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高清下载:王孝星的博客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48: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集中体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在中国,如果人口的绝大多数仍然居住在农村,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则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中国经济已实现了工业化。解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进入到了有限供给的新阶段。但城市化仍相对滞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剩余并存。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化、城市化内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是社会文明化的灵魂,是改变农耕社会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最终能源,要由依靠本地基础性资源支撑向引进发展性资源、发展新型工业化转变。

城市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完成非农转移,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适时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是促进我省城乡社会良性互动、有效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关键。

城市化的特征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以及城市、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面貌更新。城乡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着广大农村人口的非农转移。一方面,社会的一部分人力资源会从农业中退出,进而向其他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伴随着从业形态的变化,人们的聚居形态、观念形态,乃至于整个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业形态的非农转变,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具备了基础性的条件;而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则是农村人口最终完成非农转变的客观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移这一城市化的内在机制,明确区分“因”与“果”的关系。

城市化的结果是促进城乡繁荣和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的动态过程。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一方面顺应了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集约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有助于有助于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实现城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目的。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繁荣和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最终是使经过培训后的学员做到学有所用、用其所长,最终实现增收。农民所学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前提能否实现就业。其次是工作情境。农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们需要在一个环境中学习,而在另一个环境中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在知识的转移和应用过程中,后一个情境的环境因素将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民就业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员工的不断提高,鼓励创新,员工的自主性高,他们在工作中将培训所学的新技能运用到工作中能够得到各种反馈,受到组织的奖励,则会表现出更强的就业转移意愿。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1.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各地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比2000年增加267万人,增长0.6%,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7%,女劳动力为48.3%;分行业看,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5%,第二产业的占11%,其中工业为7.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5%。分地区看,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辖市、江浙及沿海地区,比重低的分布在边远地区。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为49.3%,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度的为2.0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平稳增长态势。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这种持续增长的劳动力转移大大加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1978—2005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由70.5%下降到44.8%,下降了25.7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9.5%上升到55.2%,约有2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相对应,我国农村人口也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7年的82.4%下降到2004年的58.2%,下降了24.2个百分点,约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些变化规律符合前文归纳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一般变化规律。

其次,从转移流向看,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仍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贡献力量,但近年来略显乏力。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诸多途径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农村从开放的1978年到2000年,已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占63.91%,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另外,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1999年达50%,远低于第一次现代化的30%的标准。所以,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主要贡献者。但是,如果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观察仅仅局限在乡镇企业,人们会发现,这个部门在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之后,90年代中期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处于停滞状态。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导致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得特别强调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是因为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而非城市化率低。所以,当前仍应不断扩大就业,给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

劳动力供求变动的趋势并未预示着就业的总量矛盾得到缓解, 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反而强化了在我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时研究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这种结构性矛盾首先表现为始于2003年年末的沿海地区缺工现象——“民工荒”。

一方面,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量目前仍然十分庞大,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几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

其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就出现了年轻劳动力的有限供给和短缺。所以,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集中财力重点扩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的投资,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短期技术培训是转移劳动剩余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再次,从转移流向看,农村劳动力市场择业能力较差,就业渠道狭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简单、粗放的工作。2003年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四个行业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79.4%。而这些行业往往工资待遇偏低,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过长,再加上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吸引,这样“推——拉”两方面力量综合作用下,致使“农民工回流”成为一种更理性的选择。这种回流充分体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难度。

综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供给的特征发生了变化,越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转折点,即从过去的无限供给阶段转为有限剩余、有限供给阶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期,他们的流出不会影响农业的发展;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有限供给阶段,劳动力的流出就会影响农业的发展。要使工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结构转变继续健康、顺利推进,一个重要条件是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的变革和技术进步。否则,转移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