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银浆:南通市中小学教师2011年暑期校本研修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24:31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2011年暑期校本研修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三:诗歌(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读懂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永不停息,一直感动着我们。了解诗歌,喜欢诗歌,用我们生动活泼的心灵,来欣赏古典诗歌中那些伟大的、美好的生命,是学习古代诗词的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禀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应物斯感”,我们面对外在的一切物象,我们就应该有所感应,“外物”的这个“物”,是草木鸟兽之物,是离别相聚之事;“感物吟志”,是指面对外在物象的种种变化,心灵感情自然有一种感受,比如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林花这一个小小的自然界的物象里,包含了对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悟。大自然的一切,与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有相通之处。我们作为一个人,有心灵有感情,我们应该与诗词有一种天然的亲近。那么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呢?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赏析出诗歌中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内心有了一种感发,情动与中,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大自然会给予人感动,杜甫《曲江》诗中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他看到一片花飞,就感到春光不完整和破碎了,何况等到狂风把万点繁红都吹落,更使人忧伤。但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你要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传达出来,才是好诗。晚唐有诗人写过这么两句:“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对偶工整,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但是这两句诗中没有任何感发的作用和内心的感动,这就算不上好诗。杜甫写过“群鸡正乱叫”一句,是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不知家人妻子生死存亡的长期隔绝和分离之后,回到自己家中写成的,它不美丽,但是有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有一份深厚的亲切热烈的感情,所以是好诗。另外一种就是人世间的种种因素会给人感动,钟嵘的《诗品•序》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并列举种种“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情状,然后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每个人都会对外物有感动,但是这种感动有深浅、厚薄、大小等的差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一种清丽的美好的感发,但是它感发的生命,却缺少杜甫诗的那种深厚、博大的力量。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生命、整个生活来写诗的,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不单是对蛱蝶和蜻蜓的欣赏爱恋,不单是他感受到的春光的短暂,而且还有一种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无奈。联系其这首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甚至还能感受到他对自己那份“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不知何时能够实现的一种深切的悲哀。 诗歌是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今人与古人之间,有着相似的情感,可以跨越千年,诗歌中就藏着这样的心灵密码。解读诗歌的过程,无疑也是破译这组心灵密码的过程。读懂诗歌,能够提高文学修养,培养高雅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的积累涵养者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内心的自然流露,也是与人接触时呈上的第一张形象的名片。我们都不会忘记小时候曾经熟读成诵的那些诗歌,我们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谈或文章中引用着它们,诗歌的滋养,如潺潺清泉,渗入我们的心灵,在不经意之间,那么自然地表达出来,读懂诗歌,可以使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通,获得一种心灵的感应与滋养。古人吟咏自然风物,凭吊人文古迹,把自身的情怀感悟寄托于自然界的景象或物象之中,所以有大量的即景感怀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等等。庄子曾经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读懂诗歌,就是要理解体会出自然与古人心灵之间的相通的情感,让自己也学会与自然对话,在自然中汲取天地精华,获得人生启迪。比如月,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对宇宙的深沉探问,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不羁的浪漫情怀,韦应物“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时圆”的落寞企盼,还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江南意象……无不让人或深思,或同感,或期待,或向往,当我们也面对着那一轮圆月或是那一弯新月,我们也会自然的生发出与古人相似的感慨,在那些时刻,我们仿佛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脉络,跨越千年的时空,心灵触碰,双手相握。