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白斑早期的图片:拨开迷雾--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7:45
主要观点: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要考的科目学生必然应试
中国的高考制度应参照英国的A-level考试,只学自己喜欢的,文理分科之争自然消失。
把英语降为选修课,列入高考选考课程
高考应当全国统一试卷,不应各自为政,以提高高考的组织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节约社会资源。
高考报名:身份证+报名费,全国任意报名点报名,坚决取消户籍限制,高考移民现象自然消失。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应纳入高考,素质也不是考出来的山东当前的素质教育,提法是好的,做法不正确,反倒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坚决反对通才教育,通才、全面发展只适合极少数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应按兴趣发展。教科书要统一章节和本章内容,所有版本的教材,章节都是一致的,方便教材及参考书的编写和选用。
教材循环使用,新书收取成本费(现行价格减半),旧书学生自行交换教育部建立题库,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建立虚拟实验室,资金缺乏的学校不必自建实验室,可以登陆网络虚拟实验室,或购买虚拟软件;
建立社会(社区)实验室,几个学校共用,使实验室充分利用,节约社会资源。鼓励全民办学,弥补教育资源不足。
民办学校实行备案制,一个人一间教室就是一个学校,群雄逐鹿,乱世出英雄,无为而治。还权给学校,坚决杜绝山东省把每学期学生评价都要报教育厅的做法,坚决要求山东省教育厅把毕业证签发权还给学校。以大师的思想培养大师,以世界的胸怀走向世界。
一、山东素质教育的问题
山东省2008年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效果如何?可以到百度贴吧“山东素质教育吧”了解一下,恐怕在这里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先看看山东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此处为百度网友帖子截图)
百度网友:
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楼主不要以为这是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当然不是这样的,而问题是,楼主说出这话的原因,本身就是应试教育顽固存在而造成的结果,试问,如果我们是生长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下,哪来的“分数低下来了”,“作业少了”之类的担忧?素质教育应该从何下手?我认为现在的教改方向错了,山东的教改确实犯了左倾错误,而中央有没有积极配合它,才导致“素质教育”的失败。
归结为一句话上,素质教育是第二层楼,高考改革是第一层楼,在高考制度没有取消的情况下,推行素质教育,就好比是在没有奠基的情况下先建第二层楼,其结果可想而知。(引用结束)为什么规定早上6:30才能起床?住校生早上跑步锻炼、晨读不应该吗?住校生早上睡大觉,不上早自习,就是素质教育?任何成功都是用汗水换来的。学生年龄小,需要教导,不统一起床,他们没有那么好的自觉性。小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就是素质教育? 你只看到美国小学生没有作业,看没看到人家布置了探究性论文,人家没那么多考试?升学要考试,考试有这些内容,学生能不学吗?难道勤奋学习不对吗?学生力争上游有错吗?难道学生都玩了,不用做作业了,才是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目的?你又要考,又不鼓励学生努力学,是何道理?
我双手赞同素质教育,但不同意山东现在搞的所谓的“素质教育”。要搞素质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然后才去探讨素质教育怎么搞?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个人认为素质分为:科学素质(智慧)、人文素质、艺术素质(气质)、品德(道德)素质,生活(生存)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现阶段素质教育重点有两个:创新能力和品德。我认为上车排队、不要随地丢垃圾,吃饭不要剩饭,自己衣服自己洗,考试不作弊、遇到难题不放弃、遇到挫折不气馁等等,远比“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名字、这幅画叫什么名字谁画的,那首曲叫什么名字谁谱的,美国哪个州的气候”等等要重要得多,你喜欢画画,你要知道一些,但有必要知道名曲做什么?再问一遍:你们知道多少?明不明白“隔行如隔山”?难道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要学?素质就是什么都得会?
