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钠方程式:南通市中小学教师2011年暑期校本研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5:44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2011年暑期校本研修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一:散文(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程目标:1.建构散文的知识体系。2.熟悉散文的鉴赏要点。 课程内容:散文取材广泛,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可包容大千世界,万千景观,可描摹人生百态,家长里短……一人一事,一涕一笑,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以引发作家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散文是智者松散俏皮的妙语,它是不经意间抒发的感受,不很规则有序的作文”;“真正的散文如自然熟悉的交谈,散文家都是娓娓道来、明畅达意的杰出谈话者,每一个词语都在传达作者的个性风采” ;散文“是通达豁然者放下学究,向你向我向他叙述生活真谛;抑或是他在喃喃自语,留心者无意中听到他直抒的胸臆”,正是散文“渴望交流”的这种谈话式精髓,构建了作者与读者间感情上的密切关系,我们时而因情绪感染而愉悦,时而因心有灵犀而会意。抒情性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轻唱;记叙性散文如诗如画,形象鲜明;哲理性散文以种种形象来揭示事物的底蕴,参悟生命的真理。时常涵咏这种种散文,我们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颐养性情,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散文又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优美的意境,精到的见解外,还有或清新隽永,或质朴无华或优美生动的语言。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什么是散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散文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但随着散文创作的日益繁荣,散文大家族中其他一些成员的个体特征迅速形成并鲜明地表现出来,它们几可以和散文称兄道弟,分庭抗礼,如杂文、报告文学、传记、科普小品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先后从散文家族中独立出来,这样散文的范围缩小,概念内涵越来越纯文学化。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热潮的涌动,散文的表现手法日益多元化,以“文化散文”为代表的具有大散文气度的散文革新走向,推动着各种 “新潮散文”文体革命的进行,散文文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已引起了人们对散文文体的重新审视和思考。综合各家言说,结合目下文坛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体裁。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都指向同一主旨,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会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3)以感情的变化或者遐思迩想的思绪作为串联文中材料的线索;(4)行动线索。比如游记散文一般会用游程行踪为线索。(2)意境深邃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应该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如果有境无意,那只是生活的照片,是呆板空虚的描写;而有意无境则又流于抽象,是空荡荡的呐喊,是教条说教。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可以说,一篇优秀散文的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明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所谓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之皱眉。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三、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母亲的回忆》。(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老舍的《想北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要善于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A.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B.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C.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四、散文的鉴赏(一)抓住线索,按图索骥。散文是一个不易把握的文体。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散文家,犹如一个个的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好比风行水上,自有一种飘逸的美。刘熙载将此谓之“飞”,所以散文又可以理解为“飞”的艺术。我们必须理解文章从何处“飞”来,又向何处“飞”去。了解“飞”的来龙去脉。即文章的线索,然后按图索骥,牵一线而动全身。线索之于散文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越是无拘无束的文体,就越需要维系艺术生命的线索,使生活的珍珠串联起来。散文既是“飞”艺术,它的线索应是瑰丽多彩的。把握了这些线索形式对散文鉴赏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线索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纵贯式,即按事物本身的发展进程为线索,纵深的组织材料。最常见的是以时间的次第组织材料,一般用于叙事性的散文,使叙事有头有尾,易于读者接受。也有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的主要用于写景类的散文,由于描写的对象是客观静止的,就要以观察次序来组织文章。还有以情节的发展为线索的,一般适用于叙事性的散文。(2)横贯式,即以内在的思路或以外在的某个物件为线索来连缀互不关联的画面、断片,按事物的性质归类,并列的组织材料。以情感为线索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其中每个材料之间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外在联系,然而内在的一种精神,就像一根红色的丝带,把一个个珍珠一样的材料贯串成一挂漂亮的珍珠项链。比较而言,纵贯式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横贯式则带有哲学的抽象,行文中有跳跃,线索连缀的是毫不相干的材料,从形式上拉开了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多积累,从阅读中寻找敏锐的语言感知力。(3)纵横交贯式,顾名思义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游记散文中经常运用游踪是纵贯式,一般还有一条横线加以限制。以上只是一个大略的介绍,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超不出这三个类型,具体如何演绎就要靠读者随机应变了。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条线索是作者的游踪,一条线索是作者的内心感悟。(二)纵观全局,探索主题。主题就是作者在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的种种态度和观点。它是一篇散文的灵魂,将主题探索到了,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体,本质。它同样是鉴赏散文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对散文主旨的探索并非易事,只凭主观的直觉去判断,往往会失之偏颇。探索散文的主旨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清理作品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间的情,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立意和主旨。具体做法是,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写物散文――移情就物――主旨即物人相通处。