还有灞桥、南浦、杏花、杨柳,青草,跳跃在古人笔下的意象,让我们再次注意到我们的身边的这些熟悉却又被我们忽视的事物,发现了它们的内蕴气质,感受到超越现实之外的、连贯古今的美感特质。读懂诗歌,提升我们人际间相知、相契的能力。古人即景抒情,也即事抒情,为我们留下那么多记录他们情感的诗篇。比如送别诗中,陈子昂说“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哀伤与期盼;李颀说“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长者对幼辈的殷殷期望跃然纸上;王勃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仿佛看见抑制不住的离别的泪水滚滚而出,虽是劝勉安慰,但是此情此景,令人心生同样的感触,激发共同的记忆; 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相信前方会有更好的风景,相信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那股豪情与自信……还有思乡的诗,游子倾吐内心的孤寂,对家乡的眷恋;家人翘首盼望,抒发思念之情,寄托美好的祝愿,极易引发同样负笈游学的学生的共鸣,诗中的情感,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己的内心,也联想自己的亲人,对诗的解读会更真切,而在解读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多的现实的感触。如今的学生囿于校园,生活天地狭小,过多的关注自我内心,缺少与人交往的实践机会,也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读着这样的诗,可以丰富情感阅历,学会得体的表达,抒发情感也可以恰如其分,不过分的夸张;也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师长对自己的殷殷之情,因为在很多的诗里读到的是普天下众人、古往今来的一般人的普遍的情感诉说。读懂诗歌,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奋斗的动力,或感受恬淡情怀,活出精彩人生。人遇挫折如何?事业失败如何?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生命里总是会有不如意的事,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我们如果要过快乐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或是直面苦难,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豁达的胸怀看轻挫折。我们可以在大量的诗歌中找寻到诗人失意时的情怀,感受他们面对宇宙人生的宽阔胸襟,我们读过王勃的《滕王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我们读过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我们也读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苏轼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古人的心胸、气度融于那些作品之中,跨越千年,令我们每每捧读,感慨万千,激励万千,开朗万千。斯人已去,但精神长存。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怎可漠然待之呢? 在我们诗歌鉴赏的实践中,读懂是诗歌鉴赏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有诗歌归类的意识,对诗歌的内容、作者的情怀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基本的鉴赏技巧,不仅是为考试作准备,其实也是为个人的修养、个人的品格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具体的一首诗来说,基本的鉴赏方法应从标题入手,知道作者写什么,把握重点之后,进一步感受作品所描写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并寻求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揣摩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内蕴。其次,要学会答题。要看清试题所问的内容,然后根据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答案而言,一般应找出相关的诗句作简要分析,切不可抛开具体诗句作空洞分析,或胡乱套用的概念乱贴标签。 诗歌之一:形象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也是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高低的体现。因而,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 一、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是找到了一把钥匙。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确到位。 二、分析景物要开拓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 三、推究人物要知人论世诗中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或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或爱恨情长、缠绵悱恻等。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诗词,鉴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状,诗人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陈子昂、李商隐等人的诗,因不为世重用,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另外,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与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孤独士大夫形象。  四、整合答案要运用术语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的试题,先要明确试题设置类型,然后有的放矢整合答案。其实,每种命题形式都有一定的解答规律和答题方式可循,这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揣摩总结。就诗歌形象而言,回答此类试题,基本的原则是要明确是什么形象,要结合诗意分析形象特征,有时还要揭示形象意义。就诗歌人物情感而言,只笼统回答“乐观”、“感伤”等是不行的,必须结合诗歌内容说出原因。为使答案鲜明规范,要恰当运用一些鉴赏术语。