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编桌布: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8:33:27
间曾因天气变化复感外邪改法治外感急病。二十余日,咳嗽则止,予史克肠虫清2粒晚睡前服,改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百部、川楝子、神曲、布渣叶、山药、扁豆、陈皮。调治十日,现小儿体重增加,食欲良好,面色红润,未曾复感,仍嘱其父母注意饮食起居。
        病例二
        患儿,陈××,男,6岁,反复阵发性咳嗽三月余。患儿于三月前因感受风寒致恶寒发热,流涕,咳剧,咳甚时欲呕,曾到某门诊部诊治,予退热消炎针药并用,热退咳减,后继续用药,无功而返,期间曾复感外邪,仍依前诊治,如故。来诊时症见:流黄浊涕,阵发性咳嗽,咳声重浊,痰黄而稠,患儿面色尚红润,体尚壮,舌边尖红苔白偏黄,脉滑。因为首子独儿,宏爱有佳,生冷及香燥随之所欲,所食之物多而杂。
病因病机分析:患儿平素体壮,因外感风寒起病,寒入里化热,风热痰浊余邪祛除未尽,又因复感及饮食失宜,增邪或碍邪之所出,延为慢咳。病机特点,风热痰浊余邪蕴肺,兼食滞,虚不甚。拟治法,以宣肺清热化痰为主,兼消食和胃;拟方:麻黄、前胡、车前子、浙贝、桑白皮、炙甘草、神曲、淡豆豉、杏仁、陈皮、半夏、茯苓,并嘱其父母节其饮食,并防复感,咳大减,依原方加减,十余日症状尽失,再拟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知母、内金、山楂、百部、陈皮,以善其后。
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关键所在,小儿有其与成人诸多不同之处,医者应审时度势,方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刘绍能.咳嗽的中医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编缉部老师.
论文网在线 www.lunwenwang.com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