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按摩治疗仪:看80后如何演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24:49

核心提示:80后是30岁到20岁的一批年轻人,绝大多数已经进入社会,并成为现今社会的主流力量。他们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着。从就业者到创业者,看他们如何演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然而到了今天,成功似乎也成为了一件宜早不宜晚的事情。25岁,你在做什么?拉里佩奇的答案是刚成立了谷歌,张朝阳的答案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而如果你的答案也是刚步入工作正轨或是在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四处奔走,那么不妨来听听下面两位8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也许他们的经历也会给你的成功带来一点启示。

80后小女生创业不“冲动” 稳扎稳打

    创业征途上每迈出一步,都提前周密部署。这个弱小的闽南农村女孩精心“设计”着自己早教创业的每一个步骤。林留芳的创业经历,似乎少了些冲动,但毫无疑问她的规划意识却不同于其他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会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不少启示。
  屡屡转折萌生创业冲动
  从一个按部就班的大学生“转身”成为一位激情澎湃的创业者,虽然有些偶然,但林留芳三年内的三次“转折”,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她坚信自己所熟稔的艺术专业就是自己创业的方向。
  在读大二时,就读音乐教育专业的她接到这样一份兼职家教:要将一个毫无基础的小男孩送上电子琴大赛赛场,而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在她的精心调教下,这个男孩子最终获得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毫无疑问,这大大增强了从小就向往教师职业的林留芳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信心。从此,她开始更多地接触音乐兼职家教,也愈发感觉到艺术培训市场极为广阔,开始有一种朦胧的创业冲动。
    然而,仅有的那点冲动显然没将林留芳推向创业浪潮。大学毕业那年,经过为期三个月、“20∶1”的残酷竞争,她进入厦门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成为幼儿部的一名教师。但是,因为感觉到全封闭的教育模式束缚了自己的思路,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岗位出现脱节,三个月后,她果断放弃了月薪超过3000元的第一份工作。旋即,进入了泉州本地的一家琴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她每天重复着接电话、接待学生、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不仅感到枯燥,而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培训机构有不少都存在经营不规范的现象。她再次主动“下岗”。
  日日走访“生”出创业计划
  积蓄了足够的创业冲动能量,和其他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主人公不同的是,林留芳却一点也不冲动。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首先应该对泉州的艺术培训市场有一个理性的认识。2004年年底,她开始酝酿周密的创业计划。接下来的日子里,市区的大街小巷总是能看到一个个头矮小的小姑娘蹬着一辆自行车来回穿梭。走过每一条街道,钻进每一个巷子,拜访每一所学校、闯入每一个小区,在跟保安聊天的过程中掌握小区的入住率、学校的就学率。白天在外调查,晚上分析数据。悄无声息的三个月后,她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前期的市场调查,撰写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一个饭后的夜晚,林留芳将这本计划书递向父亲。作为长女,在父母眼中,她的能力不容置疑,她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女儿。多年经营菜摊子,家里虽然有一定的积蓄,但是创办一个艺术培训中心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不是一个小数字。那一夜,父女俩有了一次长谈。“孩子,这就当是提前给你的嫁妆吧。”最终,父亲将一张有20万元存款的银行卡慎重地交到林留芳的手中。
  攥着父母劳作大半辈子的全部积蓄,林留芳告诉自己:创业只许成功。从此以后也拉开了这个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的序幕。
  “步步为营”赢得持续运作
  然而,20万元启动资金并不是创业的全部,创业更需要一种谋略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了租到自己花了两个月才找到的颇为看好的办公场所,林留芳三番五次找到房东的办公室。可对方张口就要她将整幢5层楼全部租下来,压根没将她这个黄毛丫头看在眼里。10多次推门而入,每次都被“请”到门外。然而,“认死理”的她还是赖在门口,拉着对方的员工分析:自己先租下部分楼层,必将带动整幢楼走向热租。最后对方被她的合理分析所打动,双方签下合约。
