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 提高资质:图文:同盟会骨干魏宸组遗物返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5:30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中,一群中国留学生与孙中山在比利时合影,其中有一张来自武汉的面孔,他就是同盟会骨干、武汉籍民国外交官魏宸组。
    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举办《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为丰富展品,由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专家组成的征集工作组远赴比利时华裔外交官魏崇明家,征集回其祖父魏宸组留下的辛亥革命文物。其中包括与孙中山合影在内的21件文物,将在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借展1年,为江城观众还原当年的数段历史。“征集回的外交官公使礼服,其材料质地、制作工艺及保存状况都非常好,跟新的一样。”昨日上午,说起征集回的21件文物,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主任刘钢难掩兴奋之情,因为这批文物保存十分完好,且有不少为首次露面。
    由于该馆仍在筹建中,采访时记者并未见到这些文物,但仅听刘钢的介绍已令人心驰神往。据其介绍,魏宸组的这件礼服上,金线缝制的边饰,鎏金的纽扣如今看起来仍然簇新,9粒纽扣上均有“中华民国”字样。根据服装上标注的“H.RAYMONDPARIS”标志,刘钢判断,服装是由民国政府在法国为其订制的。
    魏宸组的礼服为何如此精致?再看看任命魏宸组为驻比利时国特命全权公使状、派魏宸组为国际联合会全权代表公使状、任命魏宸组为驻和国公使状等一系列任命状,就知道他当年的地位了。
    原来,魏宸组是民国著名外交官,曾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次长,驻荷兰、比利时、德国五国公使等。1919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一行5人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1939年,魏宸组在二战爆发后,辗转回到祖国,1942年他病逝于上海,其弟魏仲祥闻讯赶到上海,用水晶棺装殓了哥哥的遗体,走水路运回故乡,安葬在原武汉市青山八吉府乡魏家湾村。
    2010年4月,魏宸组的孙子魏崇明返乡寻根,刘钢在接待魏崇明夫妇时聊到魏宸组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魏崇明称家中保存有许多祖父的遗物。当年8月魏崇明的侄子从比利时回汉后,告知希望尽快到比利时鉴定遴选这批实物和资料。当年12月,刘钢一行远赴比利时,与魏崇明先生夫妇商定将孙中山旅欧与魏宸组等人的原版合影、魏宸组在比利时镇公所的登记文件、一等嘉禾勋章、任命状、外交官公使礼服及佩剑等珍贵文物,以借展方式陈列于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魏崇明夫妇表示,如果该馆保存条件良好,将考虑捐赠给辛亥革命博物馆。

    人物链接

    魏宸组

    出生于武汉,清法政通榜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吴禄贞、李书城等人在武昌花园山秘密聚会,从事反清活动。同年12月,由清政府选派赴比利时留学。1905年孙中山游欧抵比利时,魏与孙会晤,联络人员,经数日商讨,决定以结盟方式,加入中国同盟会,与石瑛、吴稚晖同为欧洲同盟会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