一定的历史地理生物天文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以后不准备学这些专业,或者对这些课学起来很吃力,就可以学一些基本的常识,不必学得那么专业。中学的历史地理试卷让大学里其它专业的教授、博士生考考试试?估计他们没有普通中学生考得好。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工作以后如果不从事这个专业,这方面的知识在中学阶段是你一生的顶峰,(中)高考之后就是逐渐忘却的过程。看看山东的高考“综合能力试卷”考试的内容,文学数理化历史地理音乐美术雕塑健康实用技术等等,真是一个百科全书,就知道学生要花多少时间记这些东西了,这些知识对成人来说可能容易些,毕竟积累了很多人生经历,对学生们来说,只能死记硬背,哪有什么时间创新啊,如果以为这就代表能力,你们考考试试?如果没有高中生考得好,你们的能力就还没有高中生高?让教授们博士们考考试试?他们会比高中生做的好吗?我相信不能。“让在其它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全面发展”。 说这话的人根本就一点也不懂素质教育,这么多要背的东西放到高考里,增加了老师和学校的多少负担?浪费了多少时间和资源?学生有喘息的机会吗?每个学生都要学这么多这么全面的东西,是素质教育吗?素质是考出来的吗?全面发展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纯碎就是谋财害命、浪费青春。什么是快乐学习?难道学生不想快乐学习?老师不想快乐学习?但是高考关系一生命运,要考大学,分数低了行吗?你把所谓的“素质教育”课程放到高考里,学生不学行吗?学生能不重视吗?难道素质是考出来的?通用技术课人人都要学吗?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也要学吗?这样能快乐学习吗?所以所谓的“素质教育”实行以后,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主要原因不是素质教育不好,而是你把它放到高考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应当放到高考里,何况这本身就应当是选修课,喜欢什么学什么。不喜欢的也要学能是素质教育吗?真正的素质教育当然不应当是这样,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课、选修课不能作为普通高考科目。现行的素质教育没搞好,要从源头找问题,当前的素质教育有没有设计好?或根本就不是什么素质教育,大家怎么能把它做成素质教育?不要总埋怨基层,难道这不是省教育厅要求的吗?素质教育下的课程设置:
这个,先谈高考制度改革吧,没有高考制度彻底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首先,素质教育不能排除考试,先看看张志勇厅长的博客:
2009.11.28 张:对,我说过应试教育不是指应试的教育,不是指考试,不是指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而是指在追求升学率方面采取的违背教育方针、教育规律的错误的做法。2009.12.05 22:27 回到规律办教育,依靠科学抓质量
(只看标题就明白,教学质量还只要抓的,问题是怎么抓?)
评论:素质教育不排除考试,是上大学、专科、职高?入学资格还不是分数?那么学校必然抓学生学习,你考什么,就得抓什么,否则怎么考?你考的我偏不教、我偏不学,那不是脑子有病吗?“只要高考志愿服从调剂,200分以上就有大学上”
评论:请问,那是大学吗?那是自己满意的大学吗?山西的国学天才孙见坤仅仅差6分,都无法上自己满意的大学,何况才考200分?既然录取还要凭分数,为什么不多学一点、多考几分?难道不更好吗?素质教育难道要排除“拼搏精神”吗?“爱拼才会赢”,人生就是要拼搏,这难道不正是所说的素质吗?如果取消高考,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考试,可以想象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在中国这个人情大于天的社会,如果没有分数这个死杠杠,恐怕大学变成了有权和有钱子弟的天下。
应试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应”、也不在于“教育”,而在于“试”,在于如何考试?教育改革不是不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本身,考什么?如何考?张志勇厅长说:“不改革高考就不能实现素质教育吗?我们已经改革了高考,增加了基本能力考察,那学校不也照样开不齐课程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正是因为把素质教育放到高考里,才造成素质教育的变味,才造成山东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考大学或者上职业学校,关系人的一生,怎能不关注?怎能不重视?2010年9月14日,奥巴马在费城的朱丽叶•马斯特曼实验学校开学演讲中说:“没有什么会像教育一样影响人的一生。你们能够获得的机会是由你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换句话说,你受教育程度越高,你在生活里也会走得更远。”再看一下普通农民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2009年12月0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高考状元县"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张玉昌这位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农民坚信,“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曾经的民办教师王富葙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网址见阅读材料3,甘肃会宁县)看看现实是什么?