比如说明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雄浑开阔、恢弘高远、宁静恬淡、清净幽远、雄奇瑰丽、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悲凉等。景物描写不能简单地只用“画面优美”,诗词意境也不能简单地只用“凄清悲凉”,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诗歌之二: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创造的意境;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各类语言风格特点。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又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着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景。2004年全国卷Ⅱ就考了这首诗。二.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三.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古人吟诗作赋,受到许多限制,如对仗、平仄、押韵等的要求,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就成了倒装语序。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波心荡”。诗里也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但词里面的倒装语序要多得多,鉴赏时一定要字字揣摩。四.抓住诗中的一些特殊词语,分析它的特别之处,把握它的特别味道。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注意一些修饰语,尤其是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用六个意象描绘了两幅气势磅礴的抗金斗争图。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甚至单一色彩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此外,有些诗歌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字就显示出此梅先于众梅,不同寻常。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副词“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性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它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不小的帮助。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讲,有诗庄、词媚、曲俗之说,而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语言特色,主要有那么几类:(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诗歌之三: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大体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凡此种种,《毛诗•大序》中曾经有过一个简洁的概括,就是中国传统上所讲到的“赋、比、兴”三种写作的手法。它说明的正是将物象与人心结合起来的三种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方式。比如秦观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中的两句:“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你要看到我的回肠,它就像断尽的金炉小篆香,“金”是珍贵美好的,“炉”是温暖热烈的,“篆”是盘旋曲折的,“香”是芬芳美好的,词人用“比”的手法,表达的是我如此千回百转的热烈的衷肠中的感情断尽了。“比”“兴”手法就是借用物的形象,使读者有真切的感受。除了形象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叙写的句法和章法。使人感动的是诗中的形象怎样结合及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空泛的形象的堆砌。形象是重要的,叙写的口吻也是重要的。“赋”就是直接叙述事物,也就代表了心中的感动,也传达了感发的力量。诗歌生命的孕育是“物使之然也”,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兴”,由物及心;可以用“比”,由心及物;也可以用“赋”,即物即心,即心即物。 我们的复习是“为考试”,但不能“唯考试”,不能把考试当做终极目标。所以,我们的复习既要“务实”,也要“务虚”。所谓的“务实”就是步骤细一点,落得实一点;所谓的“务虚”就是目标定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只有读懂了诗歌,知道了答题技巧、一般的思路等,就不会惧怕任何问题。读懂诗歌,也就是真正融入了古人的语言系统、表意系统,心灵与古人的完全契合,那么做题的过程,不仅是回答问题的过程,更是了解古人,与古人心意相通的过程了。   第二课时寄寓于山水之间的悲剧意识——读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金代元好问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这样评价柳宗元的诗: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谢客指的是谢灵运,风容的风,指的一种感发的力量,风容的意思是给人感发的力量是从它所写的形象传达出来的,柳宗元的诗的源头,元好问认为是从谢灵运那里来的,是受了谢灵运的影响。他们诗歌的外表都是风容的美,他们主要表现的内容都是一份“寂寞心”,就是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了解他们这样一份心,没有一个共鸣的心,没有人知道没有人了解他们这样的一份心。那么柳宗元的寂寞心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这首诗中,柳宗元流露的是被贬远地的寂寞。唐元和十年(815)正月,在永州过了十年贬谪生活的柳宗元奉诏回京,他满以为会得到在朝中任职,重展才华的机会,心情格外兴奋。岂料三月又被改贬到比永州更加荒远的柳州作刺史。“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对柳宗元来说,这是受到了又一次的排斥和打击,是“官虽进而地益远”(《资治通鉴》)。唐朝的地理中,全国的州都是按等次分的,有上州、中州和下州,之前的永州位于湖南零陵是中州,柳州比永州还不如,近于原始,那里很荒僻,还未开化。