理解、掌握的角度说也比虚词难。掌握实词的关键是词义。实词三义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假借义。(1)实词的古今异义。语言在不断发展,古今词义有的变化了,有的没有变化。“人”、“手”、“刀”、“口”词义至今没有改变,这是基本词。有变化的叫一般词。一般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古代有这个词,而现在不用了,如:“朕”、“妾”、“缙绅”“宦官”等,“宦官”,是古代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古文中与之同一概念的词汇还有“寺人”、“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由于时代的发展,宦官已经消失,那么表达这一概念的一系列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均已消失。另外,“宦官”还有一义项是“仕宦之通称”(如《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但现代各级政府官员也没有此称呼了。再如“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后作王室的代称)、“章甫”(古代一种帽子)等等,皆因事物的消亡不见了;一种是古、今都有这个词,但字的形、音、义方面有变化,如“履”、“屦”现在说“鞋”,“冠”现在说“帽”,“曰”、“叟”、“须臾”等词,已被“说”、“老头”、“一会儿”等词汇代替。这类实词,虽难记些,但不会同现代汉语混淆,可把它们当作生词去记忆;再一种是字形相同,字音也相同,但字义却不同了,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去国怀乡”,“去亲戚而事君者”),而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又如“访”古代是“询问”的意思(“穆公访诸蹇叔”,“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今天则偏重于“拜访”的意思。有些词在古今意义上只有细微差别,其意义却与今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情况复杂,难于掌握。这些词汇,又常常被列为考查重点,是需要下大力气掌握的。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这类词汇上。例如:“购”古代的意思是“悬赏征求”,如“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劝”古代的意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这类词以单音的居多数。古今意义的双音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前文所说的“卑鄙”;一种是双音词如“丈夫”(男子)、“行李”(客商)。这类双音词在古今意义上有显著差别。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靠积累、记忆。着重记那些和现代汉字,形同、音同而义异的词。同时可以和含有古代词义的成语相互参证。如:“走”古义是“小步快跑”,引申为“跑”;“偷”是“勉强”、“凑合”的意思。这就可以和“走马观花”、“不胫而走”、“苟且偷生”中的“走”和“偷”对照理解。(2)实词的多音多义。前面提到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即一个音(字)就是一个词,而一个词又不止一音一义。例如“缪”就有三音:miào(缪贤);mù(缪公);móu(绸缪)。“道”就有“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规律”(天有常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学说”(墨之道兼爱为本),“说”、“讲”(仲尼之徒元道桓文之事者)等义。一般说来,诸多义项之中,有一个是本义(大多是词的原始意义),其他词义是这个词义引申义,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关系有近有远,用法有同有异。“引”,本义是“拉弓”(会意字),《孟子》“引而不发”的“引”就是引的本义。引申为“拉开”(“丁壮者引弦而战”,“将军夜引弓”),“延长”(“天下莫不引领而望之”),“引导”(“引赵使者蔺相如至”),“拉”、“拽”(“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后退”(“引次江比”)。引申义的基本发展形式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有直接引申,如“引”的“拉开”义;有间接引申,如“引”的“引导”、“后退”义,这就形成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①要有所侧重,要记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义项。例如“负”在文言文中的常见义有“败”(“胜负之数”),“倚仗”(“秦贪,负其强”),“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承担”(“宁许以负秦曲”),“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等义。应侧重记“倚仗”、“承担”等义项。②只记多义词的若干义项还不够,还必须“因文定义”。从工具书和注解中选择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就是如此。“橹”这个词在教材中出现过两个义项:“船桨”和“盾”。在“樯橹灰飞烟灭”句中,因为和“樯”(帆)并列,自然指“桨”(再借指战船),而在“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句中,因为描写战况,“橹”就指盾牌了。而在“修橹轒辒”(《孙子•谋攻》),“泰山为橹”(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橹”却又是“望楼”(古代瞭望敌情的建筑)的意思了。又如“黠”常见义项有“聪明”、“狡猾”一褒一贬两个意思。在“里骨猾黠”句中,“黠”自然取贬义。在“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这段话里“因文定义”,“黠”当然取褒义。因为前面有“聪慧”,后面有“当有所成”。(3)实词的假借义。什么是假借义?词的假借义,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用。这是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假借为“背叛”的“背”,“内”假借为“纳”;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焉”本义是鸟名,假借为语气助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前边说的“莫”,本来是“日落草莽之中”就是“天黑”的意思,后来又造“暮”字,又如“益”,本来是“水从器皿中涨出”的意思,后来又造“溢”字。“莫”和“暮”,“益”和“溢”应称为古今字,但有些书上不这么严格区分,也统列入通假范围之内。怎样掌握通假字?