公务员要考,评职称要考,晋级要考,招工要考,哪个不要考?教师资格证不要考试吗?难道上中专、高职就不要考试吗?考试了,你凭什么录取?还不是分数!既然这样,学生努力点,考好点有什么不对吗?老师希望学生考好点不对吗?难道都高高兴兴地玩,最后什么都考不上才是快乐学习?才是素质教育?才是办学的目的?才是教育的目的?现在的(山东)高考,考得很全面,什么课都纳入高考,学生老师能不应试吗?考的分数低,能上大学吗?不然的话你设高考分数线干吗?设一本提档线、二本提档线干吗?为啥孙见坤仅仅差6分就不能破格录取?!就算破格录取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要按分数录取。所谓的素质教育课、通用技术、音体美、对于非专业学生只作为爱好选修,喜欢什么选修什么,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选,可以规定选修学分,考试由学校去考,绝对不能和高考挂钩,否则又成了必修课、成了应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喜欢什么学什么?才能实现快乐学习,才能不围绕高考转,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于文理分科: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推行文理分科必然增加学生负担,比如江苏,几年前,进行过取消文理分科的试点,在高考时实行“3+大综合”方案。“3”为语文、数学、外语,“大综合”则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程。但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停止了。文理分科的的前提是高考制度的改革,文理兼修的学生只是少数,这些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一点侧重。数理化语文历史地理全部同等对待,学得一样好,极大可能将来也是只能从事一门职业。 你花了很多时间学到的东西就是为了将来慢慢忘却吗? 三、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1、答案:参照英国的A-Level(看清了,只是参照,不是照搬)
(百度百科:A-level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88669.html?wtp=tt)2、高考应当全国统一试卷,不应各自为政,以提高高考的组织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节约社会资源。3、把英语降为选修课,列入高考选考课程4、政治(思想品德)分为:社会、经济、哲学三门课。社会是必修课,但高考不考,经济、哲学是选修课,列入高考选考课程。5、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应纳入高考,素质也不是考出来的。6、高中课程分为三类:必考、选考、不考。必考课程再分A、B、C三个等级(或者A、B两个等级)。必考:语文、历史、地理(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是100分)
选考:英语,哲学,经济
不考: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通用技术(即当前的所谓素质教育内容)
注:这里只说普通高考,不是指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院校的考试。必考分A、B、C三个等级
C级:常识级,即素质,比如你要知道李白是唐代诗人,要知道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
B级:近专业级,比如新闻专业要学好语文,物理专业要学好数学
A级:专业级,
选考:所报考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报考英语系,要考英语;报考哲学专业,要考哲学。考试时间:7天
前三天:C级(也可以各省提前组织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
后三天:A级、B级
最后一天:选考(选学)科目7、高考录取,看A、B级成绩,你都报A级考试更强(根据学校和专业要求)报考某个专业:1A+2B(一个专业级+2个近专业级),面试(能力、素质),这样,文理分科之争自然消失。8、关于高考报名资格:身份证(或户口本)+报名费(100元以内),不需要高中毕业,没有社会考生和在校学生之分,坚决取消户籍限制,英雄不问出处。任何人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报名,高考移民现象自然消失,你们也不必费心研究打工子女异地高考问题。 四、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课程设置
1、必修课: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社会2、选修课:天文、环境、经济、哲学、外语、计算机原理、
音乐、美术、书法、武术、围棋、礼仪、辩论、…3、通用技术:陶艺、剪纸、刺绣;服装、理发、摄影;电子制作、机电、木工、农业、…4、信息技术:(1)文字处理  (2)图片处理  (3)网页制作  (4)计算机编程
(5)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6)计算机网络5、社区服务:社区公益活动 五、关于教材