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所以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必须了解在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后,国民党倒行逆施,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的有关背景。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作者于其中蕴涵的感情就好理解了。(3)聚焦文眼,把握散文主题。文眼指的是文章中那些精炼警策的句子,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文眼即散文主题的凝聚点,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抑所谓文眼者也。”文眼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多数文眼是由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充当的。1.在题目,显现思想“标题是著书立说的眉目,是宏观统摄和调控文章写作行为顺利展开并能高质量完成作品的核心,是破译文章的直接入口。”好的题目,有提示作品的内容,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如老舍的《想北平》中,“我真爱北平”“真想念北平”这样的语句,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回环曲折,一唱三叹,成为文章的主旋律。2.在文前,领起全文文章学说,“文眼”在篇首,领起全文,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眼就是开始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以此发端,逐步发展,由“心里颇不宁静”引起“步出门”去看“荷塘月色”;在看“荷塘月色”时,感觉出自然宁静,在宁静中暂时忘却“心里颇不宁静”;又由眼前之景回想到古代采莲的诗歌。但这种“逃避”毕竟是短暂的,终归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在无奈中,回到家,又开始新的“不宁静”。全文围绕“心里颇不宁静”展开,随物赋形,但丝丝穿眼,“不宁静”成了文章内容的中心点,“不宁静”成了文章结构的凝聚点。3.在文中,承上启下在文章中的“文眼”,就像小河上的一座精巧的桥,不但突出表现了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而且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眼就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不仅呼应了前面作者一群人“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情形,由这一文眼的过渡,顺势讲明出游“探险”实现“游之乐”必须注意“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这出现在文中的文眼,照顾到前文的文意,而且过渡自然,顺势成章,使文章结构严谨,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更具说服力了。4.在文尾,画龙点睛有的散文,前面娓娓叙来,直到结尾处,水到渠成,点出“文眼”。这种在文章结尾处的文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冯骥才的《真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感受,而和谐的真谛在于信赖。从写作来说,这句就是全文的“文眼”,这是神来之笔,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了深深的哲理。总之,文眼在散文中,不但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且有助于结构的完整性、和谐性,从而使文章的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三)缘景入情,感受意境。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求散文的意境美,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理趣之妙。赏析散文的意境最常用的方法是缘景入情。在把握语言的基础上,将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内容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物象,融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感受后,明确清晰的意象,然后找出意象构成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和意象群之间的内存关系,结合作者情感、创作背景、读者的真切体验,建构起符合文章主旨又体现读者个性的意境来,使读者与作者在一定层面上达到情感的共鸣。写景状物的散文要从景物特征入手。《我的空中楼阁》中“小屋”的最大特征是“轻灵而自由”。而作者的人生理想正是“自由”。自由是景与情的相通点、结合点。记事述人的散文要从典型细节入手,如刘和珍的“和蔼、微笑”。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可以使读者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在朗读中欣赏那山中轻灵自由的小屋,感受作者的快乐、幸福,在朗读中想像刘和珍的音容笑貌,感受作者悲愤的心境。明确意象,构建意境,读者可以徜徉于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得到舒心惬意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做一次灵魂和精神世界的心灵旅游,这就是鉴赏的真谛。(四)品味语言,鉴赏写法。(1)揣摩语言,分析字里行间意蕴 揣摩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或者意蕴丰厚或者运用修辞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揣摩散文的语言要以作品的题旨、情境为参照系。比如《故都的秋》中“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一句,含义颇丰,如何阐发其深刻内涵呢?联系情境,题旨,不难得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指文人学士,作者借写古代文人学士逢秋悲啼,实际上表白自己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的他,由于不得志,而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能不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揣摩语言尤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抒情议论的段落。散文的表达方式最基本的是记叙和描写,但最重要的是抒情和议论,因为它们是记叙和描写的深化,往往是散文主旨的载体。有了这些抒情和议论,文章才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另外,揣摩语言还需考虑其他方面,如本句的句式结构、在语段中的地位、相邻句、在全文的作用以及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修辞等,分析它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2)鉴赏手法,体会表情达意效果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明确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1.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散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和说明。就表达方式来讲,散文用得最多的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A.叙述。叙述是散文最重要的表达手段,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散文,都要以事或以景、以物见意。材料的叙述顺序,关系到表意的效果。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B.描写。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但一篇散文,如果不加以区别,处处都展开描写,形象反而就模糊了,因此,描写又是有重点的。文章描写的重点,总是那些最能表现作品思想的地方,最能烘托作品情境的地方。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C.抒情和议论。在散文中,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 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作者对所述对象的见解和感情,常常直接以抒情或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说记叙是散文的形,抒情和议论则起着点“神”的作用,把握住了抒情和议论也就把握住了材料的精神、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对散文也就“意领神会”了。