柳宗元在柳州写的《送李渭赴京师序》中一开头就说:“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逾临源岭,下漓水,出荔浦,名不在刑部而来吏者,其加少也固宜。”不是被当权者认为是罪重难饶的人,是极少被派到这种偏远落后的地方来任职的。因此,尽管是由永州的员外司马改为柳州刺史,并不意味着境况的改善。而依然是一种严重的打击。柳宗元在柳州所写的诗文中,就说自己到柳州是“万死投荒”(《别舍弟宗》),“败辱斥逐”(《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柳宗元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富于济世才华的贤者,遭到如此残酷的打击,胸中的忧郁和愤懑是可以想像的。在他的诗文中,这种深沉的哀怨和强烈的激愤随时都在喷发出来。面对这种遭遇,他满腔悲愤,愁肠百结,痛苦不已。登“城上高楼”,极目远望,只能看见茫茫无边的荒野,那是来时路,也是一段遥远的与朝廷越来越远的距离,面对荒漠的原野只能引起海天一般的茫茫愁思。作为一个贬官,他在遥远的异乡深深感受到的是不得任用的寂寞。中国古代读书人都有一个理想意念希望实现,就像晋朝的左思说的“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咏史诗八首》),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可是没有人理解,没有人任用,这就是文人的寂寞心。“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两句,叙述了美好的事物遭受摧残的情景,暗示了邪恶的政治势力对革新派人士施加的无情迫害。用“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风曰惊,雨曰密,飐曰乱,侵曰斜,“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眼前的景物不禁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遭遇,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诗人自己的情感投射于客观事物中,将自己的哀情融入了对景的描写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写自己的被打击的经历与无人理解的“寂寞心”。诗人的寂寞心,在这首诗中更是集中而明确地表现为远离友人的寂寞心。从首联的“城上高楼”起,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却被“树重遮千里目”,尽管有美丽的山,山上有那么茂密的森林,这应该是很美的风景,可是在我看起来,那重重叠叠的山岭,那茂密的森林遮住我怀念亲友的望远的视线。眼前有流动的曲折的江水,如果你快乐,这江水也是美丽的,可是在我看来那是“曲似九回肠”,江水的曲折、千回百转,就跟我内心的千回百转的悲哀和思念是一样的。连这点愿望也无法实现,于是眼前的“江流曲似九回肠”,引得愁肠百结,无法排解。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共来百越文身地”,我们是一样的,都来到了那百越文身的荒远的地方。韩泰是漳州的刺史,漳州在现在的福建漳州市,(韩哗所在的)汀州在福建的长汀县,陈谏所在的封州是广东的封川县,刘禹锡所在的连州,即是广东的连县。中国古代上古的时候、秦汉的时候管广东福建一带叫做百越,唐朝的时候那里还非常荒远,是很多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方。他说都来到这“百越”,这个地方的风俗是野蛮的,没有开化的。“犹自音书滞一乡”,而且我们的书信不能够互相往来,“滞”是说被停留,被阻止,你的信不能寄到我这里,我的信也不能寄到你那里,所以我们都是在荒远的地方。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交通不便利,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不能随便发牢骚,你要被发现了,就会被加上叛逆朝廷的罪名,那不只是贬官的问题了,说不定还要杀头。诗的最后以“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作结,更是蕴含着无限的寂寞和惆怅。 在平常人看来,柳州附近的茫茫荒野呈现的是一种辽阔宏远的壮丽之美,芙蓉与薜荔是高洁美丽的,平地拔地起的山峰是秀美可爱的,但是,对身处逆境,满怀忧郁的柳宗元来说,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不管是永州的山水,还是柳州的城楼,寄寓在或壮美或优美的自然景物之中的,是诗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浓重的悲剧意识。他的悲剧意识体现为我们感受到他的身世之悲。其一就是家族期待与自身困顿之间的矛盾纠结。柳宗元的家族先世地位很高,后来逐渐家道中落,家人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重振家风。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说“众谓柳氏有子也”。家人的期待与众人的褒奖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认为他应该努力,应该奋发,应该光宗耀祖,所以他对于仕宦是相当积极的。柳宗元当官的时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政治腐败,对唐王朝开始构成严重的威胁,进行政治改革已是一些士大夫的共识,唐代韩愈《顺宗实录二》:“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於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德宗晚年为宫市,五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馀,顺帝即位罢之。”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士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柳宗元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此诗的写作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当时的他已经四十三岁,而他去世仅仅是四年之后,初入仕途时的“踔厉风发”仅仅是短暂的一瞬,已经是遥远的过去,现实让他感受到的是沉重的压迫,无法改变、无法摆脱的命运安排!诗人的内心,怎么不会有深重的压抑与悲凉?其二就是壮志豪情与不得任用之间的巨大落差。少年春风得意的柳宗元文名日隆,直追当时高举古文运动大旗的韩愈,政治上也是踌躇满志,准备一显身手,永贞革新就在这一群志士仁人的热情与豪情之中拉开了序幕,他们惩办污吏,削弱藩镇,整顿财政,打击宦官,雷厉风行的新政给百姓带来希望,给国家带来曙光,这时的柳宗元,肯定也是如鱼得水,大展宏图,但是仅仅半年,永贞革新就在唐顺宗病重之时匆匆闭幕。