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对开进户门:拨开“三公消费”的迷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6:10
拨开“三公消费”的迷雾作者:于泽远来源:联合早报来源日期:2011-7-21本站发布时间:2011-7-21 19:13:58阅读量:111次  眼看着中国国务院规定的6月底时限已过去20天,过半中央机关仍未拿出本部门的“三公经费”账单,尽管这种“晒”账单目前只需要在一张纸上填上几个数据就能过关。

  按说,任何政府都有公费出国、公费买车用车以及公务接待,只要是公务所需,政府部门的“三公花费”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方地告诉公众就是了。但在中国,“三公经费”的面纱却相当难揭,原因至少有二:

  一是官本位思想和体制根深蒂固。中国历代统治者虽然也有“民为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民服务”等民本意识,但基本没有官员(更不要说君王)与民众平权的意识和制度安排。直到今天,大多数官员仍认为他们应该享有高于民众、高于下属的特权。只不过在公民权利逐步觉醒的情况下,这些特权必须更加隐蔽一些,最好不让公众知晓。官员们不愿公开“三公经费”,说白了就是想维护给自己和部门带来诸多好处的特权消费。

  二是“三公花费”确实如外界所料,有不少见不得光的“猫腻(黑幕)”。这些“猫腻”既包括违反明规则的特权消费,也包括违法乱纪的腐败,否则有关部委不会甘冒风险,顽强地置国务院要求和舆论呼吁于不顾,能拖一天算一天,或者耍些半夜公开、周末公开、在网站上隐形公开等小手段,尽量避开舆论的锋芒。

  一些中央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问题上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确实有损政府形象。按照官方说法,中央机关本应是中共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模范,早在1980年代初,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胡耀邦就号召中央机关做全国的表率。这些部门的首长平日里也是优良作风、革命传统之类的官话不离口,但真要让他们对不正之风动点真格的,他们维护个人权力和部门利益的本性就再难掩饰,多数部委迟迟不肯拿出一份简单的“三公经费”账单,就是明证。

  不过,在近半数中央部门已经“就范”,尤其是在舆论穷追猛打的大气候下,预计98个中央机关中的大多数将于近期公布“三公经费”。同时,北京市、江西省等省级地方政府也将步中央机关后尘。看来,从中央到地方,“三公经费”作为所谓“国家机密”的时代,恐怕会渐渐远去了。

  但公布“三公经费”并不等于能遏制泛滥多年的“三公消费”。事实上,公布“三公经费”并不算难,大多数中央部门不愿按时公布,主要在观念上一时还不能接受自己也受监督的现实,而非怕人们从简单的数据中抓到什么把柄。真正的难题将是:“三公经费”公布后,如何判断这些经费的支出是否真实,是否合理?

  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尤其是各部门对“三公消费”的解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只限于财政拨款的部分,而在很多实权部门,财政拨款之外的行政收费、尤其是各单位不纳入财政预算的“小金库”往往是“三公消费”重要来源。因此,要通过“三公经费”公开来监督、规范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目前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向社会亮出“三公消费”账单的正面意义还是不容低估。从大的方面说,这是权力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新起点,是遏制权力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必将进一步唤醒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会导致中国落入什么“公民社会陷阱”,反而能真正推动中国向现代社会迈进。从小的方面看,“三公经费”公开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这将有利于限制不合理的“三公消费”,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规范政府部门正确有效地行使权力。

  对一些权力部门来说,舆论以如此高的热情监督它们的“三公消费”或许有些意外和难堪。有些官员可能还会习惯性地质疑这种监督的动机,甚至上纲上线地怀疑幕后是否有“黑手”,从而为自己的拖延或瞒报寻找借口。但在信息流通便捷、公民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曾经云山雾罩的“三公消费”已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各路媒体近期对“三公经费”的高度关注表明,公众亟需拨开“三公消费”的迷雾、让更多阳光照进权力部门的各个角落,这本来就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