①要根据通假字用同声同韵的字代替本字的特点,遇到某个词用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就可以从字音或声旁方面去考虑这个词是否是通假字。②要了解通假方式。通假的方式一般有三类:A.音同、形近(部分的)多采用所通假字的声旁。“列缺霹雳”,“列”通“裂”。“以白鹿皮为带,直四十万”,“直”通“值”。“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禽”通“擒”。B.音不同,但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形近(部分的)多采用共同声符。“距关勿内诸侯”,“内”通“纳”。“卒然边境有急”,“卒”通“猝”。“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C.音同、形不同。“手裁举”,“裁”通“才”。“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③要理解通假字主要是音的问题,但不是只要音同音近的字就可以通假。某字与某字通假是固定的,而且不能互相通假。“蚤”可以通“早”,但“澡”、“枣”就不行。“县”通“悬”,但“玄”、“旋”、“璇”就不行。④也有极少数的字可以有两个以上通假字。“李广详死”、“箕子阳狂”中的“详”、“阳”都通“佯”。(4)实词中的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意义相同(或相对、相反)的词组成的,但意义却偏于一个词。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是偏义复词,意义是“园”(“圃”是菜地)。3.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虚词从数量说远比实词少,就变化说也比实词简单,但使用频率很高。虚词分单音虚词和复音虚词两类,一个虚词也有多种用法。高考《考试说明》列出的文言虚词有15个: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根据某个虚词在某句中的前、后位置,与某些词的搭配关系,可以判断出它的词类和作用。例如:“于”字在一个短语或句中,前有动词,后有名词(主要是地名、处所名称),这个“于”字是介词,意思是“在”,如“藏之于庙”(把它收藏在太庙里),“俟于门外”(在门外等候);“于”字后面的名词是官职名称或人名,则是“对”、“向”的意思,如“言于孙权”(对孙权说),“求救于孙将军”(向孙将军求救);“于”字的前边是形容词,后边是名词,那么这个“于”字又是表示“比较”,如“美于徐公”(比徐公美),“弱于秦”(比秦弱)。又如“焉”字,在一句之首往往是疑问代词“哪有”、“哪里”的意思,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人在位,却做欺骗百姓的事呢);用在句末往往是兼词(在此)或语气词,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鄱阳湖口有石钟山在那里),“虽鸡狗不得宁焉”(就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焉”字前边有叠音词,“焉”字又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的意思,如“盘盘焉”(盘旋环绕的样子),“规规焉”(固执、拘谨的样子)。4.掌握常见固定短语。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二、掌握规律,了解常见语法现象1.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文言文的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有一些词可以依照一定的习惯而灵活运用。这种活用现象只是这个词在某句中的临时功能,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具备这种功能了。(1)名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时,要具备一些条件。①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秦军汜南”中“军”用作动词,为“驻扎”的意思。“使其将将其军归魏”中第二个“将”用作动词,为“率领”的意思。②名词、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常活用作动词。如“足之所履”,“履”是名词,用在“所”字之后,与所字组合成“所字短语”,这时“履”字就由名词变为与其意义有关的动词“踩”的意思了。“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中的“贵”、“贱”、“尊”、“卑”都是形容词,用在“所”字后,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尊重”(贵、尊)和“轻视”(贱、卑)。③名词、形容词在“能”、“欲”等能愿动词后也常活用作动词。“非能水也”句中“水”变为动词,为“游泳”的意思。④名词用在副词后,一般也活用作动词,如:“有能者不得不官”(有才能的人不能不让他作官)。“官”这名词,在副词“不”后,活用作动词。⑤名词、形容词用在“之”字等代词前,也常活用为动词。“驴不胜怒,蹄之”的“蹄”名词活用作动词,为“用蹄踢”的意思。⑥名词后用介词短语作补充说明,这个名词也活用作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后有介词短语“于其址”,用作动词,是“建筑屋舍”的意思。⑦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名词,中间用“而”字连接构成并列式关系时,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句中“耕”、“织”是动词,用“而”字连接的名词“衣”、“食”活用为动词。“衣”是“穿衣”、“食”是“吃饭”的意思。(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作谓语的词,具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例如“秦王恐其破壁”的“破”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破”指的是“壁”。“薄赋敛、广畜积、实仓廪”中的“薄”、“畜”、“实”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赋税减少,使储备增多,使仓库充实)。“魏置相,相田文”(魏国设丞相职位,使田文做丞相)中“相”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区别是否是使动用法,一要从语法角度分析,二是从意念角度分析。例如“武丁朝诸侯”,“孟子朝王”两句中的“朝”都是谓语动词,两句都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但因为武丁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从意念上说当然是使诸侯朝见武丁,而孟子自然是朝见诸侯。又如:“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臣诸侯”中“王天下”的“王”是名词用作动词,“臣诸侯”的“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诸侯称臣),这是因为汤和文王都是国君的缘故。