运筹帷幄、壮心不已的柳宗元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被贬异乡,从事业辉煌的高峰,突然被一阵旋风扫落万劫不复的深谷,从车如流马如龙的长安,突然被贬到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柳宗元身心两方面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我们都可想而知。而十年之后的柳宗元只是尝到短暂的回京诏令的喜悦,紧接着又是更大的打击,这种持续时间长、强度不断增加的打击沉重地摧毁了一切,不管是他的身体,还是他的精神!由此我们就不难体会出他的作品中不断流露的失望与痛苦。愧对家人的情绪,奸臣当道,无法施展才华的落寞已经给柳宗元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而在永州落魄之际曾经获得的友情的滋养也随着再次的被贬已全成空,刎颈之交的几位也散落各处。美国诗人爱默生曾说过:“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柳宗元多么期待友谊能给他的生活涂抹上几分亮色,但被贬到此,“共来百越文身地”,“共来”,不是我们来在一起,而是你也是荒远我也是荒远,大家都在这百越文身的地方,如果我们都在柳州或者都在漳州或者汀州,虽然是荒远,我们几个人能够在一起啊,可是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分别贬在荒远的地方。际遇相同,休戚相关的他们,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面对人生的困境,从来不乏豁达超脱的人,比如欧阳修在滁州时的的醉翁亭和丰乐亭,记录了他游山玩水之时的“与民同乐”,“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苏东坡黄州遇雨时,“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既有游玩的兴致,又有对盛衰变化的超然的看法,是真正的超脱旷达。而柳宗元的性格因素,使他无法做到他们这样。他也游山玩水,也想借山水摆脱内心的痛苦,但无法做到真的冷静、超逸。他在永州时,《与李翰林建书》中提到“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即使快乐,也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面对打击,他没有一个解脱的办法,相比于同时遭贬的刘禹锡,因为刘禹锡对自己和历史有一种通达的看法,不把眼前的盛衰得失放在心上,他能写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他能够自我排遣,性格开朗豪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直活到武宗的时候七十岁时才去世,而柳宗元性格沉郁内向,只活了短短的四十七年。孔子说“君子不忧”,你如果真正是一个君子,你就不会负担这么多忧伤和烦恼。为什么呢?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不用管你外在的遭遇是什么,有多么的不幸,只要你平生没有做过对不起天地跟人的事,我仰起头来无愧于上天,我低下头来不愧于所有的人,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情,我有什么可以忧伤,可以值得畏惧的?有这样自得的精神不是坏事。好的诗歌,里面含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就是外在的物与内在的心接触时,引起一种内心的感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外在的事物,不止是眼睛所看见的景物,也包括一些经历遭遇等都会引起世人的情感。每个人内心资质的差异,在这种接触之间所生发出的感应以及诗人感应的态度也不一样,因为柳宗元性格中的不幸的因子,所以在他笔下呈现的自然景物常常染上强烈的悲情色彩。比如这首诗中的“芙蓉”与“薜荔”,尽管优美,却饱受摧残! 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柳宗元这样一个内心隐藏了那么多痛苦的人,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把自己的痛苦写的这样尖锐,这样有锋芒,有力量。他在政治上失败了,生活也坎坷困顿,但是被抛在荒僻之地。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附录:视频《唐之韵》第16集 第三课时女性词人的别样味道——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词最初的时候,有个别称叫“诗余”,意味着诗的余绪,是正统的诗歌创作之外的创作。一直到李清照提出 “词,当别具一家也” 的主张,明确了词的独立的地位,而宋词自苏轼之后,形成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词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可歌性”。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记载着人们这样的评价: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词的可歌性。作为一种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讲究每一个字的平仄,我们在吟诵词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字音的节奏、平仄等来体会它的音韵美。婉约词的又一特点是“以美取胜”。它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观自然美与生活美,歌颂人物的心灵美。 《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以形象的春水写出了抽象的愁思,美的意境中蕴含深厚的情感。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 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冷落的客情,清幽的风景,绵绵的离愁,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小幅的工笔画,无比清丽。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作家们把肺腑中的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的同情与共鸣。比如爱情。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与情人阔别、流落江湖的痛苦心境。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对着泪眼,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是分别时的情景。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因为宋朝这一特殊的时代,战争破坏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国破家亡之恨,生离死别之情,不断在婉约词中反映出来。