2.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3.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等。(1)铺垫悬念:“铺垫”,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悬念”是指文学作品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读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代,以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2)伏笔照应:“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恰当地运用伏笔,可以使人物的出现或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合理。 “照应”,是指作品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或者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恰当地使用照应,能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脉络和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3)衬托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5)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6)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里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7)联想。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联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心理活动。联想的类型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①接近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事物的一种联想。②类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而产生的一种联想。③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想。④因果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想。(8)抑扬结合:“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9)点面结合:“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点面结合则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10)动静结合:“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鸟的鸣唱反而把深山密林的那种寂静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动与静的艺术辩证关系。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11)情景交融:“情”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诗歌一项重要的内容;“景”则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现代文学作品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情”等写法。(12)托物言志:是指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刻的含义。恰当地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总之,提高鉴赏散文能力的过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只有掌握要领,潜心研读,持之以恒,鉴赏水平才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还有一点应注意,鉴赏散文应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第二课时  课程目标:通过对必修一散文专题(“旅人漂泊”)的梳理,加深对散文文体特点的认识,并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 课程实施:在人类情感世界的宝库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那就是乡情。一条弯弯的小路,一场潇潇的冷雨,一声熟悉的乡音,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可以说乡思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要通过对《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等几篇散文的复习与梳理,进一步加深对散文文体特点的认识,并进而探讨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板块一:重点解析(明线索作用,析形散神聚)本专题的四篇文章都是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所谓“形散”也就是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十分灵活、自由、多样,且富于变化。具体到选材上来说,就是题材可以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都可以是它的题材,就像郁达夫说的那样“人间天上,草木鱼虫,无可不谈。”而“行文方式的散”主要指散文笔法随意,舒卷自如,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当然也可以交叉进行。“神不散”的“神”又指什么呢?显然就是指文章的中心和灵魂,那么“神不散”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散文的中心明确,集中紧凑。既然不能信马由缰,那就必须有一根勒马的缰绳,就散文而言,这根勒马的缰绳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散文的线索。“线索”缀取,串起零落的“珍珠”“线索”是串连文章、安排材料的“纲”,散文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的材料将是“一盘散沙”。不同类型的散文,它的线索也有区别,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则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想北平》——一线贯穿,首尾呼应我们先来看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我们知道,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北平这样的大城市,可供描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那么在老舍先生的心目中,他的故乡,他所知道的北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浏览文章的4—7节,作者写了北平既有热闹的地方,但又动中有静的特点;写了北平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的布局;作者还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写出了北平的安静娴雅,布局合理,贴近自然的特点。为了突显出北平的特质,作者甚至将笔触伸向了万里之遥的巴黎、伦敦这样的“历史的都城”。这部分涉及了诸多内容,像是一棵大树上伸出的枝丫,但一枝一叶总关情。贯串这些看似零散的材料的是什么呢?就是一根感情的红线。老舍写作这篇文章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文中表达这种情感的语句可谓是俯拾皆是。我们很容易找出这样的一些句子:如“我真爱北平”“我的每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等,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北平的浓浓爱意,这种情感一以贯之,绵绵不绝,而对北平的这种感情也正是全文材料组织和安排的线索。 《我心归去》——线索清楚,层层深入下面我们再一起看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可以启发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思考,“我心”是从哪里“归去”,归向何方,又为什么会归去呢?前两个问题很简单,韩少功在访问法国期间,他的心悄然归往了故乡。那作者的心又为什么会归往故乡呢?要知道法国可是一个举世闻名的风雅富贵之邦啊!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梳理一下课文的内容:文章前四个小节,写了些什么呢?