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锋驭改款2017:国民党伞兵的军旅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9:08

国军伞兵视角下的1944-1949: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        分类军事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定价:38元    状态:选载    总点击:22566541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国民党也有伞兵部队?

书的主人公叫蔡智诚,出身于贵州殷实之家,抗战后期参加国军,当上一名空降兵,经历了惨烈的松山战役和南京受降仪式。后在国共内战中,他又亲历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九死一生,负伤被俘,逃脱后再被裹挟起义,直到1949年退役返回故乡。书以“蒲公英”,为名,既是伞兵空降战场时浪漫凄美的生动写照,更寓意战争年代普通军人命运之飘零无助。

本书的体裁不属于小说,作者严格尊重史实,从过程到细节,全部来自战场的回忆和记述,无一杜撰。作者的笔法几乎是超自然主义,其真切实感,如挟读者亲临其境,战火硝烟,厮杀呻吟,耳濡目染着你。但也不能算是传记,为让读者更广泛的体验战争,作者将数个人物原型的素材通用,时空剪接,兼采小说和传记之长,超真实地还原一个战争全过程,这是作者的创举,也是该书的特色所在。

更多简介...

国民党也有伞兵部队?

书的主人公叫蔡智诚,出身于贵州殷实之家,抗战后期参加国军,当上一名空降兵,经历了惨烈的松山战役和南京受降仪式。后在国共内战中,他又亲历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九死一生,负伤被俘,逃脱后再被裹挟起义,直到1949年退役返回故乡。书以“蒲公英”,为名,既是伞兵空降战场时浪漫凄美的生动写照,更寓意战争年代普通军人命运之飘零无助。

本书的体裁不属于小说,作者严格尊重史实,从过程到细节,全部来自战场的回忆和记述,无一杜撰。作者的笔法几乎是超自然主义,其真切实感,如挟读者亲临其境,战火硝烟,厮杀呻吟,耳濡目染着你。但也不能算是传记,为让读者更广泛的体验战争,作者将数个人物原型的素材通用,时空剪接,兼采小说和传记之长,超真实地还原一个战争全过程,这是作者的创举,也是该书的特色所在。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一部分

时间到了1944年,大后方的物价飞涨、人心浮躁、社会混乱,民众对政府极不信任。

其实,抗战之初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国民党军队虽然一败再败,但国民党的表现还算不错,军人不怕死,官员也耐得住艰苦。所以尽管局势严峻,但社会各界却很团结,人民积极支前,踊跃参战,处处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蒋委员长的形象也空前的伟大。

  • 引子
  • 第一章 不想上学了(1)
  • 第一章 不想上学了(2)
  • 第一章 不想上学了(3)
  • 第二章 去云南投军(1)
  • 第二章 去云南投军(2)
  • 第三章 国民党的新兵营(1)
  • 第三章 国民党的新兵营(2)
  • 第三章 国民党的新兵营(3)
  • 第三章 国民党的新兵营(4)
  • 第四章 大战前夕(1)
  • 第四章 大战前夕(2)
  • 第四章 大战前夕(3)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二部分

以前,这里长满了松树、核桃树和麻栗果,后来这些树木都被日本鬼子砍去修工事了。现在山坡上光秃秃的,晨曦中,只看见被炮火犁过的泥土正飘散出阵阵硝烟。远远望去,敌人的阵地一片寂静,看不到有人活动的迹象。蔡智诚心想:“山顶上还有活着的日本兵么?如果有,他们一定正看着我吧,他们的枪口一定正瞄准我吧……”想到这里,他用力地挺起胸膛,努力地在脸上挤出微笑,做出几分骄傲豪迈的表情。

  • 第五章 战场初体验(1)
  • 第五章 战场初体验(2)
  • 第五章 战场初体验(3)
  • 第五章 战场初体验(4)
  • 第六章 拿下竹影山阵地(1)
  • 第六章 拿下竹影山阵地(2)
  • 第六章 拿下竹影山阵地(3)
  • 第六章 拿下竹影山阵地(4)
  • 第六章 拿下竹影山阵地(5)
  • 第七章 松山大捷(1)
  • 第七章 松山大捷(2)
  • 第七章 松山大捷(3)
  • 第七章 松山大捷(4)
  • 第八章 休整(1)
  • 第八章 休整(2)
  • 第八章 休整(3)
  • 第八章 休整(4)
  • 第八章 休整(5)
  • 第九章 青年军207师(1)
  • 第九章 青年军207师(2)
  • 第九章 青年军207师(3)
  • 第九章 青年军207师(4)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三部分

大家都知道,新6军号称国军的“五大主力”之一。其实,“五大主力”时期的新6军,下辖的应该是新22师、14师(黄仁宇先生曾经在这个师当过排长)和207师。这三个师合在一起的实力确实很强,解放军还真的没有在他们手里占到过什么便宜。可后来,14师调出去组建了新3军,207师分出去扩充了第6军,只剩下一个新22师支撑门面,新6军再自称是“五大主力”就有些勉强了。