李清照的《声声慢》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在李清照之前,婉约词都是男性作家揣摩女性心理之后的作品,所谓的婉约柔媚也是男人按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欣赏角度来抒发感受,当男性的作者为歌妓写歌词而表达女性情思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双重性别的复杂性,容易引起读者很多言外的联想。而李清照既受传统词风的影响,以为词里只能写那些婉约的女性情思,但由于她写的就是现实的自己的情思,所以与以往的男性词人的作品内容、情感迥异,独具自己的个性,因此她的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时代十分特殊的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她从书香四溢的深闺走向兵连祸结的社会,以她的纤纤素手写下许多传之后世的扛鼎之作。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虽然留传不多,但历来被推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 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我们首先要提一下的是她的艺术主张,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李清照指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她就词所区别于诗的种种特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高雅;不满柳永“辞语尘下”。二、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三、浑成;不满张先、宋祁等人“有妙语而破碎”。四、协乐;要分别五音六律及清浊轻重,不满晏殊、 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qi去声)之诗”。五、故实;不满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六、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而她的创作,无疑也是按照着自己的理论而进行的。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此外,她也精通音律,所以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转。她有一首著名作品《醉花阴》,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来看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李清照的词,明显分为两个时期,在金兵南侵前,她的生活安定而闲适,词作开朗明快,而南渡之后,词风则为之一变。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声声慢》正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而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这首词连用十四个叠字,大家都赞美李清照比男人更有气魄,男人都没有这样的手笔。(1)精于修词,工于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起笔就三句七组字相迭,凄凉而又急迫,这是李清照独创的。大家一读这词,首先记住的就是这十四个字了。这一个开头,引起历史无数词论者一致称道,认为形式技巧上是一大奇笔。所以后人有这样的评价:“起头连叠头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更有人认为这是词家叠词之典范,说是“二阕共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作者运用文学语言达到如此娴熟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叹人观止。叠字的使用,千年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一是在于韵律的特殊,其次在诗歌中如此大规模的运用,确实是空前绝后,但是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在内容上、情感上的深沉。这新颖独特的形式正是李清照倾吐百无聊赖,愁绪满怀的最好表达方式。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寻觅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寻到了没有?也没有下文,词人一早起来就心神无主,若有所失,于是想寻觅点什么来打发这难挨的一天,可又无从知晓。接着是“冷冷清清”,房内冷冷清清,跟“寻寻觅觅”没有逻辑的因果。再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冷清”变成了“凄惨”,而且一个“凄惨”不够,再来一个,还不够,又要加上一个“戚戚”,她知道,失去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寻觅不回来的,她是朦胧地体验着孤独忍受着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和她词中断续的逻辑一样,是若断若续的,这样的断续,造成了一种飘飘忽忽、迷迷茫茫的感觉。愁苦凄厉的气氛也就一下子笼罩了全篇,读者刚捧起这词就为之屏息凝神了。(2)妥帖的化用口语,多用“寻常语”李清照的“寻常语”, 是从口语中提炼的、明白省净、富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她用浅近易懂、近于白话的“寻常语”描写日常生活,使词无论从语言形式上,还是从具体内容上,都与人们的经历、见闻相接近,便于读者用与词人相似的心理去感受词人当时的情感。《声声慢》“守窗独坐”以下,“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完全口语化,而且写的都是极普通的日常生活,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晚年孤独寂寞、悲怆凄清、无依无靠的生活境遇。尾句更是直截了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仿佛是灵魂的呼喊,震颤人心。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评》说:“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雁过也”,这个“也”字,韵味也不简单,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个语气词,有当时口语的味道。这个“也”字,是不是有点喜悦轻松的语气?但仔细品味,却不尽然。大雁,是季节的符号,说明秋天来了,加上“却是旧时相识”,是老朋友了,但是李清照却乐不起来,由大雁所引发的“悲秋”,再加上旧时相识,就更加沉重,这个雁,还有一层暗示,鸿雁传书,这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那只雁吗?