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作者极力渲染自己所处的环境之雅静、条件之优裕;另一方面作者又反复渲染自己精神的孤独寂寞。把这两方面对举着写,又有怎样的意图呢?说明了难耐的冷清超过了优裕生活对他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心无所依的孤独感,使作者的心偷偷地归去。那么还有一些什么原因使“我心归去”呢?引导学生注意第五小节的一段充满温情的想像(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这种对亲人的惦念不正是“我心归去”的又一个原因吗?那么是否说有亲人陪伴在身旁,他的心就不会“归去”了呢? “我心归去”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看这样一段文字:“故乡比其他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明白故乡与旅游景区的不同之处了。这里的“血、泪,还有汗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过自己奋斗的印迹,也惟其如此,故乡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这其实才是“我心归去”的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正是围绕着对故土的思念这根感情的红线,渐次深入地回答了“我心归去”的原因,也逐步完成了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由此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文眼”切入,透视文章的“心灵”我们常常说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文眼”切入,透视文章的“心灵”。散文在形式上虽然显得很散,但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并有极强的概括力的词语或句子,这样的词语或句子就是“文眼”。倘若我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洞悉全文的“心灵的窗户”,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乡土情结》——“文眼”统帅,中心明确下面让我们根据刚才给“文眼”下的定义,一起来寻找柯灵《乡土情结》中能反映作品主旨并有极强的概括力的词语或句子。不难发现,本篇散文的文眼就是题目中的“乡土情结”这个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柯灵是怎样给我们解读这种情结的。我们一定注意到了,作品一上来就援引了大量的古代思乡诗,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王维的《杂诗》引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土地”,紧接着又援引其他几位的思乡诗用以证明在不同的具体情景下,人都会有体现乡土情结的具体行为,以此对乡土情结作了生动的诠释,从而说明了这一情结的普遍性。然后宕开一笔,叙述了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对这部分内容,我想,课堂上一定有同学会心存疑问:既然题目是乡土情结,写离家岂不是和文章的中心南辕北辙了吗?如何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呢?我们不妨启发学生思考,写离家其实正是为了强化思乡的情感,因为乡土情结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为强烈。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那样:“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所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游离于文章的中心的,相反它是对文章中心的强化。散文宕开去自然还得能够收回来,作者随后又回到了对乡土情结的探讨上,这里特别说到近百年无数创业者浮海远游,打拼天下,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这部分内容和前面的相比较而言,对乡土情结是否有了新的开掘呢?还仅仅是停留在对一般意义上的家乡的眷恋吗?显然不是,这里已经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最后一小节,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不妨启发同学们思考一下,新时代的乡土情结又有怎样全新的内容。从课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就是既走向开放,又有心灵的归宿。总之,作品紧紧扣住文眼,一步步将乡土情结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最后又赋予了“乡土情结”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前方》——“文眼”开路,探幽索隐如果说前面三篇文章里表现的家园之思的“家”还是“家乡”、“家国”一类的实体形象的话,《前方》关注的则是人的精神家园了。文章由一幅摄影照片切入,引出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这个中心句是什么?就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个句子也就是本文的“文眼”。紧接着作者分析了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同学们不难从文章中找寻出答案: 1. 离家的习性与欲望没有寂灭2. 外面世界的诱惑 3. 出自无奈4. 前方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呼唤。随之作者把眼前的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生发出了这样的见解——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接着给我们分析了人类精神的三重悲剧,那就是:在走向前方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园;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最后一节,重新回到摄影图片上,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一句“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此处已不仅仅是在猜测车中乘客的活动趋向了,而是已经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追问了,这是对人类精神探寻的关注,而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之所在。《前方》行文结构非常清晰,思绪由摄影放出再收回, 文章由实到虚,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文眼”——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一步步探幽索隐,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其实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板块二:难点突破(品关键语句,悟家园内涵)我们在逐一梳理了四篇课文的思路,整体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再共同突破本专题的最大难点,通过品关键语句来体悟家园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一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对故乡的认识有什么异同?2.《前方》一文中对“家”“家园”的理解与上述几篇又有何区别?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想北平》中的这样两段话: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它在我的血里”这些语句表明了北平与作者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很显然,表明了老舍与北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那我们再进一步的思考一下,北平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影响呢?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认为北平给予了他性格与脾气,实际上就是说北京赋予了他的个性、气质与文化品格。故乡作为一个空间,一个环境,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无不影响着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故乡造就的。《我心归去》中也说:“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这里同样强调了人与故乡的关系,强调了故乡对个人生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我们再看《乡土情结》中的有关句子:“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童年这个阶段呢?