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有使字带宾语。如:“使人遗赵王书”,“使其从者衣竭”。一种是有“使”字但后边的宾语省略。如:“杞子自郑使告于秦”,“使归就戮于秦”(分别省略“人”、“我”)。一种是无使字有动词和宾语(见上段)。使动用法有三种译法。一种是补上使令性动词。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乱”译为使……乱。一种是把使动用法的词,译成述补结构。如:“攻邯郸以广地尊名”,“广”译为“增广”,“尊”译为“提高”,即攻取邯郸以扩展土地提高声望。一种是将含使动词的句子译成把字句。如:“因以浮船”译为因此用(它)把船浮起来。意动用法是指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是什么。如:“今太子迟之”就是“现在太子认为晚”的意思。“齐桓公客之”就是“齐桓公将他作为宾客”的意思。识别意动用法也要依据前后文意,不能离开语言环境。名词、形容词后带“之”字(“之”字后无其他词)往往表示意动。如:“(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奇之”是以为奇的意思。“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人见而美之”,“美之”是以为美的意思。(3)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现象。如:“天下云集响应”中,“云集”是像云一样聚拢的意思,“云”名词作“集”的状语。“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词,作“事”的状语。“笼养之”中,“笼”名词作“养”的状语。“(予)草行露宿”中,“草”名词作“行”的状语,“露”(露天)名词作“宿”的状语。掌握名词状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作状语的名词,其前面必须另有主语(主语有时承前省略)。如:“一狼犬坐于前”中,“狼”是“主语”,“犬”是名词状语(像犬那样)。“天下云集响应”中,“天下”(全国人民)是主语,如果单独说“云集”,“云”就不是状语而是主语了。②名词状语实际上是个介词短语“在……”、“用……”、“像……”等。如:“(余)从流石蛇行而上”中,“蛇行”是像蛇那样爬行的意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箕畚运”是用箕畚运送的意思。“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夜呼”是在夜里呼唤的意思。③要区别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状语的异和同。所谓“异”是指从语法角度说。如:“唐兵西,将至霍邑”和“故人西辞黄鹤楼”,前一句的“西”是动词,后一句的“西”是名词状语,形容、修饰动词“辞”。所谓“同”指前一句译成“向西(进军)”,后一句的“西”也译成“向西”,形式、意义上没有差别。要说不同,只是前句“向西”应写成“(向)西”,以表示这个“向”字是译时所加上的。而后句的“西辞”,直接写成“向西辞别”,不必加括号。2.掌握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句式,特殊的是判断句不用判断动词“是”;被动句极少用“被”;省略句多等。(1)判断句。判断句中主语、谓语之间一般不用“是”,基本句式是“……者……也”(“子瑜者,亮兄瑾也”),或只用“也”或“者”(“博鸡者,袁人”;“陈涉,阳城人也”),或“者”、“也”都不用(“刘备天下枭雄”)。有时用“即”、“为”、“非”表示否定判断[“项梁父即楚将项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先王之法)非不贤也”]。(2)被动句。被动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形式上有表示被动意思的词,如:“于”(“而君幸于赵王”),“受”(“受制于人”),“见”(“信而见疑”),“为”(“为天下笑”),“为……所”(“恐为操所先”)等。一种是“意合”被动,即形式上没有被动词,但含有被动的意思。如:“兵挫地削”,意思是“军队受到挫败,土地被剥夺”;“如姬最幸”,意思是“如姬最受宠爱”。(3)省略句。省略句也有几种情况:①省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前一句蒙后省)。②省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后一句承前省“为乐”)。③省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追”后省“之”字)。④省介词,如:“将军战河北”(“河北”前省介词“于”)。怎样辨别这几种省略句式呢?一般情况,前句的主语在后句中也作主语时,一般要省略。应注意的是省略的主语,有时并不是同一主语,而是交错省略,这就需要联系前后文来判断。如:“公使阳处父追之,(阳处父)及诸河,(孟明)则在舟中矣。”括号内为省略了的主语。省略的谓语常在对举或排比句中出现。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宾语的省略,上文出现过的人或事物,宾语往往省略。见省略句中的③。介词省略,在动词后有表示方位或处所的词语,动词后的介词往往省略,见省略句中④。3.了解文言文的特殊词序。词序的变化,就句式说就是倒装。即打破句子成分和结构的常用格式而出现变式。一个词在句中充当某种成分,它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果词序变了这就是“变式”。文言中词序变化主要有四种情况: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谓语前置。(1)宾语前置。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构成(主)—(宾)—(谓)式。如:“沛公安在?”“卿欲何言?”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前面,构成(主)—(宾—介)—(谓)式。如:“何以战?”“吾谁与归?”③有“不”、“毋”、“未”、“莫”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若宾语是代词,则提到谓语动词前,构成(否定词)—(宾)—(谓)式。如:“未之有也”;“不余欺也”。④用“之”或“是”作提宾标志,构成(宾)—之(谓),(宾)—是—(谓)式。如:“句读之不知”;“唯余马首是瞻”。(2)定语后置。定语移到中心词后,用“者”作标志,构成“中心词”-(定)-(者)式,有的在中心词和定语间靠助词“之”把定语移后。如:“人马烧溺死者”;“石之铿然有声者”。(3)状语后置。介词短语作状语,移到动词谓语之后。如:“裹以帷幕”;“言于孙权”。(4)谓语前置。疑问句和感叹句中,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如:“谁与哭者”;“甚矣,汝之不惠”。 