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竞技比赛:经济半年报后A股将如何演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8:59
经济半年报后A股将如何演绎?

银国宏

本周三公布的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增速虽然减慢,但依然强劲;第二,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艰难曲折;第三,货币政策效果等待释放。在笔者看来,这三个特点和下一步的政策导向已经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印证,这将为股票市场的下一步运行提供较上半年缓和的宏观环境。

第一,经济增速减慢却依然强劲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旺盛的支撑。就数据而言这至少表明了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有所显现,但基于政策时滞效应的考虑,二季度整体看还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判断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导向就应该是“不需要调整既定的调控政策,但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效应在未来的释放过程”,简单讲,政策应该进入一个观察期,而不是一个加力期或减力期。

第二,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艰难主要表现为消费增速的显著放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6.8%的增长,如果再剔除迭创新高的CPI,其实际增速会更低。当然,消费放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汽车和住房相关消费增速的明显减弱,而这两个问题恰恰又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矛盾最集中的问题。汽车消费的矛盾在于车与路的矛盾,住房消费的矛盾在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矛盾,目前来看好像还很难找到有效的化解难题。

大宗(可选)消费品增速放慢留下的缺口短期内还很难由必需消费品的增长来弥补,下半年稍微可以寄予希望的是两项政策落实的效果:一个是保障房建设能否确保住房相关消费增速稳定;另一个是个税改革在9月份实施后,中等收入家庭的税收节约如何转化为消费支出。

整体来看,消费型经济的转型在折射出消费结构困境的同时,也在指出未来消费政策导向可能仍然在于如何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他们对于家电、信息设备、服装服饰等的升级换代需求肯定存在,只是尚未释放而已。这或许正是笔者一直强调的消费领域投资机会应该表现为“农民工的幸福和中产阶级的理想”,这应该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方向。

第三,货币政策效果等待释放的核心逻辑在于货币指标均已清晰反映出了政策紧缩的力度和效果,M1和M2的增速都已经回到稳健货币政策的范畴之内,新增贷款规模也应该与政策预期目标比较吻合。因此,这样的数据折射出来的信号应该是,未来不大需要从货币供应的总量上进一步表达政策意图,而更大可能是政策意图的持续稳定表达,甚至包括结构上的定向松动。这一点其实从频繁调准备金率至新高到不得已加息的工具选择变化也可以进行推测。如果进一步考虑经济减速和政策时滞的相互印证需要时间,那么单就货币政策环境而言,股票市场所面临的压力至少应该是递减的。

如果不具体解读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而是从整个经济数据与政策导向相互印证的角度看,结论性的推测基本可以归结为“政策调控与经济增长将趋于均衡”,这其实并不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松动,因为CPI的压力仍然是当前最大的压力,在这一重要警报解除之前,政策调控导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能变的主要是“从持续加力调控到调控力度稳定”和“总量和结构双紧到一定的定向放松”。

回到投资层面,A股市场可能的表现应该如同“绷紧的弹簧回到正常状态”,而这种回归除了上述政策环境的微妙变化外,整体估值优势是最有效的驱动力,这一点也许和年初的“估值修复”具有一定相似性。

当然,也存在很多负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虽然都已是“旧闻”,但仍然存在重新拿出来翻炒的空间,比如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变化,这个是最有冲击力的负面影响因素,因为这意味着银行估值需要进一步折扣,也意味着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募集并不会如预期那样顺利。

但在笔者看来,既然审计署可以明确公布地方债务规模,那么其应该就是可控、可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财政体系的收入表非常强劲,而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更是强大,所以解决地方债务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用最市场化的方式解决。

需要密切关注的负面因素是CPI,6月CPI的新高在预期之内,但7月份不能再创新高,最多可以持平,否则对市场信心的冲击就会比较大,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比地方融资平台的短期杀伤力还要大。

(作者银国宏,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CPA)。曾出版《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绩效关系研究》、《牛股指南》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