这是因为,在人生的长河中,相对而言,童年大都是在故乡度过的,从自然、亲情、邻里、风俗习惯、历史传说等等各个方面受到了教育、感知和熏陶,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没法重新选择生命之源。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得出关于故乡内涵的第一个结论了,那就是:故乡是人生的出发地,是我们生命的确证,是生命之根!那么这三篇课文中对故乡的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看《我心归去》中的这样一个句子: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启发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说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呢?《现代汉语词典》里不是明白无误的写着:“故乡”就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吗?那么上面这个句子中,“真正拥有故乡”中的 这个“故乡”又具有怎样特定的含义呢?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这个问题,对这些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我们不能脱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有的时候还要结合语段甚至全文内容,来确定该词语的确切含义。在这里的故乡已绝不仅仅是 “出生或长期居住地”的词典义了,作者赋予它以崭新的内涵,这里的故乡是我们为之劳动奉献的地方,我们为之流血流汗的地方。正如彭丽媛《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支歌里所唱的那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一位哲人说得好:在家乡的那个地方,可能就是打上我们创造的印记最多的地方。这种环境之所以成了人的家乡,正是因为他亲手创造了环境。这也就是故乡的又一重内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乡土情结》中对故乡的含义是否有新的开拓?我们一起看这个句子:“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在这里, “鹏举鸿飞”显然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那么,如果我们换用一种比较直白的表达,它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所表达的就是在祖国强盛的时代,我们理应像高飞的大鹏鸿雁一般,带着大展宏图的志向走向世界,走向开放,不应该再死抱着那种株守乡井的保守狭隘的乡土观念了;但显然我们不能忽略下面的一句,作者又强调我们仍该“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要启发同学们思考,这里的乡土意识已不仅仅是指向家乡,它已经上升为一种爱国的情怀了!而对祖国的爱恋正是乡土情结中最厚重最深刻的一份情感。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故乡的第三重含义,故乡不仅仅是指狭义上的家乡,它也可以是广义上的祖国。下面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前方》一文中对“家”“家园”的理解与上述三篇文章又有何区别?我们也来看两个句子: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前方》)“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前方》)估计有同学们可能会发问,这里的一些说法颇有些自相矛盾啊,比如说: “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再比如说, “终身未出家门”却“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其实这些说法一点也不矛盾,因为这些句子里前后出现的 “家”具有虚实不同的含义。这两个句子中“无家”的“家”都已经不再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家了,而是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里“家”的这种含义,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根据特定的语境,通过联想生发出来的词语的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包括词语的隐喻义、象征义等等。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意义也是我们在理解句子含义时要予以关注的。上面的两句话揭示了人精神状况中的悲剧:即使人的身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前方》中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就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这里的家、家园是精神的归宿,是灵魂的栖身之所。通过刚才对几篇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的分析和对重要词语含义的解读,我们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家园之思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总结归纳一下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譬如可以用这样的几句话来概括:家园是我们人生的始发地,也是我们灵魂最终的归宿;家园是我们为之奉献的希望的田野,也是我们身后的、令我们魂牵梦萦的祖国。板块三:疑点探析《想北平》语浅情深的表达说不定有同学在学完了《想北平》之后会跟老师提出疑问:北平,再怎么说也是一国都啊,老舍笔下的北平怎么看着没有国都的气象呢?那么我们可以让同学想一想,向他们发问:如果让你们去北京,让你们写北京,你们会关注些什么呢?我想大多数人学生会说,我写巍峨的长城、繁华的长安街、宏伟的故宫、秀丽的颐和园……因为大多数人关心的总是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总觉得皇城该是穿着皇袍的。可是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又写了些什么呢?是这样的带有贵族气的北平吗?显然不是,老舍先生把笔触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写到的是积水滩、是墙根的草茉莉、是担到家门口的瓜果蔬菜,是这样一些最最平常的事物。我们有必要启发学生思考,老舍先生为什么独独选择这些入文呢?那我们就不能不联系老舍的生平与经历了,老舍先生他只是皇城根儿下的一介寻常百姓,用他儿子的话说:他是一个穷人,所以他写出了北京这座人们意念中的帝王之城最“平民”的一面。这样同学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老舍先生放着北平那么多的恢宏殿堂、那么多的壮观楼宇不写,那是因为老舍先生熟悉和看重的正是北平自然天成的部分,这样的古城才会带给他家园般的安适,才能使他享受到一点清福。老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老舍对北平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了42年,他所写的便是他最为熟悉的北平的风景,北平的生活。老舍的不少作品反映的都是普通北京市民的生活,如《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月牙儿》、《龙须沟》、《茶馆》等等。而对于这么一座带给作者安适感的充满自然气息的古城,怎样的文字才能与之匹配呢?是精心雕饰的烦言琐语吗?是浓墨重彩的华章丽句吗?让同学们找一找,文章前两小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什么?是“说不出”。因为 “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老舍对北平的爱。于是他抛开一切美好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以“说不出”来代替说,而这 “说不出”“道不出”的背后正是老舍先生浓得化不开的深情。情到深处,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爱无言”了。作者就是通过这些不事雕琢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我们可以这样说,老舍先生文字的质朴无华、他笔下北平的自然安适与作者本人朴实淡泊的个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构成了完美的和谐。 《前方》反弹琵琶的立意学完了本专题之后,估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心里犯这样的嘀咕:编者怎么会把《前方》放在这个以思乡为主题的专题中呢?