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丝菌怎么炒: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2:31:58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2011年07月04日 00:3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字号:T|T
0人参与打印转发

文/许民

如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使社会管理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科学分析和全面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重点:体制机制的创新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既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的制约,尤其是来自管理自身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不啻是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表现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体制僵化;以及管理成本超巨几个方面。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粗放单一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难点:明确职能、保障权益、完善机制和夯实基础。

社会管理创新,说到底它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其难点在于明确职能、保障权益、完善机制和夯实基础。

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类多面广的特征,如何让他们各司其职,防范管理中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是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一环。

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保障权益。一是要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着力保障就业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受求助权和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等合法权益。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权利救济体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不完善的机制可以使好人做坏事;完善的机制可以使坏人难做坏事。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抓住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努力夯实基层组织,优化基础,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

关键:坚持“三个结合”

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其关键点就是要将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一是要真懂。通过不断学习,切实把握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的丰富内涵。二是要会用。要将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运用于具体社会实践当中,使之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达到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如果脱离党的领导,人本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践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本服务相结合。

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单纯依靠刚性的法治文化,已经很难达到社会管理的最佳效果了。因此,要构建持续、健康、和谐的社会,要求我们将德育的感召力与法治的强制力相结合。古语说的好:“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故此,一是政治先行。二是法治保驾。正是二者积极地有机结合,方能产生无坚不摧、无难不克、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的成效。

总之,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把握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和关健点,才能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困难和障碍,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下关区委党校)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2011年05月31日04: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