岁月催人老,此时又是“靖康之难”后,家破夫亡,即使大雁能传书,却也无信可传,这岂不更令人神伤?李清照词中的“寻常语”,表面上都是白话,都是破碎的,这是女性的语言,可写得很细腻、真切,而且充满新鲜的感觉,不是陈言滥词,确是经过词人苦心经营、刻意琢磨出来的,运用恰到好处,精确得当,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迹。(3)运用白描手法,铺叙自然李清照的慢词既有丰富的想象,又能充分表现作者感情。她采取的是明白省净的素洁之语,进行白描,间有议论和抒情。李清照曾在《词论》中,批评晏几道“苦无铺叙”。李清照的慢词就紧紧抓住内在的感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把外在事物统一在感情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铺叙,既有丰富的形象,又能把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声声慢》一词,就是善于把感情作为一种发展、流动的过程来表现的杰作。这首词开头的14个叠字写她孤独、寂寞、凄苦的心境,从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落孤单、惶惶不安,到心头重压、悲痛欲绝,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既细腻又有层次,与人物情绪发展顺序完全吻合。接下去即景抒情展开铺叙,极写孤单凄冷之感受。“乍暖还寒”两句写天气恼人,“三杯两盏”写借酒挡寒,“雁过”三句,则是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满地黄花”更添怅惘,再加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点点的雨滴不断地敲击着作者那已经伤感不堪的心灵,所以她忍不住发出了更为直接的倾诉之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在这一极度凄苦的高潮上收住。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李清照的铺叙全以抒情为主,但因为感情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有它的波澜起伏,所以还是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来。(4)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她的《声声慢》起篇14个叠字,除了“觅觅”、“冷冷”以外,全是齿声字,读起来齿牙敲击,短促轻细,造成了一种凄清的音效,极易表达词人孤寂、冷落、凄苦等复杂心理状态,十分传神。而后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舌音与齿音交加重叠,又给人一种啮齿叮咛的感觉,生动的表现了忧郁、愁怅的思绪。综观全词,共97字,竟然用了16个舌音,41个齿音。这两声交错,形成了幽咽急促的音响效果,很好的表达了词人在黄昏雨后,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天涯沦落之悲。 全词从内容上看,有五个层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第一个层次,沉迷于失落之中,不能自已,不能自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个层次,将息,心理调整不但失败,反而加重了悲郁;第三层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悲郁之至,对自己无可奈何,几乎无望,青春年华只剩下满地枯败的花瓣;第四层次,“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对老天放弃抵抗,只能忍受排遣不了的孤单;最后一个层次,是全词的高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突出了秋雨梧桐的过程,点点滴滴,仿佛都是在提醒自己的孤独寂寞、失落和凄惨。最后归结为“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就是众多层次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 从内容上看,这首词虽然属于“慢词”,但情感节奏并不慢,一共二十一个句逗,情绪却又五个层次,平均每一个层次只有四个句逗左右,变化应该是非常快的,全是抒情的跳跃性的意象组合,空间时间的转换,外感与内心的活动,都有逻辑的空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中,善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景抒情。《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一句设喻新奇,不仅前人未曾有过,就是后人也难企及。所有离恨别愁,无限的思念都在这一“瘦”字上倾泻出来。《忆王孙》中“眠沙鸥鹭不回头,应也恨、人归早。” 把人格赋予物类,缩小自我,把自己的恋恋不舍说成鸥鹭怨她早归,这是典型的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还有,李清照善于把抽象的无形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她笔下之愁,有长度:“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有形体:“柔肠一寸抽千缕”;“独抱浓愁无好梦”;有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有速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古人有言曰“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体”也有一些词,倜傥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婉约词,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比如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 梁衡在散文《乱世中的美神》中对李清照有过这样的评价: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附录:音频《声声慢》歌曲    参考书目:《叶嘉莹说诗讲稿》《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迦陵说词讲稿》叶嘉莹《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怅望千秋》李元洛《宋词之旅》李元洛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三:诗歌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