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相当充分的理由:你看,《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这几篇文章表现的都是作为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可是《前方》呢?它表现的不是“恋家”“归家”,恰恰相反,它由人的离家写起,全文始终围绕“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写人的离家远行,这不是明摆着和“恋家”“归家”的乡思主题背道而驰吗?对部分同学这样的困惑,我们又该怎样为他们答疑解惑呢?不可否认,《前方》这篇文章和前面的几篇在构思立意上确实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它看上去是做的反面文章,是反弹琵琶,它说的是离家,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作者从反面落笔,但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我们应该提请同学们注意到文中的这段话: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只不过这里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而是精神的栖身之所。请同学们注意上面画线的句子,从这些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前方》表面上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文章非常理性的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充分表达了旅行者与乡愁那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涉及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个极具深度的话题,而这也是本专题人文内涵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我们可以这么说,正是作者的独辟蹊径、反弹琵琶的新颖立意,使得本文超拔于以往的任何一部凄凄哀哀的乡愁作品,而在主旨上显的更加高远与旷达,内蕴也更加丰厚。《前方》新颖的立意也使得本专题中的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主旨。 其实每个人都是人生之路上的旅人,为了追寻梦想,我们已经出发开始了跋涉,但是请不要忘记,家园才是支撑我们信念的那座精神的纪念碑。让我们用当代作家韩少功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专题的结束语:我们在不可逆的时间里远行,正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会,但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明。 附1:《想北平》朗诵音频附2: 80后乡土作家刘宗勇散文赏析          附3:“旅人漂泊”专题课件             第三课时  课程目标:通过经典文本阅读,体会《我与地坛》景、情、理熔于一炉的写法,体味作者对苦难生命的感悟,理解生命的价值。文本解读: 生命困境中的精神拯救——解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地坛——抚慰心灵,引导作者勘破生死的无言哲人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有人谈生因之苦恼,有人论死为之色变,也有人三缄其口不置可否。叔本华在他的《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指出,人生来只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这与卢梭的“当我呱呱落地的时候就已进入竞技场,直到身死时才能离开”的观点无二。人生在世似乎是一场漫长的苦旅,这是生之苦恼。而对死的恐惧却更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则大多居于豁达,所谓“民不畏死”,死当然难以奈何他们。东晋葛洪知道“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死者,人理之常然,必至之大端”,这点与汉代扬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的看法相同。而孟子虽然提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但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而慨然舍生,凛然赴死,并没有失其本心。再者如庄子所言的“死生为昼夜”,则将之视为瞬息间的交接,“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存亡之理要在达观。 生渺渺,死茫茫,捉摸不透,猜测不清,催发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不断探索的欲望。于是,史铁生便又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所以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地坛曾经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以至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可是园子荒芜但不衰败,她虽然让风雨带走了浮夸的琉璃,剥去了炫耀的朱红,却还留有素朴的殿阁、苍幽的老柏和自在的野草供人凭吊,任人感慨。不过确切地说,地坛之所以如此,应该是在叫人悟道,叫人感悟生死之道。她里面的一草一木,群鸟众花,朝晖夕阴,晚景凉天,都是颔首不语的哲学家,为前来悟道的人沐以甘霖,施之醴泉,解脱他们所遭受的创伤和痛楚,促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洗礼。 双腿残废的史铁生便是地坛里的悟道者之一。搬家几次却离地坛愈来愈近,与其说是他主动来到地坛,毋宁说是地坛在召唤他。地坛等了四百年,等着为史铁生传授自己的思想,而他也倾心于地坛的观瞻,就这样,两位并非哲人的哲人不谋而合地在以后流转的时光中碰撞出了思考的火花。当他摇着轮椅踏足这方静穆的土地时,地坛便竭尽所能地为这位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史铁生在这园子里,曾苦苦思考过三个问题,前两个都是关于生死的。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这与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如出一辙,好在史铁生最终在地坛无言的昭示里,获得了问题的解答,不管生存有多痛,终究得活下去,他不会选择提早把自己送给死神的这条路。第二是“为什么活”,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像藤蔓一样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他在《写作之事》中已提到:“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于是,为了活明白,他必须要清楚生活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到底又该怎样活呢?这个问题似乎比长期困扰史铁生的那两个更加棘手,更难以诠释。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可他并没有告诉后人应当如何去“知生”。史铁生也知道其问之难,“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于是他仍然到地坛中去,希望这位静邃渊沉的老人能够指点一二,使其最终醍醐灌顶。然而在这一点上,地坛没有明确回答,园里的古柏依旧镇静地站在原处,园中的四季仍然循着自己的轨道不慌不忙不惊不怖地走着,它们似乎对所有的都不闻不问,倒有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味道。其实地坛在以处变不惊的态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众多的人出现在史铁生那时的生命之中,虽然都是过客,却隐含着问题的答案。一对十五年后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侣,他们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知是否在后来交上了好运;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态随意放浪不羁;一位捕鸟的汉子,痴等着一种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飞鸟;还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被埋没了的长跑健将,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有激动的际遇,或有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坦然地应对,过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坛里享受一时半刻的宁静清幽,最后就像雪泥鸿雁一般杳无踪影,只为史铁生增添了一份记忆的盛筵。 他们虽然消失在无涯的时间荒野之中,但终究还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们活的方式,他们活出了他们的滋味,诚如史铁生自己所说的“人之为人在于多一个毛病,除了活着还得知道究竟活的什么劲儿”,他们至少品出了这股子“劲儿”。