三、拓宽知识,了解一些文化常识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括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官职、礼仪、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选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如“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攻山西千里之秦”中的“山”都是特指,指殽山或华山。“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矣”中的“关”特指函谷关或潼关。又如“阴”和“阳”一般指背光和向光的一面,但是山阴和山阳分别指的是山的北面和山的南面;河阴和河阳又和山阴、山阳相反指河的南面和河的北面。这是因为中国山脉、河流多为东西走向。山从山脊看,南面向光,北面背光,而河从河床看,南面背光、北面向光。再如“左”和“右”表示高低,官位和座位正好相反。官位、社会地位以右为上(限于唐宋前),以左为下。而座位以左为上。同是战车主帅和一般将士所处的位置也不同。其他如“千支”、“庙号”、“谥号”、“姓”、“氏”等也都是阅读文言文所不可缺少的常识。 四、加强训练,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一)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分析:进行文言文翻译应当掌握如下四点:(1)要求。译文要力求达到“信、达、雅”三个标准。“信”,就是内容要忠实原文;“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顺;“雅”,就是语言要规范、雅洁。(2)原则。主要有下面四条:①字字落实。即对文言原句中的每一个词的含义与语法功能都要理解,并尽可能在译文中充分反映出来。②符合原意。即翻译不同于注解,也不能笼统地说一下原文大意,或任意压缩、添加和改变原作内容。应当做到客观地翻译出每一句话,并使全文前后照应,互相贯通。③直译为主。即凡是能直译的地方,都要按照原文的语序,逐词逐句地对译;不要擅自变更语序和增删词句。④意译为辅。即由于古今语言发展而演变得不能直译的地方,可以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把原文的意思准确明白而通顺流畅地翻译出来,不一定跟原文的字面、语序对应。(3)方法。大致有如下五种:①增:主要是指古今用词不同与原句有所省略的地方,在翻译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增加或补充一些语言成分,使译文意思明确、通顺。如:文言中的单音节词对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一般要求增加词素;文言中的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翻译时通常要添加相应的量词;文言中常见的主、谓、宾语以及介词“于、以”的省略,翻译时必须加以补充;等等。②删:主要指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勉强翻译,反而使句子别扭或累赘,这就应当删去。如:发语助词“夫”,凑音词或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是、之为、而”等等。③留:这是指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基本词,如山、水、飞、游、小、长、百、千等等;以及特定的专用名,如人名、地点、官名、国号、帝号、年号和度量衡单位之类:都可以沿袭保留下来,不用翻译。④换:这是指古今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可参见前几讲“文言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中的有关介绍)的一类词,在译文中应把古语换成今语。⑤移:主要指文言中的各种倒装句式,在翻译时必须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把倒装的成分予以适当的移位调整。(4)步骤。根据上面介绍的文言文翻译要求(三个字),按照有关的翻译原则(十六个字),运用适当的方法(五个字);在着手翻译时,还应当遵循一定的步骤。这可参考以下口诀: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句,揣摩语气;补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篇,连成一体;如无标点,先行断句;翻译完毕,检验仔细。(二)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分析:正确把握文意,可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来把握文章大意。从微观到宏观就是指在把握字词句意的基础上把握段意,在把握段意的基础上把握篇意。从宏观到微观就是指在对文章获得了基本正确的整体认识之后,再以此为指导把局部(段中句或篇中段)还没有弄得很懂的地方,放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中进一步予以思索,有可能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对局部的进一步理解,反过来又可以修正或加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这样相互关照,多次反复,就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文意。(三)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分析:分析文章内容。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体裁。对于记叙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之间的关系,事情的开端、经过、结果,哪是中心事件,文章的脉络线索是什么等等,然后再进一步思考探求人物活动和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对于议论文,主要是弄清文章的论点,找出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文言文中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分析文章的内容并不十分困难。(四)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分析文章的内容之一。在议论文中,文章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在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为对人物、事件的是非评价和爱怜憎恶。这种是非评价和感情态度,一般体现在文章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中;有时,在具体的记叙描写中也会渗透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有时还要联系文章的历史背景或人物的生平来分析。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六:文言文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