  • 第十章 鸿翔部队(1)
  • 第十章 鸿翔部队(2)
  • 第十章 鸿翔部队(3)
  • 第十章 鸿翔部队(4)
  • 第十章 鸿翔部队(5)
  • 第十章 鸿翔部队(6)
  • 第十一章 空降敌后(1)
  • 第十一章 空降敌后(2)
  • 第十一章 空降敌后(3)
  • 第十二章 洪罗庙(1)
  • 第十二章 洪罗庙(2)
  • 第十二章 洪罗庙(3)
  • 第十三章 伞兵游击队(1)
  • 第十三章 伞兵游击队(2)
  • 第十三章 伞兵游击队(3)
  • 第十三章 伞兵游击队(4)
  • 第十三章 伞兵游击队(5)
  • 第十四章 台源寺之战(1)
  • 第十四章 台源寺之战(2)
  • 第十四章 台源寺之战(3)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四部分

周之江阵亡以后,二分队没有任命新的分队长,而是统归一分队的刘盛亨队长指挥。对伞兵而言,这样的指挥方式是十分正常的,因为空降作战的时候,官兵们经常会在战场上散布得七零八落,所以在平时就十分强调“服从军衔”的理念,只要是几个伞兵聚在一起,谁的军衔高谁就是领导——前些日子空降洪罗庙的时候,大家一时找不到姜队长和刘分队长,就纷纷向周之江靠拢,现在周队长不在了,服从刘盛亨的命令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1)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2)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3)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4)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5)
  • 第十五章 进驻长沙(6)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1)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2)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3)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4)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5)
  • 第十六章 南京受降(6)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1)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2)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3)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4)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5)
  • 第十八章 抗战后的昆明(6)
  • 第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上)(1)
  • 第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上)(2)
  • 第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上)(3)
  • 第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上)(4)
  • 第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上)(5)
  • 第二十章 混乱的和平(下)(1)
  • 第二十章 混乱的和平(下)(2)
  • 第二十章 混乱的和平(下)(3)
  • 第二十章 混乱的和平(下)(4)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五部分

当时,与东北有关系的共产党人几乎全去了“满洲”,一般人并不知道东北民主联军的司令是林彪,却都知道张学思出任了辽宁省主席,借着“张大帅”的名头,招兵买马的号召力很大。于是许多人都认为国民党只派“外乡人”去东北是搞不过中共的,最好的办法是把张学良放出来,让他带着老部下去和中共和苏共争地盘——凭着张少帅的影响力,且不说能不能赶走“民主联军”,至少能够让共产党发展不起来——这样的话,中央政府在东北既不花钱,也不费力,国军可以把精锐部队集中在平津地区,先南北夹击、解决华北问题,再图谋恢复东北……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1)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2)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3)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4)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5)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6)
  • 第二十一章 双十节阅兵(7)
  • 第二十二章 空军罢工事件(1)
  • 第二十二章 空军罢工事件(2)
  • 第二十二章 空军罢工事件(3)
  • 第二十二章 空军罢工事件(4)
  • 第二十二章 空军罢工事件(5)
  • 第二十三章 第三快速纵队(1)
  • 第二十三章 第三快速纵队(2)
  • 第二十三章 第三快速纵队(3)
  • 第二十三章 第三快速纵队(4)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1)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2)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3)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4)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5)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6)
  • 第二十四章 鲁南合围(7)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六部分

先看防守。中原战场,国民党军背靠湘鄂两省与共军刘伯承部反复拉锯。虽然各有胜负,但自从“黄河归故”之后冀鲁豫解放区就被河水一分为二,随着雨季的到来,中原解放军的“内线作战”变成了“背水一战”,除了退到黄河以北似乎已别无出路。东北方面,杜聿明挫败了林彪的夏季攻势,经过激烈搏杀,国民党军最终守住了四平街,东北民主联军遭受了重大损失,而71军的陈明仁军长则因此荣获了青天白日勋章。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1)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2)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3)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4)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5)
  • 第二十五章 驰援滕县(6)
  • 第二十六章 雨中遭遇战(1)
  • 第二十六章 雨中遭遇战(2)
  • 第二十六章 雨中遭遇战(3)
  • 第二十六章 雨中遭遇战(4)
  • 第二十六章 雨中遭遇战(5)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1)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2)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3)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4)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5)
  • 第二十七章 移防商丘(6)
  • 第二十八章 普陀军演(1)
  • 第二十八章 普陀军演(2)
  • 第二十八章 普陀军演(3)
  • 第二十八章 普陀军演(4)
  • 第二十八章 普陀军演(5)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1)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2)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3)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4)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5)
  • 第二十九章 在徐州的清闲日子(6)

战场上的蒲公英 第七部分

蔡智诚在徐州享清闲,伞兵一团和二团却在陇海铁路与共军交战。

这个时期,刘邓大军虽然已经在大别山站住了脚,但在与国民党军反复征战的过程中损失很大。根据地新开辟不久,恶劣的环境使得解放军既缺少粮草也难以补充兵员。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先前留在河南担任“牵制策应”任务的中野11纵(王秉璋部)只好不断地从老解放区征兵,然后强行穿越陇海线把新兵和军需物资送往大别山区。

  • 第三十章 形势急转(1)
  • 第三十章 形势急转(2)
  • 第三十章 形势急转(3)
  • 第三十章 形势急转(4)
  • 第三十章 形势急转(5)
  • 第三十一章 豫东战役(1)
  • 第三十一章 豫东战役(2)
  • 第三十一章 豫东战役(3)
  • 第三十一章 豫东战役(4)
  • 第三十二章 被解放军突袭(1)
  • 第三十二章 被解放军突袭(2)
  • 第三十二章 被解放军突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