那么是什么“劲儿”呢?智慧的悟性引领他找到了救赎的道路,这便是史铁生至少在十五年中所悟出的“该怎样活”的答案:“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是的,自觉生活与己无关,当然无法进入生活;而过于进入生活之中,则像佛语所说的“住色生心”一般,难以逃脱心中的罣碍。与生活保持若即若离的姿势,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其实不仅是这园子里的人,给了作者以生存的启发,这座肃穆幽深的古园本身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历览世情的哲人,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化作哲理,为史铁生解答生死的意义。地坛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成为了生活哲理的传授者。所以,这篇文章在描写地坛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情景交融,景中折射着哲理的光芒。请看第三节的这段文字: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是作者关于地坛景象的描述,,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旧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如今, “浮夸的琉璃”剥蚀了,“炫耀的朱红”淡褪了,“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岁月使它失去了张扬的条件,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此时作者的情况又如何呢?文中说“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无情的岁月也剥夺了作者狂妄的一切资本。于是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的地坛就成了与作者同病相怜的一位难友。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只有在这个地方, 作者才得以静静舔舐自己的伤口, 只有在这个地方, 他才能与地坛实现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一种精神默契, 所以作者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 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 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再看第五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如今已是冷落荒芜。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依然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那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无限的艰辛也值得?那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草木竞相生长所奏出的窸窣之音,让处在绝望中的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给了作者深深的启迪,这些如此渺小卑微的生命都在努力地活着, 更何况人呢?第七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的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仔细阅读这一段景物描写, 就不难发现每一种景物的描写中都包含着一个对比。比如“落日”对应“(映照得)灿烂”,“落寞”与“(雨燕的)高歌”,“暴雨”与“清纯的草木气味”,“秋风”与“熨帖的味道”, 可以说每一种看似感伤的景物背后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么人生的每一次磨难道不也是走向辉煌前的一次历练吗?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由此引申开去,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积极进取,坚定执著;再卑微的生命,只要积极的活着就有意义:这便是生命的“谁也不能改变”的真谛。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与地坛》中的景物描写无一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形象地折射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舔舐伤口、抚慰心灵—— 感悟生命、珍视生命——抗争命运、活出精彩。地坛景物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还有力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有些景物本身其实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地坛——这位无言的哲人,以其亘古如斯的存在,昭示了作者,使作者最终勘破生死,从死亡的阴霾里走了出来。那么,走出死亡阴影的史铁生又是靠着怎样的力量支撑,终于撞开了一条全新的生存之路的呢?母亲,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以她的苦难和智慧,以她的刚强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唱响了一曲悲壮而辉煌的生命之歌! 母亲——拯救心灵,引领作者走向新生的精神支柱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所有情感范畴中,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情感像母爱这样具有着永恒的动人力量。你可以用所有能够想到的美言令辞来形容它:神圣、崇高、伟大、广博、深厚、无私……但如果我们仅仅从一方是“无私的慷慨给予”和另一方是“无尽的感恩报答”,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来理解《我与地坛》中关于母爱的含义,则仍然没有走出“思维贫困”的阴影。实际上,作者在作品第二部分对母爱进行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建构在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也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作品第二部分的写法极有特色,一方面,它用作者的自叙,表现了“我”对母亲生前种种行为细节的追忆和对母亲早逝的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作者的“设想”,直接进入母亲那复杂深沉的内心世界,描写她的心理活动过程,正面展示出母亲那颗赤诚无私的爱心。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交叉观照,我们看到并且深切理解了这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母爱的基本特征。首先,母亲的爱是苦难的、无言的、坚忍的。母亲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岁时突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她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且,她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像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忍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母亲苦难的爱是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在每个读者心中都引起了似曾相识的巨大内心共鸣。请看下面的这段文字:“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简单而沉默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母亲一颗深深牵挂的心。母亲站在小院里,却沉浸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她想送儿子却又不能送,她只能用这种方式,用站立不动的姿势,用一如既往的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遥送着儿子,送儿子到想去也只能去的地坛。母爱沉沉,凝固于静,凝固于这无声的守望中。再看这一段:“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出母亲寻找的费劲和不易,及至发现儿子后,又用一个无言的背影传达出内心的隐忍,克制,母亲是以一种艰难窘迫的形式来表达这份满怀忧虑的爱。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苦难时期的母亲,情有多深,心有多苦!