教科书:编写,循环使用编写:改变教材版本混乱的局面,
现在教材版本混乱,而且形成了利益链,比如今年秋季开学安徽五地区突然更换英语教材,有的地方甚至一学期更换一个版本,其中缘由不用猜吧。教育部编写教材大纲,比如初中数学:6个学期,24章,每章名称、主要内容是哪些,做出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编写,当然还要审核,不过要宽松一些,鼓励学校自己根据大纲编写教材。应收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人教版的教材(重新编写,当前人教版教材有很多不足,远不如10年、20年前的教材)作为范本,无版权,免费下载,改编(使用单位,非盈利,参考Linux操作系统公开源代码的方式),并做参考教案,每章参考试卷。教材选择权归还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教材的,立即免职。教材的循环使用:如果免费,绝大部分同学当然喜欢使用新书,所以新课本要适当收费(按成本),学校不要统一回收,这样会造成很多麻烦,比如有些人担心的教材卫生问题,学校鼓励学生旧书交换,学生自己折价购买、愿意买新书的,统计一下,学校再统一订购。 六、教育部建立试题库,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每门课,每学期,每一章的习题,测试卷,复习试卷,这样需要的人可以从教育网站上下载,节约无限的人力物力,真是功在千秋!现在教辅材料满天飞,你抄我,我抄你,可是都要重复输入、排版,老师也要编写练习题、试卷,如果有一个题库的话,大家可以随时下载,根据需要编排一下。看不见的低碳经济啊!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一滴水、一度电,如果政府能考虑得这么深远,才是值得赞叹的政府。(对此,我有一个不用教育部花钱的设想,只需要教育部出面组织) 七、虚拟实验室
电脑游戏那么火热,编个模拟实验室有何难哉?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没必要配备全套实验器材,可以再电脑上模拟实验,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几个学校联合建实验室,或者说,设立社会性质的实验室,社区内的学校公用,节省了教育经费和社会资源,何乐而不为?(如果政府能考虑得这么深远,…)《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日第2版:本报北京9月1日讯(记者 梁杰)今天是人大附中的新学年第一天,全国第一家中学虚拟科学实验室在该校投入使用。
清华大学附中附小已经开通了网络虚拟实验室。http://www.theschool.com.cn/sandt/lab/index.jsp
八、归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吴敬琏说“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是极大危险”,我相信,政府介入微观管理活动也是极大危险,教育主管部门介入学校管理活动也是极大危险。1、大学要自主办学,中学也要自主办学。
政府代替学校发毕业证,真是国际笑话,把发毕业证的权利还给学校。
学校可能乱发毕业证,那怎么办是另外一回事,你去监督啊,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要“头疼医脚,脚疼医头”,而要“对症下药”,不要动不动就把权力收上去。2、考试分数要公布:你见过农民种地不问收成吗?你见过奥运会不公布比赛成绩吗?你没看见国家的GDP还要排名吗?
再说,学校(公办)是纳税人的钱办的,纳税人有权知道他们出钱办的学校到底教的如何?教育厅没有权利剥夺纳税人的知情权,教育厅管得太宽了,不要老是膨胀自己的权利,要树立有限权力政府。
3、说什么学生承受不了压力,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作业做错了,打个叉都不准,难道这也是素质教育?错了都不能面对,只能听表扬,有什么出息?还奢谈什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包括培养孩子的面对困难的勇气、承受失败的坚强、解决问题的恒心和坚韧不拔。难道不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如果教育出来的都是在甜言蜜语中长大的一代,经不起一点风雨,中国的将来十分堪忧。4、考试如果不排名次,怎么可以激发向上?!一个学期下来,拿过成绩单,一头雾水,自己成绩到底如何都不知道,想想有财富榜、有世界500强,有大学排名,排名有什么错吗?何况考试成绩排名有很多学生愿意排名,你凭什么剥夺他们知道自己名次的权利,难道一场比赛下来,连得了第几名都不知道?教育部教育厅不要那么官僚?专家说什么都信,老百姓的呼声却听不到,决策全凭拍脑袋。还是那句话,要建立有限权力政府。当你们制定的政策难以推行时,就说老百姓不理解你们,不理解是正常的,因为你们发出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声音。 九、关于民办学校资历大班额已经说明教育资源不足,私立学校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当前私立学校门槛过高,有思想的人没钱办学,有钱办学的人没思想。公办和民办实行两个政策,比如公办学校大班制,按规定不允许,教育部门为何不查处,不关闭,能关闭吗?敢关闭吗?它的出现就是教育部门的失职,你没有把教育搞好;没有关闭,是你管理的失职,它违反你制定的政策,你为什么不查处?还有,报纸上经常报道,一些老师几十年坚守破旧的学校,对这种敬业精神很是赞赏;那么,这么破旧的学校都可以开办,你为什么又制定苛刻的条件要求民办学校校舍实验室等等达到标准,你公办学校那么破旧,你为什么不去关闭?公办学校没办好,已经失职了;既然你制定了标准,它没有达到办学标准,你不关闭,你又失职;公办、民办一个政策两个执行标准,你又不能公平执法,你再一次失职。解决办法就是:鼓励全民办学,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实行“办学备案制”,人人皆可办学,一个人一间房子就是一座学校,群雄逐鹿,乱世出英雄,无为而治。教育部门要做的就是加强监督,鼓励诚信,维护公平竞争,学校教学好坏交给学生和家长去判断,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十、以大师的思维(境界)培养大师,用胸怀世界的气魄走向世界