  如果说租场地靠的是“步步为营”以理服人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广告位“争夺大战”似乎靠的是胆识。林留芳的艺术培训机构入驻后,果然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搬了进来,整幢楼被抢租一空。随之而来的是,外墙广告位变得炙手可热,费用水涨船高。由于费用偏低,对方向林留芳提出要撤换她的广告。虽然遭到拒绝,但仍有一家相当强势的企业乘虚而入,派5个工人偷偷地将艺术培训机构的广告“摘”了下来。闻讯火速赶到现场的林留芳也丝毫不示弱,一边脚踩广告牌讨要说法,一边报警求助。当时,一个体重不过40公斤的弱小女子与5个大男人怒目相视。经过协调,她保住了其中一个广告位。林留芳感叹,当时斗胆做点挣扎,保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告牌,更为关键的是守住了自己的阵脚。
   同时,一股不言败的坚韧劲让她克服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创业危机。精打细算,折腾了几个月,培训机构的牌子终于挂起来了,可林留芳已经是身无分文,她不得不精心筹划着每一分钱的开销。房租和工资的支付,全指望收取的培训费。可是因为名不见经传,出现招生难,刚起步时她的培训机构里老师比学生还多。这些老师都是她好不容易从各地挖过来的,深谙艺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她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将人留住。本来就很要面子的她,不得不四处举债。
  正是靠着自己规划意识和敢拼的韧劲,她的培训中心已经从雏形迈向机构化运作,创业的路子越走越宽敞。如今,已经有356名学生从她的艺术培训中心走出来,走进艺术的海洋。
    林留芳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冲动,有规划有韧劲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年轻,帅气,时尚,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年轻的大男孩居然是《YOHO!潮流志》杂志和YOHO网站的创始人。这位年轻的CEO,一手打造了国内首个网上“年轻人的城市”,遍布全国的注册会员已有450多万人,主力人群是18—28岁的“时尚达人”。用潮流时尚编织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辞职卖房创办时尚杂志
  2002年,22岁的南京小伙子梁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进入南京电视台做了记者。
  “从成本和效益考虑,电视台更倾向于做本土民生等一些新闻类节目。对于娱乐节目,多是引进。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2004年,梁超决定辞职,尽管当时电视台已经要提拔他当制片人了。身边不少朋友都骂他是“瞎折腾”,不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回家思考如何创业。
  梁超发现,内地针对年轻人的专门杂志很少,多是一些针对白领的时尚杂志,便萌生了“潮流杂志”的创意:“时尚会持续一段时间,而潮流是一阵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的受众群定位在18到28岁的年轻人群,主力军是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这个阶层求新求变,充满想法和行动力,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我觉得需要一个媒体来满足这个年龄段。”
  2005年10月份,梁超开始与杂志社合作,走上创业第一步。他卖掉了几年前家人帮他买的一套20多万元的房子,得了5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了杂志中。作为杂志的“配套”,YOHO网站同时开通。
  他说,杂志做了半年,就已经面临着资金枯竭。眼看着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就要终结。他能做的就是借钱和说服别人延期收款。为了获得资金,梁超四处奔波,不停地参加创业赛、项目秀,希望获得风投机构的支持。2006年10月份,一个风投机构看中他们,给他们注资。
  开网上商城卖限量商品
  “YOHO网站开通后,与我们相熟的设计师、品牌还有读者都向我们反馈,杂志和网站上的产品介绍得很好,但如果能通过网站直接购买,让消费者不用再费事去实体店购买就更好了。”梁超说,可以说,“有货”商城是意外收获,而且目前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
  相比淘宝、易趣等网上商城,梁超认为“有货”有自己足够的优势。“‘有货’直接面对年轻人群。其他网店的定位则更宽泛,年轻人体会不到专项服务的感受。‘有货’销售的商品中,有30%都是品牌限量产品,这些在实体店和淘宝网上都不一定有售,是品牌承诺独家特许给我们的。”
  在2007年,YOHO.CN网站等已经成为全国对年轻人影响力最大、号召力最强的媒体平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通常“网购达人”都是女孩,而YOHO.CN网站介绍的时尚商品更偏重男性,因此消费者的男女比例为8:2。
  下半年要推“手机购物”
  见“有货”吸引了大量“粉丝”,梁超又开发出了个人空间、交友联谊等诸多项目,“现在通过在我们的空间写博客等方式来兑换虚拟钱币,可到我们的网站来购物。写博、发照片、邀请朋友……每人一年能挣2000多分,能购买200多块钱的商品。”
  梁超说,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在手机,进入3G时代以后,手机购物也将成为又一个新兴购物方式。目前这个项目正在研发阶段,预计下半年就可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手机购物”平台。

    以上两个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都是80后创业队伍当中的佼佼者。也许有人比他们更成功,那么就让我们向成功者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