“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看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而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决意不喊她,但这决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儿子的固执引发的是母亲无尽的焦虑、担心,更为母亲的心头再加一道阴影。这样的母亲,忧心忡忡,心力交瘁,注定是活得最苦最累的,也正是这种艰辛苦累铸就了母亲的伟大和崇高,闪烁出动人的光辉。类似上述分析的有关人物描写的细节、片断,《我与地坛》还有很多。母亲的一个姿式、一副表情、一份感受、一举首、一投足无一不折射出她的内心世界。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爱儿子爱到心灵,爱到骨髓,爱到实处的人。她沉默不语,坚实行动,不炫耀,不张扬;她隐忍顽强,独担苦难,不抱怨,不悲叹。她以坚强的意志来迎战苦难的命运,她以呕心沥血的爱来唤醒自伤自卑的儿子,她活着的时候让残疾的儿子从心灵的轮椅上站起来,她去世之后又在儿子心中站成了一座丰碑。其次,母亲的爱是通达的、睿智的、善解人意的。她对儿子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儿子人格的尊重和理解上。“她知道我心理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史铁生的母亲充分理解儿子的处境和心态,并懂得运用一种智慧的方式去呵护儿子。不做不该做的事,不问不该问的话,想儿子之所想,急儿子之所急,小心翼翼,默默无言地呵护儿子那颗敏感而破碎的心。“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写出了爱儿子的艰辛不易。“想问”表明母亲想知道儿子的状态如何,想些什么,她能不能分担儿子的痛苦(从肉体到精神)。“不敢问”表明母亲的担心和顾虑,因为一问,刺伤了儿子的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从而增添了儿子的苦痛,那可是母亲万万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人总是这样,一旦自己身陷困厄,惨遭不幸,有人关心和照顾自己,而且这种关心和照顾愈是热情、周到便愈让被关心的人感到自身的不是从而引发不安,只有施爱者关照对方但又不让对方觉察,尊重对方又不让对方感到自卑时,这份关爱对于受难者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母亲洞察儿子的内心世界,处处关照儿子而又隐瞒、躲避,不让儿子自伤命运、自悲身世,真可谓费尽心机,用心良苦啊。“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个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现在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既想让儿子出去又担心会发生什么,既关心儿子的现在又忧虑儿子的未来,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昼夜交替,循环往复,母亲在空落和不眠中熬过了一天又一天。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这种苦难并没有打垮她的意志,毁灭她的思想,相反却孕育了母亲更深刻的发现,她懂得需要给儿子独处的时间,需要给儿子一个过程,需要给儿子一个独立的未来。给儿子一片思想的天空,生活的翅膀才坚硬;给儿子一座成长的荒园,生活的脚步才坚实;给儿子一条曲折的道路,生活的意志才坚强。让思想超越伤残,让灵魂接近高贵,儿子才是一个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相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只能是剥夺了儿子成长的权利和成熟的机会,那才是母亲可以预见的真正悲剧呢!母亲不是哲学家,但她通晓朴实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哲理来影响儿子的人生道路,这正是母亲深刻过人,智慧超群的地方。对于儿子的未来,母亲也有自己的设想:“她又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那么什么才是母亲心目中的幸福之路呢?从文中描述不难看出,这条路不是鼓励儿子搏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是希望儿子荣华富贵,子贵母荣,母亲用自己战胜命运的坚实行动,关心儿子而毫不张扬的爱和对儿子出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来暗示儿子,人生一世,要经受得住命运的千锤百炼,要炼就一副钢铁意志,要战胜困厄苦痛,摆脱伤残的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这样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很多时候,我们都和作者一样用世俗的眼光来打量关心我们的人,而实际上我们错了,在母亲崇高而坚强的人生之路面前,我们除了赞叹,还有惭愧。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在苦难中思索,在尊重中行动的人,她理解儿子的苦痛,尊重儿子的内心世界,她关心儿子的现在,更忧虑儿子的未来,她和地坛一样给予史铁生无处不在的爱和无坚不摧的意志,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相形之下,那种被多少人视为经典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母爱”理论,显得多么的苍白而俗气!另外,母亲的爱是无私的、纯粹的、毫不张扬的。母亲一生是短暂的,她似乎只是为了奉献才到这个世界上来走过四十九个年头。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而当儿子终于顽强地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并且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时,她却悄然逝去,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看见儿子获奖的笑容。所以作者泣不成声地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无私母爱,又是一种何等纯粹的母爱境界呀!母亲就是这样,在有限的生命中,以自己无言的母爱,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首先,它教会了儿子如何在人生逆境之中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承受苦难但又从不丧失信心。作者在地坛和母亲的爱的召唤之下,从绝望、悲观、焦灼的噩梦中挣扎出来,凭着不倦的努力,奋发向上,最终成为一位有相当影响的青年小说家。他的成功和伟大的母爱是分不开的。其次,它教会了儿子以聪慧、理解和通达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的宽容心。在《我与地坛》后四节内容中,作者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们,如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练嗓的歌唱家,运气不佳的长跑者,捕鸟的壮年汉子,先天弱智的美丽少女……在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和故事里,作者表达了他对于生活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平等,也不可能完美。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争取、奋进。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之中,而目标的实现却是其次的。最后,母亲的爱又培育着儿子一种不事张扬、坦诚奉献的精神。作者的《我与地坛》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其间的坦诚、真率、自省、痛悔……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人们得以零距离地观察、体味、评价史铁生,从而升华了思想,陶冶了感情。一如法国卢梭著名的《忏悔录》,人们看到了一部体现着当代人文价值取向的人生观的优秀范本,听到了一曲洋溢着当代时代精神的积极向上的进行曲。     从作品结构上来说,《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如果揭开“我与地坛”这个题目的象征手法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它真正的题目是:“我与母亲”——古园里的生命哲学 。《我与地坛》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母爱的光辉,犹如冬天的太阳,穿透阴霾破空而来,照亮了作者人生的希望;《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思想的力量,犹如黎明的颂歌,扫荡黑暗,迎来光明,激活了作者沉睡的梦想。有了地坛的自然力量再加上母亲的人性给予,史铁生终于闯开了一条生存之路成功之路。 附:《我与地坛》(CCTV电视散文)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一:散文资料下载 “旅人漂泊”专题课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