北大吹出牛来,要打造世界级名校,你在北京招300人,在其它省份仅仅几十人、上百人,按考生比例、按生源质量,太不公平了吧,连北京都没有走出去,还厚着脸说创世界名校,做梦去吧。做梦之前别忘了你们的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花的是全国纳税人的钱!!再看看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校长徐显明宣布,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制度将实行重大改革,将改为由各省的人数来确定招生名额。其依据是“政法大学是全国人民的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个可以推行分步改革:当前招生名额的按照一定比例(比如20%)定向照顾各地区,其余名额面向全国统一分数线,择优录取,全国考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没有大师的思维,如何培养出大师。
对于有专业特长的考生,学校有录取自主权(要建立一套严格的选拔制度)。
阅读材料:以下是质疑山东省素质教育的精彩文章1、【人民网】为了考试,中国学生学了多少无用的“知识”?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4659369.html[刘矿] 于 2006-07-30 07:49:23上贴 
  谁会怀疑学这么多知识的用处呢?只知道学习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有一份理想的职业。如果要问,学习的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对你一生的职业有用吗?回答也许是没有想过。然而,我们的老师正在为这个“没有想过”而进行着无效劳动,学生正在为这个“没有想过”而耗费青春。中国教育的最大浪费就是时间和精力,无休止的无效劳动。   中考的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负担越减越重。据说是因为专家和学科教师坚持的结果。地理专家和教师说学生连日本的首都都不知道,不考不行;历史专家和教师说学生连世界大战爆发的年代不知道,不考不行;生物专家说好些动植物学生都不知道,不考不行……以致中考科目十几门,考得学生焦头烂额,叫苦不迭。人无完人,才无全才,谁敢说这些专家和学科教师就什么都知道呢?还不是对本专业的知识知晓多一点罢了!何必要求学生全而又全呢?   学有专攻。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我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去掌握无限的知识。我们所说的渊博,也只是比较而言,比别人学得多些深些,并非全能。我们所指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不是指学科门门优秀。我们的科学家或专家得益于一个专字。我们常常提到从小抓起,但并非样样都抓在一个个体身上。比如足球运动员,从小就训练其身体和踢球的技能,而对其它方面就不能求全,更不能去精通。盖茨从小就偏科,只喜欢计算机,因为计算机连大学都没有读完。我有个同学比较贪玩,我们为分数煎熬时,他却逍遥地吹笛子,他竟然在吹笛子上小有名气,成了专家,比我们有出息多了。凡成功者无不是有专攻的人。   由于求全责备,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却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学生越来越笨拙,越来越跟不上班,成为书呆子,或者考试的机器。学生越来越惧学颜学甚至辍学。学得不专不精。残疾人指挥家给我们启示,一辈子什么都不学,只专一门,总会有出息。即使不上学,从小学剃头,或学裁缝,或学木匠,也许成人后就是理发师、服装师或鲁班。
  
我国的中小学,注重基础知识教育是必要的,但应试教育摧残着下一代,导致不少学习有潜力和创造力的学生遭遇冷落。应该看到,人类的知识需要继承,但更需要发展创新。创新的前提常常在于有个性,需要兴趣、追求、探索和灵感,需要勤奋、毅力、专注和韧性。
  世界上没有一人是不偏科的,我不知道偏科有什么不好。我们之所以出了不了诺贝尔奖得主,主要是在教育界那些主张不准偏科而求全责备的人及观念占了上风,而迫使学生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了考试,为了高总分,大量吞噬那些与自己将来无关无用的所谓知识,贻害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编辑:张胜军)
2、读不懂的山东素质教:http://club.dzwww.com/thread-24045816-1-1.html
3、教育观察:高考状元县"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
http://jijiao.jyb.cn/china/gnxw/200912/t20091204_32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